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终总结
时间:2022-04-09 05:18:00
导语: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终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9年至20*年是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五年中,我区承担了多项改革试点任务,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初步建立了市场化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法制化的监督调控体系,网络化的管理服务体系。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有力保障。五年来,我区劳动保障事业经受住了改革的洗礼和艰巨任务的考验,特别是在20*年,面对“非典”疫情的考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沉着应对,加强调查研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取得了抗击“非典”和劳动保障工作的双胜利。
一、建立形成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良性工作机制
“再就业工程”成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府各相关部门、各街道、各类再就业服务组织,共同为下岗失业人员构筑了一个避风港。五年来区街两级就业服务组织共为6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指导服务;为5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2.7万名失业人员支付失业救济金1.94亿元;共有6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受益于各类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实现了再就业;经认定的特困失业人员安置率达到100%,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1%以内,就业形势保持相对稳定。20*年我区共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6562个,安置“4050”大龄失业人员4836人,全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6.3%,登记失业率为0.85%。
市场导向的就业服务机制逐渐培育形成。20*年底,我区最后一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宣告撤销,提前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过渡目标,完成了就业体制的历史性变革。“找市长,不如找市场”、“自主择业,自主用工,双向选择”等新型就业观逐渐深入人心。全区职业指导员队伍已发展到400余人,他们走进社区,贴近百姓,为下岗失业人员架起了通向再就业的桥梁。五年来我区劳动力市场共为12万名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完善市场化的就业服务体系的同时,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大龄失业人员伸出有力的援助之手,设立了规模为2000万元的政府促进就业资金。建立了横向上齐抓共管、纵向上层层负责的再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形成了社会各界凝聚合力、协调运作的再就业工作新格局。做到了经济发展与就业岗位开发同步增长,就业困难群体安置渠道条条畅通。在社区建设中,各部门联手开发就业岗位,劳动保障、公安、交通、街道等部门协调运作,开发了社区保安、交通协管、社区保洁、快件速递等适合安置大龄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岗位,确保了就业托底安置。
二、社会保险改革稳步推进,管理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在接踵而至的社会保险改革中,我区勇挑改革试点重任,承担了近年来我市几乎所有社会保险重大改革试点任务,为全市社会保险改革提供了多项示范模式,从而赢得了“改革试验田”的美名。
五年里,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始终保持在*%以上,20*年基金收缴总额近32亿元,各项社会保险收支达到准确无误。在基金收支运行平稳的同时,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13.8万名离退休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银行、邮局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的确保发放成为政府对百姓的现实承诺。十个街道成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夯实了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社会保险信息、辖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向辖区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生活困难的居民提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保障,就业有援助,危难有救助”的零距离管理服务。
在医疗保险改革中,我区作为全市试点区,率先建立了统帐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成了大病统筹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转轨,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收大于支的良性运行。与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同步,我区还创造性地把商业保险机制引入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工作中,为全市医疗保险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示范模式。到20*年底,我区已有5469家单位45.7万人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各类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建立起了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的医疗社会统筹机制全面建立。
在全市率先进行了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改革试点,初步建立了以社区为依托的服务网络体系。退休人员走进社区、感受社区、认同社区的理念模式基本形成,为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作出了新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年我区又承担了*市社会保险“统一征缴”改革试点任务,为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进行了全新探索。
五年的社会保险改革完善了政策体系,扩大了保障范围。全区社会保险覆盖总量从五年前的不足3000家单位27.5万人,扩大到20*年的10000余家单位47.5万人,做到了经济体制改革在哪里深化,社会保险就在哪里配套,就业开发在哪里拓展,社会保险就在哪里跟进。
三、依法行政,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按照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的原则,坚持对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实施预警、预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对改制企业及部分劳动合同届满人数较多的单位提前介入,依法进行指导。对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给予了积极关注和切实帮助。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筑了信访、监察、仲裁、社会保险稽核“四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和区街两级三方协商机制,建立了内外互动,立体化、网络化、社会化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
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加大了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力度。区街两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建立了举报案件处理的快速反应机制。开通举报热线,对重大突发性群体事件即报即办。十个街道均建立了“一街一册,一户一卡”企业用工信息库,并实行分类管理,提高了劳动行政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立体网络,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保障部门与工会共建了区、街、企业三个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建立了“立足基层,立足源头、立足调解”的劳动争议处理新机制。20*年劳动争议案件开始呈现下降趋势。5年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836件,规定期限结案率100%。
去年区劳动保障局成立“接访中心”,将信访咨询、举报立案、申请仲裁、纠纷调解纳入同一平台,形成了“一窗”、“两渠”、“三层”、“四网”的接访调处组合机制,提高了接待来访、政策咨询、综合调处的能力,建立了新形势下调处劳资纠纷的快速通道,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接待服务窗口。运行3个月来,接待来信来访4000人次,化解了诸多矛盾,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我区劳动保障事业,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飞跃式的发展。这五年,是我区劳动保障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五年,也是满载荣誉的五年。区劳动保障局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劳动保障部授予“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曾荣获全国劳动保障系统集体一等功,被*市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连续两年在千家企业评政府活动中获得第一名。
总结五年来的劳动保障工作,我们有四点认识和体会:一是劳动保障工作必须立足以民为本、服务为先的宗旨。劳动保障各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发挥着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必须以民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服务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劳动保障事业才有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二是劳动保障工作必须树立不断创新、勇开先河的理念。劳动保障事业正处在发展和完善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必须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劳动保障事业不断发展;三是劳动保障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近几年我区承担了比较多的改革试点任务,担负着为全市探索新型工作模式的责任,必须树立用科学理论指导劳动保障实践的理念,不断探索研究劳动保障工作规律,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才能保持事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适应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四是劳动保障工作必须依托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合力。劳动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和利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凝外力,聚内力,才能把劳动保障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在我区近年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市劳动保障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各委办局、工青妇等部门,特别是各街道办事处的领导给予了大力协作,广大企业和职工更给予了充分理解支持。可以说,五年来我区劳动保障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劳、汗水和无私奉献。在此,向关心和支持我区劳动保障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在劳动保障战线上辛勤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全体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 上一篇:人力资源前后台管理论文
- 下一篇:论企业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