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时间:2022-03-17 07:54:00
导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年,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和谐稳定、坚持诚信为民、坚持一流推进,着力构建劳动保障工作新格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12月底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城镇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2.64万人,占年计划的105.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43658人,“4050”人员14562人,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19376人,公益性岗位就业7916人,分别占年计划的145.5%、145.6%、138.4%和158.3%。城镇登记失业率3%。发放小额贷款6693万元,回收到期贷款10459万元,分别占发放贷款年目标的111.6%和到期贷款的99%。全市共解决451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的目标。
(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
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4.8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8%。其中新生劳动力培训7.1万人,指导企业开展在职职工培训4.3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8万人,就业再就业培训3.97万人,创业培训2743人,劳动保障干部培训1595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41%、144%、100%、132.3%、137%和159%;失业职工培训9860人,培训率88%。完成各类技术工种劳动者职业技能鉴定4.31万人,占年计划的113.5%。全市25所技工学校招收新生1.91万人,完成年计划159%。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稳步推进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4.36万人,扩面新增参保10.1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91%;实际征收养老保险费23.7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8%;为全市21.54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4.29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持续保持100%。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在职职工18.05万人、离退休人员5.01万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1.67亿元,发放养老金10.04亿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64.9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1.02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3.94%和110.63%。有3.3万名退休人员享受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待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参保人数达到61.3万人,首批参保居民从12月1日开始享受医保待遇。
失业保险参保职工86.22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3.57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0.3%和183%。全市新增失业人员1.32万人,正在领取保险金的失业人员达到2.47万人,支出失业保险基金1.66亿元。
工伤保险参保职工47.1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8.4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2.4%和103.7%。全年征收工伤保险费67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76%。
共稽查各险种缴费单位1.3万户,涉及各险种参保人数112.18万人。共查出少参保13.91万人,少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0464万元。稽查新增参保5.37万人,补缴及清理各险种往年欠费14555.73万元。稽查定点零售药店83家,定点医疗机构95家,查出违规套取医保基金58913.81元。接受社会保险举报投诉与政策咨询3519起,立案查处69起。
(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不断深入
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继续扩大,我市100.57万名各类企业职工中,有95.13万人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率94.5%,5672家企业建立了劳动合同管理台帐。
接待职工群众信访来访36784批59020人;处理职工群众来信457封,其中通过新开通的电子信访业务,处理群众网上来信46封;受理信访案件138起,是去年同期(19起)的7倍,法定期限内办结率为100%。
接到劳动争议申诉1305件,立案受理977件,其中集体劳动争议18件。审结944件,结案率90%,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对1976户企业签订的21.22万份劳动合同进行了鉴证,审查企业劳动合同解除备案532户3283人,终止劳动合同备案127户694人。
劳动监察部门检查用人单位1.34万户,涉及劳动者43.13万人;查处投诉案件2016件,结案率100%;处理突发案件115件,涉及劳动者2.03万人;追发劳动者工资7808.89万元,涉及劳动者4.74万人;督促495个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1499.82万元;补签劳动合同12.88万人,取缔非法职介72家,清退童工5人,清退风险抵押金21.27万元。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农民工工作取得新成绩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7万人,开展转移就业前引导性培训13.2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万人,分别完成任务的105.8%、110%和100%。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8.4万、1.71万人。为3.24万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5916.33万元。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为适应新形势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局党委确立了全力构建劳动保障工作新格局的工作思路,通过加大统筹力度、加强综合协调、增强协同运作,努力使劳动保障业务向广度、深度拓展。为此成立了构建劳动保障工作新格局指导委员会,设立了大保障、大培训、大就业、大维权、大服务、大项目六个工作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严格督查,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
(一)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全市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健全目标责任制。将市政府确定的12万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确保落实。二是广开渠道促进就业。继续坚持六个带动(领导、典型、能人、创业、培训、政策),重点做好职业介绍、社区岗位开发、规范用工等工作,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三是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全市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2.79万本,其中今年发放11299本。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和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收4521.52万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1425.3万元;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职业介绍25.86万人,免费培训6.31万人。在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等方面投入再就业资金15288.74万元。四是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力度。投入资金3022万元购买公益性岗位6527个,安置就业困难对象5080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扶持政策的意见》要求,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实行申报和退出制度,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活动,有效促进城镇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五是加强就资源库,推出“现场交流会+网络+报纸+委托推介”全方位招聘服务。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示范(充分就业)社区建设,150个社区得到省厅认定。在全市劳动保障基层工作人员中开展再就业服务竞赛活动,建立劳动保障12333再就业援助便民通道,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六是推进创业促就业。加快市综合培训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园建设。开展“百千万创业带就业竞赛”、“*市百佳创业示范店”评选挂牌等活动,形成鼓励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成功举办20*中国*第六届创业成果展示暨创业项目推介会,达成投资意向3520万元,带动创业项目1100余个。
(二)继续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统筹规划全市技能劳动者全员培训发展目标,大力推进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一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拟定了《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颁布了企业技能人才水平与待遇相结合管理办法。积极开展技师考评工作,组织首批30名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评选、“城开杯”餐饮酒店业技能竞赛、数控技能大赛等活动,表彰一批技术状元、技术标兵。二是加快推进技工学校发展。商业技师学院完成四校整合,交通技师学院进驻新校区,*市技师学院管理、教学再上新台阶,*市商贸技校努力创建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开展实习教学优质课评选和理论教学质量检查活动,加强教学教研工作。强化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处理18所不达标学校。三是不断推进职工培训工作。探索企业与技工院校合作培训模式,实行定点培训和大型企业培训,举办职工技能竞赛。四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完善考务管理等办法,通过年检撤销5个不合格鉴定机构,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持证就业开展专项劳动监察。
(三)着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大力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是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局党委把做好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在重中之重位置,采取得力措施,全员参与,全力推进。一是超前谋划。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在全国率先出台政策,被国务院批准为试点城市。二是精心组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2月1日全市启动大会后,培训了各级经办机构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组织实施了入户调查、申报登记、征缴费用、制卡发卡等工作,改造升级了信息系统,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三是明确责任。对各县(市)、区目标任务分解量化,明确奖惩措施,严格督促检查。四是工作深入。组织1660名工作人员入户调查58万户、166万人,发放登记表和宣传资料。采取接听热线、劳动保障12333进社区、文化沙龙、通过学生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这项惠民政策。先后开展“10天集中攻坚”、“30天集中攻坚”等活动,到居民家中讲解政策,了解居民意愿,解决参保难题,有效提高参保率。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医疗和生育保险制度。出台了《*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违规奖励举报办法》。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做好离休干部、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市属国有破产困难企业大病统筹等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险工作。扩大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服务质量管理。下调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个人负担比例5%,增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进一步满足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
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是确保发放。实行养老金发放目标责任制,强化日常监督,畅通发放渠道,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按时完成全市退休、退职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人均基本养老金从811.78元增加到925.42元。二是狠抓扩面征缴。实施扩面征缴清欠专项行动,采取完善服务、上门走访、电话催缴、下达催缴通知书等一系列措施,扩面征缴成绩突出。三是完善制度。出台了新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方案,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制度,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四是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完善经办内控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妥善解决改制单位保险关系接续和养老金发放问题。
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管理。继续加大《*市失业保险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以事业单位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以及农民工为重点,强力推进扩面征缴。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10月1日起失业保险金标准调增35%,有力地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SIZE:16pt;FONT-FAMILY:仿宋_GB2312">实行“双证制”(即培训证和职业技能资格证),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失业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做好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工作,严格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全面加强失业调控。制订失业保险经办业务规程,全方位规范经办工作。
继续实施“平安计划”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在全国率先以政府令形式出台《*市高工伤风险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建立联动机制,明确参保办法,完善强制措施,建立有效促进农民工参保的制度。开展高风险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活动,检查全市近200个建筑工地。在工伤认定中试行听证制度,提高了工伤认定工作质量。进一步规范待遇审核支付程序,大幅调整1-6级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保险待遇。认真贯彻实施劳动能力鉴定新标准,实现了新老政策平稳衔接,劳动能力鉴定“五公开,两禁止”的阳光作业办法在全国会议上交流经验。
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队伍和制度建设,开展社会保险基金检查和保险费征缴专项检查,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建立了社会保险基金要情报告制度和社会保险欠费情况报表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非现场监督管理工作。出台了《*市社会保险举报奖励办法》、《*市社会保险稽查办法》,多策并举提高稽查补缴及清欠入库率,探索待遇享受稽查方法。
(四)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工作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学习、宣传《劳动合同法》,做好贯彻实施的准备工作;加大劳动用工和劳动合同管理力度,开发完成劳动用工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劳动用工网络化管理。二是加强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公开了136个职位(工种)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部分企业人工成本信息,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并积极开展企业拖欠工资清欠工作。三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强化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实行信访接待首问责任制,开通网上信访直通车,全面排查化解矛盾。四是认真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在全市156个乡镇、社区聘请了劳动争议调解员,推进劳动争议处理业务向基层和企业延伸;联合市总工会培训企业干部210人,强化企业内部预防和协商解决纠纷的能力;积极推进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五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力度。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整治非法用工等6次专项检查活动,采取部门联合执法、各县市区统一行动、查处与宣传服务相结合、完善应急机制等措施,专项检查活动成效明显。做好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阶次制度,加强砖瓦窑场、石灰石料厂、小型煤矿用工管理,把农民工维权公示牌制度向餐饮娱乐场所、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延伸,悬挂维权公示牌企业达2850家。
(五)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是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位进农家”活动,举办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将政策、培训、岗位、信息送到农民家门口。继续推广“1+3”培训模式和“校企联合”办学经验,实行订单培训。创建“技术培训110”模式,将教学实习设备搬到农民家门口开展培训。完善专业市场建设,*农村人力资源中心市场按照“边改建、边报批、边运行”的原则,全年接待农民工5万多人,提供工作岗位9万多个。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实施以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为重点的“平安计划”,拟定了《*市城镇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积极推动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三是继续做好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工作。推动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
(六)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违法违纪和政府机关“四难”现象实行两个“零控制”,促进了劳动保障系统行风政风的转变。开展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培训1500多人,有效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与市编办、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的意见》,推动劳动保障统筹城乡发展。继续加强金保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劳动保障市域网络结构和连接方式,开发完成劳动合同用工管理、网上信访等软件,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成立了*市劳动保障咨询服务中心,努力建设以12333电话为基础的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全年受理各类来电近20万个,开展走进基层系列宣传活动35次,服务群众近50万人(次)。在工伤保险、社会保险稽查等方面出台了具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法规,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新突破。典型宣传成绩突出,重点宣传更加深入,劳动保障文艺新闻宣传和政务信息工作取得新成效。机关财务管理严格规范,老干部服务工作深入细致,新农村建设和驻村扶贫工作成绩突出。工会、学会、协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紧紧围绕局党委的中心工作,广泛开展活动,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增光添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据测算,我市每年需就业再就业的城镇求职人员15万人以上,可提供就业岗位不足12万个,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再就业资金使用面窄,创业培训后续服务缺少资金支持,需要建立与工作成绩挂钩的激励机制,发挥基层工作积极性。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任重道远,许多难题有待破解。城镇职工社会保??居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建立完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艰巨。
劳动关系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协调劳动关系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和强化手段。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与劳动者合同签定率仍然偏低,劳动争议较多;劳动保障监察和信访仲裁工作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必要的政策支持。
四、2008年主要工作
(一)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围绕落实全市新增12万就业再就业目标做好七项重点工作:一是继续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政策内容和操作办法。二是总结“双卡制”等成功经验,着力完善面向零就业家庭等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三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广开渠道促就业。四是制定《*市创业促就业工作方案》,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创业培训和服务措施,加快创建创业型城市步伐。五是落实《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六是继续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充分就业社区)达标活动,达标率80%。七是加快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步伐,尽快出台工作方案。
(二)以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为中心,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一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建设,筹备建立中国*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二是制定完善政策,扩大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覆盖面。三是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四是抓好技工院校业务管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综合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管理。五是组织技能宣传月、职业技能竞赛、技工院校文艺汇演、技工院校“三品”(品牌学校、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创建和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就业劳动监察活动。
(三)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为突破,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是出台《*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并组织实施,探继续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标准,确保城镇居民医保工作规范运行。三是加强扩面征缴工作,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四是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五是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六是加强失业调控,规范失业、就业登记,完善农民工参保政策,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七是大力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研究制定我市事业单位工伤保险政策。八是继续加大基金监管力度。
(四)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作为重点,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是继续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大力推广*市劳动用工管理系统,加快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二是加强对各类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监控与指导,完善企业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做好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抽样调查工作。三是继续推进劳动仲裁业务向基层和企业延伸,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和质量。四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五是进一步加强监察执法,开展以劳动合同签订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为主的劳动保障维权执法活动。做好“网格化、网络化”管理试点工作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继续实施农民工维权公示牌制度。
(五)以落实和完善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为抓手,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
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为目标,加强技能培训,推广“技术培训110”(送技能培训下乡)模式。加快河南*农村人力资源中心市场等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险和农民工维权工作。
- 上一篇:提高环境执法水平通知
- 下一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