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科技进步工作个人自查报告
时间:2022-12-23 12:52:00
导语:县委书记科技进步工作个人自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加速科技进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实施县委、县政府“科教兴县”的战略,围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加大科技投入,壮大科技队伍,扩大宣教规模,在科技普及推广、科技计划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了一些自己应做的工作。现将一年来推动科技进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推动科技进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注重自身学习,增强科技意识。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科技和振兴经济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作为一名县委书记,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将科技进步工作抓实抓好。在实际工作中,我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文章,积极参加科技知识培训及参观考察,经常与科技工作者交流工作体会和思路,逐渐使自己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一方面使自己更加清楚的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含义,认识到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基本掌握了电脑操作等实用技术、疾病预防等科普知识,了解了部分机器的基本原理、一些产品的生产流程,使自己受益匪浅,也提高了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更加坚定了抓好科技进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着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意识的同时,我也注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一年来召开了科技表彰大会、科技工作会议、科技形势报告会、科技兴县座谈会,在科技活动月期间多形式、多途径地宣传了科教工作,使全县上下进一步将思想统一到加快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上来,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2、加强组织领导,配强人员机构。加强科技进步工作,组织领导是关键。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与县委常委交流对于科技工作的看法,取得了“振兴汉阴、科教先行”的共识,一致将推动科技进步工作列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工抓,科技部门专门抓,全县上下协同抓的欣喜局面。一是高度重视。坚持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科技局工作专题汇报,研究和解决科技工作遇到的重要困难和问题。此外,我经常到科技企业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亲自主持召开科教兴县座谈会,重大节日亲自慰问科技工作者,并主动与知识分子、技术人才结对子、交朋友,极大地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健全机构。严格按照县乡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实行县科技局、科协合署办公,并按照干部“四化”方针,从有利于科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科技进步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配齐配强县科技局领导班子。同时,要求乡镇也建立了集农技校、文化站、党员活动室三位一体的科普活动室,落实了工作人员,形成了由县到乡齐抓共管科技工作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领导。明确了由一名副书记分管科技工作,定期审核科技推广、科技普及、科普宣传工作计划,并将抓好月河流域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和中药板蓝根、黄精GAP种植科研种子园示范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将完成中药材种植1万亩,做好板蓝根GAP认证,启动板蓝根GAP认证列入2005年“双十”工程重点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
3、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工作思路。贫困地区的科技工作与发达地区相比在人才、投入上都处于劣势,如何立足实际推动科技进步工作,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一直是我深入思考的问题。工作中,我将调查研究作为抓好科技工作的基础,深入到普通农户、厂矿企业、乡土人才和广大科技工作中,详细了解我县科技工作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认真调查普通群众最迫切、最需要得到的科技服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科技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提出我县科技进步工作思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我指导科技部门提出了2005年工作思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坚持‘科学定位、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市场导向’的原则,促进科技创新和普及推广,深入推进“四大战略”,力争我县科技综合实力有较大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我县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抓宣传、搞培训、强管理、建产业,使科技进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开拓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良好氛围。
科技进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工作中,我及时解决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进步的良好机制,带领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创造适宜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为推动科技进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工作。
1、建立健全顺畅的科技人才流动制度。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关键是人才。针对我县科技人才较少的现状,我提出了“千方百计引人才,火眼金睛识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真心诚意留人才”的观点,建立健全科技人才的激励、选拔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为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使全县各类科技人员达到5千余名。一是大力引进外地技术人才。制订和出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通过人才交流会等平台,以直接进入县直单位、高定一级工资等优渥的政策广泛引进大学本科生来汉工作,现已有119名大学本科生扎根汉阴,在各个领域为汉阴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建功立业。二是积极挖掘本地优秀人才。联系农、林、水、科技等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对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进行摸底统计和培训,予以颁发乡土人才证书,并将部分特别优秀的群众招录进事业单位,把有科技专长的干部放在最宜于科技发展的岗位上,使其成为了科技进步工作中的生力军。现已统计乡土人才400余名,调整工作岗位50余人。三是充分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作用。把部分有文化、懂科技的退休人员组织起来,成立老年科技协会,使这些老同志发挥余热,将平生积累的技术经验和保留的绝活贡献出来,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活动。
2、大力营造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大力宣扬“科技兴县”的战略方针。加大科技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倡导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的科技意识。今年我安排文教、广电、卫生、农业、林特、水利等十余个单位,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示范活动开展之机,选调专家、科技人员、文艺演出人员353人,义诊群众近4000人,科技服务2万余人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和科学图片2.5万余份,为传播现代科技知识,提高全县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认真制定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规章。为把我县科技进步工作纳入科学化管理轨道,使科教兴县战略落到实处,针对我县科技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指导科技部门着手编制了《汉阴县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激励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调动各级各部门重视科技工作、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出台了《汉阴县科技进步奖励试行办法》等宏观指导性文件和科技政策;为保证科技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科教兴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议对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党政领导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进行了考核。三是创建推动科技进步事业的综合体系。指导全县乡镇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能,积极主动,协作配合,形成了促进科技进步工作的合力,要求乡镇充分利用居委会、村委会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便利,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加大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科普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求团县委、县妇联结合开展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科技传播行动;要求组织部、人劳局加大了党员干部科普知识的培训力度,使5400余名党员干部成为带动群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骨干力量;要求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农发办对本系统科技进行人员技术再培训,全力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县科技局制定工作计划,及时了解工作动态,总结交流典型经验,督促检查。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各部门互相联动、共同参与的发展科技事业的完整体系,使15名土专家获得国家专利,6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技术推广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
3、切实保证科技进步工作的财政投入。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为了克服贫困地区资金短缺的瓶颈,我想尽办法,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载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投资体制。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本着宁可其他开支紧一些,也要为科技发展提供条件的思想,将县农技中心、县农机局、县畜牧兽医站列入财政定补事业单位,将乡镇农机站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每年投入科普经费、科学事业费近200万元。二是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开发经费。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靠拢,促进产业的转化升级,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2005年,全县雷氏魔芋精粉厂、化工厂、花炮厂等5个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建成了具有科技研发能力的文星科技推广公司,共投入经费2100余万。三是支持农民引进良种良法。在全县推广“梅营一号”优质红薯5000亩、“丰优香粘”等香稻2万余亩,投入140万元建成“正大”标准化养殖圈舍46栋,累计投入万元。四是协调银行给予重点扶持。积极与金融部门联系,促进银企合作,加大支农力度,并建议其将扶持重点倾向于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较大市场潜力的项目,共投入资金万元,为科技进步工作提供了保障。
4、努力抓好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我们立足本县实际,大力实施科技推广服务,有效提高了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一是充分发挥科技协会作用。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愿加入”的原则,通过广泛宣传,党员干部带头入会的方式,先后建成了蔬菜协会、养猪协会、养蚕协会等11个专业协会,会员达到1200余人。各个协会在县科协指导帮助下,广泛搜集市场信息,积极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加大产品的营销力度,组织相关产业的厂家参加各类展销会、质量评比会,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今年以来,养猪协会带动全县建成二元母猪繁育场4个、生猪产业发展繁育点320个、三元杂交猪示范村75个,人工授精站3个,肉牛育肥养殖场6个,累计自育、引进、推广三元杂交生猪9万多头,使全县生猪饲养量达26.4万头、收入1亿元;蔬菜协会落实了蔬菜示范村个,新建拱棚个,扩大商品蔬菜示范面积亩,发展药膳两用的无公害蔬菜2.5万亩;养蚕协会建成了万亩果桑基地,完成了蚕桑产业的规划设计;茶叶协会推荐组织茶叶“天保贡茗”参加省级茶叶博览会评比,并完成了南区茶叶基地建设规划。二是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县共选派100名农业科技人员,在基本不突破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高效农业示范带范围的基础上,实行跨乡镇、跨村组特派,让科技人员进入生产第一线,采用技术租赁、技术入股、技术帮包的方式,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三是积极探索可利用的其他形式。筹措资金建立了汉阴金农网,及时在网上科技信息,答疑解惑,实现了我县科技信息与省、市的科技网联网,为科技推广服务和信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了科技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同时,鼓励支持有科技特长的群众实行有偿服务、盈利推广,其中农民发明家钟关村成立的文星科技推广公司,依托专利技术,将文星炉灶成功推向市场,成为了我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范例。
三、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1、围绕工业强县目标,重点培育和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无工不富”。汉阴是山区贫困县,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水平不高,只有按照“优进劣退”的原则,放手引进优势资本和高新技术,实施产业整合和科技创新,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工业总量和工业实力的扩张。一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把技术革新作为调整优化我县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2005年,雷氏魔芋精粉厂引进魔芋自动烘干生产线,每日可烘干新鲜魔芋1.5万公斤,是以前烘干量的7.5倍;化工厂新引进两条乳化炸药生产线,每年可生产炸药4000吨,实现产值2800万元;花炮厂进行二级技术改造后,使产值增加了1000万,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二是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实施技改的同时,我们大力引进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市场潜力的企业,建成了生产防锈中间体的金茂生物工程公司,生产合金添加剂的亿兴特种硅业有限公司,具有全市先进水平的红星精米加工厂等一批企业。三是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借助名校、名院、名企和专家的技术、项目、智力、人才和信息优势,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科技协作。积极争取汉阴成为圣桑集团的果汁初加工基地,成功实现了禾烨公司与麦迪生集团的联营,生产了一批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新产品,促进了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至目前,我县民营企业已实现工业产值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
2、突出产业兴县重点,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汉阴是传统农业大县,依靠和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于加速我县农业化进程意义十分重大。为了切实搞好农技推广工作,我县在机构改革中优先保证农技推广工作机构和编制,目前,建有农技推广机构23个,其中:县级5个,乡镇18个,核定农技推广编制230个,在岗153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118人。今年以来,我县举办了以粮食“六项”技术,水稻旱育及抛秧、测土平衡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雄蚕单养、方格簇、稻田养鱼、稻鸭共作等20余项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400余场次,培训农民2.5万万人次,培训党员、基层干部2000余名,放映农技录像带近100部,发放各类科技资料4.5万份,并建立推广站81个、示范园54个,引进秸杆气化炉样机2个、秸杆拉丝机14台,水田耕整轮50副,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推广了“梅营一号”优质红薯、“丰优香占”优质大米、三元杂交猪等15个优质粮、油、畜、禽品种,使全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达80%以上,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达90%以上,农业新增产值中的科技贡献份额达到30%以上。特别是250亩鄂莲四号、五号优质莲藕,每亩可增加收入1000—1500元;100亩稻鸭共作示范点,每亩可增收350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良种良法推广中,我切实关注每项技术、每个品种的实际效果,积极寻找最适宜汉阴地理环境,最利于农民增收的技术品种。在得知今年脱毒高产红薯“梅营一号”减产后,我一方面要求科技和农业部门迅速搞清减产原因,制定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积极查询“梅营一号”种植资料,了解其生长习性,判断是否可以作为优良品种继续在本县推广。得知其减产真正原因后,又要求科技和农业部门将“梅营一号”在沙地、泥地、平地、坡地等不同地块里种植,详细比较结果,探索最佳种植方法,并印发资料向种植农户宣传培训,力求良种良法取得明显效益。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社会事业不发展,群众的生活质量就不能提高。我坚持将科技进步工作与社会事业紧密结合,指导各级各部门在发展社会事业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取得了较好效果。2005年,我县以“普九”攻坚为契机,各重点中小学实现了“三机进课堂”,开设了语言训练和计算机教学,拓宽了科技知识的普及面。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力度,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500户,电视覆盖率达到98%。加强了通讯事业发展,使全县有线电话增长到3.4万部,网络用户增加到1500户,无线电话机站增加到个、信号覆盖率达到%、无线电话达部。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投资276万元,建成了县疾控中心;引进了具有先进医疗水平的同济医院落户汉阴,吸引了民营资本注入涧池中心卫生院;县医院采购了彩超、碎石机、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螺旋CT、手术显微镜等先进医疗设备;在农村大力实施“沼气富民”工程和防氟改造,培训农民沼气工39名,新建沼气池2006口,投入使用1678口;实施防氟炉改造1万套,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
虽然自己在推进科技进步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当前科技发展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企业缺乏营造留住科技人才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民营科技企业亟需发展壮大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今后,我将进一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奋进,努力把我县的科技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 上一篇:法院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活动总结
- 下一篇:校长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