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依法治理工作计划3篇

时间:2022-06-11 09:33:05

导语:质监局依法治理工作计划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质监局依法治理工作计划3篇

第一篇

2014年普法依法治理及法制工作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法治质监总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深入推进法治质监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全面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质监工作的有效性,为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都市后花园”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积极推进学法用法,强化法制宣传教育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结合部门工作职责,深入学习宣传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和积极探索法制宣传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发展。

2、及时宣传和贯彻新近出台且与质监部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大消费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以及民生计量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树立依法经营和诚实守信的市场观念,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安全消费和质量维权能力。组织参与“3.15”、“质量月”、“12.4”法制宣传日等有关法制宣传活动。

3、结合“法律六进”活动,根据质监部门的工作实际,以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4、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建立健全局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等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

二、紧扣法治质监主题,抓好普法工作结合

5、深入贯彻法治质监建设要求,推进全系统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升。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依照法定权限、程序、期限规范行政行为,做到依法作为不缺位;正确作为不错位;有效作为不越位;规范作为要到位。

6、结合质监部门工作实际,将“法治单位”创建与“法治质监”创建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切实发挥示范单位以点带面的作用。

7、紧紧围绕地方政府中心工作,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部门工作职能,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扎实有效的开展执法打假和产品质量的专项治理工作,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8、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全年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三、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提高质监工作的有效性

9、积极参与市局法制课题研究,大兴学法用法之风,建立起一支学习、创新、服务、和谐的高素质法制队伍。

10、按照上级部门“两法衔接”有关文件精神,通过专题调研、邀请相关部门专家讲座、组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等方式,提高干部职工特别是执法人员的预防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能力。与检察、公安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逐步实现网上衔接,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11、完善行政复议和应诉管理机制,总结相关经验,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的职责分工、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和责任,善于通过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促进案件质量和执法能力水平的提高。

12、积极推进质监政务公开工作。加强门户网站信息公开,通过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设施,提供高效便民服务,规范办事服务窗口,完善“12365”平台建设,方便群众举报投诉咨询。

13、继续完善控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工作制度。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省局和省政府法制办联合的《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指导规则》及《市质监系统行政执法自由裁量细则》,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

14、加强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新增执法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深入推进新版执法文书的学习和应用。

15、强化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严格要求,严格自律,严格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第二篇

2014年,县局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精神为抓手,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工作总方针,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监督,突出抓好“两个安全”,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精品名牌,认真做好计量服务和管理工作,大力加强法治质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质监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深入推进质量兴县,全力打造精品名牌

深入推进“质量兴县”活动,落实质量兴县工作绩效评价相关工作,积极启动第一届清江质量奖评选工作,加大部门协调力度,充分整合资源,尝试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继续坚持主要领导与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主动为开展“质量兴镇”、“质量兴企”的乡镇和企业做好帮扶和服务工作;鼓励和培育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争创名牌产品,确保争创1-2个名牌产品;积极开展对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初步建立我县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机制。

二、强化质量监管工作,稳步提升产品质量。

认真组织实施产品质量定检计划,抓好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对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向县政府汇报,切实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认真抓好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管工作,保持产品质量稳定。围绕民生重点,加大对涉及广大群众生命健康以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建材、农资、重要工业品等产品质量抽查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打假活动;积极配合做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申报和现场审查工作;加强证后监管。进一步加强质监法制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运行流程,积极推进“和谐执法、阳光办案”活动,提高办案质量。

三、强化技术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立足资丘木瓜、金福红桅等优势产品,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相关工作。积极做好“火烧坪包儿菜”地标产品标志使用管理工作;启动对“金福红栀”省级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加强计量管理与服务工作,确保强制检定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积极推进企业计量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努力做好企业计量合格确认工作;扎实推进计量惠民工程,树立计量服务品牌;继续开展计量节能工程;进一步加强“两码”工作,强化数据质量管理,提高代码数据库的有效率。

四、突出监察重点,保障安全生产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法》宣贯和实施,建立完善全县特种设备档案数据库,分级建立隐患治理档案;强化日常动态监管,不断提高在用设备定期检验率;突出重要节日和敏感时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重点监察学校、商场、车站、客运码头、宾馆、医院等人口密集区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加大工作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分类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强化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建立事故调查处理机制。

五、着力强化内部管理,加快自身发展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工作,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做好食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认真落实上级部署,做好职责和人员移交、衔接工作,确保不因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影响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的分解和细化,强化“一岗双责”;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健全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突出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建立完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善装备条件,提高行政效能,推进行政提速。

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

今年,全县质监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及县普法办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启动“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等六进活动,为促进质监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1、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召开动员会,启动本单位“六五”普法工作。

2、继续抓好《宪法》、《行政处罚法》、《劳动合同法》、《物权法》、《公务员法》以及相关新出台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聘请党校及普法讲师团的老师为全局干部职工上法制辅导课,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局干部职工集中法律学习。

3、突出抓好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努力规范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

4、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学习,努力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和能力,以提高案卷质量和案件质量为突破口,开展一次全面行政执法大检查,寻找办案过程和文书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狠抓行政执法基础性工作,促进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办案质量有显著提升。

5、积极参与“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6、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高质量检验、计量服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法律素质,积极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7、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20”计量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采取有效形式,促进广大消费者和企业法律知识不断提高。

8、充分发挥12365申诉举报作用,在受理申诉举报、扩大案源、解答消费者法律技术咨询上取得实效。

9、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开展好以食品、农资、建材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和执法打假活动,切实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工作要求:

1、以“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狠抓法制宣传教育责任制,全面落实“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各项工作任务。

2、制订学习计划,建立健全法制需学习制度,确保学习效果。

3、做到学用结合,促进依法治理,提高行业的依法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