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办城乡规划管理意见
时间:2022-05-25 08:18:00
导语:市政办城乡规划管理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市重点企业:
为更好地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保障各项建设活动依法有序和规范实施,着力提升滨海生态城市建设品位档次,根据《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现就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立足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城乡规划逐步编制完善,规划覆盖率和规划设计水平明显提高,建设布局不断优化,有效引领了城乡建设有序发展,保障了城乡基础设施功能和人居生活环境的持续改善提高。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作为具有良好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的滨海城市,目前的城乡规划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长远需要不适应,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部分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滞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专项规划不到位,缺乏有机衔接;村庄建设布局不明确,规划编制深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指导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改造;一些镇村和区域,规划建设各自为政、随意性大,存在不经规划审批自行安排建设项目或许可默认违法建设和未批先建、少批多建、不批滥建等现象;个别建设单位规划法律观念淡薄,缺乏执行规划的严肃性,随意改变建筑造型和外观装饰效果,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影响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制约了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统筹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半岛蓝色经济先行区建设的现实需要。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重大作用,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加大规划执行的力度和执法的严肃性,加快构建全市城乡规划统一管理、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建立科学运行机制,强化城乡规划规范管理
按照“阳光审批、科学决策、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要求,改进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能,全面强化规划审批的科学性、民主性和规范性。
(一)完善规划决策机制。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的城乡规划委员会,建立科学民主的城乡规划决策机制,对城乡规划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论证决策,对各类城乡规划和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进行审议,对规划设计咨询论证、评审等环节进行技术把关,努力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今后,凡未经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的城乡规划和建设项目,市政府不予审批。
(二)规范规划审批程序。按照实现城乡规划统一管理、科学审批的要求,从现在起对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建设项目规划,实行“三级审查、一级审定”的审批机制,即:规划管理单位初审,建设部门审核,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市政府审定。具体程序为:崖头城区、成山和港西镇、其他镇村的建设项目规划,分别由市规划管理处、市建设局成山分局、市镇村建设办公室初审,初审合格后报市建设局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管理区的建设项目规划,由建设环保局初审,初审合格后报管理区管委会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建设项目规划经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公开公示后,报市政府审定,最终以市政府正式文件形式批复实施。
(三)增强规划管理透明度。全面推行“阳光规划”,促进城乡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在城乡规划编制期间和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批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项目规划方案审批后,在建设工地醒目位置设立建设工程批后公示牌,公示项目规划总平面图等内容,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保证项目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在城市规划展览馆设置城乡规划公示区,收集整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让广大市民群众真正了解、参与和监督规划的决策、审批与实施全过程,并将公众意见作为规划审查的重要参考依据,保证城乡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审批科学民主、公正透明。在城乡规划行业推行规范服务、限时办结、备案审查、集体会审、主动服务等制度,建立完备的“阳光规划”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公开透明、高效服务和监督制约机制,切实提高城乡规划服务和审批效能。
三、着眼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乡规划水平
城乡建设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要按照特色化定位、高起点规划、持续协调、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扩大规划覆盖面,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指导作用,保障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一)大力提升规划的前瞻性。围绕打造城乡一体化和半岛蓝色经济先行区的战略目标,本照“海陆一体、城乡一体”的基本原则,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注重规划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加强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发展模式、城乡统筹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战略规划研究,高起点编制和调整完善《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市域镇村体系规划》等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交通、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抗震防灾、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以及城市重点区域、海岸带、镇区镇域、村庄社区布局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规划全覆盖,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主导功能突出、基础设施完备、区域特色鲜明的组团式发展格局,指导城乡建设科学规范实施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有效增强规划的协调性。要强化城乡规划对空间环境、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配置、土地和海域使用、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统筹安排,正确处理好城市与镇村、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生产与生活、地上与地下、地面与空间、陆地与海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关系,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按照建设精品城市的目标,用空间的视野布局城区、镇区和海岸带、风景区等重要区域的功能分区、总体景观和单体建筑,用精密的设计安排道路、绿化、管线等地上地下配套设施,做到有特色、有风格、有内涵、有次序,实现平面与空间、单体与整体、地上与地下相协调;要根据市域总体发展规划和城镇人口规模,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改造,科学布局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商业和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交通、供暖、供水、供气、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做到城乡对接、镇区联通、村村并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功能相协调;要立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注重城乡规划与土地、海域利用规划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龙头作用和土地、海域利用规划的基础作用,实现城乡规划与土地、海域利用规划相协调;要牢固树立“环境至上”的理念,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城乡规划的关键环节,将城市发展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资源和环境容量内,严格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山、海、岛、礁、湖、湿地等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共存、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要按照“扩大城市、提升城镇、缩减农村”的思路,充分考虑镇村发展条件、发展趋向、人口转移和农村土地置换流转等关键要素,科学指导和调控小城镇建设、园区开发和旧村改造,重点解决好城区、园区、镇区之间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对接等方面的问题,带动内陆人口向沿海和城镇社区转移,推进沿海产业向内陆延伸,向园区聚集,促进区域间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形成良好的城镇建设布局、产业布局、人居布局,实现城区、园区、镇区和村庄社区发展相协调。
(三)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城乡规划一经确定,就是法律约束,就是行政规范,就是实施依据。要牢固树立全市规划“一盘棋”思想,各类建设活动必须在城乡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所有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要求。经审定批复的规划设计方案,原则上不得更改,确需调整的必须按照法律程序的规定进行审批或备案。要严格按照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海域利用规划,安排和确定内外资项目、生产生活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切实做到没有规划布局的项目不安排,没有规划审批的项目不招商,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项目不供地,坚决制止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盲目性。要依据城乡规划的要求,确定土地出让的计划和方案,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条件。要切实保证建设项目审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今后在建设项目规划报批前,发改、环保、国土资源、海洋渔业等部门要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预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海域利用规划的建设项目,按照规划审批程序进行报批。要严格规划许可制度,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镇村规划区内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一书一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未取得规划许可证的不得批准用地、用海和进行开工建设,坚决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盘棋。
四、依法严格执法监管,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
按照“健全机制、多方联动、控管并举、高效执法”的原则,强化城乡规划批后执行环节的管理,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一)切实履行规划管理职责。各镇区、街道作为本辖区执行城乡规划和实施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要按照“辖区负责、守土有责、属地管理”的要求,建立起完善的规划执行与管理机制,严格按照规划审批程序进行建设项目报建,不准未经规划审批就实施项目建设,不准随意更改审批的规划方案,对辖区内乱搭乱建等违法建设行为,要积极主动联合有关执法部门进行查处,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规划管理责任。市国土部门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负责对违法占用土地、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和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等行为进行查处;市海洋渔业部门按照《海域使用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负责对违法占用海域、非法转让海域使用权等行为的查处;市城管执法和建设部门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负责对未经规划许可擅自建设或者变更规划许可等建设行为进行查处,切实保障各项建设活动依法有序实施。
(二)全面增强规划执法效能。要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执行的刚性和严肃性,建设、国土、环保、城管执法、房管等部门要建立起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合力,重点加强对城乡规划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反城乡规划的各类建设行为,确保规划执行不出格、项目落地不走样。对各类产业集中区、镇(街)驻地、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沿海景观带、自然保护区、交通主干道两侧和房地产开发集中区域,要实行日常巡查、重点监管,凡是未取得规划许可、未办理基本建设手续的违法工程,相关执法部门要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可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坚决刹住违法违章建设的不正之风。建设项目放线、验线必须由城乡规划部门依法履责实施,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组织实施建设工程的放线、验线工作。对随意变更建筑外观造型和装饰效果的,要立即停建更正;对未取得规划审批手续或不按规划审批要求建设的项目,相关部门不予办理项目立项、竣工验收和土地使用、海域使用、房屋确权等手续。
(三)严格实行规划责任追究。要把城乡规划执行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依法实施的领导责任制、辖区及部门管理负责制,重点查处和纠正规划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越权审批等行为,查处和纠正基层组织、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划、违法建设等行为,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负责人的责任;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严格的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监督渠道,强化处罚措施,增强执法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依法行政意识,切实保证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
- 上一篇:高校双师教学运用
- 下一篇:司法辅助民生发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