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计划

时间:2022-04-10 04:09:00

导语:全镇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镇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计划

年至年是我市建设卫星城、我镇建设郊区重镇、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是: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产业梯度转移日渐加速,为我市我镇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市区东进北移,可充分发挥我镇郊区优势,加速对接;按照建设郊区重镇目标定位,发挥我镇区位、资源、水面优势,策应建设卫星城和新型港口工业城市,我镇将更加紧密地融入全市大工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潮流中;随着码头工业城和九码快速通道项目的建设,我镇将加速融入瑞码工业走廊经济圈,通道更加便捷,人流、物流、信息流将更加畅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全镇上下谋性发展、兴产业、抓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机遇令人鼓舞,但机遇稍纵即逝,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埋头苦干,加快发展,这是我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镇人民的共同愿望。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高扬和谐、发展两面旗帜,紧紧围绕建设郊区重镇发展定位和“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和谐建镇”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推进大建设,发展大工业,建设新农村,努力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6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达到5000元以上;加快集镇建设,城镇经率达30%;新农村率达50%以上。未来五年政府工作重点是:

(一)坚持工业兴镇,壮大经济总量,努力把我镇建设成经济更加繁荣的市郊区重镇。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大上项目。抓好有利时机,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观念接轨为先导,产业接转为核心、市场接轨为依托、企业接轨为主体,在承接中提升,在竞争中合作,加大对沿海发达地区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的引进。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忆民营经济发展。着力激活创业主体,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士兵及全镇干部群众致富创业,着力拓宽创业领域,激发内生经济的活力。优化创业服务,扩大小额贷款政策覆盖面,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着力培育创业文化,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从自主创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无论是处商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都是关键。以政务环境建设为重点,真正做到“亲商、安商、富商”。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履行承诺,搞好服务,营造诚信透明的发展环境。

(二)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巩固以“农业稳农村”的发展战略。一是稳定发展传统的粮棉油生产,竞现好中央粮补资金,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扩大山药、林果业等种植规模,大力发展城郊蔬菜种植,形成经济作物基地化、市场化、效益化;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综合提高我镇近万亩水面资源的利用率;四是大力发展特种畜禽业,以现有种养户为基础,积极引导和扶持更多农民发展特种珍禽、牲猪和蛋鸡养殖,形成以镇区为中心的特种畜禽养殖基地。

推进农民收入增长方式转变,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整体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通过各种途径,使农产品品种得以优化更新。二是加吕农技培训力度,促进农民掌握更多“以农致富”的本领。三是扎实实施“阳光工程”,培训造就新型农民。四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和就近就业。五是坚持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路子,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使部分农户在规模农业中受益。

(三)加大镇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我镇建设成生机勃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统揽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和省委“五新一好”的要求,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发展我镇经济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村庄规划和“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镇区、新村庄。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镇区建设力茺。彻底改变镇区长期以来“脏、乱、差”现象,搞好下水道排水设施及人行道硬化、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建设,紧持村镇规划先行,加快村镇规划编制,优化镇区及村庄布局。以“走平坦路,虽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为重点,加大对各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茺,着力改革我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激发全镇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农乡、发展经济的内在力量,力争五年内完成50%的新村庄建设。

抓住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加快发新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加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育,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标准化建设。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固维修黄泥滩围坝,提高渔业生产安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我镇近万亩水面的综合效益。

规划建设住宅小区、集贸市场和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提升集镇功能。近期新建一年垃圾中转站,改变镇区卫生状况。续加大“村村通”公路建设,年底完成我镇全部行政村的村道路面水泥硬化工程,到2011年,75%的自然村组修通水泥路。

(四)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提高全镇人民幸福指数。

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认真落实税费减免,着力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和残疾人就业。

重视教育工作。做好各村小教育网点合并工作,加强各村小危房改造,添置中小学教学设备,完全达到“两基”合格,不折不扣落实“两补一勉”政策,确保中小学生人均经费逐年提升。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一是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夯实基础教育。力争使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初中入学率和初中入学三年保留率分别达到97%和95%以上;二是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努力使全镇儿童在入小学前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到年基本满足学龄前儿童入园需求,全镇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70%,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100%;三是继续办发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大力普及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每年全镇农村培训不少于150人次,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四是进一步中强教师队伍建设,适应素质教育需要;五是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发展体育文化公益事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方负担的原则,逐步建立被征收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扩大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扩大我镇困难群众抵保扶助范围,加强特困群众大病救助,适度提高救助标准。加强行政村卫生所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全作医疗。加强血有吸虫区的水环境治理,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坚持做好扶贫、救灾等工作,大力发燕尾服老年人事业。

加强社会管理,难护社会安全稳定。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落社区建设,加强和改进政府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以道路交通、易烯易爆和非煤矿山为重点,解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保持社会安定、环境安全、百姓安宁。

(五)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真正转换为“小政府、大服务”型机关

新起点、新形势、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镇政府强化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努力打造“亲民为民、创新求进、诚信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创新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政工作效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众,提高服务水平,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密切同社会各界的联系,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努力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按照提质、提速、提效的要求,加快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建设效能政府。

突出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务实行政行为。始终把发展作为振兴的第一要务,以敢为人先,勇于拼搏的思想和雄心,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发展机遇,再创发展的新形势。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发扬敢作敢为,敢于负责的工作作风,节实把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履行责任,倾注心力为民服务。把实现维护发展群众利益当作根本,认认真真访民情,诚态恳恳听民意,真真切切解民忧,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为群众服务贵在求实,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企盼的事情做起,替群众排难解忧。在社会管理时,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既要坚持依法行政,又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