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时间:2022-03-18 08:01:00
导语:市滋病防治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09年,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继续贯彻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河南省贯彻<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10年)>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和救治救助政策,探索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以减少新发感染、降低病死率、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活质量为重点,整合资源、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全面推进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继续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落实政府责任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按照预防控制艾滋病的职责分工和要求,落实责任,制订本地区、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要继续完善防治工作责任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将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任务,把党和政府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关怀落实到综合防治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上,进一步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和“四有一不”要求,做到经费到位、措施到位、制度到位、责任到位。保持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生产生活的稳定。
(二)全年至少组织一次各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合督导检查,并不定期组织专项督查,及时掌握防治工作进度与质量。
(三)结合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调整,及时更新并完善艾防委领导班子。各县(市)、区艾防委要定期组织召开全体成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防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知晓率
(一)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知识和《艾滋病防治条例》的宣传。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必须落实宣传计划,免费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在公共场所开展经常性宣传活动,做到每区有公益广告,每乡有宣传专栏,每村有宣传标语。
(二)加强对农村和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团体要充分发挥自身工作网络优势,丰富进城务工青年的业余生活,尽量避免高危行为的发生,积极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和传播。做到外出打工人员能接受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获得一本《农民工健康手册》,自愿接受一次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继续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做到所有建筑工地及农民工集中的场所有一个安全套发放箱,一块健康教育展板,一个健康教育传单摆放架。
(三)继续做好艾滋病防治妇女宣传教育活动、青春红丝带宣传教育活动和职工宣传教育活动。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活动。利用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和产前检查、婚前咨询等,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
(四)教育部门要组织普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五)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团校要继续将预防控制艾滋病策略纳入培训课程,加强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宣传和培训。做好新换届领导干部的防治政策培训工作,确保2010年底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10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三、加强综合防治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综合防治水平
(一)要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开展检测工作,按照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进行配置,加强实验室建设和人员培训,健全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制度,落实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二)加强艾滋病疫情监测,掌握流行态势,实施科学防治。要进一步完善自愿咨询检测网络,提高自愿咨询检测的可及性。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要切实落实国家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任务,不断提高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水平,全面实施艾滋病检测结果告知制度,提供规范的检测前咨询与检测后咨询以及相关健康教育信息和转诊服务。
(三)完善疫情报告网络和监测系统,提高监测能力,规范高危人群综合监测工作,提高防治效果。落实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抗体检测任务;根据有关规定为新婚人群和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将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纳入从业人员常规健康检查内容,并依法告知检测结果。规范艾滋病疫情报告、调查、信息管理与通报工作。
(四)推广实施干预措施,有效阻断艾滋病的传播。目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已成为当前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等高危行为是当前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此,要科学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以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要干预目标人群,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动员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加大推行干预措施的工作力度,提高干预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减少艾滋病的传播。要积极宣传、推广使用安全套,监督娱乐服务场所经营者落实推广使用安全套的具体措施,逐步做到娱乐服务等场所推行100%安全套项目。加强性病防治管理,规范性病诊疗服务。开展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将推广安全套作为性病门诊规范化服务内容,配合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五)继续做好艾滋病感染者配偶的管理工作。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婚内性传播的干预措施,推广实施预防艾滋病单阳家庭婚内性传播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的作用,强化责任,落实目标,对阴性配偶每半年进行一次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加强艾滋病感染者配偶的随访与报告,发挥感染者互助组织作用,对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最大限度预防艾滋病婚内性传播。
(六)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全面开展母婴阻断工作。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母婴阻断工作网络,落实母婴阻断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育龄妇女采取责任到人的管理方法,确保各项目标和干预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发挥社区医疗、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和计生网络作用,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免费提供相关咨询、检测、产前指导、阻断、随访和营养指导等服务,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抗病毒药品,指导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对婴儿进行人工喂养。
(七)要进一步加强血站规范管理,严格质控,实施血液集中检测,对所有临床用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巩固无偿献血成果,继续保持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100%检测合格。建立和实施采供血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输血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和执业资格制度,上岗人员100%实行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要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临床使用和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行为。完善临床科学用血评价体系和监督处罚制度,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非法自采和自供临床用血。
(八)卫生、公安和药监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扩大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规模,吸收更多的吸毒人员接受治疗,推进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不断发展。同时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抗病毒治疗、心理矫治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工作,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降低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四、进一步规范医疗救治,提高救治效果
(一)进一步完善以就地治疗、家庭治疗、社区治疗为主的医疗救治体系和救治模式,以规范救治、提高水平为重点,推动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发现的所有艾滋病现症病人都要及时纳入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免费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范围。加强对定点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免费抗机会性感染药品的管理,严格用药程序和用药手续,确保用于艾滋病患者。认真做好儿童抗病毒治疗工作,使每一个患儿都能得到有效治疗。加强对县以下基层一线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救治水平。要建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管理机制,规范抗病毒药品发放程序,方便患者使用,加强治疗、随访、督导服药、心理支持、转诊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管理。保证流动人口和被监管人员的艾滋病治疗需求。加强艾滋病医疗救治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提高治疗效果。完善艾滋病病毒耐药监测网络,加强耐药监测,科学指导治疗和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稳步推进艾滋病抗病毒二线药物治疗工作。科学总结推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经验,加强科研攻关,继续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剂,及时将出现耐药的患者纳入中医药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做好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对所有已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结核病筛查,提高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诊疗水平,加强预防、转诊、治疗和关怀工作。
五、认真落实救助政策和帮扶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对艾滋病致困人员的救助和对艾滋病致孤人员的救助力度。以政府救助为主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为艾滋病致困人员创造生活救助和生产自救条件。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发展经济凝聚患者及其家庭的力量,积极引导群众选好致富项目,拓展致富门路,做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收入,帮助他们尽快富起来,让艾滋病患者享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各地要认真按照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艾滋病致孤人员、艾滋病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艾滋病患者家庭成员的登记、上报和随访制度,加强部门信息通报和协调合作,完善各类救助资金发放程序,保障各项救助措施落到实处。
(二)要落实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救助政策,使每一个孤儿都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救助安置方式,在阳光家庭和阳光家园建设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家庭化的儿童养育模式,为致孤儿童提供人性化服务。健全艾滋病致孤儿童安置抚育制度,坚持“分散供养为主,集中供养为辅”,尊重本人意愿,采取“收养”、“家庭寄养”、“模拟家庭养育”和“机构供养”4种途径妥善安置孤儿。继续按照政策要求做好艾滋病致孤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三)落实艾滋病致困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教育救助政策。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艾滋病致困人员免收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处于高中阶段的艾滋病致困人员每人每年补助800元;公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录取的艾滋病致困人员,要纳入现有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对已经完成9年义务教育但未上高中的未成年人提供职业技能教育补助。
六、强化防治工作保障机制,提高防治工作水平
(一)各级政府要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艾防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要按照分级负责的救治救助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和规定比例,落实配套经费。县(市)、区级财政按照当地人均0.5元的标准安排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用于本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艾滋病预防与救助工作。要按照《*市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二)要加强艾滋病防治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完善防治工作体系。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科研投入,力争在艾滋病预防、控制和治疗的难点上有所突破。全面、及时、足额落实艾滋病防治一线人员政策规定的待遇,落实职称晋升时给予优先的政策,以稳定队伍,激励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艾滋病是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防治艾滋病,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艾滋病疫情的严峻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艾滋病防治工作当作一项关系全局的工作来抓,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控制艾滋病疫情在我市的蔓延。
- 上一篇: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讲话
- 下一篇: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