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工作思路和要点

时间:2022-04-04 09:03:00

导语:群众体育工作思路和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群众体育工作思路和要点

2009年是*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之后的第一年。*市群众体育工作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充分继承和发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放大“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效应,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人文*、科技*、绿色*”和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做贡献。

一、指导思想

2009年的群众体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强市民体质、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优质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紧抓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建立“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长效机制,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化、经常化、生活化、科学化,努力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工作思路

2009年*市群众体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以及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动*奥运会后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充分发挥群众体育在构建人文*、建和谐奔小康的多功能作用,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健身需求;探索群众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推动全市群众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广泛深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创新全民健身活动模式,以举办全民健身迎国庆等系列活动为重大时间节点,努力开创品牌、传统、特色体育活动常年不断,小型、多样、日常健身活动遍布城乡的局面;加强研究推广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全面总结回顾、大力宣传群众体育发展成就;注重发挥社会团体、体育协会等群众体育组织在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以及建设质量、建设规模和建设种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建立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交流、宣传工作;统筹社区体育、乡镇体育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进程,进一步加大农村体育工作力度;加强群众体育科学研究和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工作;不断加大群体宣传工作。

三、工作要点

(一)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新群体活动模式,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努力打造*全民健身活动特色

1.组织开展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迎国庆系列活动。

2.举办第七届*市全民健身体育节。

3.开展第三届“和谐社区杯”乒乓球比赛,继续推进群众体育活动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全民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

4.组织开展第十一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

5.普及开展非奥体育项目,组织非奥体育项目的比赛、展示活动。筹备*市参加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队和参赛工作。

6.筹建全民健身交流指导团,深入社区、农村宣传推广大众优秀健身项目。

7.加强活动建设,研究适合不同人群、不同行业特点的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推广基层创编的优秀体育项目;指导创新家庭体育、胡同体育、公园和广场体育活动的开展。

8.加强健身气功管理与站点建设,稳步推广健身气功四种功法,扩大健身气功队伍。

(二)不断完善多元化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地建设,配建300个篮球场。

2.继续建设10个篮球广场、10个乒乓球长廊和10个笼式多功能球场,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3.对2004年配建的全民健身工程器材进行更新、调整、淘汰。

4.建设18个社区健身俱乐部。

(三)大力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

1.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配合市教委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

2.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青少年体质。

3.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建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制度。

4.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强化政府职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采用部门联动的工作方式与市教委、市财政局共同制定《*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奖励办法》和《*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补贴办法》,总结推广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试点经验。

5.配合市教委,组队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四)统筹城乡体育协调发展

1.大力开展社区体育工作,创新群体工作管理运行机制

⑴坚持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建立以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为达标活动的长效机制,把开展社区体育工作纳入全市社区服务整体工作范畴。

⑵加强宣传和交流活动,努力营造体育生活化的社会氛围。⑶成立*市社区体育协会,加快社区体育的社会进程。2009

年继续创建24个体育生活化社区。

2.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工作

⑴结合后奥运时期本市农村体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坚持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加强体育组织、晨晚练辅导站建设。

⑵修订农村体育工作有关规章制度。

⑶在行政村继续开展体育工作“六进乡镇”活动。

⑷紧密围绕“城乡一体化”,加强乡镇专项球类场地设施建设。

⑸大力研制推广适合农民特点、小型多样的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农民体育健身意识,努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体育特色乡镇。

(五)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骨干队伍管理和建设

1.探索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筹备成立*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使其在组织、引导人民群众健身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为满足群众健身指导需求,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工作标准,建立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培训制度,强化服务与管理意识,提高组织能力和指导水平。

3.建立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表彰奖励制度,纳入到*市人事局、财政局系统表彰奖励常设项目。修订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标准和办法。

4.积极推进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将其作为体育部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百姓健身需求和健身权益的重要工作。

5.建立市、区县群体干部和街道、乡镇体育干部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升群体干部队伍素质。

(六)着力扎实做好科学健身指导工作

1.进一步规范一、二级国民体质检测站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重点对不同人群开展体质追踪测试,逐步提高具有个性化的体质干预水平,力争纳入市统计局的统计报告。为第三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做好准备工作。

2.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力量,充分发挥体育科研专家、医学专家的专业优势,开展全民健身科学大讲堂活动。

3.创新科学健身指导工作模式,开展市民健身交流会、科学健身对话日等活动。

4.组织编制、发放精美便携的科学健身卡,研发推广简单易学效果好的健身项目和方法,研究适合不同人群、不同疾病患者的健身方法。

5.加强对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如登山、健身走等)进行科学指导。

6.在6月23日全民健身日开展全市性的市民体质测试工作。

(七)加强群众体育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1.制定《*市群众体育工作管理规范标准》和《*市群众体育工作评价标准》。

2.完成*市第二次群众体育现状调研工作,着力解决管理机制问题以及制约群体发展的难点和弱点问题。

3.修改完善*市群众体育工作系列管理办法及管理规定。

(八)建立*市群众体育表彰奖励长效机制

市体育局将从2009年1月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市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此项工作已纳入市人事局规范表彰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