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依法行政工作计划6篇
时间:2022-06-26 10:01:44
导语:司法依法行政工作计划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我局依法行政水平,根据《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规划(2011-2014)》、《2014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的要求,制定本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一、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2014年省、市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确定的目标任务,构建“四个全覆盖”工作体系,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目标,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为抓手,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升司法行政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快建设服务型、实战型、法治型机关,增强司法行政执法、管理、服务的公信力,为我市转型升级和全面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基本要求
全体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必须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开拓创新和循序渐进的统一,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效率的统一。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窗口”的服务水平;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二、主要任务
1、积极推进“四个全覆盖”工作体系建设。一是以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覆盖体系;二是以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是以促进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体系;四是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
2、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机制。推进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执业管理由重事前审批更多地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执业失范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坚持执法管理重心下移,认真做好基层法律服务执业审批职能下放的衔接工作,重新编制审批流程、梳理申报材料,及时向社会公布,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认真贯彻实施《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统一和规范社区矫正机构设置,制定执法规范标准,构建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加强特殊人群教育帮扶,不断加强社区矫正的技防、人防措施。确保社区矫正人员不脱管、漏管。
3、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提供方式。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着眼于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律师公益服务等公共法律服务领域,逐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加快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促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4、加快司法行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根据省司法厅统一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行政便民服务网,加快12348司法行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年底前形成服务热线与网上服务、服务大厅“三位一体”的联动互补政务服务格局,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5、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结合局党组中心组和机关学习计划,制定部门工作人员年度培训安排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组织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及依法行政知识培训,重点做好行政强制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人民调解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做好行政执法资格证管理及新进工作人员执法证件申领和培训工作。
6、严格落实决策责任。明确决策主体、决策实施单位职责,对决策实施情况、执行效果,作出决策的部门应跟踪检查;对决策执行情况和社会反应,决策实施单位应及时报告,适时开展后评估。建立完善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机制,重点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监察督查,组织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和风险评估工作检查,对于不执行决策程序或搞形式主义的应严肃处理,对于违反决策权限和程序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依法追究责任。市局监察室,要加强重大决策实施情况、执行效果跟踪检查,对决策执行情况和社会反应进行评估反馈。
7、突出制度建设重点。坚持从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四个全覆盖”司法行政工作体系建设需要,注重发挥规范性文件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使之与改革决策相协调。重点是要充分听取社会群众和行政相对人的意见,确保文件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8、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健全规范性文件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把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作为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立、改、废相结合,着力解决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碍等问题。改进和完善文件起草、协调机制,强化调研、听证、论证和评估。加大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结合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情况,及时开展文件清理工作。年内,主动配合省厅做好《省法律援助条例》实施情况的后评估工作。
9、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司法行政政务和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健全依申请公开机制,明确依申请公开范围,对于不宜公开或暂时不宜公开的政务信息,通过落实制度、规范程序加强管理。推行司法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做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10、推进执法流程管理。在全面清理司法行政权力事项的基础上,根据司法行政执法活动特点,分解细化执法流程、环节,推进执法流程管理。积极探索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将行政指导贯穿于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全过程。
11、不断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强化执法质量考评在执法监督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考评工作,逐步实现执法考评从偏重卷宗台帐向执法流程和重点环节监督转变、从偏重年终考评向日常动态考评转变。进一步完善专项执法检查、案卷评查和综合执法质量考评等机制,加强对市司法行政执法活动的执法质量考评,切实发挥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促进规范执法、提高执法效能的作用。年内,重点组织开展社区矫正条例实施、人民调解法实施情况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
12、强化权力制约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对司法行政重大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情况监督力度,落实重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备案审查。建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完善舆情研判分析机制,高度重视并主动有效应对网络舆情。
13、充分发挥复议功能。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合理统筹行政复议资源,完善受理、审理程序和制度,探索运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健全复议与信访、诉讼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完善行政复议纠错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深入开展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规范复议受理、审查、中止、决定、执行等各项工作流程,完善档案管理、案卷评查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重大行政应诉案件专报和行政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
14、扎实推进行政调解。积极运用行政调解化解矛盾、解决争议。要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工作机制、流程和保障制度,统一行政调解法律文书,提升行政调解规范化水平和公信力。完善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15、创新信访工作方式。建立网上受理信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更加注重运用群众工作理念推进信访工作,加强社会矛盾排查,提高信访矛盾化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依法维护信访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16、切实加强依法行政组织领导。坚持推进依法行政与构建“四个全覆盖”司法行政工作体系的有机统一,打造法治型机关与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相融合。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组织领导和工作载体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依法行政考核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落实等工作。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工作联系点制度,探索开展依法行政示范点培育工作。
17、改进法律学习培训。坚持把学习宪法放在首位,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认真学习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好地适应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需要。全面落实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增强集体学法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加强司法行政干警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探索建立司法行政系统职业培训职业水平考试制度,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管理。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人员、行政复议人员必须接受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考核,保证学习时间不少于15天。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局主要行政负责人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计划》和我局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分解的要求,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加强协调、指导和督促,推动全局依法行政工作。局法制和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要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每半年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情况,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使这项工作不断深化,不断取得成效。
2.强化工作落实。局办公室要切实按照工作计划,落实工作举措,坚持依法行政工作的报告制度,每年要将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向市政府法制办和市局报告。各科室要切实按照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及时开展工作自查,规范工作举措,把依法行政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3.扩大工作宣传。局办公室要加强局依法行政工作的信息宣传,及时向上级法制部门反映工作开展情况。各科室、司法所、中心要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将开展行政执法、普法宣传工作中好的做法加以宣传,进一步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氛围。
第二篇
2014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深化改革促发展、业务工作优覆盖、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以信息化和项目化建设为抓手,着力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法治化治理水平;着力推进“四个全覆盖”建设,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工作体系;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和队伍建设,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积极为加快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
具体工作要点如下:
(一)打造调解工作品牌,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覆盖体系,切实担当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基本任务
1.加强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以强化实战功能为目标,突出抓好乡镇、村居基层调解组织和规模企事业单位调委会等行业调解组织建设,重点指导和规范医患、交通、劳动争议三个专业调委会实体运作。
2.健全矛盾纠纷网络化排查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并推广视频调解等新媒体工作平台,实现信息收集研判和调处指导的网络化。借助市委、市政府巡回接访团的创新工作方式,分管负责人和律师全程参与乡镇巡回接访工作,主动介入涉法涉诉和重大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适时开展法律宣传和针对性法律服务,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和重访。
3.全面加强调解员队伍和技能建设。由乡镇(街道)统一招聘、培训和管理专业、专职人民调解员,进一步发挥中心户长队伍在基层调解工作中的作用,分批开展调解业务知识培训。开展“金牌调解员”和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的创争活动,推行奖惩机制,促使全市基层调解队伍更具稳定性和实效性。乡镇(街道)、村居调委会建成率、规范达标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企业调委会建成率等指标达到省、市要求。
(二)推广实行人、机制、科技设施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模式,着力加强特殊人群管控机制建设
4.在地域面积较大和社区服刑人员较多的乡镇(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细化司法所和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管理责任,结合“流动红旗”评比、“三色管理”、“挂图作业”工作机制和头像指纹信息监控系统,实现社区矫正动态信息化跟踪管理全覆盖。
5.在调整完善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基础上推进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协调扶助解决刑满释放人员生存困难,促使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6.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和公检法联动工作机制,配齐配强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队伍,探索建立执法证制度,按要求配备基层特殊人群管理所需的执法纪录仪、矫务通等执法装备,学习借鉴监狱管理的经验做法,坚持规范执法,依法治理,推进社会协同,确保在管社区服刑人员不发生重特大事件,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三)优化法律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体系,努力彰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7.加强法律顾问工作。以园区发展壮大和乡镇经济提升为重点,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建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建立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落实一村一顾问,不断增强供需双方的法律服务意识,让法律顾问更多、更广泛地服务村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项事务,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8.创新法律服务模式。定期组织开展法律服务人员和企业家恳谈活动,开通在线法律咨询。在小微企业中开展“法律体检”活动,促其健康发展。健全公证服务绿色通道和网上预约办证机制,为重大项目的招投标、融资贷款、土地流转等多领域事项提供优质公证服务。
9.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把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作为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努力为弱势群体依法维权提供资助。以乡镇政法综治中心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推进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有机整合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等职能,打好服务“组合拳”。积极发挥电话、网络的便捷性,按照省、市时间节点要求,做好软硬件保障准备工作,完成“12348”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和“并网运行”,系统打造热线电话、实体站点和虚拟网络互为补充的城区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10.制订出台《关于加强部门(社团)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方案》。针对重点受援人群,在人社、交警大队、看守所、工青妇、残联、农民工较集中的园区等部门和地方,建好工作站,明确各类工作站法律援助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按照省统一标识挂牌,确保设施到位、联络有人、援助及时。
11.建立援调对接和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工作机制。进一步放宽经济困难审查标准,逐步把法律援助对象从低保人群向低收入人群延伸,不断扩大援助覆盖面、受益面。
12.探索与公检法部门和劳动仲裁机构建立办案质量监督机制。完善质量评查体系,确保法援办案质量跻身全省先进行列。
(四)完善普法教育机制,深入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体系,组织和筹划好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培植更多更好的宣传阵地,推动普法工作进入千家万户
13.做实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公务员年度学法考试、配备法制副校长和法律辅导员、送法进企业等工作,实现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学生受教育率达100%,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及流动人员的受教育率达85%以上,培育一批学法用法先进典型。
14.加强传统宣传教育平台的整合,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和微博、微信等现代传播方式,在网络普法载体建设上创造新的特色,努力打造1个在省、市有影响的普法工作特色品牌。
15.健全法治文化创作运行机制,注重协同发挥各普法成员单位作用,调动我市专业和民间艺术团体、文艺创作者群体,整合运用社会资源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建立1支集创作与演出为一体的法制宣传专业队伍。
16.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确保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达到规定要求。
(五)坚定信念,炼就本领,培植典型,实现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基层建设规范化
17.认真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创建群众工作品牌。
18.稳步推进基层站所规范化和省优创建,积极扶持2-3家“五星”级司法所争创省优司法所,进一步夯实基层司法行政基础。
19.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全覆,加强机关党建和律师党建工作,加大律师党员的发展力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突出反“四风”重点,扎实做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
20.深入开展“四万工程”和“三助三推”活动,引导基层法律服务所提足用好发展基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2家法律服务所创成省优。
21.做好基层法律服务执业核准注册工作,把好基层法律服务执业“准入关”。
22.加强行业组织建设,规范执业行为,不断优化法律服务执业环境。
23.强化理论调研和工作思考,以问题导向引领工作改革创新。
24.提升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建立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配套工作机制,强化业务系统操作培训,提升信息获取、过滤、研判能力,确保数据信息采集率达到省、市绩效考核标准,为各项业务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篇
一、检查注册工作主要内容
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合伙人的组成、合伙章程和协议的执行、内部管理运行情况、财务收支和资金留存以及参加法律服务专项活动等情况;检查基层法律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及执业纪律情况,遵守《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行为规范》情况、业务工作开展、参加法治惠民等专项活动和和办理“两险”等情况。
二、检查注册工作程序
1、各所根据有关要求进行自查,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并填报加盖印章的相关表格;
2、局根据年度检查考核情况,对各所的年检和法律工作者的注册申请提出初审意见,分别于3月20日、4月23日报市司法局批准年检和省司法厅审核注册。
三、年度检查、注册需提供的资料
(一)基层法律服务所年检需提供下列资料(3月19日前,即3月17日-3月18日报送)
1、基层法律服务所年度检查登记表(一式两份);
2、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证副本;
3、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份个人缴纳保险费单据,缴费单必须为当月原件(附复印件一份);
4、合伙人章程(合伙人要签字)、合伙资金单据;
5、按基本案情、办案经过、审理结果、办案体会四个部分,上报典型案例(电子版和书面各1份),其中3人(含人以下)所至少1篇,4-10人所至少2篇,10人以上所至少3篇。
(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注册需提供下列资料(4月17日-4月18日前报送)
1、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年度注册登记表(一式两份);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3、基层法律服务所与本所人员签订的聘用合同;
4、个人担任村(居)和企业法律顾问单位名册。
(三)其他人员需提供下列资料
1、申请执业变更人员:执业变更人员按有关文件要求报送材料,材料齐全方可办理。执业变更人员要附原所在地基层法律服务所终止聘用关系和财务结算完毕、案件全部办理完结的证明。
2、2001年取得资格证,执业了一段时间后中断的、现又想重新执业的除一张2寸正面彩照外(将单位和姓名写在照片背面),还需提供下列资料:
(1)申请材料目录;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申请执业登记表》,登记表须贴照片;
(3)资格证书复印件;
(4)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与法律服务所签订的聘用合同;
(6)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品行良好证明;
(7)申请人住所在地县级以上医院《体格检查表》,须贴照片;
(8)无业证明;
(9)申请人对其所提供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四)需要填报的表格
1、2014年度基层法律服务所检查情况汇总表;
2、2014年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注册情况汇总表;
3、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基本情况表。
以上表格可以以EXCEL格式拷入U盘报送。
四、时间安排(见附件)
五、工作要求
各所要高度重视,增强管理意识,履行管理职能,凡局和协会年度检查考核中指出的问题,在上报年检注册材料前必须整改到位。所主任要认真负责,严格按照省市规定把好审核关,保证年检注册工作质量。执业变更人员需填报《申请更换补发执业证登记表》(每人1份),并附原所在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终止聘用关系和财务结算完毕、案件全部办理完结的证明,与现应聘基层法律服务所签订的聘用合同。填报各种表格要严肃认真,所报材料复印件均需签名盖章,不得涂改,否则一律退回,2日内补齐手续后,方可重新申报,超过规定期限不参加年检注册的,由所及本人承担责任。
第四篇
一、总体要求
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做好群众工作、服务保障民生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为工作导向,以构建“四个全覆盖”工作体系为载体,整合资源,主动作为,集中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护以及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和子女帮扶行动,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全面领先苏中、加快融入苏南,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时间安排
“法润春风行动”自4月下旬开始至5月底结束。
三、活动内容
(一)集中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保护行动。一是成立进城务工人员法制宣传小分队。组织小分队成员深入企业以及公园、广场、交通运输站点等区域,通过法制讲座、现场法律咨询等有形载体和互联网、微博等新兴媒体,以及法治电影、法制文艺演出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关于法治建设的系列论述精神,广泛宣传劳动保障、福利保险、安全卫生等与进城务工人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审查劳动合同,提高进城务工人员法治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引导其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二是组织开展“法律服务企业行”活动。依托企业法律服务站,组织各类调解组织、法律服务人员深入企业,集中排查用工合同签订,劳资、损害赔偿等矛盾纠纷,对排查出的纠纷及时调处化解,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组织法律志愿者队伍,按照“一区四园”,分五个小组,深入企业服务。组织编印相关法律宣传册子,发放到有关企业。三是开通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在经济标准、案情材料、申请手续上确立“求宽不求紧”的审办原则。一是对农民工工伤赔偿、劳动报酬纠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不进行经济状况审查;二是外地农民工提交户籍地出具的经济状况证明不作硬性要求;三是对立案时应当提供的初步证据材料,如果确有困难,可以在立案后由律师、法律工作者调查、收集。
(二)集中开展农民合法权益保护行动。一是组建“涉农”法律知识宣讲队。宣讲队赴各地面向基层干部群众,集中宣讲农村生产生活、土地流转、征地拆迁等法律法规,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精神,提高农民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二是开展法律服务乡村行。组建“三农”法律服务团。借鉴新街法律服务所的做法,以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和政府(办事处)的名义,联合涉农部门对售种、售药单位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依托基层司法所、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和村(居)法律顾问,对因环境污染、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生产经营、征地拆迁产生的矛盾纠纷及时排查化解,发现群体性矛盾纠纷苗头及时上报,努力形成严密的纠纷防范网,深入开展“无矛盾纠纷积案村”创建活动,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集中开展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护行动。借鉴古溪法律服务所的做法,对各地的低保、五保、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登记造册,实现此类人群法律援助全覆盖。加强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侵权救济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就社会保障、财产继承、就医入学等法律问题,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释疑解惑,努力营造尊老爱幼助残的良好法治氛围。开展“法律服务助残月”活动以及“律师助残阳光行动”,组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力量为残疾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对其办证、鉴定实行优先受理和办理,并减免相应费用,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特殊病患者等群体实行电话预约和上门服务。
(四)集中开展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组织赴监狱对籍服刑人员开展帮教活动,对服刑人员介绍经济发展形势,为服刑人员赠送法律书籍及生活用品;发挥省厅下派的挂职狱警作用,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引导、帮扶,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并邀请检察院负责人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同时组织律师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咨询。继续发挥“法制巡回教育团”的作用,对部分乡镇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全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对家庭困难、教育缺失、存在心理问题的未成年子女给予针对性的帮扶。
四、工作要求
开展“法润春风行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将此次专项行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让群众真正满意的效果。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局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办公室、基层工作科、法制宣传科、律师管理科、公证与司法鉴定科、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科、市法律援助中心、市调处中心办公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协调、信息汇总和督促检查,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二)精心组织,打造亮点。开展“法润春风行动”,是一项整体性工程,要强化组织协调,加强资源整合,防止各项业务条线化碎片化,努力形成职能互补、整体联动的强大工作合力。要紧密结合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部署,将专项行动融入“四个全覆盖”中把握推进,努力做到开展专项行动与全年工作部署协调推进,切实防止重点工作与专项行动“两张皮”现象。要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专项行动作为整改落实、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努力实现人民满意的目标效果。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立足本地工作实际,找准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创新工作载体和服务模式,不断打造工作亮点和特色。
(三)加强督查,狠抓落实。要按照“条块结合、点面结合”的原则,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督查指导,及时掌握推进动态、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分析和解决突出问题。局机关要加强对法律服务机构参与活动的组织指导,深入一线,宣传法律、提供服务、扶弱帮困。活动结束后要做好总结。
第五篇
一、统筹谋划、强化责任,全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
1、精心筹备全市“六五”普法中期推进暨表彰大会。认真总结“六五”普法以来取得的经验成果,表彰激励“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动员部署“六五”普法后半期工作。
2、协调召开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明确目标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协调联动事项,确保年度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有序运行。
3、组织召开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推进会。认真组织参加省有关部门开展的“法制宣传环省行”系列宣传活动,大力总结、宣传、推广“六五”普法以来各地的亮点品牌和创新举措,着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向社会各领域、各层次覆盖渗透。
二、围绕中心、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先导作用
4、突出宣传宪法和十八大精神。重点宣传党的十八大关于法治建设、法制宣传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权利义务等主要内容。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基本构成及基本特征,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法制保障。
5、突出宣传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法律法规。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宣传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城乡协调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及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6、突出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围绕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公平正义及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宣传社会组织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党风廉政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信访、投诉、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府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7、突出宣传服务保障民生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征地拆迁、人口计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与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大力宣传文化交流、文化娱乐、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8、着力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养成和法治方式的运用。继续坚持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等主要学法形式和制度,推动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全面实施《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开展学法用法示范单位评选,举办“公务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笔谈”活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9、着力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法律素质。根据省、市有关工作部署要求,适时启动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法考试无纸化系统,切实增强以考促学的实际效果,力争实现领导干部、公务员受教育率达100%。建立公务员学法考评机制,把公务员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作为录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10、着力夯实青少年法律素质根基。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继续开展以“唱响法治、畅想明天”为主题的法制歌曲唱响校园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中小学生“法在我心中”讲演活动、“我是小法官”主题队会观摩、“崇德守法”书法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培育校园法治文化,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法律道德素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优化青少年法制教育环境。
11、着力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总结“四万”工程活动中法制宣传的经验做法,认真贯彻《省企业学法用法评考办法(试行)》,会同工商、质监、人社、安全、环保、物价等部门,在全市继续深化“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12、着力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大走访、大送法”法治惠农活动,重点加强对农村“两委”干部和基层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活动,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认真组织对社会闲散、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
四、巩固优势、做强品牌,着力放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13、扎实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按照“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要求,继续推进市、乡镇(街道、园区)、村(居、社区)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对现有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长廊、普法馆等各类法治文化阵地要加强管理维护,充分释放法治文化阵地功能功效。继续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组织参加省第三批“法治文化示范点”和“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区”命名工作。
14、深入开展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各乡镇(街道、园区)、各部门要注重协调、指导、引导本地区、本部门各类艺术作品创作人才(团队),积极创作融入本地特色、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社会效果好、受群众欢迎的法治文化艺术作品,市法宣办将适时组织评选,推出一批法治文艺精品。同时,积极打造一支集创作与演出为一体的团队。
15、不断拓展法治文化传播渠道。认真贯彻《关于加强新闻媒体法制宣传工作的意见》,打造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法制专栏专题。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六个一”(印刷一套法制宣传挂图、编撰一本法制故事精选、出版一册法制文艺优秀剧本汇编、开发一组法制宣传动漫作品,开辟一栏法制宣传专版、完善一个法律图书角)活动。继续开展“百场文艺下基层”活动,广泛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现代科技,升级普法网,形成我市最权威的普法资源链和数据库,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力和感染力。
16、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活动。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广泛发动和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普法讲师团成员、普法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继续开通“弘扬法治·服务社会”流动法律服务班车,推出一批社区普法达人、校园学法之星、规范执法标兵、诚信守法明星等,力争实现普法社会满意度达96%以上。
17、精心组织“12·4”法制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开展好“12·4”法制宣传月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律宣传与城市文化有机结合的新途径。
18、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实践。坚持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化进程。做好国家、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培育和推荐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实践全面发展,年内民主法治示范村力争创成国家级1个,实现创成率省级30%以上,市级70%以上。
五、优化队伍、整合资源,努力打牢法制宣传工作组织基础
19、进一步配优配强法制宣传专职人员。强化指导和考核,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善谋实干、创新进取的普法专业队伍。
20、进一步充实普法骨干队伍。完善普法联络员、信息员反馈、互动、交流机制,加强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加强各级普法讲师团队伍管理和指导,组织课题调研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法律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1、进一步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引导司法执法专业、法律服务工作者、大学生村官、人民调解员等加入普法志愿者行列。开展“寻找最美基层普法人”寻访活动,动员全社会关注身边的普法人、普法事,凝聚起全社会对普法工作的兴趣和共识,确保普法社会知晓度达到96%以上。
第六篇
一、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围绕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目标,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推进政务公开为主线,深化我局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运行、依法公开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司法行政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和谐幸福新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基本要求
全体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必须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开拓创新和循序渐进的统一,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效率的统一。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窗口”的服务水平;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二、主要任务
1.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修改完善局依法行政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责任、主体,调整领导小组成员结构。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和合法性审查制度。
2.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加强对我局或我局为主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实施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
3.开展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与法律、法规、规章等上位法不相符合或者相互抵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反腐倡廉制度不相符的规范性文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清理后,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未列入继续有效的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4.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权力阳光”工作。进一步落实“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权力行使要严格按法定条件、法定程序和“权力阳光”运行要求办理。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宣传,建立健全本机关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考核责任分解和服务指南,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向申请人提供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5.继续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按照律师法、公证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所等管理对象的监督、指导、管理力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法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合法执业和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提高法律服务办案质量,树立自身行业品牌意识。
6.健全法律服务案卷质量评查制度。继续做好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公证等法律服务案卷质量评查工作,完善法律服务案卷监督检查记录、立卷归档制度和诚信档案管理。
7.完善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和社会公众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认真履行各项执法活动的监督职责,考评各行政执法职能科室、司法所的执法工作;注重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保障群众监督权利;畅通投诉渠道,认真调查、核实人民群众检举、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及时依法规范作出处理。
8.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基础工作。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基础工作,提高局机关行政复议能力,发挥好行政复议在行政监督、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9.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结合局党组中心组和机关学习计划,制定部门工作人员年度培训安排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组织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及依法行政知识培训,重点做好行政强制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人民调解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做好行政执法资格证管理及新进工作人员执法证件申领和培训工作。
10.加强法制工作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切实加强法制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争取落实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快法制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步伐,提高法制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使法制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与其责任、任务相适应,与依法行政的要求相适应,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法律事务中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局主要行政负责人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计划》和我局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分解的要求,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加强协调、指导和督促,推动全局依法行政工作。局法制和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要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每半年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情况,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使这项工作不断深化,不断取得成效。
2.强化工作落实。局办公室要切实按照工作计划,落实工作举措,坚持依法行政工作的报告制度,每年要将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向市政府法制办和市局报告。各科室要切实按照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及时开展工作自查,规范工作举措,把依法行政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3.扩大工作宣传。局办公室要加强局依法行政工作的信息宣传,及时向上级法制部门反映工作开展情况。各科室、司法所、中心要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将开展行政执法、普法宣传工作中好的做法加以宣传,进一步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氛围。
-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10篇
-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