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处工作计划3篇

时间:2022-05-29 09:52:13

导语:产业投资处工作计划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产业投资处工作计划3篇

第一篇

一、2014年工作目标

(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超千亿

(2)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300项

二、工作措施

1、坚持分类指导,优化投资结构。密切关注、积极研究下步国家在产业、土地、环保、金融等方面的新政策,新要求,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和政策导向,坚持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加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规范,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同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禁止新上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抑制产能过剩领域的盲目重复建设。

2、积极调度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跟踪、协调、服务、监督机制,积极主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对前期条件成熟,需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要抢抓机遇,指导项目单位尽快上报,力争近期得到批复,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对正在实施的项目,全程跟踪,定点联系,加强发改、经信、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多部门联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重大问题报请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确保按时或超额完成序时进度;对进入收尾阶段的项目,加强水、电、油、汽等生产要素的配给和协调,确保生产物料及流动资金及时到位,争取尽快达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强化要素保障,实施“零障碍”服务。土地上,强化内部挖潜,盘活存量用地,推进采煤塌陷地复垦置换,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争取点供土地,严格执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增资扩建。资金上,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市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及项目力度。积极宣传、落实各项税费政策,降低项目建设及企业运行成本。同时对有融资需求的项目再深入调查摸底,及时与金融部门沟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跟踪落实贷款到位情况。加快上市融资步伐,积极探索融资租赁、企业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项目服务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对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充分授权,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当场办结率,大力实施“零障碍”服务,缩短拟建项目前期准备时间,使之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省食品、纺织、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严格相关行业产业政策准入管理,着力推动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食品、药品供应保障,配合做好食品、药品行业专项整顿工作,促进食品、药品和纺织生产企业产品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工作

1、积极推动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各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得到贯彻落实,充分发挥规划对做好新时期行业发展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二是努力提高食品、药品行业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加大技术改造专项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对消费品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改善企业生产条件。四是继续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借助全市大力实施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的有力时机,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民营资本介入,积极培育引进具有较强开发加工和市场拓展能力的骨干企业,加快实施一批大型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2、贯彻宣传铅蓄电池产业政策调整精神。根据省经信委通知精神,为使全市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对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有具体了解,推动我市铅蓄电池行业转型升级,及时组织企业参加省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宣贯培训工作。

3、做好粘胶和印染企业的准入申报工作。为推进粘胶纤维和印染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工作,按照国家工信部《关于印发粘胶纤维生产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深入调查摸底,及时做好政策调整宣传工作,组织符合《粘胶纤维行业准入条件》、《印染行业准入条件》的粘胶、印染企业开展准入公告的申报工作。

4、组团参加国际服装节工作。按照省、市政府的通知要求,组织企业参加一年一度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服装节,以“品牌、时尚”为主题,大力展示我市纺织服装知名品牌,着力提升纺织服装品牌产品附加值、提升纺织服装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积极推进服装家纺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工作。按照国家工信部《关于开展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调查分析工作的通知》和省经信委的具体要求,做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调查工作,把这项工作当作深入掌握行业情况、加强行业管理、推进本地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对全市服装家纺企业的自主品牌进行认真梳理,组织自主品牌企业完成相关调查与申报工作,积极争取符合条件企业能够列入国家工信部、中纺联重点跟踪培育的重点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名单。

第三篇

一、计划安排

全市:根据我市“十二五”节能计划和今年完成情况,2014年省下达我市节能计划为单位GDP能耗下降4%左右,比今年的计划提高0.5个百分点。

各县(市)区:根据“十二五”节能计划和今年完成情况,按照后四年年均下降速度安排年度计划。

重点企业: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按照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3-5%的水平,测算节能量,分别由市及各地节能主管部门下达年度节能量计划。

二、指导思想

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快推进阶段,产业结构重型化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上半年高耗能产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因此,必须更大力度落实节约优先的方针,把节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源头控制不放松,严格落实能评制度,提高能耗准入门槛,合理控制能耗总量;坚持转型升级不畏难,优化投资结构,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积极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坚持刚性约束不动摇,落实责任,一票否决,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坚持创新引领不间断,实施节能改造示范工程,推行合同管理,推广数字化能源管理工程;坚持长效监控不懈怠,严格执法监督,规范用能行为,促进依法用能。

三、工作措施

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色增长战略,通过新型工业化带动、技术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双赢”。

1、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园区建设、项目实施等方面,更加强化节能意识,把节能降耗贯穿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全过程,利用节能的倒逼机制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六大新兴产业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产业链延伸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扩大产能,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空间发展高新产业。

2、着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技改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步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是全面开展节能技改。在全市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利用三年的时间全部完成,使企业能耗水平达到省平均水平以上,彻底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明年的实施面达到40%。二是组织节能改造示范工程。重点做好余热余压利用、锅炉窑炉改造、能量系统优化等技改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大力推广节能灯具、高效电机、能联网等新产品新技术,鼓励大型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2014年力争通过节能技改实现节能12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三是推行节能改造新模式。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新机制,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备案,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和引进节能技术服务专业机构,鼓励企业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促进节能服务向设计、诊断、融资、改造和运行一条龙拓展。

3、健全监督考核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执法监督、指导服务三大体系,为完成节能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地支持。一是完善目标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区)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严格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定期公布各地区指标完成情况。修订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评价体系,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引导重点耗能企业依法用能,深挖潜力,向节能降耗要效益。二是强化执法监管体系。切实加强节能监察机构人员的培训,配备监测设备,不断充实力量,对企业合理用能状况开展科学评价,查找节能潜力,指导企业实施整改,督促高耗能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积极创造条件组建节能监察机构。三是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搭建节能技术交流服务平台,组建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开展现场指导,技术咨询,组织节能技术产品推介、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及时节能政策及技术产品信息,帮助企业解决节能工作中技术难题。

4、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加快完善节能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政策激励作用。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采用奖励、补助、贴息和落实节能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和促进企业开展节能技术创新改造。引导企业完善内部能耗经济责任制,严格考核,节奖超罚,使能耗水平直接与职工经济收入挂钩,提高广大职工的节能积极性。二是强化法规制度约束作用。认真落实有关法律制度、技术标准,落实节能依法强制执行的硬性要求。对落后产能和产品能耗超限额的用能行为,严格落实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产能过剩行业和高耗能项目原则上不再新批项目,其能耗水平要达到能耗限额先进值,一般项目从严控制,其能耗水平要达到省内平均水平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要低于全市水平的10%以上。三是突出预警调控作用。在加强能源计量、统计的基础上,实时跟踪监控全市及各地区经济走势和能源消费状况,加强科学分析预测,对能耗增长过快和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滞缓的地区及时预警,督促当地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措施,避免前松后紧的被动局面。

5、大力推进全社会节能。充分发挥节能工作综合协调职能,加快完善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用能单位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全方位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农村和居民生活等各个层面的节能工作。建筑节能要大力推广新墙材、节能建筑材料以及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全过程监管,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交通节能要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加快发展甩挂运输、公铁水联运等运输方式,大力推广高效清洁交通运输工具,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运输工具。公共机构节能要建立科学的政府机构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合理控制冬季取暖和夏季室内空调温度,推广节能技术、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和绿色照明产品,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活动。同时,在企业、机关、院校、社区、军营等开展广泛深入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普及节能知识和方法,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