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规划3篇

时间:2022-02-09 09:21:33

导语: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规划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规划3篇

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治理整顿的总体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惩防并重”的原则,扎实推进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着力加强食品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创新和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监督管理和诚信宣传教育,加大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失信惩戒力度,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切实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总体目标

从2014年开始,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全县食品行业信息管理制度和信用工作组织体系较为健全,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信息实现共享,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服务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得到广泛应用,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企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全面建立并取得良好成效,食品安全防控水平和企业诚信意识显著提高,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失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明显增强。

三、加强食品安全信用工作组织体系建设

(一)行动目标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积极构建全县食品安全信用工作组织体系,明确机构和人员,落实职责和分工,为全县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主要措施和要求

1、由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于2014年上半年成立由各镇食药安委办和县农业、水利、质监、工商、食药监、工信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安排专人参与具体工作。

2、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全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过程中得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各镇、各有关部门信用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

3、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参与相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和制定,并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相关工作。

四、加强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一)行动目标

依据省、市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县食品行业的特点和工作实际,以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信用监督管理、企业自身诚信建设等重点,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完善信用奖惩措施,为全县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主要措施和要求

1、制定《县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方案》,于2014年上半年印发实施,作为全县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信用信息征集共享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

2、制定《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监督管理实施方案》于2014年下半年印发实施,健全信用信息申报、不良信息披露、信用评价、信用承诺、食品安全“黑名单”等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政策措施。

3、制定《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指引》,于2014年年底前印发实施,指导和推进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建立内部诚信管理体系,提升企业食品安全诚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五、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一)行动目标

在全县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下,结合食品安全工作实际,依托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系统,实现全县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和应用服务,不断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二)主要措施和要求

1.县农业、水利、质监、工商、食药监、工信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通过建立行业信用数据库或电子信用档案等方式,归集整合本部门、本系统在履行职责中形成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并统一向“省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系统”提供和更新,2015上半年实现全县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共享。

2.全县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向“省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系统”自主申报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开始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和查询服务,不断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3.依托省级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信息共享,广泛形成对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失信行为的社会联防。

六、加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

(一)行动目标

建立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制度、信用承诺制度、“黑名单”制度,积极开展信用评价、失信投诉等信用监督服务,加大失信曝光和惩戒力度,有效遏制各类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违法失信行为。

(二)主要措施和要求

1、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及时在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推行企业信用评价制度,积极组织各类食品、食用农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服务试点活动,并依据企业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对具有较高信用等级的企业要大力宣传,在生产(经营)许可、产品推介、技改资金补助、融资推荐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减少对其经营活动的检查频次,为信用优良企业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对信用等级低或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要作为监督抽查、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的监管重点。

2、建立监管部门联动机制,集中力量及时查处各类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失信行为,对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生产经营者,记入“黑名单”,并通过县级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对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者依法从严惩处,直至取消市场经营资格,提高食品安全违法失信成本。

3、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制度。各镇食药安委办、各有关部门要健全完善投诉服务热线,及时受理和查处社会公众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失信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4、充分发挥食品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试点推行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承诺制度,自2014年开始,组织、引导、鼓励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通过有效方式,以食品安全诚信为主要内容,面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七、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

(一)行动目标

大力促进全县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建立内部诚信管理体系或诚信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主要措施和要求

1、自2014年上半年开始,各部门按照职能划分,积极组织开展本行业企业信用管理培训,加强企业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到2014年底前,在全县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建立内部诚信管理体系。

2、结合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手段、自查改进机制和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健全供应商及生产经营各关键环节的信用记录,加强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各岗位的信用管理,有效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3、鼓励有关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开展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结合实际指导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序推进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相关工作。

八、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一)行动目标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积极倡导守信自律,在全县食品行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二)主要措施和要求

1、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工具,及时报道全县境内食品安全信用建设成果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举措、成效等;大力宣传和弘扬诚实守信的食品安全正面典型,努力营造食品安全信用建设的舆论氛围。

2、各监管部门要积极对各自监管范围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信用知识和诚信理念的全员教育,以信用建设和信用管理为主题,每年组织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各镇食药安委办做好本各辖区内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和企业动员工作。

3、每年开展一次食品安全诚信创建主题宣传活动,表彰一批信用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失信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和集中曝光。

4、每年开展一次信用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者在诚信经营和信用管理方面形成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使信用教育和信用实践有机结合。

5、积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信用建设调查活动,定期不定期深入食品生产经营一线进行走访座谈,从基层调查了解各单位推动诚信建设的实际情况,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篇

2014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两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拓展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感;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保障基础,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以加强监管基础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强化监管队伍素质,完善技术装备,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化水平。

一、突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遏制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一)以高风险场所和主要大宗食品为重点,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治理范围,重点针对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农村食品专业村、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食品企业外租厂房仓库、中小学校园、超市等问题多发、易发场所,以及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单位,扎实开展重点场所专项治理和“三小”整顿规范两个攻坚战。广泛组织动员执法人员,通过执法抽检、市场巡查、突击暗访、风险监测等各种有效手段,深入开展风险大排查、隐患大治理、问题大整改,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有害物质、非法使用非食品原料、非法使用有害饲料、违规冒用乱用品牌标识、违反标准销售使用食品添加剂、违反资质要求从事生产经营等“三非三违”问题。发现问题要及时查处,严格落实惩处整改、跟踪复查等措施,对行业共性、“潜规则”问题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顺藤深挖,彻底消除隐患,切实做到排查要彻底、治理要到位、成果要巩固。

深入开展肉类、食用油、辣椒制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的综合治理工作,采取治理、规范、提升等综合措施,从原料生产、养殖、贩运、成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逐一落实任务分工,逐项强化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淘汰劣质企业、规范行业秩序、强化企业管理、严密监管制度等措施,不断提升重点品种的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二)狠抓严重违法活动的防范和打击,坚决防止影响和危害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发生。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问题乳粉”、“地沟油”、“瘦肉精”等违法犯罪活动。对“问题乳粉”,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切实落实排查、抽检、驻厂监督等有效措施,防止新的问题出现。对“地沟油”、“瘦肉精”等违法犯罪活动,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前期做法,互相借鉴经验,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深入重点企业、养殖场所等摸排线索,实施严厉打击,坚决铲除食品安全毒瘤。对出售、贩运、加工病死畜禽、私屠滥宰等隐蔽性强、危害大的违法行为,要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防恶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三)狠抓农村中小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确保校园食品安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组织协调有关监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食堂、校园周边就餐点及校外学生托管餐点的专项治理工作,严格落实监督检查措施,及时发现和查处校餐生产、加工及管理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防不安全食品流入校园。

各镇食药安委办认真做好本辖区学校、幼儿园食堂的日常监管,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特别是在春、秋季开学期间,要重点对食堂进行专项检查,提高学生食堂管理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继续加大对农村集体聚餐的日常监管和备案。在2014年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各镇食药安委办要切实履行好地方政府监管责任。认真按照县《县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办法(试行)》(食药安委办发〔2012〕27号)精神,继续做好、做实本辖区农村集体聚餐日常监管备案工作,并做好每月上报工作,确保全县农村集体聚餐监管不出现盲区,保证农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落到实处。

同时,各镇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落实情况,将列为对各镇食品安全工作年终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作为对各镇协管员、信息员全年工作考核主要指标。

二、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惩处力度

(五)强化行政执法,确保执法必严。进一步改进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按照从严从快原则,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对于发现的案件,要充分查清违法事实,按照规定上限采取经济处罚、停产整改、取缔关闭等措施;对于依法强制退出的单位,要实施跟踪执法,彻底捣毁非法场所,没收工具设备,彻底消除其再次从事违法活动的资本。

(六)健全办案机制,确保违法必究。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作用,研究明确公安机关提前介入的案件种类,提高案件查处效率;建立健全行政监管部门向公安机关的案件线索移送机制,行政监管部门要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各部门要建立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对于影响较大的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案结销号,对存在违法活动迟迟得不到查处以及查处不到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支持刑事司法,确保用足法律。县食药安办和各监管部门要主动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检察机关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和法院的审理工作。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线索时,要一并移送有关证据,在司法机关征询检测结论、鉴定结果时,要认真做好有关技术支持工作。推动建立全县政法委和公、检、法机关之间的责任追究沟通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执法和司法实践中的立案标准、法律适用尺度等问题,确保坚决追究食品安全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三、健全体制机制,构建严密有效的食品安全体系

(八)宣传落实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贯彻,促进标准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措施,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监管部门监管提供依据。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九)抓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建设。按照中编办充实调整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职能和编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县、镇食药安委办自身建设,抓紧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和程序,配齐配强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综合协调能力。重点围绕县委和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决策部署的督促落实、重大治理行动的开展、监管漏洞等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食品安全事件处置等方面,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对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使各环节的监管措施紧密衔接起来,形成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的工作机制,提高监管合力。

(十)建立健全基层监管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精神,以实现监管重心下移为目标,大力开展基层监管体系建设。重点落实镇政府、社区、村级食品安全职责,明确专职岗位、专(兼)职人员,充分发挥其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和协助执法等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县食药安办、各监管部门和基层派出所、工商所、畜牧兽医站、卫生院(所)等机构的联动联防机制,依托社区、村委会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员、社会监督员等群众性队伍,构建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填补基层监管空白,及早将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在基层。

(十一)继续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镇、示范店创建活动。总结2012年示范创建工作经验,并借鉴外地示范创建先进工作经验,进一步细化标准,完善机制,积极稳妥推进2014年度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示范镇创建活动。要积极推荐企业争创食品安全放心企业。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大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夯实基层监管基础,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区域经济和优质企业发展,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四、完善政策制度,加大食品安全源头治理

(十二)稳步提升食品企业素质。严把市场准入门槛,按照有关产业政策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基本生产经营条件,严格实行行政许可,依法淘汰落后生产加工能力,防止不具备食品安全保障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从源头上夯实食品安全基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食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十三)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及食品摊贩监管。有关监管部门要创新工作思路,加大监管力度。对无证无照的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生产经营者,要结合食品安全治理整顿,采取“淘汰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的分类措施,加强整治、引导和服务,积极为其提供法律、政策、技术、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鼓励和引导食品个体从业人员进入固定场所从事生产经营。通过扶优汰劣、严格把关,使一批无证无照的生产经营户从地下走向地上,从非法转为合法。

(十四)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以完善信用记录制度为基础,以细化诚信评价准则为保障,以健全问题信息披露和守信激励制度为支撑,全面建立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信用档案,建立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政策,确保诚信体系建设的可操作性。加强食品安全诚信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

五、抓好宣传动员,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十五)加强宣传,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广泛宣传政府抓好食品安全的决心、部署和成效,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积极利用现有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社会发展阶段下深层次制约因素,解读食品安全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引导社会客观、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争取社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宣传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制度、畅通举报授诉渠道、公开表彰先进典型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反映食品安全违法线索,使广大群众成为食品安全的信息员、监督员。

(十六)加强法制和科普宣传。加大对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宣教普法、制发法治读物、通过媒体以案说法等活动,深入宣传国家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措施以及有关案例,使食品生产经营者认清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进一步形成强大的震慑声势,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充分发挥有关医疗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的作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有针对性地对食品安全技术问题进行解疑释惑,普及科学常识,提高全社会认知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

(十七)加强培训教育。一是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刚性培训制度,科学编制培训教材,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二是监管人员加强自身学习,通过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和专业知识有计划进行培训,从而提高科学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三是对各镇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掌握一定食品安全方面基础性理论知识,确保适应日常监管工作,并提高整体队伍素质。

第三篇

2014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幸福县”建设总体目标,按照“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完善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的总体思路,以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为载体,凝心聚力抓监管,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提升科学监管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服务发展能力,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打造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

一、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1、夯实监管责任,实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健全科学合理、职能清晰、权责一致的食品安全部门监管分工,加强综合协调,发挥监管合力。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各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工作职责,不断完善以镇食品药品协管员为骨干、村级食品药品信息员为基点的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确保监管覆盖率100%。健全各镇、各部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围绕“平安县”建设,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深化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整治,重点排查和治理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问题,坚决查处食品非法添加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各类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工厂”、“黑作坊”和“黑窝点”,依法查处非法食品经营单位,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抓好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备案登记和安全保障,继续保持食品安全事故“零发案”。

3、创新健全适应新体制要求的运行机制。认真围绕“构建食品安全五大体系”建设总目标,创新食品安全建设新机制,在构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检验监测体系、企业诚信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方面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夯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础,完善长效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保障水平。切实抓好执法监督、事项催办、责任追究、应急管理等制度建设,积极开展监管工作绩效评价。加强工作纪律,规范执法程序,健全和细化日常监管、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安全风险防范以及激励约束四个机制,切实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创新。

二、全面规范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秩序

4、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准入关口。继续实行《餐饮服务许可证》办理“三个一”工作制(资料一单清、一站式服务和多位一体的便捷服务),严把准入关口。启动《餐饮服务许可证》年度审验工作,与工商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在四月底前完成全县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年度审验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许可审批工作制度和流程,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行为,坚决查处转让、涂改、出售、倒卖、出租《餐饮服务许可证》等违法违规行为。抓好从业人员年度健康体检活动,严格执行从业人员上岗前考核制度,做好从业人员健康证发放登记和日常检查。

5、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对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按要求及时向社会公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坚持日常监管与量化分级管理相结合,加大力度,强力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进一步巩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单位创建成效,继续打造一批示范单位、示范店,着力开展好餐饮环节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巩固文明餐桌行动成效,推动餐饮业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整体上台阶。

6、大力规范餐饮企业日常经营行为。完善日常监管工作制度,促进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有效打击震慑违法行为,做到餐饮服务单位日常监管覆盖率100%,投诉举报案件调查处理率100%。认真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分层次、分片区、按计划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水平。加大餐饮具消毒监测工作力度,加强农村群体性食品安全防控力度和农村家宴厨师管理,坚决杜绝农村地区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7、深入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药品添加剂、餐厨废弃油脂专项整治,突出抓好食用油、肉类、调味品等重点品种的综合治理,针对餐饮服务环节可能非法添加的领域和品种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查处。突出夏秋季、重大节日期间、景区农家乐和涉旅餐饮单位等重点时段、重要环节、重点对象的监管重点,对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的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重点监管。同时,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跟进全县重大旅游活动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评估和活动期间全程驻点监督工作,不断提升重大活动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8、抓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围绕“民生县”建设,切实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力度,全力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每月检查营养改善计划学校不少于5所,加强对校外就餐学生小饭桌的备案和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夯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建立各校园许可和日常监管专档,专人负责,杜绝校园监管空白,严防校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9、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摸底调查和监督检查,重点掌握大中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督促经营企业落实索票索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监管档案,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知识培训。严厉查处经销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曝光典型案例,震慑违法分子,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巩固和深化药械平安工程建设成果

10、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开展基本药物安全形势评估,制定全县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措施,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基本药物监督抽验快检力度,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药品抽验、快检任务;完善基本药物质量监管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机制。继续开展“三统一”药品和基本药物全覆盖抽验,及时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并曝光。加强基本药物中的特殊药品安全管理,积极推进基本药物电子监管,不断完善电子监管信息平台项目,在基本药物监督中积极发挥电子监管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药品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健康检查力度;同时,不断规范和推动中药代煎服务,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

11、加大药械专项整治力度。深入开展药品流通环节、特殊药品、药品广告、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等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和互联网药品信息监管,建立完善监测网络。组织开展好特殊药品经营企业专项监督检查,严防特殊药品流弊。继续保持打击制售假药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出租或转让柜台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药械投诉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到件件有答复,严厉查处药品流通、使用环节,非药品冒充药品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风险防控,强化重点品种药品安全监管,对高风险品种药品进行跟踪检查。

12、加强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大力推动药品医疗器械安全评估监测机制建设,落实监测人员,健全监测网络,并以网络为依托,建立规范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体系。加强对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的培训,根据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工作,提高监测人员分析评价能力。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与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主动报送报告的自觉性。对重点品种监测信息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要及时分析和报告,充分发挥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预警作用,切实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价、早控制”。

13、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监管。加大对已认证经营企业的GSP跟踪检查力度,并积极开展药品经营企业GSP培训工作。对配送企业的基本药物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跟踪检查率达到100%。大力巩固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大药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力度;继续推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建立和完善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药品质量信用等级评定程序和标准,整合日常监管、行政审批、认证检查、稽查办案等各方面的信用信息资源,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档案,并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管理,逐步形成完整的药品质量信用信息采集、评级、使用体系,确保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质量诚信档案建档率100%。继续巩固医疗单位规范化药房建设,实现规范化药房建设全覆盖。

四、大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4、加强依法行政机制建设。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大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执法监督和案卷评查,认真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基准。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按照省、市要求,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1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干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提高。

16、积极推进药监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县“两会”精神,大力弘扬以“对人民生命负责、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群众利益放在心窝”为价值取向的药监文化。通过各种形式,丰富和发展药监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其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实现科学监管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17、提升监管效能,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的中心,着力提高服务公众健康、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基层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继续开展“药监服务到家庭”活动,推动服务基层的能力。

18、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强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加强对行政执法、干部管理、资金使用等重点专项工作的监督检查。落实廉政责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19、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严格落实省市局工作人员“十条禁令”及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县“十项规定”和局机关“十项规定”并严格落实到位。

20、加强新闻宣传和科普教育。围绕2014年监管重点做好宣传工作。积极挖掘和宣传报道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新闻宣传协调机制,积极促进全县食品药品新闻宣传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