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半年工作小结暨工作安排

时间:2022-09-25 09:34:42

导语:林业局半年工作小结暨工作安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林业局半年工作小结暨工作安排

截至6月底,实现林业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产值0.73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5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65万元。

一、营林工作

县2013年造林绿化任务23400亩,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四绿”工程建设4900亩。二是林分修复补植10000亩,三是人工造林更新(含生物防火林带和矿山植被恢复)8500亩,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已完成造林绿化24151亩,占任务的103.2%,其中:“四绿”工程建设完成5016亩,占任务的102.4%。林分修复补植完成10540亩,占任务的105.4%。人工造林更新完成造林绿化面积8595亩,占任务的101.1%。

种苗供需情况。在育苗管理上,实行统一供种、定点育苗、合同管理、计划调拨,同时加强育苗技术培训、生产技术指导。2013年我县安排大田育苗共60亩,其中杉木51亩,预计产苗255万株;木荷4亩,预计产苗16万株;枫香1亩预计产苗3.5万株;其它阔叶树4亩,预计产苗12万株。培育马尾松容器苗50万袋,基本可来年造林需要。

二、竹业开发工作

(一)护笋养竹工作:通过前几年的持续宣传发动,广大竹农护笋养竹的积极性已经很高,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全县留养新竹780万株,超过任务700万株的11%。

(二)笋竹加工情况:全县笋竹加工企业48家,总产值24373万元,同比增长20%。产鲜笋34150吨,笋加工企业17家,生产水煮笋罐头15160吨,产值6064万元,生产软包装笋制品8560吨,产值8560万元;竹加工企业31家,生产竹地板22.3万㎡,竹胶板8508m3,以及竹筷、其他竹制品,产值9749万元。

(三)竹林抚育及标号:抚育完成2.68万亩,施肥完成0.74万亩,新竹标号完成3.11万亩。

(四)基础设施建设:开设竹山机耕道6km。

三、产业情况

木、竹、笋、纸加工企业154家,其中木材加工产业86家,规模以上企业13家;竹加工企业38家,规模以上企业7家;笋加工企业24家,规模以上企业有亚达食品和三信食品。上半年加工产值为2.5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木竹加工企业总产值2.38亿元,比增8%,占90%。

四、森林防火情况

上半年我县发生森林火灾5起受害面积约370亩,上报2起受害面积210亩,森林火灾形势不容乐观。森林综合保险是一项惠民政策,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森林综合保险工作的文件精神,与人保公司共同推进这项业务的开展,全县森林综合保险参保率达100%。

五、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

上半年,我局始终坚持依法治林和“预防为主、以打促防、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积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有效组织开展和参加了“清网行动”、“春季攻势”、“严厉打击破坏鸟类资源违法犯罪”等严打专项行动。通过严打行动的开展,上半年全县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各类森林案件107起(其中受理立案森林刑事案件33起破16起;治安案件2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29人次(其中:刑事拘留10起12人次,逮捕8起9人次,取保候审15起21人次,移送起诉10起13人次,治安拘留2起2人次);抓获逃犯10名,收缴木材142.15立方米,林政罚款21.71万元,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共计50余万元,有力地维护了我县林区治安的稳定。

一、持续开展城乡绿化美化工作

着力推进城镇、村庄、园区绿化美化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工作分工,进一步完善工程规划,着力实施绿化样板工程,为全面推进乡镇绿化起到示范作用;重点做好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重点扶贫村和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的造林绿化美化工作,加强乡村“四旁”、农田林网和乡村公园,以及校园、企业、园区和矿区绿化美化用地的落实。

突出绿色通道建设。按照“树种多样化、品种珍贵华、色彩季相化、林分高质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实施森林通道示范段建设,使两省交界路段、境内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真正“绿化、美化、香化”的亮丽风景带。

巩固历年造林绿化成果。开展回头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确保造一片、成一片、绿一片,改变“重造林轻抚育、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转变森林经营理念,提高我县森林经营水平。

备好备足苗木。要优化苗木结构、确保苗木质量、抽调良种壮苗使用率,保证今年人工造林更新使用的杉木苗均为一代以上种子培育的苗木,国有单位使用的杉木苗均为二代以上种子培育的苗木。

加强竹业资源培育。推进竹山机耕道和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抚育竹林20万亩,施肥15万亩,护笋养竹600万根,标号15万亩。

二、加强绿色资源保护

一是加强林地监管。把林地保护作为约束性指标,建立三项制度:征占用林地现场查验责任制度、征占用林定额总量控制制度、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挂钩制度,进一步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提高用地成本,控制林地不合理消耗,引导科学、合理、节约利用林地。加强对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不批乱占林地案件的查处,严厉打击毁林开垦、毁林挖塘等违法占用林地的行为。

二是推进林木主伐由皆伐向择伐转变。根据省上规定,严控低产林改造,坡度大于25度的一般人工用材林实行择伐,全县皆伐面积控制在年度主伐面积的50%以内。

三是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减少森林资源的非法流失;重点打击盗砍滥伐生态公益林,交通干线两侧、重点流域沿江两岸一重山等林木和国有林的违法犯罪行为;对零星盗伐林木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进行治安处罚。同时,抓好日常林政管理,全面建立电子执法监控系统、利用科技手段加强源头管理,依法从严查处无证运输、货证不符和非法收购等违法行为。

四是提升森林防火防控水平。加强火源管理,在低火险时段有组织、有计划、有防范措施地开展烧除林缘、田边、路边的杂草等易燃物。在高火险时段适时野外用火禁火令,严禁一切野外用火。认真抓好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的落实。

五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加大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实施专群结合、联防联治等森林病虫害防治新机制,筹建民间森林病虫害防治协会和专业防治服务队,严密防控重大林业灾害,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六是加强湿地保护和保护区建设。优化生态公益林布局,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强制性保护,加大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力度,以改善和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优化绿色产业结构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森林资源消耗量总控条件下,对传统的木竹产业集群进行结构调整,依法依规取缔无照经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乱收乱购原料的木竹加工企业。淘汰一批高耗、低效的木竹加工落后产能,鼓励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支持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和林业循环利用项目,鼓励以竹代木、复合新型材料加工和木竹深加工产品出口。

二是推进产业升级。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加速扩张,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兼并,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深加工,改变目前资源型低端产品、初加工产品比重较大的现状,促进林业产业升级。

三是加快扶持林业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科学引导农民在林下套种珍贵树、中药材,发展森林旅游和非木质利用产业,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实现“不砍树,也致富”。重点依托武夷山旅游品牌优势,发挥“森林人家”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森林休闲产业,开发观光度假、林业科考等旅游产品,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繁荣生态文化产业。

四、突出保障绿色发展

持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依法发放林权证。推进林业经营方式改革。在产权明晰、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引导林业经营者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争取组建1-2个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森林经营由家庭经营向合作经营、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转变,进一步盘活林业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继续推进采伐管理改革。进一步落实按可伐森林资源份额分配指标、按林龄大小排序安排伐区的办法,强化公示和监督,确保采伐指标分配的公开透明。引导林权所有者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将森林资源培育和采伐利用等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林权所有者对林木的处置权。

五、强化服务绿色职能

一是服务基层和群众。始终把基层和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是作决策还是抓工作,都要做到尊重群众意愿,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权衡利弊、科学施策。

二是服务企业。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管理方式方法,规范林业执法行为,加大服务力度,切实提高服务企业的水平,帮助涉林企业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服务重点项目。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创业竞赛任务,牢固树立发展大局意识,找准定位,主动融入,认真践行服务承诺制,在征占用林地和生态林调整方面,对重点项目实行优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完善服务体制。按照“服务、管理、执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林业执法、林权登记等机构建设,以适应林改后管理工作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林业服务中心建设,将林业管理中属于服务的职能转移到服务中心,提高林业服务水平和质量。结合数字林业建设,健全林业服务管理网络,切实为林农提供便民、快捷、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