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工作计划

时间:2022-07-29 09:40:26

导语:农业经济发展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业经济发展工作计划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现代农业提速工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的保障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对提振民心、促进全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2013年全市农业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省、市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高效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突出重点环节,狠抓关键举措,着力实施“6238”工程,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争当国家农业示范区建设先行军。主要工作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幅4%;粮食总产35万吨;生猪饲养量63万头以上、出栏37万头以上,家禽饲养量稳定270万只以上、出栏200万只以上;水产品总量9500吨以上,其中特水产量2500吨以上;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2万亩,新增高效设施渔业1200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比重达到20%左右;持证农业劳动力占比35%以上;新增新型农机2000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三品”基地占耕地比重90%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6%以上;绿化造林1万亩,中幼林抚育2.5万亩;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一)加强“米袋子”建设,夺取粮食生产“十连丰”。面对粮食生产高基数,我们不能有畏难情绪,必须进一步增加投入、转变方式,努力走出一条高水平的粮食增产增效的新路子。一是加强粮食产能建设。落实好惠农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种植面积,全年稻麦面积均稳定在32万亩左右。高标准建设好斜桥镇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和东兴镇1万亩一般土地治理项目,建成“旱能灌、涝能排、沟相通、路相连”的旱涝保收丰产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强化地力综合培肥,夯实稳产高产基础。二是开展高产增效创建。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模式,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全市建立稻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区15个,创建面积40万亩,以整建制创建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三是推进专业化服务。把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作为高产增效创建重点内容,加大商品化集中育秧和病虫害综合防控力度,万亩片商品化集中育秧规模达到50%以上,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5%以上。

(二)推进“菜篮子”建设,保障市场有效供给。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切实抓好蔬菜、畜禽、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生产。一是抓好蔬菜等园艺作物生产。做好万亩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编制,加快启动实施,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标准化生产,建成高起点、高规格的永久蔬菜基地。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实施设施园艺生产“四创新”,打牢增产保供基础。二是发展健康畜牧业。大力开展畜牧业转型升级“六项创建”活动,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建设一批生产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示范场,促进畜牧业良性化发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鼓励发展适销对路的特禽特畜,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三是推进水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以长江江鲜为特色的长江水生动物育种和驯养,努力打造江鲜特色渔业。推进生态健康、先进高效的养殖模式,构建“特色高效、绿色生态、一三产业融合”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三)创新经营机制,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态。加快新型市场主体培育,加强农业科技支撑,突出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加快培育职业农民。围绕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切实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实现农业教育、农民培训、科技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政策宣传的综合功能,全面完成省市各项培训任务,新增持证农民5000人以上,确保2013年底全市持证农民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5%以上,努力实现省定农业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二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严格把握好高效农业项目、三新工程项目、农产品质量项目等认证、筛选、申报、实施和监管等各个环节,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运用。针对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推广遮阳网、防虫网、喷滴灌“两网一灌”设施栽培技术,同时加快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和物联网技术示范运用,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三是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以农业集约化经营为抓手,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休闲观光农业资源整合开发、“生祠堂”品牌打造,使之成为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军。市级农业开发区要对照3年内建成苏中、苏北一流的农业园区的要求,倒排时序,迅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招引和项目建设。8个镇级园区要对照《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考核认定意见》的要求,扩大规模、细化规划,实行各自主导产业错位发展,年内力争2-3个园区通过市级认定。3个功能园区中,要突出粮食产业园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年贸易额100亿元的目标,成功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粮食物流示范区。四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和支持经营性农业服务主体参与社会化服务,每个镇(街道)集机耕、机插、机植保、机收于一体经工商注册的专业服务组织达到10个以上;每个镇(街道)农业部门要牵头领办一个面积达千亩的农业规模经营合作服务社,每个村要培植一个面积百亩以上的“小农场”。

(四)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中央、省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强全程质量管控,狠抓执法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加强“三品”生产管理、规模基地建设,新发展“三品”30个,“三品”基地认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稳步上升,实现“三品”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包装标识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度化。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推进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完善村级协管员队伍,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加大对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违规使用兽药及鱼药、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认真落实《省动物防疫条例》,开展规范免疫、监测预警、应急管理、检疫监督、信息管理、乡站建设六大“推进行动”,完善落实免疫防疫各项责任体系,切实抓好春夏秋三大集中免疫行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100%,免疫抗体合格率80%以上。

(五)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农村优美宜居环境。把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一是深入推进“绿色”建设。对绿色通道建设既造绿又造景,在造林面积攀升的同时,注重绿化景观打造。开展村庄绿化,年新增省村庄绿化示范村7个。结合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抓好中幼林抚育,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以长江沿线和马洲岛湿地保护和恢复为重点,年新增湿地0.6万亩。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推广各种农牧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发展沼气等农村清洁能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加大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力度,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三是拓展农业生态休闲功能。把农业、生态、环保、旅游结合起来,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农耕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内涵、提高品位,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培育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和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

(六)实施“四大工程”,提前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要深入实施省农业机械化推进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市农机推进年活动,突出重点环节,狠抓关键措施,提前实现农业机械化。一是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工程。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镇创建活动,年内建成农业机械化示范镇6个,示范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二是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工程。加速推广机插秧技术,重点抓好东北片的整体推进和西南片的巩固提高,确保机插秧覆盖率达到85%以上,迎接省复评。加大收割机推广力度,新增100台以上。大力发展低温烘干及粮食加工成套设备,建设粮食产地加工烘干示范点2个。三是实施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程。坚持一手抓现代物质技术装备、一手抓现代农机经营组织建设,全年新增经工商注册的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50家,五星级合作社达到5家,增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四是实施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以省、市、镇级农业园区为重点,深化行政推动、项目带动,加快设施园艺业、设施水产业、设施畜牧业和产后加工机械的推广步伐,重点发展喷滴灌、田园管理机、植保机械、投饵机、增氧机等机具设备,突破香沙芋种植、收获机械化,全年新增设施农业机械1700台(套),设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