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编制工作总结和思路
时间:2022-07-16 06:29:39
导语:人事编制工作总结和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全市人事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一流业绩、让人民满意”为目标,按照“在大局下行动、在市场中定位、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做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各县(市)区的人事编制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公务员法实施和工资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去年,是实施公务员法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多次研究并下发了实施意见。年初,抽调精干人员,扎实抓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工作,摸清了我市公务员队伍的底数,找准了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意见,为实施公务员法奠定了坚实基础。9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会议,对实施公务员法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10月和11月,又分别组织召开了市直机关和县(市)区公务员登记工作会议。在登记工作中,按照先易后难、稳慎处理、逐级负责、组织登记的原则,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政策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有力地确保了登记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市直机关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县(市)区登记接近尾声。在做好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同时,为确保工资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经过广泛调研、定量分析、反复测算,完成了改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经省主管部门同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直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近期即可兑现,各县(市)区也将于春节前后进行工资兑现。
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围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市委和市编委研究批准,调整了政府投融资、广播电视、文物事业等管理体制;理顺了县(市)区所属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撤销了跑马岭管委会和农高区管委会;增设了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等适应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的新机构。按照上级有关农村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地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机构编制得到精简,人员管理实现实名制,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体制保障。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成立了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研究拟定了工作方案,完成了市水质净化一厂等单位的改企转制任务,推进了以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人才资源开发迈出新步伐。围绕加快构筑人才高地,认真落实人才优惠政策,积极营造人才洼地效应,先后引进外地生源本科以上毕业生1万多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800多名。拓宽海外人员来济创业渠道,完善“一卡通”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千名留学人员引进计划。目前,“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入驻企业128家,聚集海内外硕士、博士等高科技人才1400多人。积极调整创业园管理体制,大力推进人才创业载体建设,在“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新成立了韩国、日本两个海外科技人才创业基地,槐荫、市中国家级创业区迅速发展壮大,高新区创新创业园规划基本完成,我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区“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创新引智模式,提高引智效益,引进急需的国外管理、技术人才项目37项,聘请外国专家118名,组织出国培训145人,执行引智项目和争取引智经费保持全省前列。精心承办了“中国第四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我市引进项目、资金和企业均居全省首位,其中“硅谷产业园”项目投资达1.2亿美元。充分发挥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人才市场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单位大幅增加,达到3302家,人事档案超过8万份。人才交流日趋火爆,全年组织人才招聘会85场、大型人才交流会8场,促成人才流动21万人次。网上人才市场快速发展,中国人才网日访问量达8000余人次,提供就业机会18万个。各县(市)区的人才市场也都有了新的发展,在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一年来,各级人事部门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群众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凡进必考”,公开、公平、公正地考选了237名国家公务员,得到了考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严格实行“四公开一监督”的考试考核办法,圆满完成了1576名军转干部的安置任务,实现了军转干部、部队和用人单位“三满意”。我们的安置做法,新华社内参等媒体予以刊发,省委书记张高丽等领导同志给予充分肯定。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折不扣地抓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全面实行网络化评审,增强了评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千方百计拓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渠道,出台了《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成功组织实施了200名大学生参加的“三支一扶”活动,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就业任务。坚决维护人事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组织完成了7万人次的各类考试;同时,抢抓中组部开展省级题库认证的机遇,对考试题库进行了扩容升级,提高了考试工作的档次和水平。
政务公开等工作取得显着成效。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人事”,国家人事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人事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座谈会,国家人事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蔚民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代表参观了我市人事政务大厅,听取了经验介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会见了尹部长一行,并对全市人事编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围绕能力建设这一核心,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公务员初任、任职和人事干部业务培训。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人事编制信息网和中国人才网被评为全市十大优秀网站。机关党建、人事、工会、老干部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在市直机关文艺汇演、广播体操比赛中名列前茅。人事执法和人事仲裁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在为人事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2012年人事编制工作打算
2012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人事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一流业绩、让人民满意”这一目标,按照“在大局下行动、在市场中定位、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实施公务员法,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实施公务员法是人事部门的一项长期任务。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一是抓紧完成县(市)区机关的公务员登记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强调研,具体分析,拿不准的及时请示汇报;对不具备登记条件的,要稳慎对待,妥善处置;对工作进度慢的要加强指导,强化督促,确保一季度全面完成登记任务。二是认真做好参照管理工作。参照管理工作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是实施公务员法的难点。按照上级要求,我市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要报省审批,省里将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组织实施。我们要把参照管理工作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紧密结合,统筹考虑,做到既有利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又有利于减少实施公务员法的阻力;要严格把握参照管理的标准条件,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从严掌握;要加强与省人事厅和兄弟人事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对参照管理单位执行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和监督,使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得到全面落实。三是要建立完善登记管理制度。今后,各部门、各单位对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都要按规定进行登记,确保公务员登记正常化。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公务员队伍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四是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凡进必考”原则,进一步扩大从基层招考公务员的比例。改进乡镇机关考录公务员办法,创新考试内容,把更多具有基层工作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选拔充实到乡镇机关。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公务员培训,认真开展好以公共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普及培训,加大出国(境)培训力度。以践行公务员精神为重点,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和思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
(二)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1月22日,市里专门召开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人事部门一定要将其摆在突出位置,狠抓落实。一是要准确把握改革实质。这次改革是国家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三次工资制度改革相比,不是单纯增加工资,而是重在理顺关系,规范秩序,建立新的收入分配机制。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努力实现改革目标。二是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按照上级部署,在搞好公务员登记的基础上,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抓紧制定改革方案,扎实做好工资套改工作。要加强对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真正把好事办好。三是要严肃工作纪律。上级对这次工资制度改革的纪律要求之严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统一的政策规定,严禁随意改变国家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执行范围。整个工资制度改革工作要只做不说,答复问题要按照国家政策统一口径,慎重解答。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纠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坚决维护工资政策的严肃性。
(三)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永恒的主题。今年,我市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推进三项改革:一是积极推进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改革。在充分调研、抓好试点的基础上,提出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改革意见。通过改革,建立起职能明确、责权一致、运转协调的街道办事处管理新体制。二是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改革。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研究提出改革意见,精心组织实施,促进我市公用事业快速有序发展。三是积极推进行政事务管理体系建设。配合政务中心建设,优化整合现有行政事业资源,降低行政成本,加快构建科学高效、资源共享、运转协调的行政事务管理体系。同时,配合有关部门,适时推进文化体制、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统计体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要继续坚持积极稳妥、分类实施、区别对待、逐步推进的原则。今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拟定我市事业单位改革整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文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抓好事业单位分类的前提下,按照“成熟一个、改革一个”的原则,稳步推进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改企转制。二是按照国家出台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研究制定我市的实施意见,积极稳妥地做好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三是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扩大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范围,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建立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四是积极开展市直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培训工作,根据《省事业单位考核实行办法》,探索建立事业单位考核机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全面提高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水平。
(四)继续加强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迫切要求。一是做好高层次专家选拔培养工作。加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推荐工作力度,加快实施以“泉城学者”为重点的系列人才开发工程、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535”人才培养工程、以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653”培训工程,选拔造就一批在全国、全省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方面的领军人才。二是加大留学人员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优化高层次人才来济创业的政策环境,加快实施千名留学人员引进计划。充分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各县(市)区创业区建设,努力形成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三是积极引进国外智力。按照“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着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国外专家和智力。用足用好引进国外智力国家单列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国家资助,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加强对出国(境)培训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四是加快发展博士后事业。完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考核评估制度,努力提高现有工作站运行质量。积极争取国家人事部的支持,年内争取新建1至2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加快“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五是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改革、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思路,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全面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有序发展水平评价类资格制度,依法推行行政许可类资格制度,加快构建科学、分类、动态,符合实际的职称体系,努力形成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
(五)认真做好军转安置和毕业生就业工作。2012年军转安置任务依然繁重,全国将有6万多名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预计我市将有1000多名军转干部需要安置。要进一步完善“四公开一监督”考试考核安置办法,千方百计挖掘安置潜力,拓宽安置渠道,确保安置任务顺利完成。要严格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各项政策,加强就业创业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要坚持标本兼治,继续抓好各项解困政策的落实,确保企业军转干部稳定。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毕业生就业关乎民生,关系稳定,已成为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社会问题。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营造良好就业环境。要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继续扎实开展好“三支一扶”活动。要实施好“一村(居)一名大学生”工程,畅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健全供需信息预测及制度,加快毕业生见习基地建设,促进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
(六)做大做强人才市场,提升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和职能定位,促进其又快又好发展。一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事业单位,要把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才就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才供求信息、人才就业等公共服务。要积极争取财政对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的状况。二要强化人才市场化服务。在将传统业务做出特色的同时,将市场服务做成品牌。要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开展人才派遣、人才猎头、人才测评和人才咨询等新的业务;要创新服务方式,积极采取上门服务、一站式服务、零距离服务和客户回访等新的服务手段;要规范服务行为,制定出台有关制度,统一服务标准,细化岗位责任,提高服务质量;要整合人才市场资源,建立人才市场网络,打造人才市场航母。三要强化人才市场监管。加快人才市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竞争机制,优化市场发展环境,促进人才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 上一篇:粮食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 下一篇:农业局工作总结及主要安排
精品范文
9人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