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局全年工作要点

时间:2022-06-15 05:55:00

导语:市经信局全年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经信局全年工作要点

年,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总的思路是: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一六四三”工作部署,坚持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创先争优,围绕实施“万千百”工程(“万”,即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千”,即工业投资过千亿;“百”,即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且实现利税过5000万元企业超过100家),突出抓好科学投入、自主创新、节能降耗、运行调控、市场营销、改革管理、两化融合、信息化建设等关键措施的落实,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再上新台阶。主要目标是: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工业投资增长15%,确保万元GDP能耗下降3.7%。工作中,重点抓好九个方面。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紧紧跟踪国家和省确定的发展重点,发挥好我市产业的比较优势,全力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突破发展瓶颈,尽快壮大新兴产业规模。新信息,重点发展高端电声器件、LED、高性能集成电路、物联网、云计算、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新能源,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实现新能源装备生产和示范推广应用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大力开展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培育新能源汽车重点骨干企业,带动电机、电池、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节能环保,重点发展节能技术及装备、环保技术及装备、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及装备,拓展节能环保产品示范推广领域。新医药,重点扶持现代中药产业化、生物医药研制和开发、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应用推广及微生物制造中各种酶的开发和应用。新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特种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精品钢和功能陶瓷等新兴材料。力争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海洋装备、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结构升级的实际,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搞好两化深度融合等关键领域,以技术改造为手段,突出高端高质高效,引导全市工业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向绿色、低碳转型,向智能制造转型,向生产型服务业转型,向内需主导、消费驱动转型。继续实施工程,科学引导投资重点向完善产业链转移,围绕完善产业链条引进核心项目、短板项目、配套项目,拉长拓宽加厚产业链,促进产业上下游配套、链条式发展、园区化布局,放大链条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年内力争工程有明显成效,八个重点产业规模、效益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行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围绕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建设、整合创新资源、落实责任制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思路,争取取得新的突破。加强技术创新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引导鼓励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重点抓好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折旧、海关减免税、新产品以及产业研发扶持等政策落实。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以及科技文献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走企业自主创新和“政产学研用”联合创新相结合的路子,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并完善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广泛开展“一企一技术”活动,促进中小企业产品向专、精、新、特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突出抓好重点项目

抓好五类重点项目。工业投资项目。组织实施工业投资项目1046项,其中结转续建537项、计划新开工509项,项目总投资3659亿元。其中,投资过5亿元项目222项,总投资2600亿元;投资过10亿元项目97项,总投资1815亿元。技术创新项目。组织企业开发完成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350项,争取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300项,其中国内先进水平以上260项,争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全年完成企业技术开发费投入90亿元,增长20%;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120亿元。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抓好总投资29.5亿元的30个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0个省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项目,全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改革调整项目。重点组织实施部分重点企业的战略重组。两化融合项目。推动省两化融合“四个一百”工程建设,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中心、数字化装备制造中心、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中心、能源监测自动化控制中心的跟踪管理与项目培育,力争列入省“四个一百”工程数量达到30个以上。

五、着力强化节能降耗

进一步完善以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和集中统一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目标,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继续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奖惩措施,实行严格问责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断完善重大耗能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和高耗能项目等量淘汰制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抓好重点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传统产业的节能改造升级步伐,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抓好循环经济各项工作落实,搞好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工业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工作,打造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日常调控,建立健全全市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动态监管系统和平台,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低碳行动,强化对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强化节能预警调控机制建设,推动高耗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科学组织实施预警调控。以全市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情况、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依法用能情况等为重点,加强节能执法监察,确保完成年度节能降耗任务目标。

六、努力促进两化融合及信息化建设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省市两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尽快启动工业园区两化融合试点,推动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实施第三批两化融合示范工程,确立5家标杆企业、10家示范企业、20个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依托市两化融合促进中心,搭建全市统一的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企业搞好服务。加快机械、造纸、化工等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应用集成和融合创新。进一步完善集约化、一体化的信息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深化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应用,进一步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和行政效能,大力推动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充分依托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资源中心等现有资源,利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全市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全市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中心,推进实施“市民卡”、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城市运行监测系统等重点信息化项目。继续做好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的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确保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围绕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电声器件、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四大发展重点,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打造声光电千亿级产业链。

七、深化企业改革与管理创新

继续做好深化企业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改革专题的调度和督查,对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总结,建立改革专题定期汇报、会议平面交流与现场观摩交流相结合和不定期督导调度的综合调度督查机制,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做好企业改革调整工作。在积极维护企业正常经营、企业资产安全和员工队伍稳定基础上,做好部分重点企业金融债权处置、关停、破产、战略合作、钢铁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等工作。大力推进企业退休职工和服务设施的社区化管理,继续推进企业非核心业务剥离、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妥善处理好企业遗留问题。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积极引进、借鉴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推广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推进企业管理由传统经验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抓好诚信体系建设、企业减负、企业管理优秀成果评选推广、企业家队伍和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培训等工作。

八、全方位加强运行调控

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调控。加快全市工业企业调度分析系统建设,以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经济运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情况的适时监测、分析和预警,重点监测主营业务收入过3亿元的工业企业、主导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等经济运行情况。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节会平台和各类展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响品牌;加强市场研究,树立整体营销理念,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呼叫中心等现代营销方式。深入推进全市电力监督管理工作。以实现全市电力安全、稳定、有序、可靠运行为中心,重点抓好管理、执法、服务三个关键环节,开展好“安全用电管理月”、“电力执法月”、“需求侧管理月”三个活动。加强“政银企”沟通协调。加快推进企业和银行的合作,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工业项目建设,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强化煤电油运的组织协调,确保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确保完成国家确定的淘汰落后任务目标。抓好企业安全生产。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委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包靠企业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狠抓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九、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围绕工业总量过万亿、实施“万千百”工程,以新班子的新作风、新能力、新作为,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为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强大动力。党的建设方面,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开展好“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活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和谐创建,做好文明创建、文明共建和发展党员等工作。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围绕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服务县市区、服务全市的能力和水平,从建立完善机制入手,探索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完善监督机制;从转变和规范干部的思想意识、行为作风、道德素养着手,引导机关干部牢固树立学习力是本质竞争力的新观念,加强业务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和廉政建设;大力倡导求真、求深、求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和提升机关干部推进我市经济跨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围绕文明机关、和谐机关的创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建设坚强有力的机关干部队伍,高质量的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