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发展农机产业计划
时间:2022-05-24 05:46:00
导语:区发展农机产业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现状基础
(一)国际农机产业现状
目前,世界农机市场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态势。在国际市场上,美国迪尔、凯斯纽荷兰、美国爱科公司三家全球最大的农机公司占据着世界农机市场份额的1/3。迪尔公司,扎根深美国市场,占据北美农机市场份额的50%左右,在我国黑龙江、天津、北京、河南、宁波等地建立基地,主要生产25-135马力的拖拉机、76-203马力的联合收割机。凯斯纽荷兰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之一,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打捆机的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凯斯纽荷兰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年销售额在160亿美元以上。凯斯纽荷兰公司目前在我国推广的农业机械品牌主要为凯斯(CASEIH)和纽荷兰(NEWHOLLAND)两个品牌。凯斯纽荷兰公司在我国已经投资建立了哈尔滨纽荷兰拖拉机有限公司、凯斯纽荷兰机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纽荷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爱科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农机生产、设计、分销厂家之一,总部位于美国乔治亚洲顿卢斯市。爱科集团农机产品销售世界140多个国家。目前,爱科集团在我国新疆乌鲁木齐、奎屯、伊犁、喀什、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北安及广西都设有农机备件库及维修人员和车辆。爱科集团以海斯顿品牌、弗格森品牌、凯斯品牌服务于广大农村、农场,赢得了用户的广泛赞誉。
另外,国外其他主要农机企业还有德国雷肯、克拉斯、日本洋马农机、久保田、井关农机、韩国东洋农机、大同、以色列耐特菲姆、拉合喜等等。国外农机产品主要集中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具等大型农业机械方面,目前国外大部分农机企业都已经进入了我国市场。
(二)国内农机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机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农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总量指标已经迈入世界前列。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838亿元,是2006年的两倍多,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茁长成长,其中,中国一拖是拖拉机行业代表;福田雷沃是收割机行业代表;东风农机是旋耕机行业代表;农哈哈是播种机行业代表;富来威是插秧机行业代表等。目前,我国主要农机产品呈现区域专业化分布特征(表1)。
(三)农机产业现状
我省农机产业整体发展滞后,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2010年,全省农机产值实现产值6.9亿元,仅占全国的0.24%。为了加快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发展,2011年,省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建设“农业机械产业园”。示范区农机产业资源现状如下:
——农机企业。示范区农机企业主要有秦川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金叶烘干设备有限公司、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秦川未来新材料有限公司、三田机械有限公司等。其中,秦川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品种最齐全、规模较大的厂家之一。2010年秦川节水公司实现产值3500万元。金叶烘干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烤烟房及相关设备,2010年金叶公司实现产值7319万元。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长期从事节水灌溉工程和设施农业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相关产品研发,2010年公司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秦川未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环保建材、室内外建筑型材、汽车内饰件的研究、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的咨询服务。近年来秦川集团研究院和秦川未来公司塑机研究所联合研发了木塑复合新材料(WPC),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取得突破进展。三田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机械改造、销售、维修、保养等服务于一体的服务公司。
——农机市场。农机市场是一所设计先进、功能齐全、国内一流的农机超市。目前,农机市场占地42亩,建设有农机展示区、农机交易区、农机体验区、农机具配件及维修交易中心、商务办公五大功能分区,截止2010年底,农机市场已经入住企业100余户,农机市场年均交易额超过1亿元。
——农科资源。示范区农科教资源相对丰富,驻地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实力较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是一所专业从事农业机械化学院。学院设有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农业工、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博士硕士点,是国内农业机械研究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之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是专业从事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的院校,技术实力在国内同类院系中处于领先地位。
总体上,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制造资源较少,农机产业园建设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大;另一方面,示范区农科资源丰富,体制机制优势突出,农机产业后发优势突出。
二、环境形势
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面临许多风险挑战,需要科学分析,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才能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面临机遇
1、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市场对适用性、智能化、精准化、多功能、高效率的保护性耕作、复式作业、精细农业机械产品需求空间将更为广阔。
2、国务院、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购置和更新农机具补贴政策以及农机减免税政策,大大提升了农机市场购买力,增强了农机企业发展后劲,为农机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3、示范区丰富的农科资源优势,以及省部共建体制机制优势,农机产业“赶超发展”的环境条件较为优越。
(二)面临挑战
1、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机企业巨头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山东、河南、广东、四川等省份农机产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使得农机产业发展项目、人才、市场等要素争夺更为激烈。
2、农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农机产品功能、性能、质量和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所需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越来越高,投资风险在不断增大。
3、示范区农机产业基础薄弱,资金缺口较大,农机产业园建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艰巨。
三、思路目标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重要的黄金期,围绕全省工业规划及示范区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农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国际化、产业化、集团化为目标,大力引进技术先进、竞争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推进农机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突破发展。积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清洁植保、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相关加工配套业、金融、物流及中介服务业,努力打造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农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国际合作中心,加快构建农机大市场、大服务、大品牌,到2015年,初步建成面向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规模较大的农业机械产业园,辐射带动农机产业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化推进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产业快速发展。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引导、政策导向和协调服务,扶持龙头企业、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突破发展,迅速壮大主导产业规模。
——坚持承接产业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体制、技术优势,积极承接优势农机企业和产品,实现技术和生产本地化。统筹科教资源,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发展适用先进新型的农机具,开发研制“精、深、细”加工成套设备,促进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发展。
——坚持发展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相结合。立足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植保清洁、农产品深加工、设施农业机械,满足全省及周边区域农业以及农艺需求。积极发展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维修保养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农机产业与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注重突破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引导产业向园集中,大力支持专业园区内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加大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构建主导产业引领,配套产业支撑的现代农机产业体系。
(三)目标体系
——规模实力。到2015年,规划投入30亿元,确保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加快现代农机产业园支撑平台和农机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农机产业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其中农机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物流、信息及其中介服务业实现收入30亿元。
——企业规模。广泛采用现代制造技术,推动农机产业升级。初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集团3户,聚集一批专业化农机具及零部件配套企业,培育形成节能环保、园艺植保、设施农业机械等优势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平台,推进新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企业技术中心3个。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四)功能分区
按照“功能完善、集约发展、分区布局”的原则,重点打造“一个基地、五个中心”功能分区。即:一个基地:农机产品制造基地。五个中心:农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国际合作中心。
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农机制造企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植保清洁、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装备制造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快速发展。
农机展销交易中心。依托农高会品牌展会优势,以“展示成果、扩大交流、推动合作、促进发展”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展销中心,交流展示各类农业机械、运输机械、动力机械、农用工程机械及农田水利施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机械、园林机械、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等。
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加大实施农业机械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筹集并管理农机科技开发基金,资助和组织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推广。开拓农机科技市场,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发展技术贸易。建立农机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合作交流。
实用人才培养中心。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新型农机具、农艺种植、经营管理技能知识培训。加强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办学水平。
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坚持技术推广和维修服务并举,切实抓好新机具、新产品、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同时,注重农机售后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中介组织为补充,多种组织形式并存、高效便捷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机产、供、销、售后服务网络体系。
国际合作中心。建设农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积极争取国际农机巨头企业来设立办事处、研发中心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争取国际项目合作。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管理、服务经验,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组织引导竞争优势的技术和机具出口创汇。
四、重点产业
结合全省及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基础和国内外新型农机产业发展趋势,示范区农机产业园重点产业定位如下:
(一)积极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
农业节能环保机械。围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要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农用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种肥药精准施用装备、农作物秸秆储运机械、新型节水机械,加强耕地、水、肥、药、种等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二)大力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业
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1、培育发展现代农机具驱动桥、变速箱、底盘、焊架结构、
钣金覆盖件、箱体铸件、冲压件、液压件、齿轮、轴承、轮胎等部件加工业。
2、加快发展金融、物流及其他中介服务业,推进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服务等市场建设,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
五、重点任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示范区农机产业超长发展。
(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建立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省工信厅主要领导担任,省农业厅(农机局)、省水利厅、示范区管委会及相关省级部门业务主管领导参加。联席会议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制定园区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促进政策,加强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园区建设、资金支持、进口设备、农机补贴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工信部门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农机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安全监理等工作;农业部门加强农艺与农机相互融合的研究,将机械作业的适应性作为农作物种植模式推广的重要依据;水利部门做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机械设备,积极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发展改革部门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部门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资金,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项目实施的监管;科技部门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科研开发支持力度;质监部门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工商部门加强农机市场管理;商务部门加强对农机对外合作交流和商务贸易的指导;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部门督促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机信贷、保险业务;加强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联系沟通,充分分享农机产业协会渠道资源,促进示范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名优企业
充分发挥农高会知名品牌,综合运用政府采购、购置补贴和投资补助等方式,通过兴办合作园区,设立农机4S店,培训农机专业人才的形式,引进国内外名优农机企业集团,积极推进区内农机企业与名优企业合作,加大农业机械企业传统工艺和设备改造,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且适销对路的产品。
(三)推进产业集聚,构建专业化园区
全面启动示范区农机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规划,明确园区建设发展定位、产业重点及招商引资策略。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机项目和企业向园区集中,构建农机专业化园区。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成、重大项目引入科学化运作机制,成立园区经营发展公司,大力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及各种公用配套设施建设。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农机产业竞争力
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发动机、传动、电控、液压等核心部件研发,增强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围绕科研手段和条件改善,提升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试验试制能力;围绕科研机制创新,支持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依托优势农机企业和科研院所,抓紧建设重点农机产品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动力机械、配套机具研发制造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凝聚优秀人才,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积极开展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机零部件的检测和可靠性分析,规范新产品和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机研究学科建设,强化农机工程基础教育。完善农机培训体系,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农机制造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
(五)有序推进农机市场建设,切实增强农机产业公共服务能力
有效整合农机市场资源,建设一流农机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和农机交易大市场。合理布局,建设依托农机销售服务中心,通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辐射周边市县的农机销售服务网络体系。科学制定农机销售企业市场准入规范,引导农机销售企业有序竞争。强化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监管,建立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监理装备和基层队伍建设,提升安全使用监管能力,进一步规范农机作业、维修服务,加强农机试验、推广鉴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完善推广目录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在用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强化对财政补贴农机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完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网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建立健全联结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功能齐全、服务优良、高效共享的农业机械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
(六)大力推进农机产业国际合作交流
鼓励具有实力的农机企业与国外合作开发和建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能力;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生产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园林、植保、设施农业机械及现代农机具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项目,扩大优势农机产品出口;加大领军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提高农机产品开发、制造和管理水平。
六、实施步骤
为了确保示范区农机产业园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分步推进实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启动发展期
全面启动示范区农机产业园规划制定工作,做好园区范围划定、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各种公用设施,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密切跟踪研究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爱科集团、日本久保田公司、瑞典富士华全能、美国美特达、美国草蜢、日本爱丽斯、美国老熊、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江苏沃得集团、山东福田公司等农机企业近期对外投资动向,力争大项目、大企业入驻园区。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引进中小农机企业入驻。初步实现园区建设有投入、有形象、有企业、有增量。策划启动省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单位、销售服务中心整合工作,依托示范区现农机产业园,探索推进农机装备企业集团组建工作。
(二)加速发展期
加快推进示范区农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基地五中心”功能区初步建成,大力推进农机产业园定点、定向招商,到2015年力争入区企业30户以上,园区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企业优化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具备条件的农机企业完善上市前期准备;完成及周边市县农机销售服务中心、农机维修服务网络站点建设。推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三)规模形成期
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进展,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关键产品形成生产能力,研发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组织结构明显优化,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园区可持续发展动力和潜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亿元,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清洁植保、设施农业领域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配套率显著提高,优势农机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农机研发、生产、销售及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机产业园。
七、政策保障
围绕示范区农机产业园发展总体目标任务,加强配套政策体系建设,营造农机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一)财税政策
制定《农机产业园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指南》。依据指南,在全省工业发展各类专项资金中,给予重点支持;对从省外、国外引进并建成投产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的农机制造项目,按照引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在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将农机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攻关项目予以优先支持;进一步加大农机补贴额度,在农机市场已有的补贴基础上,每年增加相应补贴额度,吸引更多的农机企业入驻园区;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机产业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公共平台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增值税转型、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减轻农机企业税费负担。
(二)投融资政策
积极引导和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企业贷款力度,在符合条件的县区设立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按照上年末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量给予奖励。将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纳入全省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奖励试点范围;组织搞好各类银企对接活动,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设;研究组建主要开展农机融资服务的金融租赁公司。
(三)其它政策
对园区内新建农机产业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调整、土地调剂使用、环评等开通绿色通道;园区新建、扩建项目除国务院、省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外,不再征收其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出资扶持的农机采购项目、已办和新办农机合作社,在新购或更新农机装备时,加大对示范区农机产业园产品的采购;支持园区融资、质检、信息、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园区符合条件的农机制造企业进入国家或外省补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