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全年工作意见

时间:2022-05-08 11:47:00

导语:市科技局全年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科技局全年工作意见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全市科技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以全面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根本目标,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贯穿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根本要求,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有效手段,以突破关键技术抢占制高点,发挥一个作用,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个关键,强化四项措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主要任务目标是: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力争实现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5%;全社会R&D投入达到1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0.8%。争取省级以上计划35项,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重大专项10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0项,25项成果列入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0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00家,创新型企业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30家。科技特派员1200人,组建利益共同体550个,培训农民30万人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

一、发挥高新技术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

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是加快骨干企业膨胀。对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30家重点企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政策优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加速企业膨胀,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力争30家重点企业年实现产值40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0%以上。

二是抓好高新技术重点项目。围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梳理筛选一批发展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项目,帮其做好策划、规划,组织实施重要科技计划,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紧密跟踪全市大项目建设,加强新上高新技术项目的投资和管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扩张。

三是加快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搜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技术、专利、工艺和设备信息,论证、策划一批具有前瞻性、超前性的技术改造,将高新技术逐渐渗透于传统产业,推动企业由传统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四是加快建设“一区五园”。大力推进高新区建设,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机构,完善设施,强化服务,发展特色,膨胀规模,确保年内通过省政府验收。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园,重点抓好以创新药物为主导的医药产业园,以新型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制造为主导的新型化工产业园,以太阳能光伏产品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园,以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产业园,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战略新兴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年,争取“一区五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5%。

二、突出两个重点,加快提升科研水平

(一)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年是我市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实施的关键一年。要巩固发展技术创新提升工作已经初步形成的良好局面,加强工作调度,加大实施力度,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深入有序开展。

一是整合资源,突破重点。发挥科技部门的职能作用,争取市县大幅增加财政专项经费,扩大行动计划专项资金规模;加强政、产、学、研、金结合,综合运用投资、金融、税收、服务等手段,集聚创新资源。立足我市主导产业优势,加强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衔接,瞄准科技发展前沿,集中支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升我市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年内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重大专项10项,争取列入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4项。

二是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发挥技术创新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市县、部门、企业之间的联动和配合,形成市县携手、上下联动、纵横衔接、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有序开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落实责任,强化激励。履行科技创新发展目标责任制,完善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实施调度和考评制度,量化评价指标,加强责任考核。年内召开专门会议,对在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取得的重要创新成果、新认定各类创新平台、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各类创新产品、新授权专利等五类项目给予创新奖励补贴,激励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持久深入开展。

(二)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一是着力策划科技合作项目。以国家和省、市科技规划为指导,结合我市实际,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药物、精细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组织企业研究策划一批科技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与高校院所搞好实质性对接。年内重点推动50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具体的项目合作。

二是着力引进使用高端人才。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敞开引进渠道,千方百计吸纳急需的、紧缺的高层次人才。重点是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内大院大所的合作。争取年内有10名院士100名专家来我市指导企业和相关产业发展。通过引进领军型人才,整合创新团队,带动新兴产业成长。

三是着力建设科技合作平台。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合作联盟、院士工作站等合作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争取年内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达到6家,启动建设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院士工作站2个。此外,年内重点建设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中心等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使之成为资源配置、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育的重要基地。

三、抓好三个关键,提高科技工作显示度

(一)抓好科技计划与成果。

一是狠抓科技项目争取。立足我市优势产业,加强指导协调,着力抓好科技项目的培植和集成,在项目的选准、选好、选优、选出特色上下功夫,加大组织申报国家、省级项目的工作力度,争取有更多项目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年内要争取列入省以上科技计划35项。

二是抓好科技项目实施。加大科技计划调研力度,科学编制申报指南,规范科技项目筛选,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及时安排下达各类科技计划。做好项目实施指导,及时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和水平。加强项目实施监管,完善三审制度,做好中期检查,健全项目经费内部管理,严格项目验收,确保项目实施取得良好成效。

三是促进科技成果产出。适应科技形势发展要求,完善科技成果鉴定办法,加强鉴定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工农业科技成果,丰富我市科技成果库。修订“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进一步规范评审程序,适当扩大奖励范围,提高奖励额度,增强奖励效果,激励科技人才发明创造。年内要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四是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对符合产业政策、技术先进成熟适用、市场前景广阔的成果项目进行重点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省推广计划,同时编制市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尽快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

一是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以名特优精品带动特色型农业,以主推品种的提纯复壮、品质改良带动质量型农业。年继续大力引进开发优质高效、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加工的农林品种,逐步建立粮、棉、油、林木、果菜、花卉、牧草等优良种苗规模化、标准化繁育、生产及推广示范基地;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高产奶牛及肉用羊品种的快繁进程,切实推进我市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

二是切实抓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围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培育农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化一批集成配套并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大力推进农村科技创业链和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现代农业和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开发,重点抓好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等10处示范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先进适用技术集合体、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地、农业现代化企业孵化器。

(三)依靠科技支撑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医药制造、资源开发利用、污染治理、生物技术、自然灾害防御、现代服务业等社会发展事业、产业与科技的结合。

一是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技术集成创新。大力发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技术,切实解决制约我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努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围绕电力、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实施重大节能降耗减排科技项目5项,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和新装备10项。

二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协同推进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及集群发展。以牡丹工业园和鄄城舜王中药城为双翼,推动凸显科技示范、绿色低碳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以工业园为主体,依托等重点医药企业,建设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

三是重视公共卫生和安全。坚持“发展民生科技,科技服务民生”的原则,突出提升医疗诊治技术与公共卫生健康水平、保障社会公众安全两个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或科技成果转化5项。

四、强化四项措施,确保科技事业顺利发展

(一)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总结试点经验,引导企业研究发展战略,制定创新规划,建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加大研发投入,突破行业、产业关键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活动、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迅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试点中的实际问题,落实政策措施,加强绩效考核,严格评价验收,督促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力争年,我市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00家,验收认定创新型企业达到30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发展到18家,形成创新型企业培育的梯次结构,引导带动更多的企业走上创新发展道路。

(二)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努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政策落实和资金扶持,稳步扩大科技特派员选派队伍,把更多具有专业特长、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下派到农村、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及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引导和鼓励科技特派员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农业经济主体之中,培育壮大农村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年底,全市科技特派员达到1200人,组建利益共同体550个,培训农民30万人次。

(三)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一是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要确保财政科技经费实现法定增长并足额到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政府调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要以应用技术开发经费预算执行为重点,加强县区财政科技投入的专项督查,确保达到法定的底线要求。要把握好财政资金的投向,实行追踪问效,努力提高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益。

二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为重点,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研发投入制度,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促进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抓好企业研发经费使用的督导和检查,市级创新型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必须达到5%以上,其它试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达到3%以上。认真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年内力争全市企业R&D投入达到9亿元。

三是拓宽融投资渠道。与银监部门、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调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于科技创新,同时提高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非企业单位的R&D经费支出水平,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力争年全社会R&D投入达到1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0.8%。

(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理论武装,积极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着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加大干部培训力度,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限制个人自由裁量权,实行追踪问效和责任追究制,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科技计划和奖励的客观公正,促进科技系统廉政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三是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求真务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把科技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四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探索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建设“五大基地一大产业”等工作有机结合,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科学打造活动载体,激发内在动力,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