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粮食局全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2-04-27 09:53:00

导语:商贸粮食局全年工作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贸粮食局全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现代商贸业承上启下、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我市商贸粮食经济发展趋势、发展基础和发展要求,根据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现提出2011年我市商贸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总体要求

2011年,我市商贸粮食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商务厅、省粮食局总体要求,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载体,始终坚持“拓市场、促消费,调结构、促提升,强保障、促和谐”这一工作主线,搭建产销大平台、培育流通大企业、助推商贸大项目、营销商贸大品牌、提升专业大市场、统筹城乡大网络、强化保障大安全,不断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现代流通网络、内外对接的品牌营销网络、安全可靠的应急供应网络及稳定和谐的工作保障机制,努力构建与“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为“十二五”期间我市商贸经济科学发展、转型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预期目标

1、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2、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3、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增长5%以上;

4、全市储备粮食9.1万吨、食用油1090吨,其中市本级储备粮食4.3万吨、食用油400吨;

5、全市商贸流通建设项目50项,当年完成计划投资50亿元。其中列入市服务业重大项目25项,当年完成计划投资30亿元;

6、全市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3%以上;

7、全市村级连锁便利店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并进一步巩固提升;

8、生猪屠宰定点率县城以上100%、乡镇97%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流通功能,努力在开拓内外市场上有新突破

组织产销对接,扩大采购份额,努力为企业、产品开拓国内外大市场牵线搭桥,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1、谋划对接新领域。进一步建立完善各类采购商资源信息库和产品资源信息库,为逐步扩大“采购”打实基础。深入谋划产销对接新领域,重点围绕产业、产品特色,服务企业拓市场扩销路,为企业和产品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跟踪问效抓深化。充分发挥2009•老字号精品暨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与2010•丝绸精品展示暨产销对接会后续效应,加大力度,跟踪服务企业由签约合同向实际成果转化。

3、助企参展搭平台。支持企业“走出去”,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积极组织“老字号”企业和品牌企业接轨上海后世博经济,融入长三角区域商贸业一体化发展。

4、农超对接促销售。加快发展“农超对接”项目,支持鼓励我市大型连锁超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对接农业生产基地、种养殖场专业户。在现有基础上,支持发展10对“农超对接”项目;同时,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企业,协助培育建设“农民巴巴”网,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扩大地产商品销售。

(二)强化城乡统筹,努力在推进流通网络上有新进展

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生活性和生产性现代流通网络,推进我市现代商贸业水平提升。到2011年,全市连锁经营企业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3%以上。

5、实施社区“双进工程”,推进社区连锁便民体系建设。继续组织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引导连锁企业向多领域、多行业、跨区域发展。组织实施“早餐示范工程”。鼓励和支持老大房、上海“可的”、市商业食品公司、天天放心早餐等企业进一步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组织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开展家政服务人员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建设“家政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6、提升农村“千万工程”,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围绕巩固行政村连锁便利店覆盖率、提高农村商品统一配送率、提高连锁直营店比率、提高行政村连锁便利店统一结算率、提高行政村连锁便利店成活率等“五提高”,进一步提升“乡镇连锁超市、村级连锁便利店”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商品尤其是食品的配送率。全市“村级连锁便利店”行政村继续保持全覆盖,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

7、规范再生资源回收,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备案管理,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向“设置规范化、服务网络化、网点连锁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新型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三)强化政策引导,努力在促进消费升级上有新成效

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组织引导、规范营销等综合功能,及时有效营造消费氛围,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

8、用好消费政策,促进“换代消费”。继续用好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增强汽车、家电等换代产品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9、营造消费氛围,做大节庆经济。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的形式,商贸、旅游、文化多方联动,大力发展假日经济、会展经济和月光经济,认真组织实施春节、国庆“黄金周”等系列促销活动,扩大市场销售。

10、创新消费方式,改善消费环境。鼓励开展网上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引导大型百货商场、大型超市开辟网上购物,促使网购消费健康快速发展。加强银企对接,不断推进刷卡消费,促进信用消费,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安全、便利的消费环境。

11、发挥区位优势,吸引外来消费。以国家扩大内需、长三角区域服务业一体化和“高铁”经济为契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组织重点商场、餐饮企业、特色街区、旅游景点等开展系列联动促销宣传,吸引外来消费,扩大消费规模。

(四)强化品牌营销,努力在调整产业结构上有新提升

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培育与市场营销力度。

12、认真做好“老字号”文章。继续加大“丁莲芳”、“王一品”、“诸老大”等7家“中华老字号”及“张一品”等23家“老字号”商业品牌传承创新和发展,重点培育扶持浙北、星火、老大房、老娘舅、长兴一百、德清新银河、安吉百盛等一批新商业品牌加快发展。

13、认真谋划餐饮业发展。推动好运来等品牌连锁餐饮及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通过整理、传承和创新,打响“菜”品牌,扩大餐饮的影响力。推进商旅互动,培育特色餐饮街区,繁荣发展休闲餐饮经济和夜间餐饮经济。重点支持“老娘舅”中式快餐等连锁经营体系建设,培育做大做强;大力培育发展大众化特色餐饮市场;继续指导服务餐饮企业参加全国特级酒家创建活动。

14、全力助推“优强型”企业。鼓励商贸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创新经营业态,提高服务水平,争创服务品牌。加大培育商贸优强型、创新型、品牌型、外向型和信息化型“五型企业”,促进商贸优强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同时,落实商务部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担保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补贴有关政策,进一步鼓励和扶持中小商贸企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商贸流通企业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五)强化规划引领,努力在优化空间布局上有新格局

认真组织实施《市中心城市商贸发展规划》及县区域商贸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中央商务商贸集聚区、新型专业市场集聚区建设,优化城乡商贸结构和业态布局。

15、加大重点商贸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商贸项目库,努力在谋项目、挖项目、招项目上下功夫。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浙北大厦新世纪商城(金瑞大厦)和安吉购物中心、东吴•国际广场、织里中国童装城、奥特莱斯世界名牌华东旗舰店等商贸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商贸招商新力度,拓宽商贸招商新领域,不断创新商贸业态,调整优化商贸结构,提升商贸产业层次,提高城市商业品味。

16、加快推进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加快推进商业特色街区建设,以培育高端消费、时尚消费为中心,加强商业特色街建设的规划和指导,研究探索以商业特色街为主要载体的“夜市经济”发展,形成集聚效应。以丰富特色、扩大规模、引领消费为主题,重点提升发展中心城区爱山广场商业步行街区、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德清余英坊商业街区、长兴中央商务广场街区与“月光经济”带、开发区西南新城商务商贸集聚区等,引入专业店、专卖店、品牌店,突出特色,提升档次,打造精品。进一步培育餐饮、服装、旅游品、文化等特色专业街。努力使商业特色街成为引领时尚、辐射周边的商业标杆。

17、加快商品专业市场创新提升。认真组织实施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改造、整治、创新、提升”为主线,以市场集聚区为龙头,大型专业市场、特色市场、民生市场为重点,中心镇市场为骨干,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和转型升级。着眼我市“十二五”期间产业和经济发展,在更高层次促进市场与特色产业的紧密结合,形成以贸促工、以工带贸、贸工联合的良性循环新格局。加大规划布局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商品交易市场做大做强。2011年,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增长5%以上。

18、大力推进中心镇商贸工程建设。发挥商贸业服务新农村功能和作用,按布局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中心镇商贸工程建设,扩大乡镇商贸中心建设覆盖面,逐步形成“一镇一品、一镇一中心”的中心镇商贸发展格局,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和乡镇经济的新增长点。

(六)强化调控职能,努力在粮食流通管理上有新提高

坚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进一步提升粮食宏观调控管理水平。

19、落实粮食安全责任。按照“搞活粮食流通,确保粮食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粮食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粮食稳价保供各项工作措施。完善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加强与粮食主产区的产销合作,发展和巩固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粮食产销协作关系,吸纳市外粮源,拓展市外销售市场。进一步引导江南粮油副食品综合市场强化服务,全力引进各地粮商,搞活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

20、严格粮食储备制度。加强与财政、农发行的沟通、协调,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市县储备粮油规模、仓储、费用“三到位”。进一步加强储备粮轮换管理,指导服务企业把握储备粮轮换时机和进度。抓好粮食、食用油库存清查工作,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21、推进仓储规范管理。积极开展“一符四无”粮仓创建活动,以创“星级”粮库、仓储规范化管理为载体,进一步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

22、深化粮食购销管理。按照军粮供应的规范要求,规范军供网点管理。积极筹措军供粮源,确保军粮供应数量和质量,努力提高军供服务质量,做好拥军工作。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订单粮食”收购,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等粮食购销政策。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积极扶持、鼓励粮食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七)强化预警监测,努力在市场应急保障上有新途径

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市场供应网络,促进市场运行平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3、加强市场监测预警。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科学预测、快速反应”的要求,组织实施“商务预报”,注重把监测工作从统计数据处理、市场运行分析向市场信息引导和预测预警转化,掌握市场动态,把握发展趋势,提供决策支持。优化样本结构,提升智能水平,提高数据质量,不断增强市场监测和预警分析能力,更好地为政府决策、行业发展、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服务。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月度报告、季度分析、专项调研等工作制度;加强粮食市场预警监测,适时增加监测网点,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省内外及毗邻地区粮油信息动态,分析粮油市场趋势,当好领导决策参谋,确保粮食供应基本稳定。

24、健全应急保障机制。组织实施《灾害性天气市场供应应急保障预案》,并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市场供应应急保障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进一步细化应急处置程序。跟踪监测应急响应企业动态,对80家应急商品重点联系企业、应急储备商品建立数据库,加强区域合作、企业采购、商品储备。确保全市3.8万头生猪活体储备,其中市本级生猪活体储备2.8万头、冻肉储备140吨落实到位。确保市县储备粮食9.1万吨(其中成品粮储备2170吨)、食用油1090吨,其中市本级储备粮食4.3万吨(其中成品粮储备1350吨)、食用油400吨落实到位,为有效实施应急处置提供保障力。

(八)强化依法行政,努力在规范行业发展上有新加强

25、加强流通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监督手段,积极推进商贸粮食领域的行政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完善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功能,逐步建立覆盖全市商贸粮食领域的行政执法体系。坚持整顿与规范并举,以整顿促规范,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各类专项重点整治行动,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和部门协作配合机制。继续开展对小美容美发等“十小”行业整治,切实加强对成品油、煤炭、典当、拍卖、报废汽车回收、二手车流通、酒类流通、直销行业、商业特许经营、生猪定点屠宰等特种服务行业及粮食收购市场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促进有序发展、规范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26、规范审批行为,推进政务公开。深入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市级机关内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和集中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依法整合、统一效能、积极稳妥的原则,有序推进机关内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和集中改革,将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审批项目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和监管,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深化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制约,努力推进服务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机制,扎实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区工作。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形成公开、透明、高效的商贸粮食行政运行体系。

27、培育典型企业,加强诚信建设。推动商贸粮食企业加快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企业”创建等活动,鼓励企业诚实守信,在全系统培育一批信用意识强、信用行为好、信用管理优的典型示范企业。

28、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商业环保。着力开展商贸粮食系统节能减排工作,支持商贸粮食企业对空调、通风、冷藏、电梯等设施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倡导使用可回收购物袋,加强对“限塑令”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商业环保。倡导机关“节电、节水、节纸”,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九)强化平安建设,努力在促进和谐稳定上有新举措

围绕建设“平安”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推进平安建设,为商贸经济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环境。

29、扎实推进“放心工程”。按照以人为本、惠民利民的要求,扎实推进放心肉、放心菜、放心早餐、放心粮油等“放心工程”建设,切实保障供应安全和食品安全。通过农村“千万工程”、社区“双进工程”、城乡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及应急保障工程等载体,建立完善城乡现代流通网络,改造提升城乡消费环境,保障城乡市场供应,切实加强和改进服务民生的各项工作。

30、深入推进“维稳工程”。进一步落实综治稳定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平安创建”工作,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重视来信来访问题的落实解决;加强矛盾纠纷排摸和信息反馈工作,继续做好重点对象的思想劝导和稳控工作;认真处理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关心困难群体和困难职工的生活,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促进系统稳定和谐发展。

31、确保系统生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法律法规意识,建立市县(区)、机关处室、企业联动机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确保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无重大事故发生。

(十)强化组织保障,努力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有新局面

围绕打造“勤廉”目标,切实加强系统党风廉政、机关作风、机关效能建设,为全市商贸粮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加强组织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大系统党建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好班子”活动,认真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双强争先”活动,继续开展创建“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开展系统党建研讨活动,切实抓好党组织任期届满换届选举和党员发展工作,落实扶贫帮困和结对工作,认真开展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活动,积极发挥工、青、妇组织的助手作用。

33、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紧紧围绕商贸粮食中心工作,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商贸粮食业务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围绕创新抓教育、求实抓建设,从严抓管理,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促进廉洁从政,不断强化对责任和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确保领导责任、处室责任和岗位责任落实到位。不断强化以治理商业贿赂和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解决基层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基层和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为商贸粮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34、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强化执行,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抓好每项决策的执行、每项工作的落实,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强化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服务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学习,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机关干部学习和教育,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坚持“机关学习日”制度,建立学习考评制度;强化约束,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公正公平的考核机制、职责明确的追究机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完善有效的督查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商贸粮食发展环境。

3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适应商贸流通和粮食工作发展需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送出去”培训、“引进来”辅导、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努力建设一支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商贸粮食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