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共青团工作总结与工作设想
时间:2022-04-24 09:14:00
导语:街道共青团工作总结与工作设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11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团县委的直接指导下,我街道团工委紧密结合团省委关于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区域覆盖、尊重主体,对外互联、促进活跃”的总体思路来推进共青团强镇(街道)创建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眼于实现区域化覆盖,积极探索组织覆盖的有效形式
1、规范青年干部读书会活动。
围绕青年干部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工作实际,每两月推出一个学习主题,采用集中授课、交流讨论、外出考察等形式组织街道的优秀青年干部实现工作与学习的结合。成员组成为街道团工委委员全体成员、街道机关青年干部组成,根据学习需要,可扩大到部分上规模企业团干部、社区团干部、街属部门团干部等。机构设置为一名会长,一名秘书长,每期设流动主持人。学习内容为政治理论知识,当前青年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团建团务知识,现代化建设必需的各种知识。通过邀请领导专家讲课、学员讨论等形式进行。今年主要组织安排了蛇蟠涂学习考察、基层团干部学习会、拓展训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通过青年干部读书会这个有效的学习载体,为街道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素质高、年纪轻、活力强的干部队伍。
2、加强农村团组织创新改革。
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因地制宜调整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村村联建型。将团建薄弱村或团员人数较少、缺乏特色产业项目、活动难以开展的村和大村、强村合并,实现强弱联合或弱弱联合,走以村带村的路子,如将团的工作基础较好的云台村和岭脚吴村团支部进行合并。二是村企共建型。将村和所在地企业团组织联合,搞以企带村,以村带企或村企联建模式,如元峰村与所在村企业联合建立团总支,促进村企团组织的共同发展。经过调整组合街道47个村级团组织合并为27个。三是项目型,针对某一主导产业,成立产业团组织,如建立元峰生猪养殖合作社团支部。
3、深化非公企业建团和团建。
街道两新组织较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73家,已建党组织61家,已建团组织28家,为努力消灭这一领域的团建空白点。一是“建”字先行。依靠党建带团建,工团共建的原则,对符合建团条件的能建则建,今年新建团组织12家。二是“联”字促活。针对非公企业的组织结构,劳资关系对共青团组织接纳度小,团组织在其中通常没有制度的安排,团组织活动资源和场所受限制较多的情况,认真做好“联”字文章,提出“工团联系、行业联合、社区联建、社团联动”的“四联”工作方针,非公企业团组织打破以往不同程度的封闭割裂状态,初步实现了共建联谊状态,工团联系就是企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在经费上相互支持,活动上联合开展;行业联合就是针对同行业企业,开展行业活动,比如在阀门企业开展技能比武竞赛活动;社区联建就是通过社区内68家企事业单位团组织选派代表成立共青团社区共建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企事业单位间共青团联合组织;社团联动我们组建了“青年志愿帮帮团”、单车俱乐部等青年组织和共建委员会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四联”,形成了区域共青团对象的整合、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及活动方式的整合,全面促进了区域共青团组织整体活跃。
4、建立“青年志愿帮帮团”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社区涌现出大量的流动团员青年,他们分布在不同领域,有一部分还游离于团组织之外。着眼于掌握底数,提供服务,扩大覆盖,街道团工委8月份向辖区内社团、眼睛店、理发和足浴行业近400余家单位提出倡议,按照“自主自愿、优势互补、共同参与、促进发展”的原则成立了“青年志愿帮帮团”。“青年志愿帮帮团”下设五个服务社和二个俱乐部,分别为:爱心援助服务社、法律援助服务社、爱眼服务社、医疗咨询服务社、护理(美容美发)服务社、单车俱乐部、青春相约交友俱乐部。到目前已有成员217名。“青年志愿帮帮团”通过民主推荐方式,成立理事会,设一名主任,二名副主任,每季度确定一名轮值副主任牵头举办季度活动,“青年志愿帮帮团”确定项目后,通过工作例会或依托青年团员之家QQ群,由各服务社、俱乐部自主领办,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运作。通过单车郊游、青春派对、志愿服务、爱心结对等一系列活动极大的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五、建立红枫市场青年理事会
红枫生资建材市场是县政府重点扶持,由跃龙街道西门经济合作社主办的大型建材专业市场,现已成为市县(市)级规模最大的建材专业市场,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去年市场成交额达5.3亿元,现有经营户328户,有团员青年200多人,为拓宽共青团组织服务领域,进一步凝聚和服务青年,更好地组织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和投身到红枫市场建设中去,根据团省委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部署,本着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青年组织为目标,我们于12月16日成立红枫市场青年理事会并开展了商务礼仪培训,深受经营户欢迎,下一步我们还要联合工商税务部门开展“十佳诚信经营户”评选活动。
二、着眼于实现整体化推进,积极探索开放互联的实现途径
1、建立青年团员之家QQ群,探索团组织由简单号召向团员青年双向互动转变。
为改变传统的组织动员方式,分别在街道团工委、部分有条件的村(居)、企事业单位建立了QQ群,并充分发挥其组织动员的历效。一是活动项目网上征集。通过网络平台向团员青年公开征集活动创意,汇集集体智慧,发挥团员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共同主题网上讨论。围绕青年共同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通过QQ群进行讨论,自由发表看法和建议,密切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关系。三是组织动员网上进行。在坚持传统的组织动员方式基础上,通过在网上团的活动信息,让团员青年提前了解活动动态,吸引他们自主自愿参加活动。
2、服务党员远程教育,探索党团教育资源共同的实现途径。
街道村村都建立了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我们感觉这一平台也是加强团员教育的阵地资源,但由于团员青年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如何提高学习教育吸引力是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对此,我们本着学习教育与团的活动开展有机结合的原则,在草湖村重点探索延伸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功能,实现党团资源共用的途径。一是丰富教育功能。依托党员远程教育活动、学习、志愿服务等功能分布,相应设置团员青年教育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二是丰富学习形式。依托各类活动、学习、志愿服务等阵地,抓学习促活跃,寓教于乐,同步开展乒乓球、棋牌、台球等各类文体活动;抓学习强基础,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学习教育同时,同步做好团务知识咨询、团员活动登记、团务工作公开等工作。三是建立长效机制。为确保学习的长效化,还建立了学习活动预告制度,通过宣传栏、农民信箱等途径,向团员青年节目预告;建立学习反馈制度,做好每项学习登记、讨论和信息反馈工作,及时掌握团员青年的学习教育情况。
三、着眼于实现主体化运行,积极探索尊重主体的实现方式
1、规范和发展团内民主。
规范和发展团内民主是尊重主体、增强团组织凝聚力、激活基层团组织整体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巩固原先团内各项民主机制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深化了三大团内民主机制,维护团员青年的参与权、选择权、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团员青年民主诉求得到满足,团员意识增强,参与团工作热情提高,团干部素质更优、责任心更强。一是民主恳谈。自发召开了街道、“青年志愿帮帮团”、村企团支部团员青年民主恳谈会11次。恳谈分敞开式集中恳谈、约请式集中恳谈、个别恳谈,并建立恳谈信息反馈机制。二是团务公开。利用“青年志愿帮帮团”、网络、QQ群、手机短信等平台,公开团组织近期工作计划、工作开展情况,宣传典型,就团内事务征求青年意见等。三是民主选举。包括海选和直选两种形式。“青年志愿帮帮团”采用了直选的形式,选举产生了首任主任、轮值副主任。在两新组织等领域,共海选产生7个团支部。
2、尊重主体意愿开展系列活动。
根据新形势下基层团员青年需求多样化,自主参与活动愿望强烈的实际,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在动员方式上改变原来传统组织动员为利用网络、QQ群和手机短信等信息平台动员;运行方式上改变原先团干部全程组织、自娱自乐、团员青年被动参与、积极性弱为团员青年自主设计活动内容、自主实施、自主参与、自我评价活动;团干部由原来运动员、操作员变为工作指导,既培养了团员青年的工作能力,又使团干部有更多精力用于思考谋划工作;各项活动也更符合团员青年实际,团员青年参与积极性提高。如“携手绿色奥运,共建文明城市”单车迎奥运环保宣传活动,吸引100多名单车爱好青年前来参加。还有今年是学校取消暑假班的第一年,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我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团委推出“青少年假日课堂”,吸引500余名学生前来参加,得到家长一致好评。其他“七夕鹊桥会”等活动均吸引了许多青年朋友参加。
3、加大农村青年培养扶持力度。
以培养新型青年农民为重点,继续深化“新农村•新青年”发展计划。结合甬团联〔2011〕19号文件提出的“1+X农村青年创业帮扶计划”,进一步加大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青年农民经纪人三支队伍的培养扶持力度,依托街道科协建立了青年农民发展促进小组,把街道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龙头农业大户集中起来,并以他们为主要力量,创办了跃龙望府茶叶科研所、兴海水产养殖科研所、生猪养殖技术协会等民营科技组织,推广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和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引导农村青年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和“定单农业”。并根据街道青年的实际需要,街道团工委整合优势资源,推出了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目前,已举办培训班6期,343人,对辖区内企业的用工信息进行收集,加大推荐就业工作力度,帮助部分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认真开展“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以“青年志愿帮帮团”为平台,开展爱心结对活动,已结对低收入农户青少年25名,结对资金达10000余元。
4、关注外来务工青年的民生问题。
深入外来务工青年集聚地,了解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的生存状态,掌握外来务工青年在权益维护、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加大外来务工青年的维权力度,协助外来务工青年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劳动安全、人身伤害、工资拖欠等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增强外来务工青年的归属感。我们于6月份联合街道安全办开展“十佳外来务工青年”评选活动,10月份在怡惠社区开设“新市民课堂”。
四、着眼于实现机制化保障,积极探索党团互促共建的实现途径
我们感觉促进整体活跃,机制建设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推动街道党工委加强三方面的机制建设:一是建立推优入党机制。在农村尝试村(居)团支部向党支部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的同时,同步向街道团工委推荐优秀团员;街道团工委进一步考察审核后,将优秀团员上报街道党工委,街道党工委通过严格考察,将适合发展入党的团员以建议名单的形式反馈给村党支部。今年共推荐28名优秀团员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二是建立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考评机制。每年年底,街道团工委联合各共建单位党支部对团支部进行表彰。三是建立党建带团建同步推进“两新”组织建设机制,全面带领和推动团的建设。
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继续区域化整体试点工作为重点,系统总结街道近年来在青年中心建设、非公企业团建、区域资源整合等工作上的创新成果,积极借鉴先进团组织的成功经验,按照“该建团的建起来,已建的转起来,区域团组织联起来,团员青年动起来,各种资源用起来,青年社团管起来,团干部素质优起来,整体工作活起来,服务青年实起来,对中心工作的贡献大起来”的具体要求,发挥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组织设置、功能布局、基础设施、教育服务、联系动员、活动联谊等内容的整体化建设为目标,打破原本条块分割、块块封闭、各自为政的工作状态,重组工作区域,努力创新基层团的组织覆盖形式和组织运行方式,大力探索区域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和区域团组织的联动和协作机制,推动街道团建工作实现整体活跃。
1、探索区域团的组织覆盖形式。继续巩固、加强原有的行政区域团组织,大力关注非公有制企业、青年社团、网络虚拟组织等新兴区域,探索建团模式;进一步完善以青年中心为代表的青年组织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方式;探索共青团对青年社团的培育、管理模式。
2、探索区域团的组织运行方式。通过对团内事务民主化、组织管理动态化、作用发挥有形化、动员方式信息化、团员服务功能长效化等内容的探索,努力激发团员青年的自主参与热情,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作用。
3、探索区域团组织的联动和协作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团组织开放互联的意识,推动团组织以项目为牵动,以机制为保障,建立完善区域团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和区域共建委员会制度,实现跨行业、跨单位的合作,形成区域共建的整体合力。
4、探索区域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加强党建带团建,以激活团内组织资源为立足点,整合区域内的组织资源和行政资源,优化基层团建的环境。已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要更加重视团建工作,积极探索党团组织的配套建设机制;各级团组织要加大推优入党、推干荐才的力度,积极探索基层党团干部队伍的配套选配机制;党团组织要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党团阵地的配套使用机制;积极探索党团考评配套机制。
- 上一篇:全市全年防汛工作指导意见
- 下一篇:市水务局防汛工作检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