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测绘工作打算
时间:2022-03-12 02:54:00
导语:十二五期间测绘工作打算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础测绘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公益性工作,是掌握市情市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辅助管理决策、服务工程建设、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基础测绘发展,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统筹规划全市“十二五”基础测绘工作,全面提升测绘公共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推动我市测绘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基础测绘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市测绘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测绘服务保障,为精细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空间信息和技术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获得了丰富的基础测绘成果。全市共有保存完好的等级以上测量标志280个,共布设6个基站,已完成建站并通过市级预检。绘制了建成区96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规划区265平方公里1:1000地形图,制作了全市0.3米分辨率航空影像、两区0.6米分辨率快鸟影像和四县(市)2.5米分辨率卫星影像。1:500地籍图覆盖建成区、四县(市)驻地及全市58个建制镇,约340平方公里。2010年,结合市地理空间框架一期建设,整合现有的城区1:500地形数据、DMC影像、SPOT影像、快鸟影像、矿权核查数据以及地质灾害数据,建设了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先后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矿产资源核查数据库(含矿业权空间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城镇地籍等数据库。二是基础测绘应用与服务取得良好的效果。市地理空间框架平台一期工程建设顺利竣工,并在市国土资源内网试运行,可提供在线地图服务、查询定位等地理信息服务。三是基础测绘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经费投入进一步增加。2004年以来,市级基础测绘累计投入经费约2080万元。
我市基础测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测绘定期投入和成果更新机制尚未建立,造成测绘成果滞后于应用需求。基础测绘成果尺度不全,产品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及时反映基础地理信息的现状和变化,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数据资源整体上开发不足、利用不够、效益不高,相对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尚未正式启用,现有数据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能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需求。二是尚未建立统一的基础测绘成果管理及共享机制。基础测绘的投入、实施以及成果的管理、利用未纳入统一归口管理,基础测绘成果供给不足,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交流不畅和重复建设的现象,难以实现测绘资源共享。三是专业人才缺乏。部分县(市、区)尚未建立测绘技术支撑队伍,已经建立的存在着人员不足、装备落后、服务保障能力不强,特别是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二、“十二五”基础测绘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不断完善基础测绘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测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转型,搞好地理国情监测,着力丰富全市地理信息资源,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更新和开发利用,促进“数字”建设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全面提高全市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二)基本原则。
1.统一监管,合理分工。强化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基础测绘统一监管的职能,建立基础测绘分工协作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单位)的职责权限,为基础测绘工作的健康开展提供保障。
2.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注重与全省基础测绘规划的衔接,加强对本市基础测绘的指导,统筹规划基础测绘工作,合理安排市、县两级基础测绘项目,避免重复测绘。
3.统一基准,及时更新。全市范围内使用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及时更新基础测绘数据,保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提高基础测绘的服务和保障能力。
4.信息共享,高效利用。充分发挥基础测绘公益性、基础性作用,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的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基础地理信息的高效利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测绘保障。
5.需求引导,科技推动。以基础测绘的需求为导向,合理制定基础测绘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测绘人才,进一步优化测绘人才结构;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创新求发展,不断提高基础测绘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规划目标。
建立和完善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测绘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的基础测绘定期投入和基础测绘成果定期更新机制;建立统一完善的测绘基准,加快基础测绘成果的更新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统一、权威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健全各级基础测绘技术支撑队伍,初步形成信息化测绘体系,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满足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建立基础测绘分级管理体制,健全各级基础测绘技术支撑队伍,初步形成经费长期稳定投入和成果定期更新机制。
(二)统一全市测绘基准。加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推广应用工作,获取全市控制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完成现有数据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确保在“十二五”末全市统一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积极开展不同坐标系统下的各种应用问题研究,有效解决不同坐标系统之间转换工作中存在的政策性和技术性困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对测量标志成果的管理,建立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基准站(GNSS)的应用,增强实时提供定位服务的能力。
(三)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完成市规划区、县(市)政府及乡镇政府驻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建立,加快全市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2000)的修测、补测与更新,不断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城乡建设、城市规划等部门的需要。
(四)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加大基础测绘设施的投入,加强对“3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基础测绘高新技术应用和研究,完善信息化测绘科技体系,不断改善基础测绘工作基础和科技条件,提高测绘服务水平和能力。
(五)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推进县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数字县(市、区)地理空间框架,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不断完善基础测绘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基础地理信息交换和分发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基础测绘成果目录分发服务系统,定期编制成果目录,促进测绘成果广泛应用。
(六)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增值开发利用。按照“应用中发展、发展中应用”的工作思路,研究探索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增值服务模式,积极研发测绘公共产品,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支持地理信息资源产业化应用,促进车载导航、智能交通、移动通讯、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快速发展,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规模效益,带动地理信息产业和测绘行业发展。
(七)提高测绘应急服务保障能力。根据应急保障工作需要,编制基础测绘服务保障应急预案。测绘应急保障的核心任务是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测绘成果,并根据需要开展有关方面技术、生产装备和设施等的储备。
四、重点项目
根据《基础测绘条例》规定的地理信息更新原则,结合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政府部门和社会化应用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市主要安排以下基础测绘重点项目:
(一)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应用。做好全市基础控制网的维护工作,加大测量标志保护力度,提高测量标志完好率;整合全市控制网成果,建立全市测量标志数据库,实现与原有国家等级控制点成果统一管理,根据测量标志普查、迁建情况及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建立市区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完成基础测绘数据及其它地理信息数据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转换工作。
(二)遥感影像数据获取。获取全市全色0.5米、多光谱2-4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一次,在主城区进行1:4000比例尺、近郊区进行1:6000数码航空摄影两次,获取地面分辨率0.05米、0.1米的高分辨率数码影像数据。
(三)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更新。1:500~1:5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更新由市、县分别投资完成。小于1:5000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向国家、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获取。对基础测绘成果实行定期更新制度,加快大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的生产、更新速度。
1.数字线划图。对城市建成区1:500比例尺、城市近郊区1:10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分别更新四次。推进数字线划图数据采集渠道的多样性,根据按需测绘的原则,探索网格化持续更新的方法,提高数据采集更新的效率,保证成果的现势性。
2.数字正射影像图。城市建成区1:500比例尺、城市近郊区1:1000比例尺正射影像数据分别更新2次,全市1:5000比例尺正射影像数据更新一次。积极推进正射影像图的综合利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利用低空无人驾驶飞行器等手段灵活补充航空遥感影像,实现按需更新或应急保障。
3.数字高程模型。完成市市区1:1000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并更新一次。积极推进数字高程模型在水利、生态环境建设、旅游、交通、防灾等领域中的应用。
(四)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更新。建立多尺度、多类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形成基础地理信息的统一组织和管理。结合基础测绘更新,联动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面向应用扩展系统功能,实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公共地理框架数据,满足“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更新的需要。
(五)“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在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前提下,加快“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尽快完成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平台功能,确保平台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加强横向联通,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部门专题地理信息数据的联动更新机制,及时更新平台数据。进一步加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推广应用,在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建成3-4个示范应用系统,服务政府管理决策和信息化建设,支持企业开发地理信息增值服务,将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业务系统建设统一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来,满足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
认真开展虚拟现实场景数据标准、数据获取、快速建模、精细建模等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研究建立三维建模更新机制,结合竣工测量、巡视测量等方法,建立局部、实时更新机制。
“十二五”期间,对主城区城市三维景观更新两次,基于三维系统在城市规划管理、旅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房产管理等方面建成3-4个示范应用系统,将三维系统纳入“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开展二、三维一体化应用服务,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生态建设、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六)测绘成果目录分发服务系统。“十二五”期间,市、县(市、区)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完成测绘成果目录服务系统建设,并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提升测绘成果管理和服务水平。
(七)公共地图服务。利用基础地理数据资源,编制《市综合市情地图集》、行政区划图及城区图并及时更新。编制领导机关行政管理用图、“两会”用图并逐年更新,满足政府部门决策需要。实施市、县(市、区)行政挂图编制工程,按照统一内容、统一地图投影、统一幅面、统一表现形式和表示方法的要求,编制县级以上行政挂图。
(八)地理市情监测。积极开展地理市情监测,开展地区植被覆盖、水系变化等的动态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反映地区资源、环境、生态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专题图集和研究报告,初步形成地理市情监测服务能力。
(九)应急测绘保障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测绘保障预案,健全应急测绘保障机制,加强应急演练,购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建立涵盖专家、专业队伍、设备、成果等各类应急测绘保障资源的储备库,形成突发事件应急测绘保障资源快速调用和集结联动机制。
五、县级基础测绘规划编制
(一)县级基础测绘规划。按照基础测绘分级管理要求,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本级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项目的安排和组织实施工作。区基础测绘规划纳入市规划范围,其他县(市、区)分别编制本辖区的“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
(二)县级基础测绘任务。县(市、区)基础测绘任务主要是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完成本行政区域基础控制网及水准网建设与维护,建立测量标志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本行政区域覆盖乡(镇)、村1:500-1:2000基本比例尺数字线划图并建立定期更新机制;建立和更新本行政区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建设数字县(市、区)地理空间框架并与省、市实现互联互通,推动有条件的乡镇启动数字乡镇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主城区重点区域三维建模;建立测绘成果目录分发服务系统并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建立和完善测绘应急保障机制并认真组织实施,进行必要的设备和地理信息资源的应急储备,提高测绘应急保障能力;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地图编制、测绘基础设施建设、测绘成果管理等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基础测绘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做好相关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基础测绘规划、年度计划和测绘项目的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基础测绘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协调共享机制,促进基础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
(二)坚持依法行政。市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一步加大基础测绘的统一监管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建设目标,研究制定、完善有关基础测绘成果开发利用、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等方面配套的规范性文件。要加强《测绘法》的宣传,不断增强测绘执证单位和测绘从业人员依法从事测绘活动的法制意识。
(三)实施“科技兴测”。把科技创新作为测绘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紧紧把握科技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和引进测绘高新技术,注重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信息化测绘水平,提升基础测绘成果的科技含量。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适应信息化对基础测绘的需求。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制度,建立一支设备精良、技术精湛、质量过硬的专业基础测绘队伍。
(四)确保测绘数据安全。基础测绘成果属国家密级成果,在促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中,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的有关规定,采取防病毒、防黑客入侵、密码审查、灾难恢复等安全措施,确保密级数据安全,促进基础测绘成果安全应用。
- 上一篇:中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 下一篇:贷后管理怎么运用杜邦分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