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农业局年度粮食生产计划

时间:2022-01-07 10:51:00

导语:区委农业局年度粮食生产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委农业局年度粮食生产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民生,推动改革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抓好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有效供给,持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继续扎实推进区都市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目标任务

年总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是:全区粮食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农业增加值达到27.8亿元,增长5%;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45元,增长8%。

三、工作重点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3个“1号文件”及三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坚持和深化全区“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挖掘新潜力、增创新优势、谋求新跨越”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以保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农业结构作为工作主线,突出项目规范提升和农技创新推广两大重点,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四个十”工程,全面做好都市农业园区“六个一”工作,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构筑专业、高效、标准、科学、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我区都市现代农业新发展。

(一)着力抓好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按照“基地园区化、园区公园化”的发展思路,以园区建设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完成7个市级、24个区级续建农业园区的优化升级工作,全面启动24个新建园区建设。具体工作中,围绕“产业培育、生态改善、文化挖掘”三大建设重点,以“做实一个主体、流转一片土地、培植一个主导产品、建立一套科技支撑体系、打造一个品牌、举办一项推介活动”的“六个一”工程为主要内容,做精产品、作响品牌、做大规模、做强功能、做活机制。突出抓好仲宫月亮湾、八里峪、遥墙玉龙湾、王舍人白泉、唐王都市现代农业园等5个市级和我局负责的8个续建、8个新建区级农业园区的建设指导工作,力争建成能够体现全市现代农业最高水平的农业园区2—3个;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力争年内完成粮改鲜食作物6400亩;扎实做好全区耕地资源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查、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彻底摸清全区及各镇粮经饲比例现状,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继续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堵疏结合、远疏近堵”的方针,积极探索和实践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逐步实现秸秆资源的市场化、可持续利用,力争全区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民和市民“两满意、两高兴”的理想目标。

(二)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继续按照“一抓四带创名优”的理念要求,强化对龙头企业的监督管理,增加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此规范龙头企业发展,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在唐王新建蔬菜原料生产基地1—2万亩;以“都市现代农业规范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全力抓好10大重点农业项目的服务和管理建设工作;大力实施“四个十”产业化工程,以产业化领导小组名义制定标准,初选“四个二十”经过培育规范提升,进一步再筛选十大投资规模大、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十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科技水平高、产品品质优的农业观光园区,十大专业合作能力强、为农服务能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承担风险能力强、自我完善能力强的“五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十大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做好项目和政策聚焦,统一包装打造,年底进行奖励和授牌;力争年全区引进培育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6家、认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确保“三品”认证总数达到130个,争取更多的产业化扶持资金落户我区;继续按照“四化”、“十有”标准,加快推进仲宫环湖、唐王蔬菜、遥墙莲藕、董家草莓、唐王渔场5个特色品牌基地优化升级,力争建成能够体现全市现代农业最高水平的特色品牌基地2—3个,培植好展示田、精品田、攻关田、极品田、实验田、种子田“六块田”工程;搞好市场建设,继续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进一步扩大农超对接规模,帮助龙头企业开拓外地市场,拓宽我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尽快构建产业层次高、特色优势明显、竞争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三)着力抓好科技兴农工作。结合区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多元、投入稳定、联合协作、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激励机制;继续将培训作为农民致富的根本之策,以涉农龙头企业负责人和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农民为重点,实施创业知识培训50人;以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农民辅导员200人,示范农户4000人;以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为带动,实施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000人。依托都市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继续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工程,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检测土壤样品1300个,安排3414试验4处,肥效试验10处,推广配方肥2000吨,做好20处土壤肥力监测点的数据监测工作;认真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做好良种补贴工作,力争实现全覆盖;投资600万元,在西营和仲宫两镇大力实施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新建旱作农业节水示范基地2.3万亩,结合全区土地整理项目,提升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全力抓好国家有害生物预警区域站、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和绿色生态防控示范区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环渤海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立项工作;制定年渔业科技入户实施方案,实施省渔业科技入户项目,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示范户水产品收入提高8%以上,单位产量节本8%以上。协助市局切实做好我区董家草莓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和唐王渔场1300亩生态标准化改造建设工作。切实加强春季麦田肥水管理,及早动手,因地制宜、因苗制宜,加快苗情转化升级;切实搞好病虫草害测报及防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早春冻害发生,确保夏粮丰收。力争年内引进农业新品种60个、新技术8项,全区种植业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8%以上。

(四)着力抓好农村产业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在“扩规模、提水平、上档次、出亮点”上多下功夫,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在南部山区以发展名优林果主导产业为突破口,以建设水利设施、生产路为重点,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280万元,重点在6个镇(办)、40个村贫困村新建干果基地8370亩,鲜果基地500亩,发展蔬菜基地1600亩;新修生产路89.9千米建蓄水池77座,扬水站5处,截流4处,打机井5眼,管道20千米;发展节水灌溉800亩,推广配方施肥4200亩,大棚20个,杀虫灯90盏,发展合作组织12个,带动全区19347名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坚持园区搭台、旅游唱戏,以领略乡村自然风光、体验乡村淳朴生活、收获乡村物质产品、传承乡村悠久文明为主要内容,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农业与文化融合发展,重点培育和扶持20家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20个体验休闲农业特色示范村,办好遥墙荷花文化节、唐王蔬菜采鲜节等十二大采摘、体验、科普活动,不断巩固农产品四季采摘新格局,全面拓展农业生态生活功能。

(五)着力抓好生态富民工程。进一步转变发展模式,由“以建为主”转为“建管结合”,以“生产为主”转为“生产生活”并重,抓好以”宣传发动、服务指导、监督管理、示范村建设、资源整合“为重点的“五个强化”,全力实施户用沼气、中小型沼气工程、阳光屋顶工程、“三沼”综合利用、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等项目。计划投资865万元,发展“一池两改”户用沼气池800户,实施阳光屋顶工程2000户,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11处、建立和完善区、镇、村三级沼气服务体系20处、各类“三沼”综合利用示范基地10处;按照“示范带动、财政扶持等措施,达到有工商部门登记、有固定办公地点、有经营服务门店、有基层服务网点、有专业服务队伍、有业务熟练技工、有专门服务热线、有完善的服务制度、有专业服务设施、有与农户订立的服务合同”的“十有”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化沼气服务公司;完成2009年中央新增第二批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项目,建设21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积极拓展以秸秆为重点的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用,建设一批以“畜沼菜”、“畜沼果”、“畜沼渔”等为主要模式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大力促进生态型、节约型、循环型农业发展。

(六)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以“打假护农、保粮增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发展特色品牌农业”为目标,以加强市场监管和严格市场准入为手段,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抓好重点企业、重点市场、重点园区、重点季节的监管执法工作,有效解决农资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做好高毒农药的清查工作,严控高毒农药的回升和反弹;强化限用农药的规范化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切实做到在全区特色品牌基地、都市农业园区和蔬菜种植区不使用禁、限用农药;着力解决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的包装、标签、标识不规范问题;严密监控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状况,全面实施产品质量报告制度;加强对高毒农药的来源追查和食用菌市场的监管,严厉查处生产经营禁用化学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经营和假冒转基因抗虫棉的违法行为;全力打造“农产品管理网络平台”,做到信息共享,及时掌握批发市场农产品检测情况;开展农资打假“绿剑护农”行动,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秩序;加强种子管理,扎实推进种子执法年活动;继续做好打假护农保春耕工作,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传播和蔓延;按照农业部“五不放过”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制假窝点整治力度,优化农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督促和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品牌基地等建立完善检测室(点),严把“三品”准出关,树立好“三品”的品牌效应及公信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通过严格执法整治,确保粮食、蔬菜、渔业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从根本上实现“用放心农资、吃放心产品”两大目标。

(七)着力抓好农村经管管理工作。重点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村级“三资”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上下功夫、求突破。坚持“稳”和“活”两字方针,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承接或连片开发经营农民流转的土地,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进行合作,鼓励个人、民间团体、科研机构等投资开发农业,积极探索农户自愿联合流转、农户委托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强化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畅通流转渠道,做好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综合服务,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加大土地流转扶持政策,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序、公开、快捷流转,计划新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0000亩;积极围绕都市农业园区建设,按照鼓励农村专业大户、经营能人、村级基层组织等各类有特长的主体创办合作社,力争新增各类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家、规范50家,新增市级示范社8个、省级示范社4个,全区入社农户达到25%以上,并对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给予相应补助,对带动土地流转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给予适当奖励;全力筹备好区人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执行情况的视察工作;以镇经管站为主体,突出农村财务管理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全区稳定工作会议和“三项制度”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领导、督促、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财务、政务“三公开”制度,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农民负担切实减轻不反弹,力争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8%以上,让农民真正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大更多的实惠;加强农民信访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联动的信访调处机制,靠前化解群众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平安区建设。

(八)着力抓好和谐机关建设工作。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局”的理念,完善“四个和谐”,按照“进局讲团结,出局树形象”的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大农业”思想,切实增强“忧患”和“机遇”意识,充分发挥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的作用,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和执政水平;加强经营人才工作,全力做好职称评审、职务晋升,促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区委建立大督查机制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督查,科学制定全年重点工作督查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认真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和12345热线办理工作,确保满意率达到100%;进一步充实完善农业项目库,强化项目的立项审批,严把资金拨付程序,加强资金审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促进老同志的身心健康与机关和谐发展;认真做好包村和招商引资工作,重视下属单位的班子、队伍和环境建设,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单位稳定、事业发展;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不断加快农业信息网络、“三农”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工作,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力争实现大报大刊宣传的突破;继续全力做好“机关党员先锋号”创建工作,以“学习型”党组带动“五个好”机关建设,突出抓好青年职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教育,树立正心向善、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奉献的浩然正气,努力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我区都市现代农业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