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时间:2022-03-27 11:48:00

导语: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环境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服务能力,提高我县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进我县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技兴气象和人才强业,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促进快速发展与效益的统一。

2.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提高预测预报水平,提升气象科技、业务和服务能力。

3.坚持趋利与避害并重,增强我县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大力提高气象对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4.坚持拓展领域,推进体制创新,依法发展气象事业,促进我县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三)奋斗目标

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地面气象观测体系、气象预测预报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信息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气象人才队伍,切实改善台站面貌,构建和谐单位,实现*气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布局,建立技术先进、符合中国气候观测系统要求的,能够满足多轨道业务需求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在重点乡镇和主要江河流域,构建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网,满足城市气象服务和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服务需求;在常规观测站网的基础上,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非常规观测和特种观测项目;建成一部数字化天气雷达;建设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实现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宽带化。

(二)继续完善天气气候预报预测业务,建立新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建设气象探测信息预处理系统,以高速计算机为依托,实现探测信息(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中小尺度自动站)的局地同化预处理;完善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以天气雷达资料为基础的,综合应用卫星探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适应本地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及工作平台;建设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系统。

(三)建设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网络化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完善气象决策服务系统;建设气象灾害公众预警系统;建立全县防雷减灾服务系统,加强雷电灾害预警系统和防雷检测业务现代化建设;建设现代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

(四)建设现代化的人工影响天气系统

建立以火箭为主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系统,以雷达探测为指标判据的作业指挥和评估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水平和作业效益。

三、重点规划项目

(一)建设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1.建设自动化的气象加密观测网。我县幅员面积1497平方公里,目前只有1个国家正式布点的气象观测站,获取的气象数据在时空分布上无法反映全县的气象状况和气象灾害信息。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在复兴、柳树、仁和、金家等各建成1个自动气象站,平均站间距为20公里,自动进行每小时一次的观测,在有重要天气影响时,能进行每十分钟或更短时间间隔的自动观测。同时,重点开展地质灾害重点区域、旅游景区、大中型电站(航)、重要交通(高速公路等)沿线自动气象网站的建设。

2.建设一部数字化天气雷达。建设1部探测最大水平距离达150公里的数字化天气雷达,通过雷达的适时监测,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云和降水分析,与自动监测网的气象资料相结合,有效监测、预报临近、短时、局地强降水、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3.建立干旱监测网。引进特种气象观测设备,在有关乡镇建立土壤水分监测站10个。

4.建立应急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应对突发事件、重大活动、重大气象灾害的气象保障服务。购置移动天气雷达1部和若干移动气象观测设备。

5.建立特种气象服务体系。创造条件逐步开展城市化学、大气污染、紫外线、大气能见度、臭氧等观测业务,建立城市环境、生活指数等特种气象服务体系。

6.建设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建立中小尺度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快速收集;建立气象资料数据库,包括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和气象服务产品数据库建设;建立网络管理自动监控系统,实现对全网络的自动监测、自动诊断、自动控制和自动恢复功能,并进行自动统计分析和故障报警。

(二)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体系建设

1.建设气象信息加工处理系统。以高性能计算机为依托,实现探测信息(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中小尺度自动站)的局地同化预处理。优化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主要工作平台,建立自动化程度高的气象信息加工业务流程。

2.建设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系统。建立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应用其它气象信息和预报技术的客观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方法和业务系统。

——开展中小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试用,提高灾害性天气定时、定点、落区预报准确率。

——开展干旱、洪涝(城市内涝)预警服务研究,增强全县防御干旱能力、涪江流域洪涝、城市内涝预警服务能力;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和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业务系统。

——开展短期气候预报方法研究,建立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提高短期气候灾害的预测能力。

——建设远程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建立省、市、县天气预报远程会商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

(三)建设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1.完善气象决策服务系统。建立气象决策服务支持系统,实现政府决策服务有专用平台;建立政府气象决策服务的可视终端和有关部门气象服务终端,实现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和实时化。

2.建设气象灾害公众预警系统。与水利、水文、国土、林业、农业、卫生等部门联合,整合防灾减灾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健全气象灾害预警机制,按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办法》,加强与媒体单位的联系与协调,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12121”、“96121”、气象短信、网站等媒体和在城市主要社区、乡镇等地方建立公众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向公众气象防灾信息,实现全方位、全天候、无缝隙传播和分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政府部门防灾抗灾指令。

3.建设现代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专用平台、“四川农经网”网站,快速传递农业气象情报与分析信息;利用卫星遥感资料,深入开展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推广气候区划成果,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服务。

4.建立全县防雷减灾服务系统。加强雷电灾害预警系统和防雷检测业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工作和防雷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雷电灾情收集鉴定和评估业务系统,组织开展防雷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开发等研究工作,推广应用防雷科技成果,提高防御雷电灾害的业务技术水平。

5.建设*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加强城市气象环境的科研工作,拓展城市气象服务的领域;开展*气候资源的研究与应用分析,为*城市化发展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环境评价和气象服务;提供多种城市特种气象预报服务,逐步推出适合市民需要的气象环境条件指数预报。

2.建设一部数字化天气雷达。建设1部探测最大水平距离达150公里的数字化天气雷达,通过雷达的适时监测,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云和降水分析,与自动监测网的气象资料相结合,有效监测、预报临近、短时、局地强降水、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3.建立干旱监测网。引进特种气象观测设备,在有关乡镇建立土壤水分监测站10个。

4.建立应急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应对突发事件、重大活动、重大气象灾害的气象保障服务。购置移动天气雷达1部和若干移动气象观测设备。

5.建立特种气象服务体系。创造条件逐步开展城市化学、大气污染、紫外线、大气能见度、臭氧等观测业务,建立城市环境、生活指数等特种气象服务体系。

6.建设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建立中小尺度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快速收集;建立气象资料数据库,包括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和气象服务产品数据库建设;建立网络管理自动监控系统,实现对全网络的自动监测、自动诊断、自动控制和自动恢复功能,并进行自动统计分析和故障报警。

(二)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体系建设

1.建设气象信息加工处理系统。以高性能计算机为依托,实现探测信息(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中小尺度自动站)的局地同化预处理。优化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主要工作平台,建立自动化程度高的气象信息加工业务流程。

2.建设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系统。建立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应用其它气象信息和预报技术的客观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方法和业务系统。

——开展中小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试用,提高灾害性天气定时、定点、落区预报准确率。

——开展干旱、洪涝(城市内涝)预警服务研究,增强全县防御干旱能力、涪江流域洪涝、城市内涝预警服务能力;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和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业务系统。

——开展短期气候预报方法研究,建立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提高短期气候灾害的预测能力。

——建设远程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建立省、市、县天气预报远程会商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

(三)建设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1.完善气象决策服务系统。建立气象决策服务支持系统,实现政府决策服务有专用平台;建立政府气象决策服务的可视终端和有关部门气象服务终端,实现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和实时化。

2.建设气象灾害公众预警系统。与水利、水文、国土、林业、农业、卫生等部门联合,整合防灾减灾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健全气象灾害预警机制,按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办法》,加强与媒体单位的联系与协调,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12121”、“96121”、气象短信、网站等媒体和在城市主要社区、乡镇等地方建立公众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向公众气象防灾信息,实现全方位、全天候、无缝隙传播和分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政府部门防灾抗灾指令。

3.建设现代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专用平台、“四川农经网”网站,快速传递农业气象情报与分析信息;利用卫星遥感资料,深入开展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推广气候区划成果,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服务。

4.建立全县防雷减灾服务系统。加强雷电灾害预警系统和防雷检测业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工作和防雷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雷电灾情收集鉴定和评估业务系统,组织开展防雷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开发等研究工作,推广应用防雷科技成果,提高防御雷电灾害的业务技术水平。

5.建设*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加强城市气象环境的科研工作,拓展城市气象服务的领域;开展*气候资源的研究与应用分析,为*城市化发展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环境评价和气象服务;提供多种城市特种气象预报服务,逐步推出适合市民需要的气象环境条件指数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