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创新小结与思路

时间:2022-12-20 09:37:09

导语:民政系统创新小结与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政系统创新小结与思路

一、工作总结

2012年,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保障民生、服务民生、发展民生为重点,以创新思路、创新机制为动力,积极开拓进取,凝心聚力,全面完成省、市民政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显著成效。

1、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今年以来,我区将社会救助工作列为贯彻落实省、市“81件民生实事”中的重要内容,由区财政强化资金配套,民政局强化动态管理,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由民政局负责实施的16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一是提高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60元,保障对象6650户,13909人,月人均补差水平达到221.3元,超过目标任务1.3元;二是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70元,保障对象2802户,6043人,月人均补差水平达到108.6元,超过目标任务2.6元。为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多年来,每年由区本级财政安排资金120万元,将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列入保障范围,按上级规定的应保人数比例高出800多人。三是扩大医疗救助病种,坚持住院救助与门诊补助相结合,住院救助与定点医院同步结算,救助最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1—10月共救助困难群众2913人,发放救助金758.21万元。在医疗救助中,从维护中心城区和谐稳定出发,将城乡重症精神病和流浪街头精神病人全部收到专科医院进行医治,现在院医治患者达110多人。四是全面建立城乡低保听证评议和“三级联审”制度,在动态管理中开展了审计整改和“回头看”,清退不符合救助条件对象37户102人,追回救助金33.58万元。五是开展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29.5万元,救助298人次,其中包括流入区乞讨人员100多人。同时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010户,季发补贴金477.8万元。

2、救灾救济及时有效。根据灾情,区财政列支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金10万元,确保使用;制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及时进行灾情评估和报送,确保灾害发生8小时内灾民生活得到保障。做好灾区群众过渡性和冬春救助,全区下拨冬春救济款物78万元,救助灾民和困难群众2277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21人。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棉被200床,衣服2000件;建立灾害信息员制度,开展灾害信息员培训。和市局一起在中山路社区和赣一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教育及演练活动,并创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滨江社区)。开展105户灾民倒损房恢复重建,农村228户低保户、五保户的土坯房纳入农村土坯房改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规范,无违规违纪现象。

3、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按照上级部门规定的目标任务,一是园满结束第八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居)委会成员共501名,100%的村委会选出了妇女成员,居委会直选率达到40%;对新当选村(居)委会干部全部进行培训。二是开展社区示范点建设,中山路、人民巷、滨江社区成为全区的示范社区,并在沙河镇沙河村建立1个社区服务中心。沙石镇南田村南田社区2011年12月被省民政厅命名为“全省精品农村社区”。今年对镇村创建“精品农村社区”进行申报。

4、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一是宣传和落实了国家新公布的“两个条例”,提高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提标提补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城镇义务兵和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提高一定比例;二是开展辖区内烈士纪念设施普查和申报,维修零散烈士墓已报区发改委立项,市局安排明年实施。三是严格执行各类优抚对象伤、病、残等级评定和救助程序,办理5名残疾军人残疾抚恤关系落户;办理一次性抚恤6人,发放抚恤金26.35万元;大病医疗救助18人,发放救助金4.25万元。制定和落实退役士兵安置和培训计划,城镇退役士兵和复员士官全部自谋职业,转业士官全部安置到事(企)业单位。组织推荐退役士兵免费参加全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为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309人办理老年生活补助。

5、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一是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集中供养达到每人每年3500元,实际生活水平达到4000元以上,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160元;农村敬老院全部进行法人登记,每个敬老院核定事业单位编制2人,人员工资福利参照其他养事不养人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标准执行。工作经费按供养人数200—300元/人年落实。二是提高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集中供养的达到每人每月460元,分散供养的达到每人每月430元;三是落实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达到每人每月1000元,城市和农村分散供养的均达到每人每月600元;按时完成孤儿数据录入和资料上报。四是列入资助计划的区福利院、敬老院项目竣工。五是广泛开展慈善宣传和慈善救助活动,资助贫困家庭子女74人就读高中。实施青苗关爱工程,在四中开设慈善阳光班,招收贫困家庭子女50人入读。开展慈善宣传,实施慈辉佛教基金会资助品牌项目。

6、进一步加强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一是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社会组织中建立2个党支部,其中1个被区委评为优秀党组织。二是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社会组织10个,进行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社会组织档案管理规范。三是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镇窑下村困难群众骨灰免费安放塔主体工程竣工。全区发放遗体火化费补助271人,发放资金18.9万元。四是开展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和等级评定申报。取消收取婚姻登记证书工本费和声明书工本费,婚姻登记合格率100%,全年无投诉案件。五是全面完成《政区大典》编纂任务和镇级勘界工作任务,并签订平安边界协议,落实界桩管理责任制,制定边界纠纷应急预案,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二、2013年工作打算

1、积极争取上级民政部门增加社会救助经费,进一步加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和社会特殊人群的救助。其中对流浪乞讨人员建立甄别设施和信息储存,及时发放路费,对精神病人及时送到专科医疗医治,以维护文明城市形象。

2、积极争取有关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申请救助对象家庭收入和资产声明核查机制及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的信息平台;同时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进行清退,促进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

3、进一步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加强参战参试退役人员的稳定工作,落实和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同时推进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安置改革,加大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推进自谋职业和推荐就业。

4、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投资力度,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根据社区管辖范围和人户数,在新老城区增设调整社区居委会。积极争资立项,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建设,2013年至少完成1-2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农村新增1-2个精品村落社区示范点。三是配齐配强村(社区)干部,加大社区干部培训力度,使他们安心、尽心做好社区工作。

5、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扎实抓好项目建设。一是抓好镇窑下村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骨灰免费安放塔的设施完善和验收,启动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骨灰免费安放,切实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二是抓好杨仙老年公寓光荣院、养老院“两院合一”的设施建设,增添医疗设施,并支持转变观念,推行病残老人与健康老人分区管理,吃住分开。三是培植和发展专业护理型养老机构,支持厚德医院增设老年病人托养康复项目,形成医疗康复与长期护理为一体,并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四是重点实施水东镇、镇敬老院的提升改造,利用项目建设资金,扩大敬老院规模,增添服务设施和床位,进行道路维修等。五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大居家养老的投入,对60周岁以上空巢、失能低保对象或民政救助对象,由政府给予日间照料、配餐送餐等服务的一定补助。同时加强养老机构的规范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6、进一步加大救灾救济力度,规范报灾程序,要求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各镇、街道办事处既向区委办、区府办报告灾情信息,也同时向农业、民政部门报告,以便向上争取资金,有效实施救灾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