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加强安全规划安排

时间:2022-06-03 04:13:00

导语:民政局加强安全规划安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政局加强安全规划安排

年,是决胜“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安全”创建的起步之年。为切实做好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安全”创建为主线,实施重点攻坚,推进综合治理;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创新监管监察,加强源头治本,全面巩固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成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目标任务

年,全区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在年的基础上有明显下降,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全年全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控制指标以内,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人以内,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5以内,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3.6以内。减少一般类伤亡事故,控制较大伤亡事故,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打好隐患排查治理、打击查处非法违法攻坚战

1.坚决打好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

一是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危险化学品重点排查危险工艺和重大危险源;烟花爆竹重点排查储存场所;交通运输重点排查运输企业、车站、危险路段和桥梁;消防重点排查人员密集场所和“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及花园口镇家俱小作坊;建筑施工重点排查深基坑、大型施工机械;旅游重点排查景点景区大型游乐设施及沿黄餐饮船只和快艇;民爆重点排查生产储存使用场所。其它行业领域都要明确排点,切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是强化重点时段隐患排查。第一时段(年1月至年4月):围绕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针对节后复工复产、春运高峰等因素,加强对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旅游景区(点)、沿黄餐饮船只(快艇)、家俱作坊等企业和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治理;第二时段(年5月至年9月):围绕汛期和旅游安全,针对暴雨、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特点,把存在山体滑坡的区域和建筑施工工地,存在溃坝溃堤危险的病险水库、河流等作为排查治理的重点,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落实防洪防汛、防坍塌、防火等各项措施,严防引发事故灾难。及时排查宾馆饭店、商(市)场、旅游景区景点、沿黄餐饮船只(快艇)、家俱作坊和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第三时段(年10月至年12月):针对第四季度赶任务、抢工期现象增多和冬季天干物燥、雪、雾、冰天气多发的特点,认真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静电、防冰雪灾害、防冻裂泄漏,以及道路和水上交通防滑、防雾、防碰撞等预防措施。

三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和有关制度。生产经营单位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其法人代表是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各镇办及行业主管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组织、指导、监督责任。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区、镇办和生产经营单位三个层次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机制。强化隐患现场处置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联席会议、挂牌督办、双向验收、举报奖励、重大隐患公示、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督查考核等十项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保各类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2.坚决打好打击查处非法违法攻坚战

一是突出打击查处重点。危险化学品重点打击查处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储存和运输;烟花爆竹重点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交通运输重点打击无证无照无牌非法营运、车辆非法改装,超员、超载、超速、超限“四超”等严重违法行为;消防重点打击查处安全距离不足和“三合一”、“多合一”行为;其他领域都要突出重点,严厉打击查处无证无照和证照不全等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二是加大打击查处力度。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要依法依规从严打击查处,该停产的停产,该取缔的取缔,并依法依纪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政府决定关闭取缔的生产经营单位,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依法吊销相关证照,彻底关闭取缔到位,防止死灰复燃。

三是强化联合执法。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打击查处非法违法联合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形成打击查处非法违法行为的合力。

四是加大舆论和群众监督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打击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打击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充分发挥“1235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作用,畅通安全生产各类非法违法行为的举报渠道。

(二)围绕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实施安全素质提升、城乡安全发展保障、科技支撑三大基础工程

1.实施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一是全面提升全民安全素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教育活动。将每年6月第2个星期日定为全民安全教育日,以行政村和社区为单位,组织各行政村和社区对辖区村民(居民)分期分批开展1次安全常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中小学校要开设一定课时安全教育课,新生入学必须首先进行安全教育,校长每学期要为全体学生上一堂安全教育课,并聘请交警、消防、安监等部门专业人员到校为全体师生现场讲解安全常识、安全技能、逃生自救等基本知识。安全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向辖区居民(村民)发放安全常识手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公共聚集所和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地段、危险场所要设立警示标志。

二是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开展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强化企业“三级”安全教育;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必须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严格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大力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各镇办要把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放在突出位置。年内,安监及其他有关部门要组织辖区内农民工参加安全技能教育培训;教育部门要积极开展职业安全技术教育,使中小学生在校掌握相应安全技能,为完善应急救援演练,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全面提升监管监察人员业务素质。强化监管监察人员业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年内要分别对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行政村和社区的安监员轮训一遍。

2.实施城乡安全发展保障工程

一是把安全生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将安全社区、安全村镇、安全校园、平安农机、道路交通畅通等达标创建活动,统一纳入安全创建体系,推动深化提高,着力打造安全发展型区、安全和谐型镇办、村(社区)。

二是强化城乡安全规划。规划部门要将安全发展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原则,在编制城乡规划中强化安全功能分区。同步建设城镇新区和产业集聚区、科技示范园等园区公共安全设施,易燃易爆单元与居民区间留足留够安全防护距离;对城镇老区公共安全设施有计划地实施增加和改造,保证基础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三是完善城乡交通安全体系。将协调完善农村客运交通网络放在突出位置,支持客运公司发展农村客运市场,依法淘汰不能保证安全的运输车辆,从严打击农用车载客等违法行为,切实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出行安全问题。

四是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监管体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成立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根据辖区和单位实际设立监管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监管人员,配置作业场所安全监管必需的装备,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完善职业健康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年内,完成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五是强化城区易燃易爆安全管理。按照安全、便民原则,对城区加油加气站、液化气站等科学布点、严格管理。加大城区燃气管道等重大设施管理,坚决清除违章占压。严格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管理,逐步将城区严重影响城市居民安全的工厂、仓库改造搬迁;限制危险物品运输车在城市建成区道路上通行,确需通行的,应当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办理通行证件,并按照指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

六是积极强化重大项目安全保障。在高危行业严格“三同时”监管,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防止项目带病投产、设备设施带病投入使用。强化交通安全保障。及时清除影响行车安全的树木;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建设单位要同步设置安全设施,强化恶劣天气路面管控,确保干线公路安全畅通。

七是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诚信机制。按照“积极稳妥、分步推进,注重实效、不断完善”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安全诚信综合考评体系,实施量化考核、分级认定。建立健全安全诚信奖惩机制。对评上安全生产诚信企业的单位,由政府进行授牌表彰,对有不良诚信记录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加强监管,提高其失信成本。年内,鼓励支持辖区企业积极争创市在重点行业评定10家安全生产诚信企业的活动。

3.落实安全科技支撑工程

一是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各镇办要将安全生产纳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安全科技人才培养,加大财政保障性投入,把安全生产发展专项基金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

二是加强关键技术科技研发攻关。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作用,加强合作,加快科技示范工程建设,运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在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救援方面,规划建设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项目。

三是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使用力度。继续推广化工企业推行联锁自控技术和重大危险源自动监控技术;将道路运输动态监管监控范围由长途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扩展到全部客运车辆和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

(三)围绕“两转两提”,强化安全监管监察效能、应急救援功能、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履职能力

1.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监察效能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大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过程监控,实行月统计、季排名通报,严格半年和全年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文明单位、评先等挂钩,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创新安全执法监察机制,实行安全督导多元化,建立联合执法、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机制,加强安全执法监察,促进工作落实。健全安全生产信访举报制度,加大案件核查处理力度。严格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内部监督,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严格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和事故查处责任追究。

三是继续推进和深化城市社区和农村安全工作。到年底,城市社区和农村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群众安全素养进一步提高,安全基础设施逐渐完备,公共安全进一步加强,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80%以上的社区(行政村)达到城市社区安全标准和农村安全标准。

四是全面推行“三分六定”网格化管理模式。各镇办要继续深入开展“三分六定”的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三分”即分级建格、分区包片、分类指导,“六定”即领导定点、全员定责、监管定位、排查定时、培训定期、奖惩定量)。

五是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分类管理机制。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考核、分层管理”的原则,在全区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分类分级管理工作,逐步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分类监管制度。

2.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

一是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各镇办要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修订完善区、镇办二级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年内,各镇办至少组织1次多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综合性演练,各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至少组织2次专项应急救援演练。年6月份第三周为“应急演练周”。

二是强化应急预案备案。安全监管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将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作为安全生产许可的重要条件,加强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和人员培训,监督指导企业落实应急预案的要求和措施。年内,高危行业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备案率达到100%。

三是加快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各镇办、区安监局要加强协调,以公安消防队伍、危化等专业应急救援骨干队伍为依托,建立“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各镇办要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加强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预警预测,做好事故灾害调度报告和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履职能力

一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监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立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定推进安全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履行安全监管监察职责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研究,自觉从大局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各镇办和相关部门要切实解决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工作生活面临的实际困难,着力优化安全生产执法环境,激发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监察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注重在重大督查活动、联合执法行动、事故抢险救援中锻炼培养安全监管监察队伍,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执法素质。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

三是加强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大力开展“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执法方式,建立对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联系点制度。加强对行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权的监督,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的高素质安全监管监察队伍。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区成立“安全”年行动领导小组(全文另发)。各镇办、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组织,根据全区行动方案实施意见制定本辖区、本行业实施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解决在实施行动方案工作中的问题,积极推动安全创建工作。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各镇办、部门、单位要以落实《安全年行动实施意见》为载体,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要着力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又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扎实推进深化“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各镇办要将组织实施安全行动方案的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特别是要加大对公共安全隐患治理、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平台建设、科学技术研究及推广、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职业安全健康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安监系统装备建设等的投入,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三)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区政府将把实施《安全年行动实施意见》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制定督查检查、定量考核和评比奖惩制度,对完成任务好的区直部门和镇办以及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