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行动打算
时间:2022-07-07 10:25:00
导语:旅游扶贫行动打算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建立扶贫开发促进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带动扶贫开发的互动双赢机制,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推动我市率先突破发展,特制定《市年旅游扶贫行动规划》。
一、背景与意义
地处腹地,所辖七县区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有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系中的等五大山脉,这类区域地域偏僻,气候高寒,耕地狭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加上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传统的“靠山吃山”的生存状态已被改变,农民缺乏稳定增收来源,收入依靠外出务工,亟需开辟新的增收途径。一方面,受自然、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地处深山区的贫困区域虽延缓了发展进程,却保护了生态资源,留下了青山绿水,孕育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本理念逐步形成和深化,城镇居民追求自然、追求绿色、追求健康、追求原生态成为一种趋势,发展生态旅游为贫困区域农民增加收入带来了新机遇。更为重要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以推动,为实施旅游扶贫行动创造了条件。
一是《大》热播产生的生态旅游效应,为旅游扶贫行动创造了外部环境。电视纪录片《大》在央视的连续播出,向世人全方位介绍了大的人文、山水、环境、气候、历史、文化、社会、生活,讲述了大对、对中华文明乃至对人类的贡献,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绿色的新形象,引起了世人对这座影响中国的伟大山脉的神奇和向往,掀起了全国生态游的好奇和热潮。
二是“山水”的生态旅游定位,为旅游扶贫行动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制定了《大旅游发展规划》,作出了围绕“山水”的生态旅游定位,着力打造具有国家中央公园品牌形象的千里山水度假旅游胜地,实施以旅游业突破发展为先导,全力推进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部署,这为旅游扶贫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是“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为旅游扶贫行动奠定了思想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于保护和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加快精品景区建设,开辟旅游线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精心打造了四大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漂流、等一批知名旅游产品,走出了以生态旅游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之路。随着以“最美是”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生态旅游节在我市的成功举办,全市上下已形成了做强生态旅游产业、推动率先突破发展的思想共识。
二、思路与原则
实施旅游扶贫行动,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加快贫困区域脱贫致富步伐,以“旅游”为抓手,探索一种旅游扶贫的新模式,以“生态”为抓手,探索一条产业扶贫的新途径,以“生态旅游”为平台,探索一条以扶贫开发促进生态旅游开发、以生态旅游开发带动贫困区域发展的新路子。
实施旅游扶贫行动,要遵循以下原则:
明确实施对象。围绕全市及县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将适宜发展生态旅游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从事旅游产业且具备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确定为旅游扶贫行动的实施对象,使贫困区域、贫困人口真正在旅游扶贫行动中得实惠。
科学设定内容。坚持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着眼于发挥贫困区域的生态环境优势,找准旅游产业开发与扶贫开发的结合点,科学确定建设内容,合理设置实施项目,实现“旅游”与“扶贫”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突出增收重点。坚持在旅游与扶贫的联动开发上做文章,着力打造一批村容整洁、绿色生态、乡风文明的生态文明村庄,新建完善一批风格各异、设施完备、服务到位的移民安置点,大力培养一批特色明显、产业明晰、初具规模的生态旅游产业专业户,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借助生态旅游尽快脱贫致富。
强化项目整合。适应“大扶贫”工作格局,树立“跳出扶贫抓扶贫”的理念,加大扶贫项目内部捆绑和涉农项目外部整合力度,优先将整村推进、移民扶贫、信贷扶贫、互助资金扶贫、“雨露计划”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扶贫项目向主要旅游景区集中摆放,尽可能将涉农项目向景区及周边辐射区域统筹安排,做到科学布局,内外结合,重点突破,优势互补,合力推进。
三、目标与任务
实施旅游扶贫行动的目标是:从到年,在全市建设10个旅游扶贫移民小区,打造100个生态型村庄,发展农家乐经营1000户,扶持旅游产品开发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400户,建成10个旅游扶贫综合示范区,使10000户贫困农户依托生态旅游实现脱贫致富。
(一)移民小区与农家乐集群建设。围绕旅游景区建设,着力将扶贫移民与旅游移民有机结合起来,优先将景区扶贫移民列入“百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年度计划和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移民小区建设要立足于发展农家乐集群,坚持融入景区、服务旅游、体现特色、注重发展的原则,依托景区自然、人文环境,科学规划选址,合理设计户型,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建成融民风民俗、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移民小区,吸引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玩在农家,使农家乐经营服务成为移民小区的特色主导产业和稳定增收来源,确保贫困农户搬得出、稳得住、富得快。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已建景区移民小区的完善和提高,一手抓具备扶贫移民安置条件的景区移民小区的规划和实施。重点要完善提高商南金丝峡景区庙台子村,溶洞景区村、村,县镇村等4个移民小区的旅游服务功能。新建区镇村;县城村,巡检镇路街村,镇新华村、村,沟村、村;县月日村;县镇村;县乡村;镇镇村,镇村,乡村;县镇村等14个旅游扶贫移民小区。
(二)整村推进与生态文明村庄打造。围绕建设“生态式家园,田园式村庄”,着力将整村推进与生态文明村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政府统筹,项目捆绑,流域治理,板块开发,整村推进”的思路,在全市旅游景点及其沿线周边已建和在建的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面实施以“五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一村一品”为重点的产业基地建设,以科技培训为重点的脱贫能力建设,以“四改一推”(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推广沼气)为重点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以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以提高村级班子执政能力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六大建设,加快推进旅游景区及高速路沿线的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逐步将贫困村打造成“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民居美化,生活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乡村生态旅游村庄,为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全市建成10个集中连片、成效明显、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旅游扶贫综合示范区,重点在牧护关--市区景区--丹凤龙驹寨国家水利风景区--商南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商南城周景区--白浪三省石观光区的绿色文化旅游长廊沿线;终南山公路隧道--柞水牛背梁森林公园--石瓮溶洞及附属东西甘沟景区--凤凰古镇--镇安木王国家森林公园--山阳月亮洞、天竺山自然保护区—漫川古镇及金钱河、乾佑河、旬河梯级水电站开发的山镇柞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环线;抚龙湖--玉虚洞--香山溶洞--老君山--佛山景区沿线;包茂高速柞水营盘至镇安青铜段;沪陕高速牧护关至商南富水段;银武高速麻池河至漫川关段选择确定100个贫困村实施生态文明村庄建设,其中镇安县25个村,县、县各17个村,区16个村,县、县、县各15个村。
(三)资金信贷与旅游产品开发。围绕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扶贫效益,着力将扶贫资金投入与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两轮驱动”的思路,加大扶贫信贷投入,为开发和经营地方土特产品、民俗文化产品、民间工艺品、景区特色纪念品等生态旅游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延长生态旅游产业链条,促使旅游产品成规模、创品牌;加快组建景区互助资金协会,大力扶持一批从事旅游产品开发的专业村、专业户,提高贫困人口自我积累、互助互济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重点围绕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收购、包装、加工,扶持10家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的龙头企业,培育4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350户个体工商户。
(四)雨露计划与从业人员培训。围绕建设集中连片、布局合理、富有特色的农家乐集群,着力将“雨露计划”培训与农家乐经营户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转变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方式,在景区大力开展文明礼仪、农家烹饪、经营管理、民俗文化、农业观光等方面技能培训,扶持和引导贫困农户发展农家旅馆、农家餐馆、农家观光园、农家采摘园、农家鱼塘、农家作坊、农家茶馆、农家药膳等生态旅游配套服务项目,进一步丰富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形式,促使农家乐有特色、上档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就近创业。要以旅游景区内的旅游扶贫移民小区、生态文明村庄为重点,以吃、住、行、游、购、娱为内容,集中培训农家乐经营管理人员2000人,扶持发展年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农家乐经营户1000户,使景区贫困户实现由贫穷迈向富裕的跨越式发展。
四、组织与管理
(一)统一思想认识。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旅游扶贫行动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将旅游扶贫行动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不断推动思路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确保工作富有特色、富有朝气、富有新意、富有实效。
(二)科学编制计划。各县区要准确把握新阶段生态旅游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认真编制旅游扶贫行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逐级明确工作重点和措施,做到总体思路清晰,目标任务合理,工作措施有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市上成立由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市扶贫局、旅游局、发改委、财政局、林业局、农业局、水务局、文广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旅游扶贫行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扶贫局,具体承担计划制定、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等日常性工作。各县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确保旅游扶贫行动稳步有序推进。
(四)紧密协调配合。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将旅游扶贫行动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新抓手、新载体,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全力推进景区及沿线周边的综合整治和生态村庄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扶贫行动整体效果。
(五)做好宣传引导。各地要注重政策宣传,采取办墙报、写标语、印发资料、组织参观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旅游扶贫行动的积极性。重视舆论引导,积极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旅游扶贫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努力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六)强化督促检查。市、县区要围绕落实目标任务,采取现场检查、通报督办、巡回观摩、总结评比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旅游扶贫行动按计划、逐阶段、分步骤的稳步推进,力争使旅游扶贫成为扶贫开发的新品牌、新亮点。
- 上一篇:科级干部任职培训发言稿范文
- 下一篇:学校七一新党员代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