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旅游会展业工作计划

时间:2022-07-09 03:19:00

导语:旅游局旅游会展业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旅游局旅游会展业工作计划

为将*市建设成为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现制定*市“*”服务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回顾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80.1亿元,比*年增长100.7%,年均增长14.2%;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3%。提供地域财政收入达到169亿元,占全市地域财政收入的44.4%;提供地方财政收入55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51.9%;从业人员达到146.7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0.8%,比*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

(二)行业结构逐步优化。“*”时期,*市传统服务业档次明显提升,新兴业态异军突起。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旅游会展、科技信息、现代物流、社会服务业等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7%,比*年提高10.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年的9%提高到20*年的11.3%,交通邮电业由12.7%提高到14.7%,房地产业由4.9%提高到6.9%。

(三)骨干企业支撑有力。20*年,全市营业收入过5000万元的服务业企业达到490家,过亿元的服务业企业达到248家,过10亿元的服务业企业达到27家。全市过亿元的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188亿元,占全部服务业营业收入的50%。

(四)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期间,全市以光纤通信为主,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为辅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建设成效明显,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108个,各类专业市场736个,市场交易额583亿元。各类金融机构达到53家,初步建立起数量众多的各类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为市场主体的功能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市、区、街、居4级社区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在全省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五)存在问题。

1.产业层次偏低。从总量上看,20*年*市服务业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2位,总量仍然偏低。从其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达55%以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房地产、旅游、会展等行业发展相对不足,一些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如信息咨询、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还未形成产业优势。有*特色的产业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2.产业化进程缓慢。在全市服务业中,由于部门、行业较多,布局较为分散,产业链条较短,产业间渗透式发展态势尚未形成,致使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规模效应不明显。目前,*市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科技、文化、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行业基本没形成产业化。

3.发展活力不足。与市场经济亲合度高的经济成分发育不充分,在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不足40%。从市场开放度看,城市公用事业、邮电通讯等行业垄断程度仍然较高,缺乏引导吸纳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建设的有效机制。国际化水平不高,与国际服务业企业间的融合度低。20*年,全市服务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仅1.33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只有5家服务业企业来*市投资。

4.投资力度不大。“*”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616亿元。吸纳域外资金的能力不强。20*年,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仅占总投入的2.3%。*地区服务业上市公司“*”期间实现直接融资仅14.9亿元。

二、发展环境和条件

当前,*市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省会现代化建设步入新阶段,为加快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扩大内需、扩大就业、扩大财源,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省会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和现实条件。

(一)国际形势。随着经济发展由以生产制造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服务领域的逐步扩大,结构层次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形式,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加快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步伐。随着*国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对外资开放,推动了国际服务业向*国的转移,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

(二)国内形势。国家把发展服务业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已经采取和正在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将促进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多层次的市场空间和内在动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服务业发展的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扩展,服务业将成为*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会极大地拓展相关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现代服务业在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将明显增强,发展潜力更大;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的改革,将有利于服务业供给的增加,为*市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三)*市情况。作为省会城市,集聚资源、集聚要素的能力更强,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更大,发展服务业的优势更加突出。特别是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完善的金融服务系统、发达的信息网络和丰富的科教资源,使*市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市服务业发展需求潜力巨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有利于扩大服务范围。相对发达的制造业,特别是重点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会极大地拓展相关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对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产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市的城市化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省内各城市前列,在国内同等城市中也居上游水平,使能够享受现代服务的人数相对较多,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层次的多样化,将在住房、通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服务需求。

三、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为全省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强化推动一、二产业发展服务的功能,强化为广大市民生活服务的功能,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构筑起产业层次较高、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尽快成为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二)指导原则。

———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的原则。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服务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以“入世”为契机,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拓展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国际化水平。

———坚持以产业联动促发展的原则。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拓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发展领域,增强现代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间的融合渗透式发展。

———坚持以结构优化促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需要为目标,把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有机结合起来,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提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坚持以推进城市化促发展的原则。抓住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服务业形态布局,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后劲。

(三)发展目标。到2010年,在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基本建成区域性的现代物流中心、旅游会展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商贸流通中心,构筑起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层次较高、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建成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1.总量快速增长。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规律要求,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全局,努力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590亿元,比20*年增长80.7%,年均增长13%。

2.产业结构优化。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45.5%。城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年的68∶26∶6调整到51∶40∶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由20*年的40.7%提高到52%。

3.就业比重提高。拓展产业发展领域,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到2010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2%。

4.财税份额稳定。提高产业发展集约度,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到2010年,服务业提供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5.骨干作用增强。实施“3156”工程。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品牌优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到2010年,骨干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00亿元,年均递增16%。重点培育营业收入过5000万元服务业企业1000家;过亿元服务业企业500家;过10亿元服务业企业60家。

四、发展重点

(一)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

1.金融服务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加快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到2010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6%。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000和6550亿元,年均增长15%和15%,保费收入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7%。

优化空间发展布局。进一步提升以泺源大街、经七路为中心的传统金融商贸区的功能;同时高标准建设东部新城金融商贸区,广泛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使其尽快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标志性核心区。到“*”末,基本形成以泺源大街、经七路传统金融商贸区为基础,东部新城金融商贸区为核心的功能互补的金融功能区布局。合理优化金融网点布局,一方面按照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优化市区金融机构网点,重点发展东部新城网点,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县域农村的金融网点布局,最终形成城区、县域和乡镇三级结构相配套的金融网点布局。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推动金融资源的优化整合,着力健全金融服务网络。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济扩展业务。积极发展地方性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拓展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加大上市公司重组和后备上市资源培植力度,搞好境外上市指导服务,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引进中、外资保险公司、保险评估公司以及保险人公司,加快发展再保险市场,完善保险市场体系。努力加强黄金市场建设,完善省会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培育民营金融机构。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地方商业银行做大做强。

加强服务功能建设。努力创新金融业务和服务方式,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具有高效服务功能的金融体系。认真落实*市鼓励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对金融机构入驻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对话制度,形成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之间顺畅的沟通联系机制,统一协调解决*市金融市场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消费信贷业务规模。推进金融业务创新,提高服务水平,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打造“诚信*”品牌。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配套联动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维护机制。政府有关部门与驻济各金融监管机构协调配合,完善金融市场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和防范化解风险长效机制。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助各金融监管机构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加快推进信用评级工作,督促金融市场参与者树立诚信意识。通过各种措施,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形成自觉维护社会信用的良好氛围,把*市建成金融市场运行安全区,为金融中心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道德环境。

2.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构筑以物流园区为依托、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到2010年,物流成本占社会生产成本的比重降至15%。

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改造提升盖家沟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担山屯和郭店物流园区。建设*国际集装箱分流中心、空港、邢村、桑梓店4个物流中心,贤文、方家庄、农高区、开山、胡同店、东营子、崔寨7个物流站。在长清、章丘、济阳、平阴、商河各建1处县区级物流中心。

完善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加快建设航空、铁路、公路等物流通道,加强物流信息规范化管理,重点建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形成高效便捷、功能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引导企业进行物流外包,逐步将企业自办物流剥离给第三方物流,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重点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综合性第三方物流企业。

3.旅游会展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做大做好名城、泉城、省城“三城”文章。在市中心,依托四大泉群、大明湖和老城区,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泉文化品牌,形成泉、湖、河、城相映生辉的中心旅游区;以章丘百脉泉群为依托,以洛庄汉墓、龙山文化为辅助,打造东部泉群、历史文化旅游区;以锦绣、锦云、锦阳三川河系、山体为依托,打造南部山区生态休闲旅游区;以灵岩、五峰为依托,以平阴洪范、玫瑰观光为辅助,重点建设以高尔夫球场为重点的五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西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以百里黄河为依托,以北展水体、商河温泉为辅助,打造黄河景观旅游区,重点建设鹊山龙湖新区、商河温泉休闲度假区等项目。二是培植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通过强强联合、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方式,深化旅游企业改革,组建大型旅游骨干企业。三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信息中心、旅游救援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市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四是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餐饮、购物和娱乐设施,丰富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进一步繁荣旅游夜生活。积极开拓市场,推进与周边城市的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国内旅游,重点突破入境旅游。

大力发展会展业。建立健全会展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特色会展、专业会展。推进会展业市场化进程,逐步实现会展运作模式由政府直接承办为主向以市场运作为主的转变,形成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小型会展企业为辅助、专业化分工合作与优势互补的会展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会展公司、会务公司及中介服务机构,延长会展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会展项目品牌化,加大培育*展会品牌力度,打造“精品展会”。加大各类大型展会的争办力度,力争使更多的国内、国际性的大型展会在*市举办。

4.科教文卫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教育培训业、文化娱乐业、卫生保健业和体育健身业。到2010年,科教文卫产业增加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13.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1.6%。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形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科技研发服务平台,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重点领域取得重点突破,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发展一批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和产品。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建设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吸纳力强的产业化基地,培植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到“*”末,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1000家以上。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实施不同年龄段、不同工种职业的针对性职业培训。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带动各类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构建高中初级并行、城乡并重的新型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培训。规划建设西部普通高等教育、东部职业高等教育集中区。

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培育和推出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转企改制,推动艺术院团完善内部机制和运行机制,以产业化模式组建股份制演艺集团。鼓励社会资金建设广播影视创作、拍摄和制作基地,稳步推进财经、休闲类电视频道,促进广播影视业向规模化、数字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支持以动漫、游戏、卡通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代表*市城市文化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主城区东部大型文化娱乐中心、神洲生态乐园、数字电视建设、龙山西河文化游乐场、洛庄汉王陵博物馆等一批重点项目。

大力发展医疗保健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分类指导,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稳步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卫生资源,调整优化医疗卫生机构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医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专业医院为辅助、防疫保健站为基础的市级、社区(街道)级两级医疗卫生系统,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业。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加速体育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构筑建设体育市场的框架体系,以承办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鼓励社会各界承办水平高、影响大的国内外商业性赛事。大力发展体育服装器材、体育彩票、体育健身娱乐业等体育产业,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建设奥体中心等一批体育设施。

(二)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1.信息服务业。围绕建设区域性信息中心,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培育繁荣信息服务市场。到2010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年均增长14.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1%。

大力发展软件研发业。建设好齐鲁软件园综合技术支撑平台,构建行业联盟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软件出口5大产业基地。培植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软件名牌产品。力争到2010年软件产业累计投资达到150亿元,销售额达到360亿元,利税达到38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

加快发展电信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重点搞好政务中心、奥体中心、东西部新城通信网络建设和信息管线综合改造。继续壮大网通、电信、移动、联通、卫通、铁通等骨干企业,推进各大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在继续发展普遍电信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声讯服务、语音信箱、呼叫转移、internet接入等多种通讯业务,加速开展移动公务、移动商务、移动生活等新型服务。加快通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相互融合,积极开拓下一代互联网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业务,不断提高通信服务质量。大力普及农村电信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电信消费水平。

加快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支持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推动发展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产品。大力发展网络广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互联网信息服务,推动综合门户网站和专业信息服务网站的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健全安全认证、物流配送和网上支付体系,构筑网上交易平台。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构架的政务信息系统,大力推行政府上网和办公自动化工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城市信息和交换共享化、城市生活和管理网络化。培育壮大广电、百灵、新视听、视网联等龙头企业。2.中介服务业。以市场化、专业化为方向,加快形成种类齐全、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中介市场主体。培育和发展金融担保、信用评价、人才培训等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中介机构;公证、仲裁、资产评估、计量认证和质量检验等具有公正、监督性质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信息咨询、商标、期货公司、交易经纪等服务、性质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等具有沟通协调职能的自律性中介组织。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引进中介服务企业。

规范中介服务行业管理。对仍隶属于政府的中介服务企业、经营性中介服务事业单位,要加快与政府机构脱钩。对承担某些政府委托职能的中介服务事业单位,要予以界定,明确职责,加强管理。行业协会与主管部门要适当分离,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健全从业人员和机构准入制度。加强中介服务行业信用建设,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3.房地产业。以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商贸用房等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有序发展。到201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13.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2%。

优化住宅开局。老城区实施“中疏”策略,适当控制居住人口容量、建筑容量,增加绿色空间和活动场所,重点开发改造泺口西居住区等46个片区。西部城区以长清旧城区改造和新建居住区为主,重点开发改造大学城居住区等7个片区。东部城区以少量旧村改造和新建居住区为主,重点开发改造唐冶居住区等5个片区。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以高档商务楼、写字楼为载体,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完善,具有一定超前性和示范性,能够体现*特色的商居组团,吸引大批集聚性、拉动性强的管理型、智能化高科技企业及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结合各层次商业中心建设,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大力推动楼宇经济发展。

加强房地产业管理。以市场调节为主,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完善供需调控体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强总量调控,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和住房消费者理性消费,促进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优化住房结构,加大普通商品房建设力度,适当控制高档商品房建设比例。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和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安康居住工程。注重中低价商品房、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合理选址,加大对上述项目的招商建设管理力度,实行项目产品限价招商和一定的优惠条件。启动廉租房计划,保障社会最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利。进一步激活并规范二手房市场,不断完善二手房市场的供求机制,加快省、市直房改房上市进度,持续扩大二手房房源。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5年内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0万平方米。

4.社区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步伐。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多种经济并存、服务手段先进、覆盖范围广泛、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

加快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区、街、居4级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市社区服务网”,实现全市社区服务的信息交流与社区资源的共享。

加快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对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有条件的机关后勤服务设施进行改革和资源整合,向社区开放,并逐步改制为具有社区服务功能的独立法人企业或社区服务业企业。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社区服务资金,引导和培育各类民间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创办各种社区服务企业。

(三)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1.商贸餐饮业。优化行业内部结构,努力提高产业档次和服务水平。到2010年,商贸餐饮业增加值达到4*亿元,年均增长12%,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调整为2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50亿元,年均增长14%。

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商业总体布局要形成“一核两区四片四中心”的基本框架。以古城区为主体,以泉城路为中轴,以泉城路、泉城广场、趵突泉、大明湖为标志,改造建设特色鲜明的商业核心区。在顺河街以西、西二环以东、经十路以北、经一路以南区域改造建设传统商埠区。在历山路以东、东外环路以西、经一路(延长线)以南、经十路以北的区域,以洪楼广场、山大路科技一条街为中心,改造建设全省最大的现代化科技商务区。依托银座八一店、经十一路人防地下商城、*大厦、会展中心、齐鲁宾馆等大型商贸设施,打造特色鲜明的英雄山商贸片区。在经一路(延长线)以北,北外环路以南的区域,依托交通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批发市场,构建城区北部商品市场商贸片区。在二环东路以东、大辛河以西、龙洞附近,建设奥体燕山现代商业片区。结合西部高校科技园的建设,形成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旅游于一体的高校文化休闲商业片区。在主城商圈的东部燕山新区和西部腊山新区、新城商圈的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的核心区规划设置4处市级商业副中心。

完善流通业态体系。适度发展大型超市、仓储式商场,规范提升中小超市,加快发展购物中心、专卖店、连锁店、便利店等新兴业态,积极推广、买断、消费信贷、网上购物、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建设和提升洪楼商业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优化整合北园家具饰材、洛口服装、经十西路汽车交易等骨干市场群,改造提升七里堡农副产品超市、*海鲜大市场等重点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建设明水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万商大市场等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档次高的批发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高科技含量和现代管理水平。

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以三联家电、*百货、银座商城、人民商场、华联商厦等上市公司和商贸服务优势企业为龙头,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实力强的流通大企业、大集团。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市流通企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品牌。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重视和加强对大观园、万紫巷等知名企业商标、商业老字号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加快完善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3大网络。健全完善农副产品流通服务网络,积极发展从事生产、销售、信息、技术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建设一批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健全完善农用生产资料服务网络,大力推动农资流通体制改革,规范整顿农资市场秩序,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加快推进*市农资连锁配送中心、*惠昌农资连锁配送中心、章丘市供销社农资大市场、济北农资连锁经营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服务网络,整合农村流通设施,鼓励重点商贸企业下乡,发展乡镇连锁超市及村级便民超市。

提升餐饮业发展水平。按照高、中、低档相匹配,大、中、小型相协调,促进发展和规范管理相结合的要求,推动全市餐饮业壮大规模,提升层次,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达到16%以上。大力培育特色品牌,壮大名优企业,弘扬餐饮文化,鼓励连锁经营,推进酒店标准化工作。挖掘“老字号”餐饮资源,支持其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加快“小吃街”规划建设,重点建设经十一路*名优小吃城、七里河美食城、佛山街至千佛山路等一批餐饮特色街区。深化实施“早餐工程”,形成高档早餐和快餐式大众早餐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市场格局。

2.交通运输业。充分发挥*市交通枢纽优势,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有效整合各类运输资源,努力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通畅、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产业体系。

客运业。合理布局客运线路和站点,积极发展中高档客运车辆,到2010年中高级客运车辆比重达到60%。提高公路客运效率,逐步实现长途客运节点化、中长途客运直达化和城乡客运公交化,高速公路500公里内客运实现当日往返。

货运业。大力发展以公路铁路为主的多式联运,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各县(市)区为集散节点,与周边地区联系方便的货物运输网络。公路货运实现市域范围内12小时、省内县城24小时送达。鼓励发展专用运输车辆,推动实现货物运输标准化。改革铁路运输组织方式,加强铁路、公路运输的有效衔接,大力发展跨区域集装箱和专列运输。增辟航空货运专线,构筑航空快运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充分认识新形势、新体制、新环境下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来抓。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做好重点领域发展的专项规划。三是建立服务业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加强监测,完善考核,充分调动各行业和各县(市)区的积极性。四是建立与行业管理部门、各县(市)区及重点企业的定期联系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市服务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稳步放宽准入条件。一是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限制。对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有关规定进行认真清理,制定公开透明、规范统一的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限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二是创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规范各种收费、各类市场交易行为。三是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加大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和城管监察力度,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公开招投标制度,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管,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是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以参股、控股、收购、兼并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服务业中的比重。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鼓励企业通过强强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优化组织结构,实现国有资本的有效利用,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施名牌战略,促进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推进市场化进程和社会化建设,积极推进部分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引导工业企业,将其核心竞争力以外的附属服务剥离成社会化的专业服务。积极推进后勤服务、配套服务由内部自*服务为主向社会服务转变,大力提高服务社会化程度。

(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一是积极有序地扩大*市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策划推出一批大型服务业项目,切实加大引资、引智、引技力度。二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驻地经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地区总部)、国内大企业集团决策中心、研发中心入驻*,提升*市为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服务和辐射功能。三是拓宽对外合作的新领域。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着名公司来济建立经营采购中心、大型旅行社、批发零售等骨干龙头企业及医疗、中介服务组织等,引进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在济建立机构,提高*市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能力。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到2010年,*市服务业累计投资3300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45.8%。一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争取更多更好的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的政策性资金支持,进一步发挥好*市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服务行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服务业的贷款担保体系。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吸纳域外投资累计实现1650亿元,占总投资的50%。服务业累计吸引外资投入18亿美元,新引进世界500强服务业企业9家以上。三是加大民间投资力度。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通讯、公交等公用事业领域和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领域。四是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期间实现直接融资50亿元。五是加大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力度,更多更有效的利用银行贷款。

(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职业企业家,以及适应“入世”而急需的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制定实施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计划。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发挥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产业聚才、项目引才、人才带才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服务领域高层次人才。三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人才、智力、项目相接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市服务业发展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