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工作计划
时间:2022-01-19 09:53:00
导语:旅游局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年,我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旅游局的正确指导下,按照“树雄心、展‘两翼’、抓落实、促腾飞”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20*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成绩及特点
全市上下围绕打造“中国避暑之都”的城市品牌,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取得了明显成绩。我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314.14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25.44%;接待海外旅游者12.09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35.56%;旅游创汇5872.28万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0.41%;国内旅游收入120.8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36%;旅游总收入125.2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19%。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我市旅游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品牌和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带动;三是旅游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四是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入境旅游市场成为发展瓶颈,需进一步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六是法规建设滞后。
实践证明,发展旅游经济,我们应坚持五个“推进”:一是政府主导,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多方融资,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三是铸造品牌,推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四是积极走出去,推进强化旅游宣传促销。五是开展专项整治,推进旅游市场监管。
20*年初,50年不遇的大面积持续雨雪凝冻灾害,给刚刚迈入20*年的贵阳旅游造成极大的影响,旅游经营、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等受到严重的威胁,旅游定点运输企业、郊区宾馆饭店和绝大部分景区(点)和因道路封闭而停业,旅行社被迫取消已预订团队行程安排,市区宾馆饭店滞留大量客人,因水、电、气不能正常供应给经营和服务带来严重的困难。据统计,我市景区基础设施、宾馆饭店、旅游运输业、乡村旅游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因灾损失19599万元。全市各旅行社较去年同期减少团队近600个;全市游客较去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二,预计旅游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四分之三。
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全市旅游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抗凝冻尽职责,融寒冰献真情,把雪凝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全市没有一起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发生,事实表明我们旅游企业的是经得起考
雪凝灾害对20*年全市的旅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团结一致,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纲,扎实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做好灾后旅游基础设施重建和旅游客源市场谋划工作。
二、20*年工作安排
20*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省第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纲,统领全市旅游工作,发挥旅游行业作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生力军作用,实现扩大就业、旅游富民、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生态建设、环境优美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
20*年我市旅游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为平台,用生态文明理念,整合旅游文化资源,策划“贵阳避暑季”拳头旅游产品、打响“避暑之都、温泉之城”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对旅游者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灾后市场谋划和恢复重建工作;拓展旅游产业规模,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开发模式和节能减排、诚信优质服务的企业经营方式;强化旅游法规、人才队伍、信息化、服务标准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全面夯实贵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走超常规发展的道路,力争达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预期目标,为做大做强服务业、实现市委、市政府“三二一”产业调整战略决策作出应有的贡献。
20*年旅游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力争目标:接待海外旅游者16万人次,同比增长33%;旅游创汇8340万美元,同比增长42%;接待国内旅游者2684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总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50%;旅游饭店能耗占营业收入的比降低5%,景区景点使用环保节水型旅游厕所率达到5%。
20*年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工作,作为旅游行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抓手和切入点
(1)“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是目前中国旅游界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性的荣誉。“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评选标准是依据世界先进旅游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势制定的,是一个国际化的标准,它涵盖了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内容,对建设生态经济、生态城市、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完全符合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目标要求,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及提高城市综合素质、国际化水平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是促进我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战略在旅游业的具体体现。今年我们要以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作为旅游行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抓手和切入点,完成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申报、创建方案和组织动员工作。
(2)以创建“中国最佳绿色旅游城市”为目标,巩固贵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成果,做好迎接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工作,促进中心旅游城市、旅游集散地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的配套完善和提升。
(二)发扬抗灾精神,全力抓好灾后市场谋划和恢复重建工作
罕见雪凝灾害既是20*年旅游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又给20*年的旅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继续发扬旅游业在这场抗灾救灾中表现出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今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和绝对经济指标高于去年,为全市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1)做好春、夏和秋三季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谋划工作,大力宣传促销中、短线旅游产品,弥补因灾带来的损失,确保全年各项既定的旅游目标任务完成。
(2)加大对受灾严重的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国家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政策措施,安排使用好各类救灾物资和款项。
在三月份前完成全市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安全设施的修复工作,消除雪凝灾害对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造成的安全隐患。受灾旅游景区、旅游设施恢复开放和运营前,必须进行彻底检查,不具备条件的坚决不允许投入运营。
(3)要认真总结这次抗击雪凝灾害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旅游应急机制和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提高旅游行业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三)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扩大旅游产业规模
(1)充分发挥旅发大会机制的政府主导作用,落实市第一届旅发大会决定,办好第二届旅发大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青岩民俗文化休闲度假区和开阳十里画廊喀斯特生态乡村旅游度假区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促销、人员培训、经营管理等“板块式”集约开发,把青岩民俗文化休闲度假区(花溪公园、花溪湖小三峡、花溪十里河滩、镇山村布依生态博物馆、天河潭景区、黔陶桐墅书屋、燕楼夜郎文化、高坡苗族风情区等)和开阳十里画廊喀斯特生态乡村旅游度假区(清龙河十里画廊、南江大峡谷、香火岩、马头寨、凤凰寨等)作为“避暑季”的重要拳头产品,作为贵阳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
(2)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扩大旅游产业规模。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经验,集中帮助2-3个具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村寨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以改善农户住宿接待条件为重点、以旅游食品加工、民间工艺品开发为重点;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选择部分示范户做改厕、改厨及污水防治试点工作;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将发展旅游融入城乡一体建设之中,促进城乡特色文化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并通过城乡一体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市旅游业发展。
(3)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放宽旅行社市场准入,与贵阳有旅游协作关系城市的旅行社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通过参股、控股、参与竞标等形式互相进入市场,可直接带着当地国内团队到贵阳旅游;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饭店管理集团和景区管理公司,缩短我市与先进饭店和景区管理水平的差距;鼓励我市城市经济型酒店、城郊度假型酒店的发展,今年通过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与推行,将他们纳入行业管理、服务和统计的范围。
(四)以生态文明理念,做好旅游立法、发展规划、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重点项目工作
(1)以《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为立法依据,进一步完善《贵阳市促进旅游发展办法(草案)》,制定《贵阳市温泉资源开发保护管理条例》,将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具体化、制度化,以法律规范予以保障执行,促进贵阳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以生态文明城市和“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标准为依据,做好《贵阳市旅游发展规划》、《贵阳市温泉旅游开发规划》和《贵阳市环城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带总体规划》等总体规划和区域专项规划的修订和编制工作。
(3)推广覆盖旅游经济全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积极导入ISO系列标准、绿色环球21系列标准,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城市标准和“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标准、星级旅游酒店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旅游厕所标准、旅游规划资质标准等国家/行业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编制《贵阳市经济型酒店规范》、《贵阳市旅行社门市部规范》、《贵阳市乡村旅游示范户规范》、《全市主要景区标识牌设置规范》和《全市旅游景区标识中英文译法规范》等地方旅游标准,并组织实施。
(4)加强宣传和指导,制定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制度,推进我市包括各级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民族文化遗址和村寨、民族生态博物馆、特色艺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和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温泉度假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在内的各级旅游景区(点)名称申请旅游服务商标和旅游地理标志;鼓励和扶持旅游传统工艺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申请、登记外观设计专利权和著作权。完成3—5家旅游企业申请旅游服务商标、旅游地理标志和专利的申报工作。
(5)制定贵阳市重点旅游项目申报和评定制度,建立由政府主导,中介机构规划设计、专家论证,实行全社会公开招标的竞争性开发机制。在这一机制下,进一步完善“贵阳旅游项目库”建设。相对集中财力加大对开阳“十里画廊”旅游区、贵阳乌当温泉度假旅游中心、乌当旅游商品文化城、南明河城市风光旅游带以及青岩古镇等重点旅游精品区的工作力度。
(五)以“避暑季”为重点,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1)认真做好“避暑季”旅游活动和旅游线路产品的策划,在市总体活动的框架下,陆续举办民俗文化、会展博览、体育竞赛、美食茶艺、乡村体验、温泉康疗、森林休闲、宜居家园、都市纳凉等缤纷避暑旅游主题活动。组织旅行社推出“自驾车和自行车旅游”、“候鸟式养老避暑旅游”、“古镇文化和民俗文化体验旅游”、“山地水上竞技体育旅游”、“都市小吃、茶馆、酒吧、会所、健身、娱乐夜生活休闲旅游”、“喀斯特生态观光、探险、摄影旅游”、“温泉休闲度假旅游”、“高尔夫度假旅游”、“乡村体验旅游”、“森林氧吧、书吧、雾浴、汤浴避暑休闲旅游”等具有贵阳鲜明特色的旅游线路产品。全天候、全方位、全彩频向广大游客展现一个清凉美丽、舒适易人的爽爽贵阳。
(2)创新旅游宣传促销策略和手段,以“避暑季”为重点,进行市场调研、建立营销模型,运用科学的手段和工具来指导市场营销。将“避暑季”形象宣传与旅游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将企业利益与旅游者获得真正美好的旅游经历结合起来,打造出对海内外旅游者有巨大吸引力的目的地形象。
加大国内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国内旅游市场的促销重点放在重庆、广州、深圳、武汉、长沙、江西等地“火炉”城市,深度开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重点城市、京津地区客源市场,与这些城市知名旅行社合作,联手推介贵阳“避暑季”线路;邀请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的旅行商、媒体和旅游管理部门来筑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交流与协作;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组织促销活动;继续做好在星级饭店摆放形式多样、制作精美、品味高雅的文化旅游宣传品,让每位游客了解贵阳、认识贵阳,进一步激发游客旅游的情趣。
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组织、动员全市各级旅游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广大旅游工作者,增强入境旅游市场开拓意识,加大入境旅游市场促销力度,瞄准港澳台、东南亚和韩国、日本等主要客源市场,加强宣传促销攻势,大力开拓旅游直航包机业务,积极发展境外旅游客商,努力扩大外联组团规模,使我市“中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3)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按照规模化、高级化、垄断化的要求,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打破行政区划界线,跨区域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重点建设“贵阳(息烽集中营、乌江峡)、遵义(遵义会议、娄山关)、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广安(邓小平故里)”红色旅游精品线和“荔波(小七孔、茂兰)、贵阳(南江大峡谷、天河潭、红枫湖)、安顺(黄果树、龙宫)、毕节(织金洞)、兴义(马岭河、万峰林)、曲靖(九龙滩)、昆明(石林)”中国喀斯特精品旅游线;研究贵阳至广州沿“两高”(公路、铁路)的旅游精品线路;加强与泛珠三角地区城市的旅游合作,开辟无障碍旅游区域组合各地旅游线路,形成区域市场合力,联合开展各类宣传促销和推介活动,共同树立跨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配合宣传、文化等相关部门做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的形象宣传工作,特别是“避暑季”活动和线路产品的推介工作。
(5)充分发挥媒体和网络的宣传效果,大力宣传贵阳旅游资源,打造“避暑季”旅游品牌,树立城市旅游形象。以选择全国有影响的媒体投放形象宣传片,与媒体联动举办旅游活动,与全国著名网站合作,提升强化贵阳网功能等方法,加大媒体宣传贵阳的力度,同时制定媒体宣传贵阳旅游的奖励办法,鼓励媒体大力宣传贵阳旅游。
(6)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要求,制作或更新贵阳旅游系列宣传资料,丰富内容。
(7)建立旅游市场开拓激励机制。在做好奖励境外和省外旅行社组织团队来筑旅游的同时,鼓励贵阳的旅行社到客源地招揽客源,并研究制定鼓励措施。
(六)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增强旅游发展后劲
(1)根据贵阳旅游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制定《贵阳市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贵阳市旅游行业岗位规范》。
(2)创新旅游职业教育培训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贵阳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集中的优势,依托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贵阳市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以中心为基础和龙头,建立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教育机构和旅游企业三位一体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机制,通过市场运作手段,实现教育培训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强化政府对旅游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协调和推动作用,形成了“一个中心,辐射全市”的旅游培训格局,改变分散办学、重复办学、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状况。
(3)推进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等级考试和旅游专业人员技术等级考试制度。启动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旅游教育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完善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岗位培训制度。
(4)在贵阳市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的统筹下,完成5000人岗位培训工作,特别是温泉旅游企业全员岗位培训工作和开阳十里画廊喀斯特生态乡村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
(七)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促进数字化贵阳旅游
(1)启动贵阳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项目建设,利用互联网,结合数据库、多媒体、网络营销等技术手段及方式进行旅游宣传促销。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将贵阳旅游网有关贵阳市城市概况、人文历史、风景资源、接待设施、旅游线路、交通运输及地方土特产等信息资料,按照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和“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需要,重新整理输入,形成图文并茂,具有指南查询、建议设计等多方面功能的计算机信息库。
(2)对贵阳旅游网进行升级改造,开发建设“网上办公系统”、“旅游预订系统”、“网上咨询服务系统”、“网上旅游投诉咨询系统”等。年底前将旅游企业纳入这一平台,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在便民服务中、行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应用。
(八)以规范管理为核心,营造和谐旅游市场环境
(1)广泛开展诚信旅游活动。按照省旅游局的总体布署,建立旅游企业诚信经营体系和旅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在全市旅游行业广泛开展诚信旅游系列活动,推进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旅游者理智明白消费。抓好旅游市场的整顿和规范,认真受理游客投诉,抓好对旅游投诉案件的查处工作。建立旅游安全责任制,制订完善旅游重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处置预案,实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体系,对诚信旅游企业定期公示,动态管理,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素质。
(2)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管理。积极探索旅行社收客网点建设,着力加强旅行社门市部的管理,并做好旅行社年检工作。进一步规范出境旅游市场,加快旅行社保险体系建设,切实将旅游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提升星级饭店服务质量。针对旅游星级饭店规模不断扩大、水平和质量亟待提高的状况,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星级饭店管理效能评比和服务技能大赛,促进全市旅游饭店业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4)加强导游的管理。组织、动员广大导游人员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意识、职业道德观念和业务能力,增强导游人员从事导游工作的荣誉感,从而提高他们做好导游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继续探索导游人员管理方式,推进导游服务管理机构建设,逐步构建导游管理体系。
(5)加大协会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旅游协会的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广大会员单位开展调查研究、考察培训、经验交流、行业自律等活动,促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6)积极推进节约型旅游行业建设,引导旅游企业弘扬绿色文化、加强绿色管理、提供绿色服务、采用绿色科技、开展绿色宣传。
在全市宾馆饭店业开展绿色饭店创建和宾馆饭店、景区景点节能降耗工作。制定绿色饭店创建和宾馆饭店、景区景点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时间、工作重点、政策支持。推动绿色饭店创建和宾馆饭店、景区景点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实现能耗降低5%的目标。景区景点环保节水型旅游厕所使用率5%。
(九)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1)市、区旅游管理部门要以争创“学习型、服务型、效益型”机关活动突破口,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进程中:一要学旅游。要认真学习旅游生态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知识,把握旅游经济发展规律,指导并推动旅游工作。二要懂旅游。要熟悉本地旅游情况,弄清国内外及周边旅游发展态势,特别是要懂得如何进行旅游资源整合、项目编制、营销策划等。三要谋旅游。要站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高度,来谋深产业规划、谋准工作思路、谋实发展措施。四要抓旅游。要敢抓旅游难点、善抓旅游重点、会抓旅游关节点。
(2)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贵阳市旅游管理部门首问负责制度》、《贵阳市旅游管理部门限时办结制度》、《贵阳市旅游管理部门责任追究制度》和《贵阳市旅游管理部门目标考核管理制度》,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旅游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和旅游行风建设,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树立全市旅游行业的新形象。
(3)深入开展调研,搞好旅游统计工作,使旅游统计数字更加客观、准确、可靠,更真实反映我市旅游业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旅游工作,为宏观经济工作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今年应将旅游行业人力资源、旅游就业人数、乡村旅游、城市经济型酒店、城郊度假酒店纳入统计范围。
(4)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局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真正塑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队伍。
(5)结合实际,做好“双千工程”、帮村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伟大进程中,旅游业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战略部署,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超额完成2008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共同促进贵阳市旅游业的腾飞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