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局事业发展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18 09:02:00
导语:劳保局事业发展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09年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的一年。总的工作要求是: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努力稳定全市就业局势,不断完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全力为企业、为群众、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主要工作目标是:全年新就业3.5万人,就业转失业人员再就业0.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企业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扩面1.7万、1.8万和1.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职工培训4.2万人,培训高技能人才2200人,完成技能鉴定1.7万人。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四个重点:
(一)突出抓就业防失业,保持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就业是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关系每一个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2009年,我们要把抓就业、防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全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一是把扩大就业与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全力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要积极配合经济发展部门,完善鼓励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保护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有效增加就业岗位。深入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各级政府促进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积极的就业促进措施,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带动更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主动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以保企业实现保就业的目标。要把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条件选择职业。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益性岗位,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进一步完善面向所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强化援助的针对性和机制的长效性,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等困难弱势群体稳定就业。二是把扩大就业与调控失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防控失业。坚持一手抓就业、一手防失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前,要加大失业调控力度,落实突发严重失业问题限时上报和企业运营情况定期调度制度,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配合联动的监控体系,不断健全失业监控预警机制。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定期巡视,对目前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行业(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动态掌握企业动向和职工变化趋势,防止发生规模裁员等严重失业问题。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促进就业的职能优势,根据缺工企业的用工需求和裁减人员的技能情况,及时搞好对接,切实做好裁减人员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要加强失业人员管理,进一步完善失业登记制度,将有就业需求的城乡各类失业人员,全部免费纳入失业登记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及时提供失业保险待遇。允许欠缴失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在签订缓缴协议的前提下,正常转移职工的失业档案,并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累计缴费时间核定失业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三是把扩大就业与加强职业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以培训促进就业。把加强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将技能培训和鉴定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构建“一体化”就业培训格局。要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实施特别的职业培训计划和就业与创业提升计划。当前,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目前生产任务不足的时机,广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稳定职工队伍,做好技能人才储备。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各类技能大赛,培养和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要根据失业人员的培训意向,组织好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增强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切实做好返乡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全市各类技工院校是就业培训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培训主力军作用,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推进定单式、定向式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培训时限,提高培训层次和标准,延缓就业压力。四是把扩大就业与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全心服务就业。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继续加快中心市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统筹城乡的市、县、镇三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体系,为劳动者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好系列主题就业服务活动,为城乡劳动者择业和企业用工搞好服务。当前,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进一步规范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组织,鼓励各类职业中介为城乡劳动者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严厉打击非法劳务中介,为劳动者择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突出抓完善促提高,推动社会保障政策不断惠及广大职工群众。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和经济运行的“减振器”,具有调节社会需求、平抑经济波动的重要作用。2009年,我们要在去年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全面改革的基础上,把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放在政策制度的巩固、完善和提高上,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切实发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拉动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一是加大扩面征缴力度。今年虽然一些困难企业缴费能力会下降,但我们扩面征缴的力度不能减。在稳定现有参保企业和人员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外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不断提高参保覆盖面。要坚持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依法督促其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在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采取一次性措施适当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降压;对暂时无力缴费的困难企业,及时与相关部门审核并向省政府申批缓缴社会保险费,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二是切实抓好职工养老保险。在抓好各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适当延长缴费基数过渡期,缓解他们的缴费压力,避免出现断保断缴问题。继续稳妥抓好大龄城镇居民参保工作,让更多群众享受到社会保障待遇。提前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数据测算等基础性工作,为全面实施做好应对准备。切实抓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三是继续完善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职工医保重点抓好新政策在三市的全面推开,加大指导协调力度,确保三市新老政策平稳过渡,为市级统筹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好医保基金的效能,研究推行单病种付费等控制办法,切实控制费用的过快增长。城镇居民医保要进一步完善现行政策,探索门诊统筹办法,提高政策吸引力和保障水平,努力扩大参保覆盖面,力争全市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工伤保险重点抓好特殊、危险行业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优先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继续抓好工伤康复中心的管理和运行,不断提高康复能力和水平,减轻工伤职工的病痛和家庭负担。生育保险重点抓好服务领域的拓展,加强育龄妇女生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企业和基层,依托医院做好孕前教育和产后服务。四是积极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充分用足用活政策,继续研究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重点抓好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提供相应的就业服务和培训,充分发挥好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的三大功能,同时根据上级要求,择机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五是突出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这是今年全市社会保险工作中的唯一一项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重要措施。2009年重点抓好环翠区、高区、经区的试点推行,为明年在全市全面铺开奠定基础。三区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抓好政策的宣传和经办人员的培训,精心组织,深入发动,充分调动广大参保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把好事办好。其它市区要加强调研,搞好数据测算,为明年推行做好准备。六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基金监督和管理。要不断强化“高压线”意识,按照安全、高效、规范、有序的要求,落实和完善基金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基金管理行为,扎实搞好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防止出现新的挤占挪用和欠费问题。要创新基金监管方式,探索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基金审计,研究实行基金网上实时监控。切实加强基金财务的内控管理,杜绝工作人员的职务违法违纪行为。
(三)突出抓执法保稳定,创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越是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要继续抓好“三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大力倡导“和谐执法”理念,坚持监察、仲裁、信访三位一体,“准确适度”执法,主动化解矛盾,实现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做到让政府放心、企业安心、职工舒心。一是建立监察应急预警机制。坚持“重处理、轻处罚”,通过建立“网格化、网络化”监察管理体制,实现对用工单位的动态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主动预防。加大投诉举报处理力度,加强监察应急预警,重点监控可能发生恶意欠薪、拖欠社会保险费、发生规模裁员、大量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动态掌握用工信息和生产经营状况,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二是建立化解劳资矛盾长效机制。坚持“调裁结合、调解为主”,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处理,充分运用劳动仲裁协调、调解、简单争议一裁终局等人性化、高效率机制,努力达到低成本、无后患解决争端目的。深入推进仲裁诉讼执法一体化,加强与法院的合作,在新建人力资源市场专设劳动保障法庭,实现关口前移,建立互为补充、方便群众、快速高效处理劳资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继续深化“阳光仲裁”,推行流动仲裁庭制度,尽量把仲裁庭开到基层和企业,既维护企业和职工权益,又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三是深入开展劳动保障信访咨询服务活动。建立劳动保障综合咨询服务机制,整合“12333”咨询服务电话功能,扩大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实行局属单位轮换值班制度,做好案件处理与政策咨询服务并举的文章;继续开展好信访咨询宣传服务日活动,切实为职工群众搞好政策咨询服务。
(四)突出抓服务促升级,推动劳动保障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在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全面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把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一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管理服务年”活动。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紧密联系劳动保障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扎实实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实现干部职工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局党委研究决定,将2009年作为劳动保障系统“管理服务年”,把所有直接为群众办理的业务事项,全部集中到新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厅,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每月评出“优质服务窗口”和“服务标兵”,争创全省、全国优质服务窗口,实现劳动保障服务整体上档升级。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没有劳动保障的信息化就没有劳动保障的现代化。近两年,全市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新业务不断开展、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信息化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快速度,逐步实现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的全程信息化。1.加快社会保障卡的建设和应用步伐。在总结试点发放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发放进度,完善社保卡的各项功能,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加快建立标准统一、安全可靠、功能完善的社保卡信息管理系统。2.进一步加强“金保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全市“核心平台二版”系统的完善工作,解决好应用中的技术问题,早日完成全市各级网络升级,保障各项经办业务的顺利开展。3.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积极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险业务网上经办,逐步实现社会保险费网上申报、缴费、业务变更和信息查询等功能,方便企业和群众参保缴费。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开发建设办公局域网,实现公文、资料、信息等网上传输、办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优化业务经办流程,提高规范化服务能力。当前,我市劳动保障工作正处于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手工半手工操作向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转变、从分散服务向集中服务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按照“公正、便民、廉洁、高效”的要求,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压缩工作环节,改进业务流程,优化岗位设置,制定和推行统一的岗位服务标准,统一规范窗口服务。劳动保障服务窗口直接面向办事群众,服务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着劳动保障系统的整体形象。要大力推行柜员制做法,做到每个单位的业务能够在其任何一个服务窗口办理,每个工作人员能够为参保对象提供全面服务,努力把服务窗口打造成展示劳动保障系统形象的主阵地。四是主动减轻企业负担,积极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认真落实五部门联合制定的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阶段性下调三项社会保险缴费费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等政策,进一步清理物价部门公布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尽量不裁员、少裁员,稳定职工队伍,做到即使轮岗作业也不要放长假,即使适当降薪也不要裁员,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蓄足后劲。
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能力,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009年各项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关键在于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开拓创新,顽强拼搏,真抓实干。我们要通过开展管理服务年活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为全市劳动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在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强化“四种意识”:一要强化大局意识。劳动保障工作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必须自觉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把每一项工作放在大局中去认识、去谋划、去部署,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落到实处。要牢固树立劳动保障“一盘棋”思想,强化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一切从全局出发,一切为全局服务,步调统一,协调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要立足全局整体工作,打破条块分割,只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发展,都要不分你我,争着干、抢着干,对内一条心,对外无杂音,努力形成左右沟通、上下协调、内部融洽、外部配合的和谐发展局面。二要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事业不断进步和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当前,劳动保障工作正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把握时代脉波,紧跟当前形势,顺应劳动保障工作的发展趋势,善于创造和把握最佳时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确保在新的形势下不掉队、不落伍、有作为。要敢于突破一些制度和条条框框,敢于突破过去,敢于突破他人,敢于打破传统做法,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办法,在各项工作上实现新突破、新发展。三要强化为民意识。劳动保障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直接与群众打交道,都与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改善和保障民生这一核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多为基层单位着想,多为职工群众着想,充分考虑他们的新愿望、新诉求,充分体谅他们的困难,把工作考虑得更细致一些,把服务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方便,用真诚、细致、周到、高效的服务,赢得广大基层和群众的信任。四要强化自律意识。目前,我们劳动保障系统掌管着大量的社保基金和专项资金,这些都是老百姓的“养命钱”,管理上绝对不能发生任何问题。每个党员和干部都要管好自己的身手,遵纪守法,严格自律,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树立劳动保障系统良好的形象。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监督措施,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以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为重点,在防范上下功夫,在日常监督上下功夫,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
要在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倡树“四种风气”:一是勤奋学习的风气。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特别是当前,劳动保障工作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劳动保障方面的政策文件不断增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广大群众对劳动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要围绕各项业务工作,拿出专门时间,集中组织学习,努力把工作人员都培养成劳动保障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注意加强对新政策、新法规、新业务的学习,使大家都能准确掌握政策规定,为职工群众搞好政策咨询和解答。要认真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提高能力、促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调查研究的风气。劳动保障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工作,我们制定的每一项政策,都离不开调查研究,都离不开一手的资料;我们出台的每一项措施,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得怎么样,都需要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多听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推进工作开展。今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都会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都要围绕全局中心工作,结合各自实际,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拟定具体可行的应对措施;对每一项新开展的业务工作,都要定期进行数据和情况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可靠依据,为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求真务实的风气。经济发展讲效益,社会工作讲效果,机关工作要讲效率。全市劳动保障系统要大力提倡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能够马上就办的事不要等等再说,今天能办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更不能合意的就办,不合意的就拖,大事拖小,小事拖了。部署的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实责任制,每一项指标都要层层细化分解,都要进行目标考核,确保落到实处。当前,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随着事业的发展,有些业务还在不断扩大,工作量还会不同程度的增加,我们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四是合作共事的风气。我们劳动保障系统历来都有团结协作的好传统,这也是我们工作不断取得成绩和突破的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在团结中干事,在干事中团结;每一名干部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加强团结和协调配合,做团结的模范,做协作的表率,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推动劳动保障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009年的劳动保障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服务意识,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干劲,一流的工作业绩,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再创新辉煌,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上一篇:德育课程教师素质论文
- 下一篇:政府调研室民政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