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评估工作要点
时间:2022-05-08 02:02:00
导语:教育局评估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12年,是省开展教育现代化县市评估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实施教育“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更是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攻坚之年。我市教育系统要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主导产业培育年、项目比学赶超年、工作绩效提升年”等“三个年”活动,深化改革创新,奋力争先创优,努力推进我市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市教育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继续坚持“追求绿色质量,推进特色教育,打造幸福校园”理念,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提升年,教学管理绩效年,项目赶超创新年”三项主题活动,全面优化教育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为率先在欠发达地区实现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县市”目标夯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1.学前教育:创建省一级幼儿园1所、二级幼儿园2-3所、三级幼儿园5-6所。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持证率达60%以上,高学历比例达30%以上,教师职称拥有率达30%以上。
2.普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确保高考中考成绩稳中有升。做好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试点学校工作。
3.职成教育:普职招生比保持大体相当。创建省级以上职教项目3个以上。完成成人“双证制”培训1000名,完成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450名。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40%以上。
4.标准化学校:启动实施中小学新“四进”工程,推进学校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新创建标准化学校18所左右,标准化学校比例达省教育厅要求。加强班额控制,小学、初中起始年级不得突破45名、50名的班额标准,其它年级超出班额标准的,从严控制转学。
5.平安校园:全市中小学“平安校园”100%通过复查评估,90%等级幼儿园通过“平安校园”评估认定。努力实现全市学校安全工作无责任事故,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控制在万分之零点六以下。
6.教育装备:新增教学多媒体192套,小学实现多媒体“班班通”,全市中小学班级网络接通率、多媒体普及率达100%。小学、初中年生均更新图书分别达1册和2册以上。新建标准化实验室10个。新添置计算机2000台,全市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达7:1。95%以上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达到省定配置标准。
7.教育基建:实施学校建设“531工程”:完成虎山小学(暂名)、城关幼儿园等5所学校(幼儿园)建设工程,启动城北小学(暂名)、凤林初中等3所学校新建工程,做好上余初中新建工程前期工作。
三、主题活动
1.师德师风提升年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学习“最美教师”三大活动:一是大宣讲。讲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和身边典型的闪光点,讲学习心得体会,讲今后努力方向。二是大寻找。寻找身边典型,学习先进典型的长处;寻找自身差距,开展师德师风自评、互评活动,努力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是大实践。人人争做“最美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强化责任意识,践行大爱教育,进一步形成“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以教为乐”的良好师德风尚。
2.教学管理绩效年活动。坚持科学高效、服务教学原则,通过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科学论证,进一步厘清并优化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考核评价等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各项制度。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目标,明确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评价等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强化重要关键环节,删减表面化、形式化的无效环节。完善细化督查考评机制,确保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到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业务提升。
3.项目赶超创新年活动。把项目设计和建设作为促教育发展、强教育内涵的关键之举,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学校基建、教育装备、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学科发展、德育工作、后勤管理等各领域的项目谋划建设和创新活动。广泛开展互比互学、相互赶超活动,比项目谋划的质量、项目推进的进度和项目建设的成效,交流学习推进项目、破解“瓶颈”问题等的好机制、好做法,形成你追我赶、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主要任务
(一)坚持“敬业办教育”,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敬业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一种使命和境界。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更加热爱教师岗位,才能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和每一天工作,在敬业中付出辛勤汗水,在敬业中获得发展和成长,在敬业中收获成功和快乐。
1.促进师德提升。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以《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指导,以“师德师风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切实将职业道德规范转化成教师的一种良好行为习惯。唱响“美在身边,爱在校园”主旋律,积极做好“两评选、两推荐”工作,即校校评选“感动校园教师”、全市评选第二届“师德楷模”,认真做好省、市师德楷模的评选推荐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师德楷模”的影响力,组织“师德楷模巡回演讲活动”。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各类有偿家教,严肃查处教师参与有偿家教、参与赌博、体罚学生等严重师德失范行为。加大师德考核力度,采取教师自我评价、互相评议、学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进一步推进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积极培育广大教职工的参与意识、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不断拓宽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为抓手,积极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切实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继续举办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和排球比赛。
2.促进师能提升。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素质提升的主渠道,更加重视并切实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围绕促进学科组建设主题,坚持用好的形式、好的内容实现校本培训好的效果,加大校本培训的考核力度。结合各校实际,以集体备课、案例分析、探索总结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好做法、规范有效教学流程等形式为载体,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建设,年内开展优秀“案例集”评选活动。按照《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和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制订实施《2012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以分层次全员培训为目标,扎实做好千名教师90学时的集中培训任务。认真组织教师学科考试,重点加强普通高中教师的学科考试工作。深入实施青年教师“1358工程”,继续做好新任教师岗前及一年后的培训考核工作。深入实施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继续组织中职教师技能竞赛,促进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组织举办幼儿园长培训班和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建立特级教师、名师等教师梯队人才库,借助外部力量,组织高层次集中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师资队伍。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做好名师送教、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支教等工作,全面提升城乡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省“春蚕奖”、“绿叶奖”和市学科带头人、岗位标兵(班主任、学科辅导)等荣誉的评选推荐工作。
3.促进管理提升。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倡导“勤勉干事、创新干事、廉洁干事、和谐干事”的良好风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加大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力度。加强校长专业化建设,继续举办校长读书会、校长论坛、校长辩论赛等活动,切实提升校长思想力、教育领导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开展市首届名校长评选和市名校长评选推荐工作,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扩大名校长的影响力。认真执行学校领导兼课、听课制度。完善局管干部任用、考核机制,为学校业务骨干和中层干部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探索“学区”管理机制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提高效能的新举措、新路径。在核定教师编制内,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继续面向全国招考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省优秀毕业生,继续定向招考偏远农村学校教师。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逐步减少代课人员的数量,依法规范学校编外用工管理。科学合理配置师资,完善城区学校教师选调办法,加强对农村学校优秀师资的保护。建立完善后备干部人才库,加强对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女干部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市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的指导,认真做好离退休教师工作。积极推进绩效工资、职称改革、岗位设置、教师流动等事业单位改革项目工作。
(二)坚持“质量办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质量是立校之本、强教之基,是教育的中心工作。要牢固树立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科学质量观,坚持质量是教育“第一形象”、校长“第一工作”、教师“第一价值”理念,营造人人抓质量、校校比质量的浓厚氛围,全神贯注、科学高效的抓好教育质量。
1.深化德育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德育全过程,积极开发德育资源,突出实践环节,营造育人氛围,努力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坚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创新活动载体,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感恩教育”等主题德育学习实践活动。坚持自主性、生动性、真实性,广泛搜集和运用现实的、身边的典型事例,扎实有效的抓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切实加强学生绿色上网、健康阅读、文明交友等引导工作,有效开展“校园拒绝手机”活动。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开展职教之星评选、“文明风采”大赛、“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全面实施“学生心理健康关爱工程”,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培训和考证工作,加大心理健康辅导站(咨询室)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并及时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更好发挥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少先队、共青团等作用。以校为单位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会、“家长开放月(周)”、家长义工等活动,不断提升家长家教素养,引导家长为学校建设管理献智出力。深入实施“春泥计划”,进一步做好留守学生、心理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家庭有残缺等“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帮扶工作。深化“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抓好国防、科普、环保、生态、法制、反邪教、禁毒等宣传教育,认真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警和干预工作。继续开展“传统美德示范生”、“先进班集体”、“优秀德育科研成果”评选和“示范家长学校”评估等活动。组织第十三届“百优十佳”班主任等评选活动。继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巩固语言文字工作成果。继续做好绿色学校和绿化示范校园建设。
2.深化教学改革。市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学校建成六个中心,即教学决策的参谋中心,高考中考的研究中心,学科教研的管理中心,教学质量的监控中心,师能提升的引领中心,学校发展的指导中心。不断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总结提升“135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验。深入开展“以学为主、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努力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结构体系。改进教法学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围绕“有效课堂”主题,有针对的做好教材、教法、学法、作业管理、教学问题及对策等专题研究和实践,广泛开展相关展示(示范)活动。认真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加强选修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开发,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认真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深化“136”中职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组织第十届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大比武。以农村学校、山区学校为重点,切实加强小班化教学研究。坚持“市级课题抓实效、地市级课题出成果、省级规划课题创特色、省级重点课题树品牌”的思路,不断增强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提升教科研工作的实效和品位。
3.深化评价改革。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监测和专项素质抽查与评价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的跟踪分析研究,认真做好初中、小学质量检测、分析和反馈工作。探索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与教学质量年报制度,重点关注优秀生和后20%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高考复习研讨会,继续开展“相约周五”高考系列活动,加大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协作力度。加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考纲和高考命题等的深入研究,开好高考分析会,进一步提高复习备考针对性,确保高考成绩稳中有升。切实加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推行教学质量问责制。借助科学有效的现代督导评估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认真做好乡镇小学和省二级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会商工作,继续开展学区小学升级评估、省等级幼儿园评定和幼儿园发展性星级评估。探索星级学校和高中学校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过程督评机制。
(三)坚持“项目办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项目是推动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加快我市教育内涵发展的一个有效抓手。要把握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态势,跳出看教育,跳出教育看教育,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路,找准选好工作新的突破口,切实加强项目的谋划、实施和深化工作,打造教育发展的新亮点。
1.加快推进学校项目建设。以全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和幼儿园空间规划为指导,加快推进学校(幼儿园)新建、迁建工程和部分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园)条件,推进标准化学校(幼儿园)建设。争取完成基建投资6000万元,实施学校建设“531工程”:完成虎山小学(暂名)、城关幼儿园、淤头幼儿园、峡口幼儿园、花园岗幼儿园等5所学校(幼儿园)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城北小学(暂名)、凤林初中、石门小学3所学校新建工程,积极做好上余初中迁建工程的前期筹备工作。加快推进部分学校的扩建工程,启动城北中学、城南小学、长台初中、贺村小学等学校综合楼、风雨操场建设,年底完成滨江高中、贺村初中、坛石初中、长台小学等学校综合科技楼、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中专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盘活闲置校产,谋划市教师进修学校、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城北幼儿园建设。
2.加强教育现代化装备。以《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书香校园工程”等四大工程,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应用水平。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重视教育资源网等优质资源网的使用,完善教师实名信息库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教师在网站的访问量、下载量和上传量。着力推进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继续做好图书的选用和配置工作,积极开展省示范性图书馆(室)、实验室创建工作。强化管理,突出应用,开展“四大工程”实施绩效检查,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率。提高OA办公系统运用水平,切实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和安全管理。广泛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加快促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获得知识能力普遍提升。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多媒体应用技能培训工作,举办实验员、图书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培训班,继续做好“英特尔未来教育”等培训,开展多媒体应用、实验操作技能比赛。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征订、配备、维护和管理工作,召开教育技术工作推进会,推动教育技术管理应用工作向纵深发展。
3、深化项目创新管理。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项目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集思广益,认真谋划事关学校建设发展、管理创新、内涵提升等方面的重大项目,落实操作举措,加大推进力度,实现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促管理的目标。加强“硬项目”谋划。加强对接,积极向上向外争取支持,启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新“四进”工程:“配套用房、信息技术装备、图书仪器、体艺设施”进校园,进一步提高办学(园)水平,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幼儿园)建设。围绕争创“省职业教育发展绩效考核先进县”目标,着力做好中职实训基地、省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中职骨干专业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产学研联合体、特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等中职项目建设。加强“软项目”谋划。结合实际,深入查找剖析影响质量提升、管理提升的“瓶颈”问题,开展以“解难题、创特色”为重点的教育管理项目创新谋划活动,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努力在学校管理、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团队活动、教师培训、第二课堂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进“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力求在基地共建、人才共享、课程共研、班级共办、项目共创上创特色见成效。做好职业学校第三轮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强与主导产业的对接,提高专业设置的匹配度。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合理设置培训项目,完善培训课程,多形式地开展面向社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企业员工、退役军人等各类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
(四)坚持“规范办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规范是按规定办事,也是按规律办事。做好教育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减少心浮气燥,摒弃急功近利心理,回归教育的本原,潜下心静下身,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满足“读好书”的新需求。
1.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坚持按规律、按规矩、按规定办学,巩固深化“轻负高质”教育改革成果。加强规范管理促“减负”,全面落实“六项制度”和“六个严格”等具体要求。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每一门课程,加大音、体、美等专职教师配备力度,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逐步配备配齐专职教师。加强对课程专课专用、教师专职专用的督查。深入实施“新班额行动计划”,切实加大班额控制力度,进一步加强“择校”控制,巩固扩大“按新班额办学领头学校”、“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的队伍与成果。认真落实作业“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辅资料征订行为。召开“样本学校”推进“轻负高质”教育工作现场会。加强督查促“减负”。建立完善规范办学随机督查和专项督查机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责任追究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通报等制度,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工作的督查、反馈和整改,做到有报必查、有违必纠、有责必究,对出现重大违规问题的学校实行通报和问责制。强化以督学责任区为单位的规范办学督查,明确每月“减负”督点,采取督学蹲点随访、专项督查、校际互查、公开举报等措施,严格执行月度督查和上报制度。建立通报制度,及时向家长、社会公告专题调查、专题督查的结果。
2.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入实施《市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逐步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园舍建设改造,继续实行“公派”教师制度,扎实推进规范办园,全面提升幼儿园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幼儿园教育管理交流,更好促进优质幼教资源共享。认真对照《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逐项落实“政府责任落实、均衡发展机制建设、均衡发展水平、均衡发展满意度”等指标要求,确保年底顺利通过省政府对我市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工作。深入探索和完善“城乡学校共同体”模式,实施第四轮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更大程度的保证我市城乡儿童公平接受良好的教育。继续做好扶困助学和爱心营养餐工作,确保实现“应助尽助”目标。认真实施“大学生关怀行动”和“贫困生春暖行动”等助学工作,继续争取市慈善总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华侨联谊会、“锦绣”助学基金会、深圳同乡会、深圳慈恩教育基金会等支持,进一步扩大助学覆盖面。建立完善保障进城进中心镇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
3.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招生方案,完善招生工作提前公告、均衡编班等措施,妥善做好虎山小学(暂名)招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分校录取”方案,合理设定分配指标,加强对规范办学、教育质量、后进生帮扶提高等工作的关注,中学指令性计划的“分校录取”比例达到60%以上。加强对高中段学校、幼儿园招生的管理,加大对提前招生、跨区域招生、相互诋毁等违规行为的督查和处理力度。坚持就近入园原则,探索优质幼儿园到行政村办连锁园(分园)或教学班的新机制。实施中职招生管理绩效考核,招足招好中职新生。拓宽中职学生升学渠道,重视学生职业规划,优化毕业生就业岗位,不断提高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全面实施中小学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转学、休学、留级等学籍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教育收费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等各项政策和要求,认真落实省教育厅、纠风办等四部门关于义务教育择校与收费完全脱钩的规定,杜绝各种违规收费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堂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做法,将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自主经营的食堂经费统一纳入集中核算。继续实施学籍点名核查制度,加强对国家奖助学金的申报、发放和使用监管。认真实施教育“六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继续做好普通话测试、教师资格考试、民办教育机构审批等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认真办理“两会”提案议案,切实做好信息、档案、保密、计划生育及机关后勤等工作。
(五)坚持“改革办教育”,进一步增强教育发展动力。
改革既是理念又是行动,更是动力。要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借智借力,以更先进的理念,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举措,着力解决教育发展、教育管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敢于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敢于打破常规,积极探索推动工作的新办法、新规律和新机制。
1.深化多元办学。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体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依法确保我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提高小规模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进一步加强学校经费管理,建立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更好的适应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要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认真落实国家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加强对民办教育政策的研究,推进市“深化民办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积极鼓励社会力量、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对办学指导思想端正、规模较大、特色鲜明、实绩突出的优质民办学校,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和倾斜,为民办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管理,严格把好“入口关”,规范培训市场,配合市民政部门做好民办教育机构年检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的检查指导,保障培训质量和学生人身安全。充分发挥好民办教育协会的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更好的促进行业自律,更好的保障民办学校的合法权利。承办好市民办教育现场会。
2.推进特色办学。坚持特色竞争战略,总结提升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巩固深化发展成果,打造教育的特色品牌。坚持“规范+特色”和“合格+特长”的办学和育人模式,积极挖掘区域教育、学校办学的传统积淀和优势资源,切实加强“特色课程化、课程特色化”建设,加快推进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特色竞争力。以创建课程特色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以学生社团和实践基地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推动学校特色多样发展,尽快形成特色教育基地和特色教育项目,努力为学生创造个个有特长、人人能成才的教育基础。优化提升“第二课堂”、“学生社团”建设,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体艺“2+1”工作,积极推进教体结合、文教互动、团教合作和科教联姻活动。坚持“典型带动,全面推进”的思路,深入开展“每季一校”特色教育展示研讨活动,推广特色办学经验,推进特色办学创新,做大做强现有特色教育品牌。制订出台特色学校评价标准,启动特色学校评估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承办好市首届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提高市少体校、少艺校(筹)办学水平,深化“婺剧进校园”等活动,继续举办幼儿体艺节、中小学生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联赛和中小学生运动会等活动。
3.扩大开放办学。拓宽教育视野,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教育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创新合作办学机制,全面提高与省内外教育先进地区以及国外的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水平和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提高我市教育的开放水平。重点加强与知名学校、省内外同类高水平学校、高水平大学院校、教科研机构的多形式合作办学和教育交流,积极引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和吸收同类学校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开展“千校结好”活动,鼓励支持中学、实验小学等学校与国外、境外同类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并开展互访活动,鼓励支持中专、职教中心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对接和深度合作,鼓励支持培智学校与省内特殊教育名校的合作交流,争取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的支持,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提升办学水平,巩固扩大学校知名度与美誉度。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搭建多元宣传平台,打造宣传精品,广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果和先进典型,关注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积极营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坚持“安全办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坚持做好安全工作也是政绩、业绩的理念,本着对生命负责、对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家长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不抱侥幸心理,不留盲点死角,落实举措,防范在前,耐心细致的做好每一项涉及安全的具体事务。
1.切实加强安全教育管理。深化“平安”、“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按照学校安全“属地管理”和“一岗双责”规定,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切实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岗到人。把安全教育纳入常规教育内容,广泛开展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食品饮用水卫生、疾病防疫、防艾滋病、防中毒等教育,保证每学期6课时安全教育时间。继续完善学校各类安全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演练,切实增强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的意识和技能。认真开展“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主题安全教育月活动。严格执行学生接送车辆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学生接送车辆的管理,认真做好登记、交接等工作,定期召开周末班车工作例会。更好满足远距离就学学生的住宿需求,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入住率。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管理,认真落实《省学校食品安全十必须》规定,完善食品采购配送办法,加强对食品配送供应商管理,严格食品采购进货渠道,严格索证、索票登记和质量验收制度,严肃规范食品加工流程管理。加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推进责任医生进校园工作。建立重大事项信访评估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认真解决师生、家长的合理诉求,主动排查和化解教育工作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坚持安全工作月报制度和大型活动审批、安全预案审核备案制度,严格信息报告制度,严禁迟报、漏报和瞒报。认真开好区域安全工作例会。
2.切实加强“三防”建设。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中考考点保密室建设,完成高考试场视频监控系统和两级网络监控平台的标准化考点建设。规范考务管理,认真做好高考、中考、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各类考试组织服务工作,确保实现“平安考试”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校舍用房、用电、防火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实现中小学校“三防”建设100%全覆盖,力争幼儿园“三防”建设达到95%。加强规范化警务室创建工作,健全门卫、值班、巡逻等各项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红外线监测、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视频监控系统要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并做到图像清晰有效。加强学生聚集场所、楼道、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杜绝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各类事故。完善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登记和整改机制,实行学校重大安全隐患跟踪督办、逐项整改销号制度,切实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校内车辆管理,限制车速,规范车辆进出线路和停放。提高校园安全抗风险水平,确保校方责任保险、职业学校实习生责任险全覆盖,扩大教职员工校园方责任险、校园内监护人责任险覆盖面,启动餐饮责任保险工作。
3.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局党委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做到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模范党员评选活动。进一步规范党员的发展、学习、培训等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切实履行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抓好责任分解、考核、追究等重要环节。完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做到岗位有制度、操作有标准、事后有考核。坚持教育为主、预防在先的方针,以预防职务犯罪为核心,以党员干部为重点,抓好廉洁从教示范教育、违纪违规警示教育、岗位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坚持局管干部述廉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诫勉谈话、校长任中和离任审计制度,认真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深化治理商业贿赂和“小金库”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教辅资料征订、后勤服务等重点领域的监管。积极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加大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重大权力运行事项的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切实纠正各种以权谋私、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在认真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拓进取,努力克难攻坚,奋力争先创优,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外联业绩和服务业发展工作,出色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 上一篇:全镇治安重点整顿指导方案
- 下一篇:街道工委履职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