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年度工作计划(市)

时间:2022-04-04 12:49:00

导语:教育局年度工作计划(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局年度工作计划(市)

20*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教育发展质量为主题,深入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教育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大力促进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紧密结合;着力促进统筹协调,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着力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切实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和城乡区域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狠抓落实,为顺利实施“*”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首都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0*年,高中阶段招生规模保持稳定,普通高中计划招生7.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5.7万人。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市属市管高校计划招收6460人,比20*年增长9.1%,其中博士生492人,硕士生5968人。稳步发展本专科教育,计划录取8.4万人,比20*年增长5.3%,其中本科4.2万人,高等职业学校4.2万人。推动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广泛开展。

2.加强对首都教育的统筹规划。落实*市教育大会精神,颁布实施*市“*”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等重点专项规划。指导区县、高校编制并实施“*”发展规划。完善规划执行监控机制,把规划作为项目审批和安排资金的重要依据。建立规划年度监测报告制度。研究制定首都教育2020发展纲要,提出今后15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重要举措。

3.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20*年从市本级预算中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教育。建立和完善城市支持农村教育的机制,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组织10所高校对口支援远郊区县;建立100对城乡“手拉手”学校;选派100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不少于10000人次的农村教师接受培训或到城镇学校交流。选派1000名大学生到农村支教。为600所郊区农村中小学配备音乐、美术教学设备。加强农村地区乡镇和村成人教育办学基地建设,扩大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覆盖范围,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次以及多种形式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培训活动30万人次。

4.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按照科学发展观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加快研究并确定首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制定首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市属市管高校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办学层次和分工;加强与改进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与调控,探索新的调控机制;进一步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有序引导中心城人口疏散和功能调整,带动新城发展建设;推进沙河、良乡高教园区建设;继续推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形成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相协调的职业学校布局,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向优势学校集中。加快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加强新城和小城镇等人口迁入区的学校规划与建设。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5.加强对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牢固树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把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基本要求,把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标本兼治,坚决防止和纠正偏离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的错误倾向。加快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评估、督导和检查。

6.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深入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和新童谣编创活动,提升青少年文明素质和国际意识。深化课程改革与德育实效性研究,把德育融入学科教学。大力推进德育制度机制建设、环境条件建设和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创建学校主导、家长和社区积极参与的中小学德育协作体制。规范中小学生违纪处分程序,加强和改进工读教育。统筹老龄资源,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高校全面实施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做好高校师生思想动态分析,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检查机制。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训力度。

7.强化教育教学工作。深入推进课程教材改革,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教风建设,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更多帮助,努力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总结推广先进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经验。

8.启动学校奥运教育行动计划。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培养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小学命名和建设130所“*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一批青少年2008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开发学校奥林匹克课程资源,广泛开展以“我心中的奥运”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在中小学建设组织100所中小学校与参加*2008奥运会的国家“结对子”,开展校际间的体育比赛、师生交流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做好与奥运相关的教育服务工作。营造符合“人文奥运”要求的语言文字环境,在中小学评选30所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9.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美育工作。以培养奥林匹克精神为重点,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推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校园健身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健身活动。以开展健康促进学校为主线,全面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为全市中小学校更换节能高效的照明产品。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增强学生艺术修养。加强学生国防教育,做好学生军训的普及规范和提高工作。

10.加强对中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创建更加生动、活泼和宽松的教学氛围,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实践,启动“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推进*金鹏科技团和中小学科技示范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工作,制定《*市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充分利用高校、研究机构、科普场馆等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和科普活动。

三、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普及水平

11.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20*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市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和书本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支持20所左右专门招收流动子女的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

12.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的具体办法,先从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做起,分类分期推进中小学新一轮达标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初中建设工程,启动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大对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全面投入力度,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采取强有力措施,组织引导资源向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流动,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办好市民身边的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总结交流区县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提高区域义务教育整体水平。

13.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县城域网建设,形成市、区县、学校联接畅通的网络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群和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实现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完善管理信息平台和办学条件统计分析系统,提高考试招生、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课程资源库群的应用。研究制定*市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城乡教育交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14.提高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贯彻落实《*市学前教育条例》,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探索建立经济困难家庭儿童保育费减免制度。继续加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不断提高依法办园质量。推进0—3岁社区早期教育,提高婴幼儿及看护人的受教育率。加强农村乡镇中心园建设,开展市级示范园与乡镇中心园手拉手对口支教活动。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级类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标准。为14所早期干预试点幼儿园配备教学和康复设备。做好特殊人群教育工作,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康复培训资源教室建设,完成23所特殊教育学校必备设备的配备。做好新疆高中班扩招工作。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15.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召开*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面规划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并举,大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稳步推进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适应市场、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和机制。

16.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加强职业学校建设。继续推进亦庄职教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与本市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10个示范专业、50个重点专业。统筹安排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1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装备水平。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17.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探索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推行“订单式”培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推进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沟通和衔接,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全面推行学分制,建立健全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分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弹性学习制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

18.积极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和企业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培训,为他们就业、再就业,转岗、晋升,自主创业提供服务。逐步提高职业培训在职业教育中所占比例。适应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各类职工培训,提高企业竞争力,年培训职工250万人次左右。

19.以奥运教育培训为契机,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在奥组委的统一组织下,完成承担的各项任务。研究制定“学习之都”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建立完善终身学习制度,全面推动首都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在全市各组织、各区县积极开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等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

五、坚持内涵发展,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0.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精品课程,开发精品教材,支持教学改革实验和研究。继续实施市属市管高校专业建设计划,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大力培养实用型人才,积极培养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和新兴行业人才。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开展教学名师评选,推动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继续开展*高校*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工作,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21.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高等学校的评估,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质量年报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继续推进高校聚集地区教学共同体建设以及高校教学共同体之间的联合,推进高校之间学分互认、学科专业共建和教学资源共享。推进以学分制为导向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

22.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切实落实目标责任制,在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同时,提高就业工作质量。继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机制。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落实村村都有大学生计划,选拔2000名毕业生到郊区农村基层就业。

六、提高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城市服务

23.积极推进首都高校知识创新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研究制定*高校科学技术“*”规划和2020年长远发展目标,充分整合和发挥各高校的优势,推动*高校在国家和首都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大力支持*高校“211”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以及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重点支持10大学科群、113个*市重点学科以及69个*市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开展学科联合、产学研联合以及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实施研究生创新工程,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研究生培养的创新环境。

24.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加强*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共建*市重点实验室,推动高等学校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有机结合。大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增强*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研究解决国家和首都发展中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加大对新兴、前沿问题研究的支持力度,以知识创新和传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增补部分*市重点实验室和*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25.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加强14个大学科技园和7个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构建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设立高校专利工作专项资金,提高高校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以及资助发明专利推广与转化。发挥*高校丰富的创意文化产业资源优势,支持学校动漫游戏、出版、影视等高端产业的发展。组织高校开展支农活动,服务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七、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进一步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

26.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强化民办学校内部规范管理。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开展对民办教育机构的评估,引导民办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继续探索高等学校举办独立学院、中小学名校到郊区办分校的新机制,规范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27.积极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通过考试、招生、评价制度的综合改革,建立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试行小学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进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办法,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进一步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完善初中毕业会考制度。稳步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自主命题水平。

28.稳步推进教育人才制度改革。实施人才强教计划,完善高校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与政策。在市属市管高校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在职业院校和成人院校启动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管理人员职级制改革。研究拟定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对教师和干部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9.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制定并落实教育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积极引进先进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和质量。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国外院校进行学分互认。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支持建立若干所中国文化语言学院。实施来华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制度,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来京学习。办好20*年*国际教育博览会等大型教育国际交流活动。继续推动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八、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切实维护校园安定与和谐

30.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认真总结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继续落实各级党组织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方案,做好“回头看”工作。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推动首都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落实领导责任体制,加强督促检查,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1.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研究落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措施和方法。制定实施高校领导班子巡视制度,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深入推进“首都高校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工程”。全面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健全高校领导干部管理机制、职责绩效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建立以多维信息评价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管理信息系统。

32.切实推进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制定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完善《*普通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继续开展评估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统战工作,以派工作和党外代表人物培养选拔工作为重点,加强统战干部和统战人士两支队伍建设。

33.努力维护首都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实施《首都教育安全稳定“*”规划》,推进安全稳定工作体系、条件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稳定事件应急预案,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以确保奥运安全为标准,继续推进高校科技创安工作,全面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整体水平。全面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全面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34.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努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环境优美、师生友爱、文明有序、充满活力、安全稳定的和谐校园。深入推进依法治校,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完善学校章程等规章制度。强化学校服务意识,提高学校服务水平,加强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大学生公寓建设,改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建立健全教师、学生申诉制度,完善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制度。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九、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35.加强教育法制工作。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制定教育系统推进依法治教的实施方案。完善并落实行政许可配套制度,依法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监督检查。加快《*市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的立法起草并推动颁布实施,做好修订《*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和起草《*市教育督导条例》工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教育执法依据梳理和职权分解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制定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6.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贯彻实施《*市“*”时期教育督导工作规划》。完善素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建设。加大对区县政府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情况和落实教育工作责任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重点做好落实全国及本市职业教育会议精神、初中校建设工程进展、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等专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调研。

37.加强两委机关和直属单位建设。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两委一室领导班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方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按照政事分离、强化服务的要求,整体推进两委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和机关机构职能调整以及人员配置工作。加强和改进机关调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调研工作水平和质量,切实增强调研工作的实效性。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机关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做好老干部工作,稳步探索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重点做好高龄离休干部的服务保障。

38.积极营造促进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宣传首都教育发展战略,广泛宣传首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大力宣传教育工作的新举措和新实践,深入挖掘报道优秀干部教师的典型事迹。主动宣传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发挥舆论的正面引导和监督作用。

十、坚持从严治教,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

39.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以“教育质量——管理年”为主题,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治校理教能力。加强对区域教育的统筹规划和战略研究,提高市和区县教育部门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宏观管理能力。坚持从严治教,建立健全办学规范、管理有序、监督有效、安定和谐的学校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严格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财务管理,加大监督和审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干部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40.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学习贯彻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以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为带动,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监督工作。以端正领导干部权力观,遵守党的纪律为重点,认真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加大办案力度,确保案件质量,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综合效应。全面落实高考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的力度。

41.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统筹协调,筹备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教育对外开放等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任务措施和要求,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