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教育工作计划

时间:2022-03-27 06:47:00

导语:教育局教育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局教育工作计划

年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和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优先发展教育为指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石,坚持“聚焦课改、决战课堂,聚焦人才、成就教师”的工作策略,振奋精神、服从大局,突出重点、积极作为,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

1、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上半年组织好教育局机关的学习活动,下半年在教育系统全面推开。针对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进改革,有效化解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

2、启动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编撰。在市教委的统一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绩与经验。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人民群众关心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见解和建议,积极承担《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课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课题研究;组织编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教育事业中长期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

3、继续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年是全面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按照纲要确定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抓紧、抓早、抓实、抓好落实各项预订的规划任务,聚焦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义务教育校际联动、示范性高中第二轮评审、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学校基建项目推进和校园安全等工作,突出重点、积极作为,加快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妥善解决入园(托)高峰矛盾

4、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总结工作,对行动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要逐一对照,组织开展专项督导验收。通过全面总结工作,看到进步、找出差距,增强继续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信心。

5、全面启动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根据人口出生以及外来人口流入情况,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和完善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继续加强对学前教育资源的规划和布局,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合并,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妥善解决入园(托)高峰矛盾。

6、加强学前教育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区育儿指导中心的辐射作用,完善并推广面向全区的早教培训课程。全面推进以园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开展“幼儿园教育服务管理标准化”和“幼儿园保育工作指南”的培训和实践,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研究制定针对非局属幼儿园内涵建设的工作措施,推进学前教育办园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强示范园和一级园的建设,总结一级幼儿园的评审工作经验,启动第二轮准一级园的评估工作,做好新一轮市级示范园的争创工作。

三、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7、继续推进“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按照“各级各类、争创一流”的指导思想,立足校情促进各类学校的健康发展。根据学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按照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百年老校、附属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分类,确定不同的工作目标和要求,稳步提升整体办学质量。继续推进“一校一品”建设,探索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途径,不断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继续深化区、校两级课程建设,制定区本教材选用程序,持续完善《我们去游泳》、《眼保健》等区本教材,推广使用《区拓展型课程建设案例集》、《小学生信息化综合项目》,启动编写《小学生礼仪英语》。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组织展示交流,推进“教学细节管理”的实践探索。继续开展“教学从这里起步”教学基本规范达标竞赛,提高职初期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继续开设“校长讲坛”,围绕“有效教学”主题,通过专家讲坛、课程建设论坛、参观考察等形式,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学五环节的执行力。

8、深化“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继续开展初高中衔接专题工作研究,拓展示范性高中与对口初中多模式合作的新途径,促进初中学校的内涵发展。积极拓展“示范带动、校际联动”工作模式,总结和推广“委托管理”的有效做法,制定和实施各类优质初中学校对相对困难初中学校的“联动”机制,实现“校际联动”的全覆盖,实现优质初中和相对困难初中学校的“共赢”发展。研究制订初中教学基本规范,促进相对困难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围绕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教学有效性,结合“一周一学校,一月一专题,一季一会议”的工作机制,开展初中学校教学展示活动,继续举办“六校”教研组长论坛。

9、启动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并实施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相关部门联动整合的特殊教育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开展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康复与服务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建设,健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举办特教师资培训班,提升特教师资专业化水平,满足残障儿童的发展需求,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10、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其接受同等义务教育的权利。积极创造条件,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从业人员适龄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就读。加强政策导向的宣传,组织好符合条件的初中毕业生积极报考上海紧缺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扩大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学习渠道。

四、加强高中教育,促进高中学校特色发展

11、启动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性评估工作。根据市教委和评估院的统一部署,启动市、区二级第二轮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发展性评估工作。实施学校自我反思、同行交流、社会评议和专家评估的工作机制,引导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找准学校的发展点,提炼学校办学个性,培育学校办学特色,形成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建立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进退机制,形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的激励和奖惩制度。

12、加强高中学校的分类指导。继续开展“寻找发展突破口、攀登发展制高点”活动,加强对高中学校的分类指导,鼓励学校发展个性,实现高中办学多样化。继续深化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示范带动”工作模式,根据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在学科德育、学科高地、特色项目建设和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逐步扩大“示范带动”的工作深度和广度,鼓励普通高中以特色学科、特色项目、特长教师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办出学校特色,实现自主发展和内涵发展。促进综合高中的持续发展,完善管理方式和办学模式,创新课程设置,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抓手,促进民办高中健康发展,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水平

13、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开展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创建活动,对区域内所有参与创建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予以积极支持。根据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标准,办好区属2所职校,积极争创示范性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中青年教学骨干和“双师型”教师为核心,优化教师队伍的层次、能级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课程和专业设置,面向多元化学生来源和多层次办学形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加大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建设力度,实施优化和能级提升计划,促进形成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14、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结合区域的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组建区-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和职业教育集团(简称职业教育集团),形成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职教集团组成以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探索以职业院校为基础,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集团化合作模式。按照实体化推进的工作思路,建立职教集团的办事机构和工作网站,在集团化办学的工作机制上予以创新,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内各学校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15、推进教育培训服务业的发展。加强服务意识,优化投资环境,以民办非学历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调动教育机构的办学积极性,推动教育培训业高端项目和教育国际交流的开展。按照“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能级”的原则,完善和优化民办非学历教育的行政审批流程。以院校会计制度、教师资质为重点,规范民办非学历院校办学行为,会同相关部门对违法办学、违规办学单位依法进行查处,努力为求学者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16、加强社区教育工作。巩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成果,继续推进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加强社区学院的建设,发挥其整合资源、协调工作和示范推进的作用;推进13所社区学校的建设,加强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工作;加强居委教学点的工作,推进教学点的标准化建设。开展示范性老年大学的创建评估工作,积极争创示范性老年大学。开展新一轮社区教育实验和示范项目的建设工作,继续开展优秀课程和优秀教材的编写,不断完善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继续完善社区教育师资库建设,加强对社区专任教师、兼职骨干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依托社区学校、居民办学点,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活动。

17、推进特色品牌项目创建。以区第四届“学习节”为抓手,大力扶植“一街一品”、“一业一特”、“社区大讲堂”等品牌项目的创建工作。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组织开展“5511”创建活动。继续做好以“学习人生奖”为重点的学习型个人评选工作。结合“迎世博”,做好市民世博知识和双语学习的培训考核工作。以“数字化学习型社区”为主题,办好社区教育论坛。

18、推进“市民终身学习卡系统”建设。加强社区教育特色和示范项目的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依托社区教育网和课程、教师资源库,建立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市民终身学习卡系统”,充分发挥学习管理、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数据分析的综合功能,不断扩大终身教育覆盖面,促进社区教育体系的完善。

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9、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学科德育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组织各级学科骨干教师牵头开展学科德育的研究,探索学科德育的基本规律,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温馨教室建设,注重温馨教室的内涵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凸显个性,积极争创市级示范点。进一步完善评选机制,切实做好新一轮市、区行为规范示范校的评选工作。结合建国60周年庆典、迎世博等重大节庆,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世情、国情、市情、民情和世博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迎世博400天—我的世博记事本”、“迎世博300天—小学生礼仪英语展示交流”等活动。加强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和疏导,做好专业培训进龙漕中学的试点工作。

20、深入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积极推进“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区”工作,全面实施《新课程实施的区域推进策略改进研究》,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参与课改实践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轻负担、高质量”的发展模式,促进有效教学。办好第三届“学术节”,鼓励、引导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总结推广成功的校本教研的经验,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多渠道、多样化的青少年课外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率先办好青少年活动中心附设的高中劳技中心、东方器乐馆和学生美术馆,局属职业学校实训中心附设的初中劳技中心,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和创新活动。鼓励有条件的高中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设计并实施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

21、继续推进“光启行动计划”。以“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工程示范区”为抓手,持续推进“光启行动计划”。加强特色项目建设,研究出台学校特色项目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推进“三课二操二活动”进课表,结合迎世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完善并推广小学游泳、初中排球、高中篮球区本教材的使用。加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价和报告制度。继续推进体教结合项目进学校、课程联合开发、竞技人才培养等工作。进一步发挥区科技教育名师的指导作用,组织学校争创上海科技特色示范学校和知识产权示范学校。做好科技创新大赛、明日科技之星的组织、参赛工作,承办好全国机器人大赛,办好各级各类科技“杯赛”活动。组织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和戏剧节。弘扬民族文化,开展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系列活动,开展普及高雅艺术巡演活动。组织学校争创上海市艺术特色示范校。

22、认真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推进医教结合,落实《改善上海市中小学校教室光环境研究》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改善中小学教室光环境。继续开展“中小学生肥胖干预”的课题研究,实施“视力不良现象”的行为干预措施。实施新一轮“健康校园”创建工作,继续推进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完善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管理,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加强对语言文字测试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推进中小学开展《少儿口语交际》拓展型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迎世博、学双语”活动,做好中小学生双语考核工作。组织评选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街区和合格街区。

八、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24、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根据市教委的统一部署,试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推进中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改革,继续实施自主招生等改革措施,深化中考制度的改革。试行中职校招收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工作,完善“学生申请、学校招生、办法统一、统筹安排”的招收办法,积极宣传和落实招生考试方案,为每一个愿意报考中职校的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提供良好学习机会。在区教师进修学院建立教育发展评估中心,继续开展中小学学科教育质量和学生体质的监测,探索运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评估中小学生全面的学业质量。

25、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实行生均公用经费补贴和免除学生杂费等办法,促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参加社会组织的年金制度,稳定和优化民办中小学的教师队伍。规范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校财务会计管理办法(试行)》和《上海市民办中小学会计核算办法(试行)》。

26、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继续推进“全国电子政务实验区”的各项工作,扩大政务管理系统应用,推进电子签章、手写批注的试点,实现电子公文的过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深化教师网的建设,推进以研训工作为核心的应用研究,结合个人工作平台和“资源通”建设,构建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区域学习共同体。加强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的分层建设,在试点的基础上形成示范项目,开展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继续完善教育信息网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通过服务外包、专家咨询服务、全过程审计服务等有效模式,保障教育城域网的安全和高效,确保信息化项目的有序和规范。开展学科教师、网管员、信息化设备管理人员信息化专项实务培训,开展学校信息化运用的绩效评估,落实学校信息化设备应用管理规范,切实加强学校信息化的管理和运用。

27、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姐妹学校友好交流为抓手,继续加强与国外友好城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开展教师和学生的定期互派和交流活动。继续完善选拔骨干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短期培训及境外优质培训课程本土化的模式,提高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教育外事管理,规范外事工作纪律,确保出访团组学习交流的实效性。继续加强与台湾台北市教育局、香港保良局的教育交流,积极探索促进“两岸三地”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强与京津沪渝四城区、长三角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组织参加“第四届京津沪渝教育研讨会”和“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研讨会”。继续做好与云南、海南、青海等地区的交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与对口支援地区学校开展对口帮扶和合作办学。切实做好都江堰市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职校学生援助任务,选派第二批骨干教师赴都江堰支教。继续推进支援新农村工作,不断深化与金山、崇明和松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完善国内教育交流与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促进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九、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8、夯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根据《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继续实施“教师发展达标校”建设行动计划,每半年命名一批达到发展标准的学校。推进“教师发展示范校”的建设,制定“示范校”的评价指标,开展“区教师发展示范校”的争创活动。以“教师发展达标校”和“示范校”建设为抓手,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提升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加强教师进修学院建设,积极争创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区县教师进修学院(校)。开展区校两级“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落实情况的检查。

29、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推进新一轮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将学科建设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课改实践中努力打造名师梯队。继续推进对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教学风格的总结和展示,加速优秀人才的培养。以任务驱动的模式,举办第一期骨干教师高研班,组织高研班学员参与学科德育基地、有效教学实践、学科高地和区本教材的建设,提升专业水平;以项目引领的模式,组织局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切实解决骨干教师培养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提高骨干培养工作的有效性。继续推进《区域性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与作用发挥机制的研究》的课题项目,积极探索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培养与作用发挥机制。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骏马奖”、“耕耘奖”、“育人奖”、“奉献奖”的选拔评审工作。继续发挥好教学指导团和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带教作用,加强对各级各类教育骨干的培养。

30、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巩固人事制度的改革成果,继续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市教委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待遇。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的工资待遇,以此为契机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升专业发展的水平。

十、坚持统筹兼顾,推动教育事业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31、坚持依法办学,实行有效监督。积极支持区教育督导室依法实施“督政”工作,形成有利于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社会氛围。配合市教育督导室完成对我区开展的以“教育投入与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综合督政工作。按时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对区政府年度教育工作自评公报的填报工作。根据《市教委关于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支持区教育督导室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入学专项督导工作。指导区教育督导室根据学校自主内涵发展的要求,继续开展中小幼学校发展性综合督导,基本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发展性督导有效模式。继续做好对全区中小学校落实“三课二操二活动”的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完善学校办学绩效评估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在线统计系统”操作程序,促进学校依法规范办学,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32、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健全学校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三重一大”制度,保障教职员工的民主权利。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确保教职员工工资分配方案、学校年度经费决算情况等关系教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教代会审议。提升学校信息公开水平,以校园网和公示栏为载体,进一步优化学校信息公开的项目、内容和范围,梳通教工知晓政策、了解大事的渠道。

33、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结合区域实际,调整部门功能设置,理顺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机制,完善全覆盖的安全管理模式。开展校园安全的人防、技防、物防的达标建设,完善安全管理的绩效考核红线和底线指标,提升校园安全监管的力度。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检查,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技防设施优化工程。提升学校应急处置水平,组织学校修订完善以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火灾和伤害事故等为重点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演练机制,确保各校每年组织两次应急演练。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让安全宣传进校园、进班级,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学校及周边建设工作先进、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优秀中小学校外活动治安辅导员等评选和表彰工作。

34、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实行义务教育经费单列,确保义务教育专项经费落实到位。提高生均拨款基本标准,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区域内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加强教育经费的有效监管,以用好教育经费为重点,对用于学生实践活动、教师培养和学校特色建设的经费项目,确定专款标准,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底线指标,确保经费的有效投入。完善财务预决算制度,规范学校财务管理,促使学校合理有效使用经费。抓好国家审计机构对我区基础教育经费专项审计后的整改工作。

35、加强教育资产管理。制定并实施《区教育系统资产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估底线指标,加强对学校设施设备,特别是信息化设施设备的管理,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继续加强对教育资产的管理,积极推进“退租还教”工作,优化学校周边环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做好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稳妥有序地推进天平宾馆归口管理和江秋基地功能转型的相关工作。加强教育用地和校舍的规范管理,加大校舍房屋产权证的办理力度。

36、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根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继续推进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和项目建设,整体提高学校办学条件。依据中小学校舍维修基本标准,高质量完成年校舍维修、场地改造和绿化整修任务。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性,集全局之力,抓住教育建设的大好时机,切实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华泾小学、百花街中学、南模中学新校舍,以及爱建幼儿活动中心、董恒甫职校附设土山湾文保修缮工程年内竣工使用;力争市二中学整体改造、中学文物修缮工程、光启小学食堂综合楼、东二小学体育馆等新建工程在年内开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公建配套项目的建设,年内完成中海嬴台配套小学和幼儿园、梅陇二期配套小学、百汇园配套幼儿园和漓江山水配套中学等建设工程;确保航天二期配套小学、华发路配套中学等新建工程年内开工。做好南洋中学改扩建工程、南站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37、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继续规范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推进学校公开规范收费的承诺制度以及学校与家长委员会的协商制度,继续在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明白交费卡”,继续做好收费公示工作。加强对招生考试的监督,维护招生考试工作的公正公平。加强依法行政力度,增强机关、机构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观念,规范行政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加强教育局招考中心的窗口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教育政务公开制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做好教育信访工作。

38、启动《区教育志》的编篆工作。在成功编篆《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启动《区教育志》的编篆工作,年内完成整体框架的搭建和初稿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