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环境综合建设行动计划
时间:2022-03-27 09:42:00
导语:市容环境综合建设行动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为成功举办会,并以迎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本区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充分展示知识创新区的新形象,生动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美好环境、美好生活”战略构想,以科学发展观和“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为指导,紧紧抓住机遇,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切实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协调性,进一步聚焦重点、突破难点、营造亮点、把握节点,改善市容环境,提升服务能力,保障城市运行,使的城市面貌发生焕然一新的大变化。加强城区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在理念上要突出“五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市容市貌的改善和管理顽症的化解,使城市面貌有一个市民感觉得到的变样;更加注重民生的改善,解决一批市民反复诉求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进一步激发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更加注重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确保城市安全有序的运行;更加注重常态长效管理,努力形成一套符合世界惯例、特色、实际和行业特性的长效管理制度。
二、总体目标
实现“五个明显”大变样:即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力争以一流的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会成功举办,朝着“美好环境、美好生活”的城市管理战略目标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管理不断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弘扬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注重管理机制的创新突破,强化“屡整屡现”、“屡治屡犯”管理顽症的化解。整合行政资源,推进依法管理,积极探索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社会等多种手段方式,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社会市民的满意度。
(二)坚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街道、镇积极性。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明确加强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各街道、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专业管理部门在基层的力量配置,加大公共财政对城市管理的投入。
(三)坚持有机整合管理资源。把治理城市管理顽症与改善民生、推动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城市文明等有机融合,并与各个专项治理有机结合,充分放大整治效应、提升管理效能。
(四)坚持放大数字化管理优势。运用专业队伍、962151热线、网上举报、视频监控等多种渠道加大发现力度,推进专业网格化建设,做实做强街道、镇管理,完善综合评价监督,努力健全“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数字化管理机制。
(五)坚持社会公众参与。坚持“管理出实效、市民得实惠”的价值取向,努力加强民生改善工作,切实提高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强化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对城市环境建设的社会责任,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丰富和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形成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
四、工作范围
在全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组织开展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工作,消除街面、立面、小区脏乱差现象,规范各类公共设施设置和管理服务运行秩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强化文明服务,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展示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形象。
按照市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加强城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的重点范围和重点区域为:
(一)一桥。主要是大桥(具体包含大桥引桥道路、上下匝道及两侧500米内区域)。
(二)二环二线。主要是内环、中环和轨道交通8号线、10号线(具体包括高架桥荫、高架两侧500米内区域和轨道交通所有地面站点及沿线两侧100米内区域)。
(三)三隧三点。主要是大连路隧道、翔殷路隧道、军工路隧道(具体包括隧道出入口、进出道路及沿线两侧100米内区域)和参观接待点、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点、旅游景点。
(四)四个区域。主要是五角场环岛地区、新江湾城地区、滨江开发建设地区、大连路总部研发地区。
五、市容市貌标准
(一)城市容貌的通用标准。整洁、有序、美观、安全。
(二)城市环境的基本风格。简约、实用、自然、协调。
(三)市容环境的整治标准。
1、五个“干净”。违法搭建拆干净,卫生死角扫干净,乱堆乱放清干净,乱贴乱画除干净,跨门设摊理干净。
2、五个“一新”。道路设施维护一新,车容车貌保洁一新,建筑立面洗刷一新,绿地花卉配置一新,景观灯光焕然一新。
3、五个“规范”。广告招牌规范,公共设施规范,车辆停放规范,标志标牌规范,运行服务规范。
(四)坚持统一规范和分类指导。对影响全市容貌的建筑立面色谱、户外广告和市政设施等,以及重点路段、重点地区、主要场所等范围,按照全市统一明确相应规范,其他的分类指导。
六、重点任务
重点实施市容市貌改观、市民生活环境改善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等“三大工程”,完成3个方面30项工作任务。
(一)市容市貌改观工程(15项)
针对市民群众反映强烈、与国际大都市不相称的市容市貌“脏乱差”问题,坚持顽症整治与景观美化、政府推动与公众参与、监管处罚与宣传教育相结合,通过制定市容环境建设系列规划,扎实推进市容环境专项整治,确保收到明显改观的成效。
1、清理户外广告和规范店招店牌
年底前,整治屋顶墙面广告182块,整治地面广告(包括依附公共设施广告)1742块,高炮10个,消除绿化带广告66块,清理调整户外广告1609块。2008年底前完成30%,年1月至6月再完成40%,年7月至12月再完成30%。基本达到市政设施内(除主要商业街外)无商业广告。按照市相关部门编制的全市广告阵地规划,建立公共阵地拍卖和公益广告管理制度。按照市相关部门制定的招牌设施管理办法和设置标准规范,完成城区主要道路、重点区域和会涉及道路周边2500块店招店牌整治任务。2008年底前完成30%,年1月至6月再完成40%,年7月至12月再完成30%。此项工作由区市容局牵头负责,区工商分局、区规划局、区建交委、区城管执法局、区经委等部门配合,相关街道、镇组织实施。
2、清洁建筑立面
对城区重要路段和重点地区周边高层旧住房及1996年前建造的高层旧住房共180万平方米进行综合整治,排除外立面安全隐患,增设空调外机承台板,调整材料和色彩构成,制订建筑立面管理标准规范。对城区重要路段和重要地区周边980万平方米建筑立面进行清洁。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负责,区市容局配合,相关街道、镇组织实施。
3、保洁中小道路和重点水域
消除城区范围内189条中小道路和高架道路上下匝道周边“脏乱差”现象,整治目标道路上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悬乱挂、乱堆乱摆等问题。加大道路清扫冲洗力度,规范设置废物箱3100只,控制道路二次扬尘。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创建示范道路12条。以截污纳管为重点,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区水环境基本达到景观水标准。完成大武川地区截污纳管工程。杨树浦港、吉浦河等4条河道33个排污口完成截流。二军大虬江开盖工程竣工。加大调水力度,前平均每年调水1亿立方米。河道保洁做到水清岸洁,实现全覆盖。区截污纳管率达到85%。保洁中小道路由区市容局牵头负责,水环境综合整治由区建交委牵头负责,区城管执法局配合,相关街道、镇组织实施。
4、综合整治架空线
以五角场副中心地区为重点,采取同步建设入地与专项整治入地相结合。完成31.2公里道路架空线入地整治,其中电力架空线入地20.1公里;信息架空线入地31.2公里。此项工作由区建交委负责。
5、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
通过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创建达标活动,2008年底完成四平、五角场等6个街道、镇的创建达标,前城区12个街道、镇和五角场环岛地区全部达标。巩固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沿街道路市容环境责任区达到道路整洁、门前有序、立面规范、垃圾分类的目标。此项工作由区市容局牵头负责,区城管执法局、区五管委办等部门配合,相关街道、镇组织实施。
6、规范车辆停放
编制车辆停放规划,整治现有各类脏乱差停放设施,利用临时工地开辟新的停车场所,增加道路停车点450处,路外公共停车场、库增加泊位900个,增加自行车泊位3000个。此项工作由区公安分局牵头负责,区市容局、区建交委等部门配合。
7、整治轨道交通沿线环境
对轨道交通8号线和10号线(段)沿线进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此项工作由区市容局牵头负责,区建交委、区城管执法局配合。
8、整治市政道路和人行道
完成军工路越江隧道、闸殷路改建,两座下立交新建。完成区内城市道路车行道整治面积1492068平方米,区内城市道路人行道整治面积295007平方米。完成73条(段)非主干道“脏乱差”速改整治,2008年底完成24条,年底再完成49条。对人行道上各类设施和存留障碍物进行整治及平整补缺。加强掘路修复质量管理和日常养护维修。此项工作由区建交委牵头负责,区市容局、区绿化局等部门配合。
9、整治建筑渣土乱倒
建设工地规范装载率达到90%以上,保洁设备落实率达到100%。运输车辆达标率达到95%,车容车貌达标率达到90%。加强工地装运车辆的保洁和重大工程重点区域建筑渣土管理,对军工路等4处建筑渣土偷乱倒易发路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和整治,推进建筑垃圾全程管理。此项工作由区市容局牵头负责,区公安分局、区建交委、区城管执法局等部门配合。
10、清洁车容车貌
各类车辆车容车貌保持优良,推进节能减排,杜绝车辆冒黑烟。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环卫作业车辆、货运车辆、长途客运车辆、公交车辆、出租车辆、政府机关车辆的整洁率分别达到70%、90%、80%、85%、90%、95%、95%。此项工作由区建交委牵头负责,区公安分局、区市容局等部门配合。
11、整治拆迁基地和停顿基地
对房屋拆迁基地特别是停顿基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改善“脏、乱、差”现象,空置地256.07公顷开辟为临时绿化、停车场以及市民公共活动场所。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负责,区市容局、区绿化局、区规划局等部门配合,相关街道、镇组织实施。
12、整治公共交通枢纽区域市容环境
对1个长途客运汽车站、5个轮渡码头、1个公交枢纽站等区域进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此项工作由区市容局牵头负责,区建交委、区城管执法局等部门配合。
13、规范标志标线标牌管理
年底前,更新城市道路路名牌1871块,更新单位指路牌344块,完成停车诱导屏27块。突出整治公交站牌标杆、指路牌、指示牌等,保持标线清晰。此项工作由区建交委牵头负责,区公安分局配合。
14、修整历史风貌建筑
推进城区范围内同济大学、理工大学、同济中学国立图书馆等3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保护和整修。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负责。
15、优化绿化景观
强化绿地养护管理,消除绿地失管失养现象。整治绿化161.47公顷,调整改造绿地14.34公顷,新增花坛花境0.64公顷,新增立体绿化2.2公顷,增设行道树设施6254套,布置主题绿化景点1处,组合容器花卉680组。此项工作由区绿化局负责。
(二)市民生活环境改善工程(8项)
对事关市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大力推进一批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重点实事项目,让市民群众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1、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围绕轨道交通、五角场副中心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实施公交配套建设,优化区域公交布局,公共交通有明显改善。完成区综合交通规划。建成五角场停车智能诱导系统,逐步实现交通信息化管理。建成公交枢纽站3座,增设新江湾城公交线路,建设政悦路公交首末站;结合安波路辟通开通公交559路。根据城区实际需求,发展公交专线和专用车道。此项工作由区建交委负责。
2、改造二次供水设施
对城区6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建筑面积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对该部分住宅小区的屋顶水箱、地下水池和水泵进行整治,更换住宅室内立管,小水表从户内移到户外。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负责,相关街道、镇等部门配合。
3、治理道路交通噪声
对城区高架道路、中环线和越江桥隧沿线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噪声敏感点,采取安装声屏障等措施进行治理。此项工作由区建交委负责。
4、综合改造旧居住区
对未进行过综合改造的多层旧住房385万平方米进行平改坡综合改造,增设空调外机承台板,进行立面整治,完善小区综合管理,解决人民群众居住的“急、难、愁”问题。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负责,相关街道、镇组织实施。
5、改善道路积水状况
完成齐齐哈尔路等13项18条路段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建成民星北排水系统,大定海排水系统部分工程竣工,完成五角场地区8条道路排水管网达标改造。此项工作由区建交委负责。
6、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对象,开展无障碍设施普查和整修,进一步提高无障碍硬件设施质量和软件管理水平。实现公共服务领域和社区无障碍设施服务全覆盖,重点整治各街道、镇“三个中心”周边无障碍设施,对残疾人和老弱病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工作,前完成1000户。此项工作由区建交委牵头负责,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区残联等部门配合。
7、改造提升公园及道路绿化品质
完成平凉、松鹤等8座老公园的改造,完善公园设施,强化公益性经营,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至2010年,“文明公园”创建达标率达80%,“星级公园”达到50%。期间,选择有特点、有影响的综合公园开展主题游园活动。进一步改善道路绿化,优化、美化中小道路绿化。此项工作由区绿化局牵头负责,相关街道、镇等部门配合。
8、加强环卫设备建设,完善公共厕所配置
至2010年,新增、新建、更新各类生活垃圾车、扫路车、冲洗车等111辆,新增中小道路人行道冲洗车18辆。新建公厕3座,改建公厕17座,新增应急保障拉臂式移动公厕2组。协调社会单位对外开放公厕100座,更新公厕导向牌350块。整修改造垃圾箱房和倒粪站90座。按照市制定的行业管理规范和设置标准,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此项工作由区市容局负责。
(三)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工程(7项)
针对城市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法制,切实化解一批疑难顽症,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实际和特点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集约化、环保化、人性化。
1、加强建筑施工管理
倡导文明施工,整治建筑工地和拆房工地(包括待拆基地)市容环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控制噪声,规范建筑渣土转运、裸土覆盖,减少工地扬尘,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此项工作由区城管执法局牵头负责,区建交委、区房地局、区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2、综合治理乱设摊
建立健全禁止与疏导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因地制宜设置临时性集中疏导点,推动分类指导,引摊入室。2008年底,设摊数控制在1250个以内,集聚点控制在7处以内,年底,设摊数控制在980个以内,集聚点控制在6处以内,2010年4月底,设摊数控制在870个以内,集聚点控制在5处以内。城区乱设摊集聚点基本消除,便民服务性行业设摊全部达到有序设摊、卫生设摊。此项工作由区市容局牵头负责,区城管执法局、区工商分局等部门配合,相关街道、镇组织实施。
3、有效治理违法建筑
完善发现、阻止、处置机制,遏制新违法建筑产生。拆除城区主要道路、高架道路沿线两侧以企事业单位为主的违法建筑12.13万平方米,2008年底完成50%,年1月至6月再完成25%,年7月至12月再完成25%。对整治后的场所和闲置土地进行绿化美化或营造市民公共空间。此项工作由区城管执法局牵头负责,区规划局、区房地局等部门配合,相关街道、镇组织实施。
4、加强公共场所市容环境综合管理和整治
对学校、医院、购物商场、旅游宾馆、集市菜场、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加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和整治,提升周边市容环境。各类场所门前,车辆停放规范有序,公共设施完好齐全,市容环境整洁美观,营造迎良好氛围。此项工作由区市容局牵头负责,区城管执法局、区经委、区旅游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局、相关街道、镇等部门配合。
5、完善城市管理信息化体系
以信息化为支撑,不断深化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增设视频监控探头100个,完成12个街道、镇网格化管理分中心建设,实现网格化管理在全区的全覆盖。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实施道路管理中心项目建设,完善快速路道路交通诱导信息系统。此项工作由区网格办牵头负责,区信息委、区建交委等部门配合。
6、加强城市运行服务保障
健全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体系,编制会期间184天城市运行保障预案,确保城市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重点公共服务产品的正常有序供应。此项工作由区建交委牵头负责,各相关委办局配合。
7、加快建立城市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
制定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专业化应急队伍,加快完善城市应急处置体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稳定、有序。此项工作由区应急办牵头负责,各相关委办局配合。
七、时间安排
从2008年到2010年,分为三个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08年4月至8月底,为准备动员阶段。主要做好迎奥运市容环境保障工作,同时要结合区委、区政府明确的年度各项工作目标,完成迎600天行动计划、环境规划和计划任务书的制定工作,并报区政府审定。同时启动实施有关专项整治。
第二阶段:2008年9月至年12月,为开展专项整治和环境建设阶段。要按照行动计划明确的总体目标,集中解决市容环境、管理秩序和民生热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抓推进,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4月,为巩固提高、深化完善阶段,主要是在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上,对照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开展检查整改,巩固整治成果,检测安全运行,做好迎环境布置及城市绿化、美化。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工作指挥部。建立由区委常委、副区长庄少勤挂帅的城市管理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成员由区各相关委办局和各街道、镇分管领导组成。指挥部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督查和考评。600天期间主要负责市容环境建设,184天期间主要负责运行服务保障。
2、设立区指挥部办公室,为指挥部常设工作机构,设在区市容局,主要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督查和考评。下设若干工作组,人员由各部门抽调。
3、区政府明确指挥部办公室机构的“三定”职能。
(二)落实推进责任
1、明确条块职责。确立“条块联手、以块为主,社会重视、行业参与”的工作机制。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编制方案、完善规划、制订标准和监督协调,各街道、镇负责组织实施、筹措资金、整体推进、逐项落实。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考评,对照计划任务书逐一验收销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编制计划任务书。根据市行动纲要和区行动计划明确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细化确定各阶段重点项目及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并以计划任务书的形式,将组织实施的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区政府相关部门及各街道、镇,并上报区政府及市相关部门。
3、重点区域由区政府审核。城区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效果及环境建设规划,由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规划设计审核,并实行专业设计、群众参与、专家评审和政府决策。
(三)落实长效管理
1、强化依法管理。按照城市管理相关法规、规章,强化依法管理,使迎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提高执法水平。强调依法行政,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不断提升依法管理力度、效率和规范程度。
3、创新管理机制。从破解难题、治理顽症入手,突出重点,着力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一批管理标准规范,做到切合实际、务实管用,使常态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四)落实公众参与
区各部门和各街道、镇要做好社会市民的宣传动员工作,要设计有效载体,创新公众评价体系,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市民积极参与市容环境建设,并通过广泛参与,使广大市民加深对举办会重要意义的认识,提升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进而更加激发维护市容环境自觉性。同时,倡导市民群众维护市容环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到“五个规范”(即衣物晒晾规范,宠物饲养规范,垃圾投放规范,设施安装规范,车辆停放规范)。城市管理绩效评估实行市民评判、社会评价和科学评定。在全区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迎市容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加大资金投入
区各部门、各街道、镇和社会单位都要加大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共同承担清洁城市的义务。经费按照“四个一点”原则解决,即企业单位出一点,区相关职能部门在城市养护费中拿一点,各街道、镇筹集一点,市专项经费适当补贴一点。同时,区设立迎环境建设专项经费,制定专门管理办法,专款专用,并实行社会监督。
- 上一篇:健康城区建设—年工作计划
- 下一篇: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