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环保工作计划四

时间:2022-02-10 03:49:00

导语:年度环保工作计划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度环保工作计划四

一、*年环境保护计划执行情况

*年,全市环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环保局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积极倡导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绿色GDP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建设生态城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线,加大了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持,为我市创模工作全面达标和“十一五”环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1、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根据国家和省核定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组织编制了全市大气污染物总量削减分配方案。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脱硫工作的意见》,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加大烟尘、粉尘治理力度。建成烟尘控制区270平方公里,淘汰6吨锅炉20台。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积极推广车用乙醇汽油,确保市区汽车尾气达标率达到88%以上。全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9.54万吨,比上年下降2%,市区空气良好以上天数可超过292天,占全年的80%以上。二是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山东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了黄河、小清河流域和南水北调济南段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废水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科学划定和调整了济南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5.8万吨,比上年下降2%。三是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积极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提高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规范管理废油脂的处置和利用。加强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规范化达标率80%以上、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加大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和集中处置力度,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95%以上。四是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新建噪声达标区20平方公里,复查噪声达标区67平方公里。五是加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放射源变更申报登记和放射源安全现场检查工作,督促有关涉源单位安全处理废弃放射源。开展全市废弃危险化学品摸底调查,加强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处置监督管理。

2、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展顺利。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活动,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等环境管理工作。编制完成了平阴县城西洼、东阿镇浪溪河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深化生态环境监察,建立污染源限期治理和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察制度,加强“两区一园”、畜禽养殖场、矿山生态环境及秸秆焚烧的环境监察工作。加强了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督促建设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开展了农村石灰窑等污染的环境治理工作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3、循环经济工作全面展开。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会议精神,在市、县(市)区两级全面展开循环经济工作试点;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循环经济示范工作,优选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和示范工程。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配合做好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落实和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工作。在大学科技园区积极探索区域层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环境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了例行监测任务。开展了全市电磁辐射污染源监测。完成了水污染总量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厂、农业生态环境、菜篮子基地和主要污灌区环境监测与调查。继续开展了重点污染源监控系统的安装工作。加强了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监督和考核。

二、*年度环保工作形势分析

我市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污染突出,治理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任务艰巨,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矛盾。

(一)经济社会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济南市经济与人口发展每年分别以13%和5‰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的大量增加,必然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在经济生产加工和社会生活中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又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反过来又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二)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按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要求,良好以上天数属于低水平达标。

1扬尘污染严重。建筑、市政和拆迁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道路保洁方式落后等是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

2、能源结构不合理。我市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燃煤排放大量污染物。另外受特殊地形和气象条件影响,污染物难于扩散,加重了市区空气污染。

3、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外地进济车辆增多,交通拥挤,堵车严重,车辆怠速行驶,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三)市区水环境质量尚达不到无劣五类水体的标准要求。除地下水全部达标以外,地表水体水质普遍超标,湖泊、水库富营养化严重,小清河及市区部分河道水质劣于五类水质标准。

1、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滞后。由于污水管网不配套,市区已建成的两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废水量严重不足,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足65%,距离国家环保模范城市80%的考核标准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平阴污水处理厂虽已建成,但不能保持正常运转。长清区和历城区仲宫等县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进展较慢。

2、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稳定达标脆弱。我市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但达标成果还比较脆弱,部分单位和领导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转,偷排偷放、超标排污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环境执法人员力量薄弱,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执法程序不规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局部环境质量趋于稳定和好转。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三、*年环境保护计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紧紧围绕生态城市建设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为出发点,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线,加大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推动全市“创模”和生态市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四、*年环境保护计划目标

(一)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二氧化硫9.25万吨,烟粉尘6.03万吨,化学需氧量5.53万吨,氨氮6900吨。

(二)环境质量目标

1、水环境质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狼猫山水库、垛庄水库、黄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地表水其它水体分别达到或接近相应的环境功能标准;市区无劣五类水体。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

2、环境空气质量:市区及各县(市)驻地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5%以上。

3、声环境质量: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低于70dB(A);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低于55dB(A)。

五、*年环保工作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改善水环境质量,努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保护饮用水源地,确保饮水安全

饮用水源地保护是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建设南部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提高水源涵养补给功能;搞好现有水库扩容和配套工程,提高城市供水调节能力。根据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规范水源地经济与社会活动,及时调整、优化流域产业结构,针对玉清湖、鹊山、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等饮用水水源地不同特点,进一步采取保护措施,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强化对饮用水源水质的污染监控,确保饮水安全。

2.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巩固稳定达标排放成果

开展工业企业废水治理再提高和全面达标工作。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监督检查,按照国家和省环保局的部署,完成污染源调查工作。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转,严防关闭或停产治理企业死灰复燃。加大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监管力度,逐步实现重点排污企业和重点断面水质自动连续监测,尽快改变监管手段落后状况。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3.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

加快治理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建设。督促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一厂、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二厂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工作,确保污水处理达到要求。督促历城仲宫镇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加强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促使其稳定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其中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覆盖区域外的新建小区要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和生活中水。

4、按照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要求,全面做好西水东调(济南段)工程沿线水质保证工作。

按照国家、省里的具体要求,做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南段水质保证工作。完成*年度废水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和废水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改造及网络建设工作。开展以小清河为重点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实施小清河截污工程,严格控制含磷洗涤用品、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及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避免调水输送渠道周边环境污染。开展市区河道和大明湖综合整治工作。

(二)实施清洁能源行动,全面治理各类污染源,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我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结果,组织完成全市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工作,发放排污许可证。本着目标、总量、项目、投资、责任五位一体原则,按计划完成大气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

推行清洁生产,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电等清洁能源使用量,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年内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50%以上。

完成年度重点大气污染源治理工作。完成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第一炼钢厂LF炉及铁水预处理烟尘治理和转炉煤气点火放散治理等一批企业烟尘治理工程项目,完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1、2号火电机组脱硫治理等一批企业二氧化硫治理工程项目。做好10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设施的监督管理,逐步取缔市区烟控区范围内10吨以下燃煤锅炉。做好烟控区和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创建与复查验收工作。

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全面贯彻《济南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从摩托车、公交车排气污染防治入手,完成所有公交车抽检工作,按规定实施限期治理。加强车型老、污染重、无法治理达标机动车的监督管理,协调有关部门按规定强制淘汰,年底淘汰使用年限长、污染重的公交车。加大机动车尾气年检、路检力度,做好机动车尾气“简易工况法”检测工作,推进市场化运作,开展公交车、出租车停放地尾气抽测工作,尾气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定期检测,确保机动车环保定期监测率达到80%以上。加大车用油品的监督管理,检查市区二环路以内主要加油站,从源头控制尾气污染。

加强市区建筑、市政、拆迁工程的监督管理,控制扬尘污染。严格查处已取缔“三小”回潮现象,加强市区道路保洁、垃圾死角清理工作。

(三)创建噪声达标区、安静居住小区,强化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依法强化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督管理。查处居民区扰民噪声源,控制生活噪声,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管理,严格控制施工噪声污染,区域环境噪声保持在55分贝以下;严格执行机动车禁鸣规定,限制大吨位车辆进入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以下;继续开展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质量,完成新建噪声达标区和已建成噪声达标区复查工作,对超标固定噪声源实施限期治理。继续开展安静居住小区创建活动。

(四)实施以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为重点的“固废治理工程”

建立全市固体废物信息交换协作体系,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现全市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搞好门诊部、小诊所医疗废物污染防治试点,全市一级以上医院、门诊部和部分小诊所参加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将废矿物油、废显影液等危险废物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对全市重点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从产生、收集、贮存、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年底完成济南裕兴化工总厂(济南裕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铬渣无害化处置或利用。开展实验室类危险废物监督管理,逐步规范实验室类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建立符合规范的暂时贮存场所并进行处置。应用并完善《济南市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动态化管理。做好《济南市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配合开展全市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废弃危险化学品要进行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五)实施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

加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协调指导生态示范区建设,平阴县做好生态示范区验收准备工作,济阳、商河县要全面开展创建工作。章丘市要做好国家级生态监察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夏秋季秸秆禁烧执法监察工作。协调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秸秆还田、秸秆气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强化监督,严禁在主要交通干线和机场周围焚烧秸秆。做好“两区一园”创建工作,年内受保护地区覆盖率达到10%以上,协调做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年内完成一批具备条件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

(六)加大环境监测和科研工作力度

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及时掌握污染源排放情况和环境变化趋势,为依法行政和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重点围绕“碧水工程”、“蓝天保护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组织研究解决影响我市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方面的重大科研攻关;结合企业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环境保护。

(七)抓好环境信息工作

进一步提高环境信息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促进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按照省环保局“数字环保”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和要求,组织建设济南市“数字环保”工程,以网络平台、管理业务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进一步理顺系统内数据、信息流的渠道,建立环境信息数据标准,促进各类环境信息资源整合,形成共享服务的管理机制,有效提高环境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八)广泛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断改进宣传内容和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环境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为改善我市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