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环保新道路工作计划
时间:2022-01-13 02:19:00
导语:探索环保新道路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博大精深。全国环保系统要通过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在认识上有新突破,实践上有新探索,工作上有新进展,做到真信、真学、真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道路。
一、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科学真理和行动指南。
第一,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政治信仰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决定政治立场,关系到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信仰性,是我们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信服和尊崇,是我们依托现实、憧憬未来的坚定信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方向。它关乎着我们共产党人的认识、情感和意识,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种系统的精神追求,表达了我们在精神需求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容置疑的确信和认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必须深刻认识三个问题:一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旗帜,是实现民富国强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唯一正确抉择;二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领导核心。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的激荡中,坚定不移地树立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追求,理直气壮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信念支柱;三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掌权执政完全是为了替百姓做事,是为了让人民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而不能为个人谋取特殊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面前,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党忠诚、为党分忧,对民尽责、为民奉献。
第二,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社会发展具有的必然要求、必然趋势、必然规律。科学发展观的真理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飞跃;二是坚持了人民是历史主体的观念,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应是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坚持了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四是坚持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原理,强调了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都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基本趋势的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指导实践,关键在于它的真理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就应当自觉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从而让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内涵和要求在头脑中深深扎根,作为指导和推动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动力源泉。
第三,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行动指南是对人们行动的引导和规范。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行动指南,因为它是源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又对这种实践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设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供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重在落实,贵在执行。要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善于用科学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大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为了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提出来的,是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
(一)进一步认识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把人与人的和谐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从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一次飞跃。如果在实现后工业化以后再来建设生态文明,那么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必然要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在这个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有过血的教训。即使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虽然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有了显著进步,但产品大量消费、废物大量丢弃的消费模式依然存在,不仅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的进程,而且会阻碍既定目标的实现,埋没甚至毁坏已取得的发展成果。同时,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是建立在污染转移的基础上,是以加重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环境负担、损害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
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资源禀赋、区域环境的差异,曾经促使欧洲和亚洲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是外因在发挥作用。蒸气机率先在欧洲发明,推动欧洲最早开始工业革命,这是内因在产生效果。当今世界,我国以9%的世界耕地、6%的可更新水资源、4%的森林资源养活22%的人口,推进着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资源和环境压力史无前例,这是加快文明转型的巨大压力。我国在总结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适时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并形成五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总体布局,这是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的强大动力。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包括工业文明的内涵,也体现生态文明的进步理念;既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所在,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正如社会主义革命没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是在帝国主义统治薄弱的不发达国家打开链条那样,生态文明也不可能在发达国家的文明进程中率先实现,中国的积极探索必将成为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
(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环境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中国环境文化是对世界环保理念的吸收和创新。我国有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底蕴,宣传生态文明必须将弘扬传统文化与提倡环境文化相结合。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着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不仅在消费领域,而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集中在生产领域,建设的原则应当是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我国复杂多样、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应该更加珍爱自然,更加关心自然,更加尊重自然。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从生产领域看,要立足于以第二产业为主体、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实,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化,建立高效的生态工业体系和集约型的生态农业体系;二是从消费领域看,要坚决反对奢侈消费,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三是从城市化发展看,要以节水、节能、节地、节约资源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前提,建立紧凑型的城市和城镇体系;四是从空间布局看,要根据东中西三大地带、大江大河西水东流、多丘陵山地和西部地区生态脆弱的环境特征,建立维护全国环境安全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三)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
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一要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要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建设,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节能产业和环保产业的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四要重点搞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让江河湖海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切实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坚决将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下来;要尊重自然规律,用人文关怀治水治污,唤起群众珍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伟大觉醒。
三、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道路
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崭新的伟大事业,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总结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在我国三十多年环保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道路。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迅速加快,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出现过震惊世界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危害。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发达国家相继采取行动,迅速建立了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体系,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加上恰逢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分工,污染型产业相继转入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压力明显减小。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普遍得到改善,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道路。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加入了世界环境保护的行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努力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尽管涌现了一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但总体上仍然继续着边污染边治理、甚至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虽然可以肯定的说,这条路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的老路,但由于基本国情不同,发展背景有异,付出的环境代价依然过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生态文明,要求必须探索源头控制、全方位防范、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道路。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则要求更新发展观念,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都为构建全范围、全过程控制的环保新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既向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探索环保新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动力。
探索环保新道路,必须坚持历史性转变的指导思想。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措施。要按照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提出的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的要求,真正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坚持历史性转变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必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落到实处;必须把环保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氛围;必须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完善环境保护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保护环境的合力。
探索环保新道路,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这是源头控制的基本要求。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努力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量、污染产生量和生态损耗量,全面减轻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压力。一要优化产业结构,以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为目标,建设生态农业,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增加服务业比重。二要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要求,合理安排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推进空间合理开发的评价体系、政策体系,特别是财税体系。完善环境功能区划,实行分类指导、分区管理,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的效力。三要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营造政策环境,激励自主创新,力争在工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改造技术、环境科技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
探索环保新道路,必须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这是全方位防范的主要体现。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性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增值税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鼓励节能环保的财税体系;建立环境保护调控的信贷体系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实现信贷安全和环境保护“双赢”;完善鼓励社会绿色消费、政府绿色采购的有关政策,开拓绿色产品市场,促进国内消费,优化出口结构。二要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促进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并提高收费标准,为城市污染治理市场化奠定基础。积极探索排污交易,研究开征环境税。三要将环境经济政策由城市向农村拓展。认真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农村环保政策,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促进农村环保的政策体系。
探索环保新道路,必须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这是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重要保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的状况,“十一五”期间,要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防治水、空气和土壤污染作为重中之重,把污染减排作为当前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大力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目标责任制三项制度,积极加强环境政策法制、宣传教育、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四项工作,全面开展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五大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政府主导与市场推进、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以及区域之间环境保护六大关系,戒虚、戒假、戒浮,求实、求真、求深,动真情、出实招、求实效,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