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国税发展工作安排
时间:2022-06-01 09:23:00
导语:全市国税发展工作安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做好今年的国税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必须紧紧围绕省局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吃透精神,把握实质,结合实际情况,保持工作连续性,强化管理,抓好落实,以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规范组织收入工作
(一)规范组织收入工作。严格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同时要依法规范纳税人的申报纳税行为,对纳税人是否按财务会计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是否按账务记载的数据和税收法律法规进行申报,进行定期核对检查,在征纳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规范,使征纳双方依法良性互动。在保持税收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提高收入质量。进一步完善规范组织收入的工作措施,加强税收的分析预测和计划管理,增强组织收入计划的准确性。
二、强化监督检查,保证税法执行规范
(二)强化执法监督检查。执法监督检查要注重全面性,同时对新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进行重点跟踪落实,抓好配套服务,确保到位,发挥好其配合宏观政策调节经济发展的作用。坚持“监督执法与促进执法相结合,纠正错误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执法督察、日常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统一组织,协调开展。依托信息化手段,在分析涉税信息和管理数据中,及时发现疑点问题和线索,提高督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完善奖惩机制,要将执法责任制考核结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中,同时对在日常的目标管理考核中发现的需要追究责任的事项进行责任追究规范重大案件审理制度,认真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积极配合审计、财政等外部门的监督,促进税收执法水平的提升。
(三)抓住重点,认真开展各项税务检查。组织开展对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专项检查,继续保持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利用虚开可抵扣凭证及其他发票偷税、以设立两套账和账外经营为手段的重大偷税行为等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认真贯彻落实总局以查促管办法,对在查案中发现的征管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反馈给税源管理部门。
三、进一步深化征管体系建设
(四)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征管的组织基础建设。一是机构的职能要分解到所设置的岗位中,不能出现工作职能上的缺失。二是岗位的设置要体现专业化的原则要求。三是对容易产生风险的业务要通过岗位设置进行划断,实行岗位间的权力制衡。四是岗位设置要考虑工作流转的顺畅简便。五是要考虑工作量的适度饱满。
(五)界定岗位工作职责,优化征管业务流程。清晰定位各部门、各岗位间业务分工和衔接关系。按照受理申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法律救济等环节,规范征管基本程序,确保部门、岗位间职责分明,执法活动顺畅。同时,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深入落实“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和以查促管工作措施,凝聚税收征管合力,不断提升税收征管效能。
(六)不断夯实税收征管基础。以外部信息系统、税码共享系统、纳税人身份识别系统等信息手段为依托,全面加强和规范对漏管户、停业户、非正常户和注销户的管理;认真落实新的发票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发票代开,扎实推进网络发票改革。抓好涉税信息采集工作,保证涉税信息的完整准确,重点抓好与税收关联度强的信息,为实施信息管税奠定基础。坚持计算机定税,按照信息采集、计算机定税、集体评定、调查评估四个环节,强化分环节制衡,全面规范个体定额程序。从规范工作秩序出发,加强征管档案管理。
(七)积极推进信息管税,深化预警评估系统应用。定期对预警评估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讲评,不断提升应用效果。不断加大信息采集力度,抓住主要信息,丰富相关信息,深化对生产要素分析法的应用。加快建立纳税人与用电信息的对应关系,深化耗电信息应用,提高评估效能。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行业税源管理模型,通过建立模型查找风险点,强化行业税源管理。加强系统运行管理,建立预警信息集中分析、评估质量复审复核、系统功能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八)积极开展试点,扎实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紧紧抓住我市成为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的契机,结合机构调整,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按机构实行税源的专业化管理;条件不很成熟的,实行岗位的专业化管理。深入研究我市税源结构和管理特点,按照管理对象专业化、管理协作专业化、管理团队专业化和管理手段专业化的要求,将税源管理职责在不同层级、部门、岗位和工作人员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找准切入点,抓纲带目,提高管理效能。改革税收管理员“分片管户、分户到人、各事统管”的管理模式,根据税收征管程序和风险管理流程,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尽快建立起全市基本统一、兼顾各县区实际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
四、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九)建立完善统一的纳税服务信息平台。巩固完善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不断完善网上办税功能,实现各类涉税业务的多元化办理。整合网上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短信平台等系统之间的服务功能,逐步将各类纳税服务事项整合到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进行管理。全面推行移动办税服务厅。做好全国统一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平台推行工作,全面提升热线服务效能。
(十)继续推进实体化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全省统一的纳税服务业务规范,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充实。积极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在全系统统一办税服务厅职能,突出内外标识、功能设置、基本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完善提升,严格实行“窗口受理、内部流转、窗口出件”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手续,探索推进“免填表单”、涉税审批改革、“同城通办”服务,着力提高办税效率。扩大办税服务流程覆盖范围,将税法宣传、咨询服务、纳税人权益保护等各项纳税服务业务,全部纳入办税服务流程体系,实现办税服务流程的全覆盖。完善流程服务监控功能,实现对每个办税事项办结时限的承诺和纳税人对办税流程运行的全程监督。继续探索国地税联合办税,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资源整合。
(十一)建立完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按照科学合理、内外结合、客观公正、易于操作的原则,围绕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完善内部考核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纳税服务绩效评估长效机制。
(十二)做好税收宣传咨询和纳税人权益维护等工作。积极开展税法宣传,发挥好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进一步丰富宣传内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税收分类宣传。进一步加强纳税咨询服务,把纳税咨询作为纳税服务的重要抓手,拓展咨询渠道,规范咨询管理流程,创新咨询方式,完善咨询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咨询服务能力。加强纳税信用动态管理,完善诚信激励和失信监控措施,积极与工商、银行等部门沟通,实现纳税信用信息的部门共享。加强税收法律救济,依法化解税收争议。严格落实涉税信息披露、提供和查询等制度,依法保守纳税人秘密。加强对涉税中介机构监管,促进涉税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发挥涉税中介行业优势,提升涉税中介服务能力。加强纳税服务需求调研,积极开展第三方调查活动,建立纳税人需求收集、分析和响应机制,促进纳税服务工作持续改进和优化。
五、加强各税种及重点领域的税收管理
(十三)加强货物和劳务税管理。在增值税方面,突出抓好一般纳税人登记、认定、申报、发票发售、开具、抵扣、注销等各环节管理,认真落实核查、发票增量、一窗式比对等重点环节的工作要求,及早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遏制虚开虚抵。在消费税方面,强化烟酒价格信息采集,规范消费税计税价格核定。在车购税方面,加快建立与公安车管等部门的信息协作机制,规范新型车辆暂定计税价格工作程序,全面推进车购税电子档案管理。
(十四)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探索企业所得税链式管理办法,加强所得税税源管理。推进所得税分类管理,对重点税源和大中型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完善核定征收管理办法,加强对汇算清缴、重组改制、并购清算等事项的管理。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企业所得税评估。积极推进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积极推行所得税电子申报,及时总结推行情况,为优化汇算清缴管理系统提出建议。
(十五)加强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加强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落实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帮助企业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研究建立县局非居民所得税管理一体化机制,完善税务部门与银行间的信息联系制度,强化源头控管。深入推进反避税工作,实施关联企业的关联交易预约定价协议办法,进一步提升关联企业管理的力度和层次。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服务与管理,防范“走出去”企业和个人逃避税收监管。
(十六)加强进出口税收管理。强化出口退税审核系统应用,加强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货值、运输费用等相关信息的配比分析,不断提高审核工作水平。适应外贸出口形势发展要求,强化出口货物日常管理和系统内部监督,形成较为完善的出口退税内控外防机制。落实出口退(免)税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加强征退税环节衔接。深化预警评估,强化对草柳编、板材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控,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六、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
(十七)推进金税三期建设。坚持税收信息一体化原则,按照总局部署做好金税三期工程试点工作,完成市县广域网改造等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按照省局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总局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系统、12366纳税服务热线系统、车购税电子档案等系统上线的技术支持工作。
(十八)深化数据处理分析应用。加强各主要业务系统数据质量监控分析,探索有效避免异常数据产生的方法措施,促进基础数据质量不断提高。把数据分析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第三方数据资源,探索建立税收风险分析模型。进一步提高抽取数据、组织数据的能力。
(十九)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完善技术应急预案,加强数据管理,认真做好各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巡检、备份、恢复等工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强化网络建设及信息安全管理,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抓好各应用系统的运维工作,强化业务培训,确保各应用系统运行顺畅。做好全市视频会议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整合计算机硬件设备资源,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二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实现老中青梯次配备、专业知识合理搭配和领导经验互补,提升班子整体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和《税务系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八不准”》,加大对领导班子的考核考察力度,在各级领导班子中认真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领导班子工作机制,严格遵循局党组会议和局长办公会工作规则,既坚决杜绝“家长制”和“一言堂”,又坚决防止“各自为政”和“一盘散沙”。
(二十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一是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以党性原则作为指导行动的标准,在思想上做到正本清源。二是靠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和榜样。三是密切结合社会、思想和工作实际,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通过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为推动国税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十二)突出团队建设,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和落实力。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大家的思想,指导行动。强调团结形成合力,倡导相互关心、关爱,协作互助。强调“五湖四海”,坚决反对小团体的思想和活动。加强政治、文化和业务学习,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纪律严明、执法规范、服务优良、协作有力的工作团队。
(二十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以落实省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抓手,结合税源管理专业化对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以提高岗位技能为重点,以专业化培训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分岗位、分层次培训,培养税收分析、纳税服务、税务稽查、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出口退税、所得税等专业化管理人才。以领导干部、中层骨干、一线人员“三支队伍”为重点,多渠道分层分类地开展培训活动,加强教育培训考评管理。鼓励干部职工自学,对参加总局、省局和市局组织的各类业务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以及取得“三师”资格证书和计算机三级以上证书的,按规定给予相应的政治、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在抓好常规培训的同时,按照急用先学的原则,突出抓好计算机操作技能、预警评估系统、税收管理软件应用技能和企业财务会计软件的培训,抓好对新录用公务员和青年干部的培训。
(二十四)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各项税收工作。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税收中心工作融为一体,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各项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为圆满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十五)推进国税文化建设。加快制定《市国税文化建设体系实施方案》和《国税文化理念》、《国税行为准则》,在全系统开展国税文化品牌和标识设计征集活动。积极参与市局部署的各项活动,有条件的单位认真总结“一局一品”活动经验,精心打造符合时展要求、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国税文化建设水平。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对争创工作中的好做法和新经验及时总结推广,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八、完善内控预防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十六)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突出领导干部、税收一线执法人员和人、财、物管理岗位人员的廉政教育,增强拒腐防变意识,降低职务犯罪风险。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和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推进廉政教育“六个一”工程建设,按要求开展廉政教育基地达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的熏陶、引导、渗透、凝聚作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二十七)全面加强风险防控。进一步全面排查评估岗位风险,优化权力运行控制,整合完善制度体系,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加强督查和责任追究,特别是在个体税收定额核定、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涉税事项审批、发票管理、税务稽查等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方面,加强风险防范,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上下协调一致,横向联系紧密,相互制约的机构组织体系,规避用权风险。建立重点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制度,定期轮岗交流。
(二十八)强化监督检查。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有关事项等制度,强化督察内审工作,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力度,促进领导干部规范用权、廉洁从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继续开展一线执法人员向纳税人述职述廉活动,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日常监督,对涉及日常税收管理和服务的各类投诉、来信来访,加大调查和惩处力度,发挥惩戒作用。
九、切实加强内部管理
(二十九)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严肃性和约束性。加强基本建设管理,强化过程监管。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税收成本。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严格车辆编制,加强出租出借和处置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严格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标准,提高采购计划执行率。
(三十)提高工作效能。完善机关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形成顺畅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增强为基层服务意识,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统筹,强化与外单位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防止推诿扯皮,努力为基层减负。严格防止将上级机关的工作转嫁给基层。基层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好税收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按照专业化、科学化的原则,合理配置行政和后勤资源,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三十一)切实抓好安全管理。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突出抓好库房、机房、车辆、安保、食品卫生等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和事项的安全防范,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感,认真做好信访调处工作。建立舆情监测和引导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十二)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认真落实省局、市局关于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在资产、车辆、通信、物业、接待、办公用品、食堂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实施办法,明确具体指标任务,定期考核检查,确保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实效。
- 上一篇:国税局专业化人才培养调查报告
- 下一篇:凤台花鼓灯艺术成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