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税工作总体安排

时间:2022-03-19 09:34:00

导语:地方国税工作总体安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方国税工作总体安排

2012年全市国税工作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把握“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以核心业务为主线,坚持依法行政,落实税收政策,提高征管质效,提升服务水平,以两个表率为抓手,加强队伍建设、廉政建设、行风建设,营造“尊贤尚功、干事创业”的和谐环境,开创全市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做出新贡献。

围绕这一总体思路,全市国税系统要全面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一)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把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采取专题培训、集中研讨等形式,切实抓好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深刻领会内涵,把握精神实质。使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二)坚持学以致用,促进工作。结合国税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会会精神。要与国税文化建设相结合,传承地域文化魅力,建好“齐风税韵”品牌,丰富国税文化内容,发挥国税文化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的作用。要与干部队伍管理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带动国税工作全面发展。

二、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增长

(三)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严格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实现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收入质量和规模同步提高。

(四)构建税收收入质量评价体系。科学研究税收收入质量指标,制定税收收入质量评价方法,建立税收收入质量评价体系,开发税收收入质量评价系统,客观评价税收收入风险状况、税收优惠政策兑现状况、税收经济协调状况、税收收入均衡状况以及税收收入结构合理性状等内容,全面提高税收收入运行质量。

(五)加强收入分析预测。落实税收分析工作制度,密切跟踪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强化重要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运行情况监控,将宏观分析、专题分析、重点税源分析、常规分析等结合起来,提高分析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准确把握税源变化趋势,开展经济税收分析,及早发现组织收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充分发挥税收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作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六)扎实开展重点税源监控、税收调查和会统数据稽核工作。探讨实行分行业重点税源监控,提高重点税源数据采集质量。加强税收调查工作体系建设,深化指标数据应用,加强税收风险控制。进一步完善会统数据稽核系统,确保税收基础数据质量。

(七)建立收入工作长效机制。强化收入目标动态管理,根据税收收入形势变化,合理确定税收收入目标,加大组织收入工作考核力度,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和落实领导包片、部门包点的收入督导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和横向互动,强化调研督导,密切工作配合,及时发现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八)抓好管理增收工作。完善管理增收工作长效机制,确定管理增收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税源管理单位和稽查部门,明确工作责任,抓好检查督导,严格工作考核,努力将经济发展成果体现为税收收入增长。

三、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各项税收政策

(九)深入开展政策调研。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出发,综合运用税收宏观数据、行业数据和区域数据对全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深入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对经济税收的影响,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的调控和导向作用。开展前瞻性税收政策研究,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十)严格落实税收政策。加强对新政策的学习培训和宣传辅导,确保征纳双方准确掌握和执行税收政策。适应税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的新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调整优化信息管理系统指标和参数设置,加强政策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用足用好支持自主创新、循环经济、对外贸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力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升级,服务全市经济发展。

(十一)强化政策执行监督检查。健全政策效应评估和执行情况反馈机制,开展税收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对政策执行情况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政策全面、及时落实。

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机关

(十二)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总局实施意见,严格落实总局《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和《省行政程序规定》要求,认真做好全市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清理、规范和备案审查工作,抓好税收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按照法律规定内容,遵守法律规定程序,正确行使手中权力,杜绝徇私舞弊和失职渎职问题发生。

(十三)严格税收执法。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税务行政裁量权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把税务行政处罚和应纳税额核定作为规范重点。正确处理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关系,做到“寓执法于服务之中”,不断改进执法方式,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预防和化解涉税矛盾纠纷。推进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审批项目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和清理工作。

(十四)畅通监督渠道。做好税收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深入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和督察工作,不断增强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加强政务公开建设,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认真做好税收法律救济工作,落实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积极开展税务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探索开展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加强考核结果运用。

(十五)加强税务稽查。树立“一盘棋”的大稽查观念,加大稽查工作力度,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专项检查和重点税源企业轮查,深化发票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发挥税务稽查震慑作用,切实抓好案件查处工作,坚决做到“案情查不透不罢手”、“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实现“查处一户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创造良好税收法治环境。

五、优化纳税服务举措,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十六)提升服务理念。继续开展以树立现代纳税服务理念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举办“假如我是纳税人”换位思考大讨论及征文比赛活动,引导干部提升服务理念,牢固树立需求导向、服务与管理并重、全员服务、科学发展和分类服务理念,为纳税服务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十七)全面落实纳税服务岗责体系和绩效考评体系。按照《市国税局纳税服务岗责体系》要求,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的岗位设置、工作职责以及工作要求等予以全面落实,将全员和全过程服务理念落到实处。优化完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公正量化的考评方法和激励为主的奖惩措施,充分依托信息化考评手段,努力实现考评激励的常态化,形成纳税服务绩效评估长效机制。

(十八)做好《纳税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推广应用工作。在全市推行《纳税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完善平台的模块功能,发挥系统的应用分析、综合查询、量化考核的作用,解决纳税服务“考核难”、“量化难”的问题,为科学做好纳税服务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十九)加大税法宣传辅导力度。充分挖掘纳税人需求,注重结合时代特征,采取纳税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日常宣传辅导,做好税收宣传月和诚信兴商宣传月等集中宣传。围绕纳税人不同需求开展分类宣传,认真做好税法阐释、政策解读和热点解析工作,发挥新兴宣传载体的作用,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十)推进纳税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拓展热线服务功能,加强运维管理。加大坐席人员培训力度,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建立专家坐席团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完善网上办税功能,推行全省统一的“网上办税服务厅”。继续加强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按照信息化现代化要求,做好部分区县局办税服务厅改扩建工作,建立健全办税服务厅相关制度。

(二十一)优化办税服务。进一步规范办税业务流程,整合相关事项,理顺办税环节,积极探索国地税联合办税的内容和方式,深化“两个”减负。加强统筹规划,对现有办税服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加强对办税服务人员的培训、激励和管理,注重压力疏解,积极参加省局开展的“最佳办税服务厅”和“办税服务明星”评比活动,探索建立纳税服务人才库。

(二十二)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规范纳税人维权机构设置,明确工作职责,畅通涉税诉求渠道,规范投诉处理程序,完善权益保护措施。建立健全纳税人需求收集、分析和应用机制,开展第三方调查,了解纳税人需求,定期将需求动向和工作重点反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改进举措,将纳税人合理需求转化为纳税服务的具体措施。

(二十三)加强纳税信用建设。与地税部门联合做好第五次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应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评定程序和标准,加强部门协作配合,确保评定工作的公正和准确。积极创新举措,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社会氛围。

(二十四)加强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管。加强对注册税务师行业的指导和管理,完善行业监管体制,创新行业管理模式,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注税行业管理机制,规范行业秩序,充分发挥涉税中介机构在纳税服务中的积极作用。认真开展行业年检,确保执业质量,推进注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依托专业化信息化管理,提升税收征管水平

(二十五)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方法。充实细化从市局到分局三级机关承担的税源管理职责,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工作互动机制,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质量和效率。

(二十六)深化预警评估系统应用。进一步完善综合性预警评估制度办法,加强外部信息应用,加大个案信息采集力度,建立行业评估模板,积极运用生产要素分析、耗电分析等分析方法开展纳税评估,深入开展工作讲评,强化工作交流,加强复审复核和工作考核,不断提高系统运行质量。依托预警评估系统,开展分行业和分企业纳税评估。发挥预警评估系统作用,积极探索降低预警面方法措施,不断提高征管质量。

(二十七)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加强户籍管理,规范户籍管理操作流程,强化纳税人身份验证。加强普通发票管理,稳步推进普通发票网络开具工作。加强个体税收管理,根据起征点调整后个体税源管理需要,加强个体定额信息动态管理,突出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规范个体双定户应纳税额核定程序,强化临界点业户管理,积极探索不达起征点户的有效管理方式。深化外部信息应用,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支持下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欠税管理。

(二十八)推进税收征管创新。按照总局省局部署,围绕征管改革总体思路、征管程序完善、征管质量考评等内容,认真开展税收调研,积极探索征管方式,大胆创新征管新手段,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管质效。深入开展税收征管工作拉力赛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注意方式方法,全面带动税收征管质量提升。

(二十九)发挥信息技术保障作用。积极配合省局做好金税三期工程试点工作,强化运维体系建设,提高各应用系统运行质量,深化数据分析利用,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为加强税收管理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七、加强各税种管理,提高税源控管质量

(三十)加强货物和劳务税管理。认真做好增值税、消费税政策调整后的管理工作,制定措施加强增值税减免税管理,开展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评估活动,落实二手车增值税管理办法,逐步规范二手车行业管理,落实石脑油、燃料油退免消费税优惠政策,重新核定白酒产品消费税计税价格,切实抓好消费税管理。做好海关完税凭证先比对、后抵扣相关工作。加强车购税管理,积极探索推行车购税征管新模式。

(三十一)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完善所得税汇算清缴,开展汇缴检查。加强所得税税源税基管理,强化所得税分行业管理,加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监管,提高所得税信息增值利用程度。完善重点税源企业管理。严格预缴征收方式,科学确定所得税征收方式,加大核定转查账征收企业的后续管理。研究制定重点事项后续管理措施。

(三十二)加强大企业和国际税收管理。完善和加强反避税专业化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国际税收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征管,规范和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协同管理。严格规范税收协定执行,深化税收情报应用。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管理与服务,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税收政策指引,降低纳税风险。研究大企业重点事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优化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确定税收管理与服务目标、内容,构建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与服务体系。

(三十三)加强出口退税管理。严格审核把关,做好出口退税数据全省集中和总局新版出口退税审核系统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出口退税审核系统数据质量。开展出口退税专项检查,加强工作调研,强化政策培训,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提高出口退税管理水平,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行为。加强与商务、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的协调,营造良好的出口退税工作环境。

八、增强队伍素质活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三十四)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大局观和责任意识;对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领导素质和领导艺术进行培训,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提高班子的科学决策能力;着力加强组织建设,优化班子配置,形成合理的结构,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三十五)抓好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结合“两个表率”活动,开展分级分类分层培训,通过业务比武竞赛、兼职教师巡回授课、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培训效果。抓好40岁以下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培训,特别是做好税收管理员所得税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实施“青年干部业务竞赛工程”。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优化市局人才库,以人才库建设为抓手,抓好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专业骨干带头作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十六)抓好干部交流和选拔任用。实行党管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按照凭修为、论能力和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人员配置,调动各个层面干部的积极性。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建立定期交流管理机制,激发各个层面干部的活力。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老干部管理水平。

(三十七)抓好国税文化建设。深化《国税文化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加强文化理念宣传教育,落实行为准则体系。通过《齐风税韵》报纸、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加大“齐风税韵”品牌宣传力度,发挥文化品牌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九、注重教育防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三十八)加强廉政勤政教育。结合“两个表率”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法纪法规教育,培养“用心工作、狠抓落实”工作作风,引导国税干部提高自身修为,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巩固廉政文化建设成果,以廉政文化基地建设为载体,增强廉政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导向功能和熏陶作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三十九)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开展惩防体系检查和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专项检查,加强工作督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实。突出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环环相扣的工作落实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既要追究直接责任,又要追究连带责任和领导责任。

(四十)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整合内控软件,完善内控模块,强化预警应对和考核惩处,促进“两权”规范行使。

(四十一)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加强领导班子巡视和考核考察,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和综合效应。

(四十二)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治理向纳税人乱摊派、拉赞助、推销商品以及“吃拿卡要占借报”等问题,坚决杜绝国税机关和国税干部参与税务业务并收受好处的行为发生。积极参加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着力解决社会关注度高、纳税人反映强烈的问题,树立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国税部门形象。

十、加强和改进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四十三)提高行政效能。梳理和完善内部行政管理各项制度,理顺工作程序,加强统筹协调。引导学以致用,加强调查研究,坚持真抓实干,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决策科学、落实到位。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提高系统执行力。完善落实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加强信息宣传、公文处理、档案管理等工作,确保规范高效运转。加强国税网站管理,建立舆情监测和引导机制。推行税收科研调研课题项目化管理,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四十四)严格财务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加大财务分析和监督力度,抓好预算执行进度,推进“公务卡”改革,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办法。强化对基本建设项目的过程监管。加强采购计划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四十五)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做好涉税舆情日常监控、分析研判、正面引导和妥善化解,构建信访、应急和安全管理“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有效解决重复和越级信访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强化业务技能培训。突出抓好重点环节和重点事项的安全防范工作,完善和落实车辆管理制度,抓好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体系,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四十六)厉行勤俭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资产、车辆、通信、物业、接待、办公用品、食堂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措施,明确具体指标任务,组织考核检查,确保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