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工作规划
时间:2022-01-23 03:58:00
导语:国税局工作规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
一、成就回顾
20*年至20*年,北京市地税局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领导下,在全系统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理念创新带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税收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主要工作走在全国税务系统前列。20*年至20*年累计组织各项税费收入2994.6亿元,年均增长22.8%,实现了税收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快速增长,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财力保障。特别是20*年,北京地税及时应对“非典”疫情,为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持之以恒进行理念创新。在总结税收工作发展规律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六、二、三”方略、税收“四观”,进而形成“四个一”治税理念和“五重”创新思路,引领地税工作走向卓越。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税收工作现代化,科技创新实现质的飞跃。率先在全国省级税务部门建成“四网一库加安全”的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数据和应用大集中。建成发票税控管理网络,实现以票控税。率先建成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具备随时开具完税证明的功能。建成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网络,初步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tax861网站成为纳税人办税的首选平台。基本实现了以信息化覆盖、服务、支撑北京地税各项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管理基础。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与时俱进,为税收工作注入新活力。以成立专门的纳税服务机构为契机,创新纳税服务手段,全力为纳税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以贯彻新征管法为重点,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征管工作始终,税收秩序和执法环境显著改善。以整合税政资源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税政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优化发展环境。以成立专业评估机构为起点,纳税评估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以“阳光稽查”为突破,优化稽查组织机制,提高稽查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了稽查的威慑力。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和党团建设。全力打造学习型地税,努力塑造具有北京地税特色的税收文化。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干部队伍形成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基层建设得到加强,党团等各级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为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面临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为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各级政府加快职能转变,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强,对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税制正在进一步完善、规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确定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阐明了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要求:通过分步实施税制改革,实行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北京市进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进入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宜居城市和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实施阶段。首都面临着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国内区域发展协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等重要发展机遇。《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2010年)》为首都的发展勾画出清晰的蓝图。2008年奥运会,将会全面提升北京的城市形象,有力促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
五年来,北京地税工作成绩显著,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地税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既有税收环境不甚完善的外部因素,也有征管不到位的内部因素;既有科技手段应用不充分的情况,也有体制与机制不适应的问题。税收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保证,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北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税制改革和北京地税发展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税收工作面临更新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挑战。
(一)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世界经济交往中各个领域竞争与合作并存,国内经济结构多元化,经济主体行为复杂化。北京“***”规划的确定,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以及奥运经济、总部经济、文化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首都特色经济,对税收政策的适应性和税收管理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税收工作既要发挥好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也要体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理顺分配关系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既要注重税收管理活动的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税收管理的社会效益。
(二)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的新诉求
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对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以及与纳税人接触的第一窗口,税务部门理应率先建成符合服务型政府、民主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和绩效政府要求的现代化政府部门。
(三)税制改革的新举措
“***”期间,我国税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企业税收制度的统一,诸多税种的完善,原有税种的停征与新税种的开征以及征管范围的调整等都将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税收收入增长产生重大影响。适应改革需要,实施配套的改革措施和建立有效的征管机制,根据变化因素调整征收政策,协调税收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的新要求
北京市的经济结构和税源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税源数量持续增长,税源种类多元化,税源地域分布不均衡,进一步完善具有北京城市发展特点的地方税收征管体系迫在眉睫。征管基础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税源管理制度有待全面完善,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任务依然艰巨。新形势下,纳税服务要实现职业道德和法定职能的统一。面对纳税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纳税服务的内容、程序、手段有待规范化、人性化,税法的告知、宣传、辅导有待系统化、精细化,需要进一步建立诚信、合作、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五)税务人员行政能力的新考验
税务人员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税务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巩固,税务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拒腐防变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税务行政管理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决策机制和程序还需进一步完善,税收文化建设仍需不断推进。
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和高起点上的新发展,使我们做好税收工作,保持领先地位的压力越来越大,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今后五年,全体税务人员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为将北京地税全面建成现代化公共管理部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科学、民主、依法行政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2010年)》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精神,按照“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循环经济和首都特色经济要求,优化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北京地税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四个一”治税理念和“五重”工作思路,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立标求严,服务求优,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细节。努力解决税务人员思想观念的不适应,旧的工作流程与规范管理的不适应,税务人员综合素质的不适应,不断提高征管质量、纳税服务水平和税务人员综合素质。从思想观念、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各个层面开拓创新,全面落实重思为政之道、重塑为官形象、重组业务流程、重建组织体系、重构绩效机制的“五重”工作思路。
二、遵循原则
(一)科学、民主原则
用科学的理念、制度、方法做好税收工作。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业务流程、绩效机制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税收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方式的全面融合。
广泛发扬民主,维护征纳双方合法权利。建立健全纳税人决策参与机制、行政救济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以及税务机关内部权益表达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和民主选举机制。充分实现征纳双方的税收价值。
(二)公平、效率原则
税收各项工作,包括贯彻税收政策、税收执法、纳税服务等各个方面都要遵循公平原则。在法律法规和规章面前,对各类纳税人一视同仁,营造诚信和谐的征纳关系。
效率原则应贯穿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和掌握征管工作规律,提高税收管理员综合素质,提高税收征收率。整合内部资源,提高税收行政管理效率,降低纳税人奉行成本和税务机关征收成本。
(三)法治、人本原则
依法治税是税收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税务机构、职位和人员的设置,税收执法目标、程序、环节及行为,都要严格遵守法治原则,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以人为本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税收工作的根本之道。要切实维护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重视保护税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税务机关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推进和谐机关建设。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科学、规范、法治、和谐”的税收理念指导下,建立一支观念新、作风正、能力强、素质高的税务干部队伍,以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大集中和高效运用为依托,以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和社会监督机制为保障,全面建成现代化公共管理部门,和谐税收征纳关系,实现北京地税税务人员、税务组织和税收管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逐步实现从以征收工作为中心向以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的转变,从以税收任务为主向以税源管理为主的转变,从以经验型管理为主向以知识化管理为主的转变。
(二)具体目标
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实现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增强税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税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建立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有机结合的纳税服务体系。纳税人综合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全面实现信息化覆盖、服务、支撑北京地税各项工作。建成功能齐全、内容丰富、安全可靠、快速灵活、随需应变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由数据、信息、知识到能力的转换。
税收征管质量显著提高,建立起适应新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税收征管机制。到2010年,征管质量考核指标达标率达到95%以上。
税收收入与经济保持协调发展,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预计到2010年底,在全市GDP每年增长9%,税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全市地税各项税费收入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实现年均递增12.3%,税收规模比20*年增长近80%。
税政管理科学规范,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到2010年,建立起以税制要素为核心,以税源管理、制度管理、政策管理和绩效评价管理为主体内容的规范的地方税政管理体系。
税务稽查效能稳步提升,切实维护税法刚性和严肃性。完善依法、统一、协调的税务稽查体系,实现税务稽查在信息化、现代化支撑下的专业化、集约化。
税务行政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建立起与征管改革和推进信息化要求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税务机关行政管理机制。
学习型、和谐型、创新型和制度型税务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税务人员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与时俱进。到2010年,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达到9*%以上,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达到*0%以上;用五年的时间将所有干部轮训一遍,更新知识培训人均每年40学时以上;电子政务合格率达100%。
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继续保持在党风、政风、行风评议中的领先位置,最大程度上扼制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期间,确保投诉受理处理率达100%,违法案件纠正率达100%,投诉反馈率达100%。
税收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构建和谐发展的税务组织。营造先进、科学、民主的文化氛围,打造具有北京地税特色的税收文化。在2010年前,全系统成为首都文明行业先进单位。
上述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年1月1日-12月31日,一年起步;第二阶段,200*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两年全面铺开;第三阶段,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两年巩固完善。
第三部分发展任务
总体要求:坚持做优服务、做细征收、做精管理、做实税政、做强稽查的“五做”原则。把为纳税人服务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提高税法遵从度;依法治税,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财力保障;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稽查、检查工作机制,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和税法严肃性。加大信息化工作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覆盖、服务、支撑各项工作。
一、纳税服务
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法定义务和基本职责,是贯穿于税收工作全过程的核心。要以人为本,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重点,以实现依法治税为目标,完善纳税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增强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纳税成本,提高办税效率,实现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形成和谐诚信的税收征纳关系。
以纳税人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组织体系。建立起市局、分局、税务所任务明确、各司其职、运转协调的纳税服务工作机制。在市局内部建立起一个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共同负责的纳税服务格局。
规范化与人性化相结合,完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平等对话机制和纳税人权利救济机制等纳税服务工作规范。
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工作的信息化运用水平,把tax861网站、12366地税热线建设成为功能齐全、方便快捷、高效互动的纳税服务平台,全面建成“网上地税局”。编制分行业的纳税指引手册,免费提供给纳税人。
到2010年纳税人综合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咨询电话回复率99%以上,网上办税、电话办税一次成功率80%以上,95%以上的纳税人能够以电话、网络、上门等方式在半小时内完成纳税咨询。
二、依法征收
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支持首都经济发展的关系,税收执法与组织收入的关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类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持续稳定增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运用科学的税收综合分析预测方法,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总体态势,把握北京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结合税收政策变化,科学判断税收增长趋势。切实强化税收分析深度、广度和收入监控力度,做好区域税源、行业税源、重点税源等的调查、分析和管理工作,为实施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的税收征管和科学的政府决策奠定基础。
按照现行税收管理体制,在经济发展和征管质量不断提高,国家税收政策没有大的调整的前提下,全市地税各项税费收入规模到2010年预计实现1500亿元(20*年预计实现950亿元,200*年预计实现10*5亿元,2008年预计实现1210亿元,2009年预计实现1350亿元)。2010年营业税预计实现*18亿元,个人所得税预计实现3*0亿元,企业所得税预计实现120亿元,契税预计实现92亿元,城建税预计实现66亿元,房产税预计实现48亿元,其他税费合计预计实现86亿元。
三、税收征管
依据税收征管法规定,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符合北京区域经济特点的无缝隙的征管流程体系。按照加强管理、优化服务、讲求效率的要求,重组和梳理征管业务流程,调整规范征管组织机构设置,为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征管基础工作,严格落实并进一步完善各项征管工作制度。制定税收执法行为规范,正确行使法定权力。健全征、管、查协调机制以及信息交换、案件移送协查、情况建议反馈等工作联系制度。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征管工作执法检查和监察力度。推广税控装置应用,到2010年,争取全市80%以上的纳税户使用税控装置。完善税务档案的集中管理和查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际税收协定,积极实施情报交换,推动反避税工作的开展。
实施科学、有效的税源管理,形成系统化、网络化、动态化的税源管理体系。建立以法人和自然人为主体的纳税申报信息系统。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税种分割和部门分割。全面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依托税源信息平台的共享以及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对北京区域内税源实施有效分类管理。加强欠税管理,完善内部监控机制,整合税源管理资源,改进税源管理手段。2010年前,实施一次全市范围内的税源普查工作。构建特殊行业税源管理新机制,全面堵塞房地产、家装、私人房屋出租、保险、会展、演出、中介机构、家教等行业的征管漏洞。
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纳税评估组织体系,按照分行业、分级评估的原则,完善纳税评估机构职能。科学建立和完善纳税评估的业务流程和制度体系。积极推进税务函告、约谈等制度,科学确定评估对象和评估数量,改进评估方法,提高评估质量。深化行业评估工作,制定行业评估方法,规范行业纳税行为。
将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与管理工作作为建设诚信社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完善对不同等级企业的评定方法和后续管理。通过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切实促进税收收入增加和税收征管效率提高。
到2010年,征管质量考核指标达标率95%以上,涉税正确合法率达100%,税收执法正确率达100%;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的登记率99%以上,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率90%以上;申报率98%以上,申报准确率95%以上,降低无税申报率;税款入库率99%以上;降低欠税率,新增欠税率不超过1%;限时办结率达100%;按工作重点分期、分批进行纳税评估,对全部D类纳税人进行评估,对B类、C类纳税人按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评估。
四、税政管理
为优化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构建和谐北京、节约型北京,实现税收收入与经济规模的协调增长,要建立科学的地方税政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各项税收政策,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防止越权减免税。在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内,积极调整和优化地方税收政策,为不同的市场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加强对税制改革的前瞻性研究,积极稳妥地贯彻落实税制改革相关政策措施。
本着为纳税人服务,为基层服务的理念,建立事前充分调研,事中有效执行,事后强化管理的税政管理机制,搭建各税种之间科学、依法、统一、高效的税政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税政工作整体合力。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税政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对个人收入的全员全额管理,从20*年起,实现为每一位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开具一份完税证明的目标。建立地方财产税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完善的评估手段为依托,逐步对所有地方税种实施全面的科学化、动态化管理。
五、税务检查
以阳光稽查为载体,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构建和谐税收环境。按照税收征管法要求,健全税务稽查的机构设置,实施局级执法。制定北京市统一的稽查工作规范,确保执法的统一公正。完善稽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集体辅导制度。通过规范执法、严格调查取证,提高执法水平,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和稽查工作威慑力。
到2010年,税收执法程序正确率达100%,稽查案件选案准确率90%以上,稽查案件及时处理率达100%,稽查案件适用法律正确率达100%,查补税款入库率90%以上。
六、信息化建设
充实、完善以“四网一库加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北京地税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并使其适应征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将业务流与信息流相结合,做到“随需应变”。适时开展“后四网一库加安全”的信息化建设。征收与查询数据库分开,调整功能分布,把数据回放给基层。逐步实现税收申报缴纳的银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八个信息支撑平台,即完善、便捷、规范的纳税服务平台;及时、全面、准确的税源监控平台;沟通便利的协同工作平台;依法、统一、协调的税务稽查平台;真实、准确、按时的综合计划分析平台;持续学习的知识获取平台;快速、安全的网络支撑平台和可靠、坚固的运营保障平台。
未来五年北京地税信息系统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稳定阶段、优化阶段和发展阶段。
稳定阶段主要是完善和优化目前已开发完成和投入运行的各子系统,使其能够完成原合同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主要标志是灾备中心、客户呼叫中心和网络学院投入运行。
优化阶段主要是完成系统资源整合和应用整合,丰富系统的各项功能,建立起北京地税完整的系统运营体系。主要标志是行政办公系统、私人机动车征收系统、契税征收系统、CRM系统投入运行,政府间数据交换服务全部开通运转,高端查询展示平台投入运行,开始执行BCP(业务连续性)计划,电话申报方式全面开通。
发展阶段主要是巩固成果,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整体效能,持续集成,形成“四网一库加安全”的完整体系。主要标志是北京地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投入运行,北京地税无线应用平台投入使用,手持无线设备的申报方式开通,经过改版的新版内、外门户投入使用。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总体要求:准确把握税收工作客观规律,建立和完善以纳税人为中心、纳税户为基础的税收工作流程。规范机构设置,合理调整基层税务组织配置和布局。创建跨区域同城通办征收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岗责体系和决策机制,建立控制体系,改革考核机制,创新奖励机制,实现评定科学化;以提高决策力、创新力、执行力为重点,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完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培养造就学习型税务人员队伍。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学习制度、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及预防和惩治腐败制度,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创建首都文明行业工作,推进税务文化建设。建立适应新时期特点的计财工作、保卫工作制度,发挥工会组织、共青团和老干部工作的作用,保障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流程梳理
按照优化服务、强化征管的客观要求,以纳税人为中心,以纳税户为基础,理顺征收、管理、评估、检查各序列业务关系,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将贯穿在政策咨询、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申报征收、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等各环节中的征管业务进行科学地梳理与整合,优化和规范工作流程。
本着方便纳税人的原则,简化行政管理过程和程序,缩短循环时间,规范运行程序。整合涉税事项,对于能够到办税服务厅统一办理的涉税事项,实行集约化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网上服务平台。因地制宜地实施一窗式服务、全程办税服务、一站式服务和一屏式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
积极研究跨区域征收模式,在搞好跨区域征收模式试点基础上,全市推行跨区域征收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提高办税效率,降低纳税成本。
二、机构优化
优化机构设置。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遵循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实施组织机构扁平化。科学确定机构职能范围,合理调整机构规模,明确机构内部职位分工,减少重叠与交叉,强化内部协作机制。
调整税务所功能和布局。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年-2010年)》,适应社区建设和税源发展变化情况,本着既方便纳税人又节约成本的原则,合理调整税务所功能和布局。
三、部门协调
加强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实现与各登记前置审批部门、房土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的税源信息共享,构建完备的外部税源户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推进财税库行横向联网,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人民银行有关要求,构建精准、高效的财税库行网络。完善协税护税机制,大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税。
加强系统内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市局机关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服务一线,切合基层实际提出指导意见,注重工作实施办法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基层要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并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完善市局各部门之间横向沟通机制,建立税收服务、征收、管理、税政、评估、稽查各环节有效的信息传递、交流与监督机制,充分共享信息资源,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质量,构成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要求的高效管理运行机制和“扁平化”便捷服务模式。
四、绩效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税务人员的自身价值为目标,以满足税务人员的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建立适合新的机构设置和征管流程的绩效机制。
完善职责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职位设置,明确每个职位担负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职责权限。强化涉及综合职责的职位设置,防止综合职责缺位。建立职位技能标准,对各职位的工作和人员素质明确质量要求。
完善决策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优化决策程序,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继续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税收研究会和地方税务学会的作用,建立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
建立控制体系。依据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建立链条式业务流程自控,上下层级管理监控和执法责任追究三个层面的岗责控制体系。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强过程监控,强化监控系统预警提示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改革考核机制。按照职位职责要求,研究不同层次税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引入人才测评新方法,组织干部素质测评,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实现上下管理层级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创新激励机制。结合新时期税务人员的新追求,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在完善物质奖励、荣誉称号、典型事迹宣传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将业务骨干培训、定向培养、学习考察、疗养休假等作为新的激励形式,逐步形成促进全体税务人员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激励机制。
五、队伍建设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将各级领导班子建成为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实干型集体、廉洁型班子。增强领导干部分工的科学性,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健全完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坚持党管干部,按照政治优良、业务过硬、群众满意等标准,进一步完善干部培养选拔制度,重视优秀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干部挂职锻炼。抓好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定期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加大干部能力培养锻炼性交流、任职期满交流和跨单位、跨地区交流的力度,五年内60%以上处级干部实现轮岗交流。
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依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推动人事管理从以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主转变,形成集培养教育、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监督激励为一体的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市编办批准的“三定方案”控制机关和基层人员比例与结构,2010年,全系统公务员人数控制在6800人以内。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工作。健全并严格实施机关工作无缺位制度。建立各级各类人才库,积极推进系统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造就学习型干部队伍。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制订实施方案,按需施教,对领导层进行决策知识、领导艺术、组织协调能力培训;对管理层进行管理方法、沟通技巧、业务知识培训;对操作层进行岗位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对工作骨干进行较高层次的业务理论和技能培训;对普通干部进行应知应会基础知识培训。在此基础上,进行岗位大练兵、技能大竞赛和有计划的境外培训。加快学习型组织建设,构建公务员终身教育平台。
六、政工综合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尊重税务人员的权利,关心税务人员的需要,体现税务人员的平等,维护税务人员的尊严,实现税务人员的价值,调动税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共产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方面的先进性。以制度规范行为,形成执法有依据、操作有程序、行为有规范、过程有监控、责任有追究的监督制约机制。
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前,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注重预防,强化监督,严厉惩处违法违纪行为,逐步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
进一步加强创建首都文明行业工作。加强窗口建设,积极推出能够展示北京地税形象的品牌服务和岗位。深入抓好青年文明号、文明办税服务厅、巾帼文明示范岗、优秀税务工作者等关键岗位、关键人的建设。继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推进税收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依法征收,服务至上,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工作宗旨。倡导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基本内容的税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全体税务人员明确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境界,增强综合素质,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税收事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办好各类群众性的业余文化、体育、娱乐团体,组织开展健康、活泼的文体娱乐活动。加强税收博物馆建设,将税收博物馆建成藏品丰富、设计高雅的税收历史展示平台和税法宣传教育平台。
七、后勤保障
适应公共财政改革的要求,推进财务职能转变,做好系统计财工作。坚持做正确的事、钱随事走,用正确的方式支付钱。大力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政府采购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严格实施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制度和绩效评审制度,推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围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服务和强化监督管理四大职能,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围绕“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目标,加强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税收工作环境。切实建设“科学、有效、和谐”的机关后勤保障体系。
健全适应新时期安全形势要求的保卫工作机制。做好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搞好监控设施的维护与使用。制订和完善防止各类突发事故的制度措施以及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习,提高防范和应对的技能。
发挥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老干部组织和后勤部门在吸引、组织、教育、关心和保障干部职工方面的优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