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习惯教育安排
时间:2022-06-14 11:46:00
导语:道德习惯教育安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德育规程》,特制定《区中小学生道德习惯养成教育指导意见》。
一、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与原则
道德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加强学生道德习惯的培养,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德育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基础道德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懂文明,讲礼貌,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心理品质,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树立公德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为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生道德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道德习惯培养必须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身心成长的规律,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生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
2.养成性原则。道德习惯培养是一个逐步提高、生成的过程,即要注重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还要注重已形成的不良道德习惯的矫正,使学生在长期的引导、强化、矫正中形成外在行为。
3.主体性原则。在道德习惯养成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感受到形成良好习惯的效果,体验到矫正不良习惯的益处,从而使良好的习惯得到巩固和发展。
4.持久性原则。道德习惯不可能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要提通过反复的训练,至习而惯之,不能一阵风,时紧时松,更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长期,贯穿在各个环节之中。
5.差异性原则。要承认学生之间基础条件、个性特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共性要求和训练的同时,突出个性教育,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6.实效性原则。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目标准,内容实、措施细、效果佳,讲求严谨、及时、适时、合理和巧妙,避免形式主义,要从根本上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
二、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与标准
道德习惯包括文明习惯(语言与行为)、交友习惯(择友与交往)、劳动习惯(意识与能力)、生活习惯(自强与俭朴)、处事习惯(诚信与效率)。
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标准:
1.文明习惯标准:举止大方,语言文明,尊老爱幼,扶弱助残,待人热情,助人为乐,爱护公物,文明上网。
2.交友习惯标准:谨慎交友、团结合作,善待朋友,互相谦让,注重沟通,虚心学习,自我反省,宽厚待人。
3.劳动习惯标准:热爱劳动,掌握技能,关心集体,照顾长辈,生活自理,服务他人,承担家务,服务社区。
4.处事习惯标准:珍惜时间,讲求效率,诚实守信,尊守法纪,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健康心理,良好精神。
5.生活习惯标准:按时作息,锻炼身体,仪表端庄,衣着整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远离,珍惜生命,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禁烟禁酒,生活健康。
道德习惯养成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按照不同学段确定教育重点,小学低年级以文明习惯和生活习惯为重点;小学中高年级以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为重点;初中年级以劳动习惯和交友为重点;高中年级以交友习惯和处事习惯为重点。
三、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学生道德习惯养成教育遵循“明理——导行——训练——生成”的基本思路,通过以下方法实施教育。
1.榜样示范法: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提示学生的道德行为。
2.行为训练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方式,强化道德行为的生成。
3.习惯矫正法:对不良习惯及时给予提示并给予纠正。
4.自我约束法:运用相关规定,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与能力。
四、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管理与评价
道德习惯养成教育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德育处负责全面实施,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社区、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员育人的氛围。
评价依据《中小学德育规程》,充分利用《中小学生操行指导与评价手册》,按照相关要求,分解责任目标,注重养成过程,从学生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三方面表现,由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定期对学生道德习惯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填写《操行指导与评价手册》,及时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及时矫正不良习惯,通过多种方法强化行为,使其得以健康发展。
- 上一篇:县特大交通事故处理方案
- 下一篇:行政中心消防方案
精品范文
1道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