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工作计划二

时间:2022-01-18 07:03:00

导语:财政局工作计划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财政局工作计划二

2008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及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发展战略和"三基地一轴心"发展定位,积极做好“重大项目年”的各项财政工作,努力克服5.12特大地震和宏观经济趋势“双重挤压”下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理财思路,大力推进财政改革,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狠抓增收节支,切实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全力支持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财政与经济初步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一、2008年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长***%。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增长同期增长***%,非税收入完成***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长***%。

全县财政支出完成***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长***%。

二、2008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2008年,我县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收入规模和增幅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财政支出规模迅速扩大,基本保证了改革、发展、稳定和抗震救灾的需要;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各项管理不断完善,财政改革稳步推进,理财水平不断提高;控债化债工作成效显著,“普九”债务达到有效化解;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工作开展扎实有效。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局党组、局班子团结带领大家,切实做好以下工作的结果。

(一)把组织收入放在财政工作的首位,确保收入任务完成

年初,围绕政府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一是针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开展了对我县税源结构、纳税对象、征管范围变化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征管重点,拓展了纳税空间。二是加强了财税联动,启动社会综合治税。定期召开财政税联席会议,及时解决组织收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在加强对建筑安装、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的营业税征管的同时,大力规范娱乐业、饮食业、旅馆业等营业税征管,真正做到抓大不放小,不断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做到收入应收尽收。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的管理,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入库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及时掌握收入动态。特别是对全县收入影响较大的土地收入、污水处理费和电力附加等收入实行每月一核,跟踪检查,确保非税收入按进度入库。

(二)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夯实财源基础

积极转变理财思路,创新理财方式,积极运用财政手段,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加大投入,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年”战略,专门安排招商工作经费260万元,安排、筹集资金36613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城市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有力地提高了工业园区的承载能力,提升了蒲江城市形象。二是大力支持企业发展,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全年安排用于企业发展资金838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抗风险能力。三是积极支持农村金融企业改革,多方筹集资金3525万元,化解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促进农村金融企业健康发展。四是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政策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和财政支持的重点,配合有关部门包装项目,积极争取资金。先后包装上报了万事康服装、海川制盖、巨丰食品、蔚蓝食品、佳享食品、龙郡建材、绿昌茗茶业、新朝阳生物、中新农业、派立食品、东骏激光等一批引资项目。全年共引进资金达3135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313.5%。五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和搭建融资平台。青蒲农投公司为我县31个现代农业项目融资1.67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1.79亿元。青蒲小城公司投资1.26亿元实施成佳镇同心村新型社区建设;利用兴蒲、兴城公司搭建融资平台,放大贷款,成功融资***亿元,重点支持了工业集中园区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的资金需要,为我县工业跨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农产品做强做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局迅速启动财政应急方案,成立了财政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立即开通财政资金支付信息系统,及时与农行沟通,开辟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确保救灾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保障了抗震救灾工作高效开展;积极帮助企业、受灾群众复工和恢复生产,协助政府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筹集救灾资金2446万元,有力地支持我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四)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在刚性增支因素较多、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支出”的要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了全县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一是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建立教育资助体系。拨付农村义务教育补助资金869万元,免作业费资金74.2万元,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经费问题;拨付资金322万元,使全县4123人次学生享受了寄宿生生活补助,2991人次学生享受了教育资助。二是高度关注民生。加大对统筹城乡社会公共事业的支持,让广大农民共同享受改革成果。拨付584万元支持健全城乡公共卫生体系。2008年全县202258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33634人次,报费41万元,住院22152人次,报费1349万元,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合作医疗制度的好处。拨付资金899万元用于农村改水改厕,进一步改善了农村饮水和环境卫生条件;拨付资金300万元完成乡镇公立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的医疗条件和看病难问题;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拨付资金5万元,用于全县食用含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的0—3岁婴幼儿筛查、诊疗工作。投入再就业资金196万元,有力支持了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发放城镇低保284万元,农村低保409万元,优抚对象和“五保户”补助717万元,城乡医疗救助83万元;拨付资金25万元资助低保人员1047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县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296万元;认真执行石油价格补贴政策,及时将131万元补贴资金发放到城市公交、出租车、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手中,稳定了客运市场。三是加大“三农”的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66万元,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一折通”形式发放粮食直补款273万元、综合直补1490万元、水稻良种242万元、退耕还林209万元、油菜良种补131万元。

(五)着重加强财政管理,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

及时、准确编制2008年县本级部门预算,并于4月将预算下达各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严格预算管理,切实做到有保有压,将支出控制在预算额度内。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了人、车、会、话等重要支出的管理,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大支出的审查力度。全年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拒付不合规支出***万元。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制定印发了《蒲江县2008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及招标数额标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抗震救灾物资紧急采购监督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开展了全县的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扩大政府采购范围,采购方式进一步多元化,采取了网上招标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成都市的联动采购,完成采购金额***万元,节约资金***万元,节约率达%。推进财政支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委托中介机构评审项目预算控制价评审,评审后的预算控制价作为工程招(投)标的最高控制价,招标或比选结果超过最高控制价则作为废标。截止11月20日,共委托中介机构评审项目52个,送审预算金额25046万元,中介评审项目工程预算投资控制价为23481元,审减额1565万元,审减率达6.25%。完善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委托经营,组建蒲江兴城投资有限公司,由县国资办牵头将原兴蒲公司代管的国有资产移交该公司管理经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08年国有资产收益达***万元。积极开展“小金库”专项检查工作,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蒲财发〔2008〕14号)文件,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完成我县记账机构的申请、审批、发证工作,引进成都市盛辉财务会计咨询有限公司,并成立了蒲江县盛辉财务会计咨询有限公司会计记账机构,实现了我县记账机构的零突破。

(六)切实加强债务管理,努力化解“普九”债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86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2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川办发〔2007〕38号)以及《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实施方案》(川财预〔2007〕94号)的有关要求,按照界定的“普九”范围,对全县“普九”债务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核实,修定上报了有关“普九”债务信息数据,夯实了“普九”债务数据基础,为落实化债任务提供了依据。同时积极争取化债资金,消化我县“普九”债务,今年共化解“普九”债务745万元。

(七)深入推进规范化机关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围绕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以更新观念、建章立制、优化办事流程、强化管理、规范服务、提高政务效率和服务效能为核心,全面推进财政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一是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机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进一步实现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自觉把规范化服务型财政机关建设融入到县委、县政府确立的中心工作之中,增强服务大局意识。二是着重社会监督,及时掌握群众对财政机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进一步优化机关工作流程,推行标准化服务。四是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五是建立内部督查制度,加强平时监督检查。

二、财政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2008年我县财政收入增长势头强劲,但收入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很大,今后财政将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财政增收能力不足,收入持续增长困难

1、收入来源单一。近年来,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和消耗土地资源拉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已成为支撑我县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和支柱财源。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极易产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2、后续财源不足。我县新引进项目正处在成长初期,能为财政提供的税收相对有限,真正的税源型企业没有成长起来,严重缺乏后续税源,近几年引进项目中对财政贡献较大的企业少,加之整个经济形势趋于严峻,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效益下降以及企业转型影响,致使企业为财政提供的税收明显不足。因此,财政收入要实现持续增长十分困难,而且还将面临2009年增值税全面转型所带来财政收入减少的压力。

3、收入结构不合理。2008年非税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占地方财政收入的**%,非税收入仍然是我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主要增长极。非税收入中有很大部分专项收入和有规定用途的基金收入,这部分收入不能平衡一般预算支出,用于发放工资和公、业务费;我县非税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和国有资产收益,这些收入都是一次性不可再生的。因此,非税收入的比重过大不仅给财政带来很大的支出压力,而且给财政持续增长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政府负债沉重,财政偿债压力大

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达119438.4万元。其中:县本级债务112561万元,乡镇级债务6877.4万元。县本级债务中,直接债务108970万元,财政担保债务3591万元;乡镇级债务中,直接债务67073万元,财政担保债务170.1万元。全县负债率达39%(债务余额与当前全县GDP的比例),债务率高达120%(债务余额与当前可支配财力的比例)。在县本级负债中,国有投资公司通过融资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项目投资、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贷款达77245万元(包括正在洽谈未落实的灾后重建道路雨污管网及配套建设19993万元贷款、工业区征地拆迁二期15000万元贷款)。在乡镇级债务中,挪用村、社资金达1904万元,占乡镇负债的27.7%。被乡镇挪用的村、社资金绝大部分是征地补偿费,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在现行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下,县财政必须为乡镇挪用的村、社集体资金兜底,否则将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县财政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政府债务已成为我县财政的主要风险之一。

(三)乡镇财政遗留赤字,严重困扰着县级财政

我县乡镇财政自求平衡的基础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极弱。2007年全县12个乡镇地方财政收入仅177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上500万元的乡镇仅有1个,地方财政收入上200万元的乡镇1个,其余的乡镇都在100万元以下,还有两个山区乡长秋、白云税收入几乎为零。由于历史原因,致使乡镇财政遗留大量的财政赤字,全县12个乡镇财政全部赤字,赤字面达100%,其财政赤字额达1076万元,乡镇平均达90万元,最高的乡镇达380万元。乡镇财政赤字已严重困扰着县级财政,使县级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确保乡镇政权及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对乡镇实行“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体制,县级财政把财力向乡镇下移,把支出缺口全部留在县级,进一步增加了县级财政的支出压力,加剧了县级财政困难。

(四)灾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筹集资金的难度加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灾后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急需投资资金12亿元,其中:学校0.70亿元,卫生1.1亿元。由于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现阶段除了向社会筹措部分资金外,绝大部分只有通过银行信贷筹集,筹集资金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五)村组会计核算“钱帐分管”工作无法展开

为落实市上村组会计核算必须实行“钱帐分管”的要求,我们积极与县农业局、县监察局、县民政局等部门配合,着重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并拟定了有关文件,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但因乡镇大量挪用村社集体资金,致使这项工作无法按市上要求如期完成。

三、2009年财政工作思路

2008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紧紧围绕推进蒲江跨越式发展,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努力实现县委、政府提出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5%的奋斗目标,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严格财政监督管理,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加快构建和谐新蒲江做出积极贡献。

(一)做大财政收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积极创新财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健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面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健全鼓励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扩大财政收入规模。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财政分配更加关注民生,财力配置更加向基层和薄弱环节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加大财政融资力度,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按照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关系,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各类财政专项发展资金,着力提高财政预算内建设性资金规模,推动吃饭型财政向发展型财政转变,为推进我县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积极抓住国家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主动配合协同有关部门做好重点项目的包装、申报工作,争取上级对蒲江发展的支持份额。建立健全财政投融资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索财政支持与市场机制的对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功能,加大财政支持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力度。建立利益分配引导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间接调控作用,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切实加强财银合作,扶持地方商业银行发展,推动我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融资担保工作,发挥财政与金融的耦合作用,共同推动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抓着蒲江县作为全市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试点的契机,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预算。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绩效预算意识,严格预算编制标准周期制度和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编制,健全支出定额体系,推行项目库管理和评审论证,进一步公平预算分配。

(四)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强化财政执法监督

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断扩大支出的绩效考评范围,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逐步建立部门预算查询系统,稳步推行政府预算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数据,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健全财政资金运行内控制度,构建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的财政监督检查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财税普法宣传活动。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执法监督听证制度,提高财政执法监督的公众参与度。认真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严格财政执法监督纪律,加大财政违规违纪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财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财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促进财政依法理财。

(五)努力化解政府债务

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将偿债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偿债准备金。特别要加强乡镇政府债务的监管,按照“清理清查、分类处置、激励约束、健全机制和综合治理”的思路,积极推进化解乡镇政府债务工作,加大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逐步消化历史债务;建立乡镇政府债务统计、预警和监管机制,严格控制乡镇新增债务。

(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适应财政改革发展的需要,围绕建设学习型机关的总体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好机关干部的政治、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能力。

2、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公开办事程序,简化审批手续,严格实行办文办事限时制、超时默认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财政系统行政效能。

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坚持理财为民,树立“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财政机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