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劳务经济发展工作计划
时间:2022-07-26 05:37:00
导语:县劳务经济发展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了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使农民工资性收入成为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我县劳务经济3-5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2007年底,我县有农业户1.93万户,农业人口7.61万人,农村劳动力3.63万人,其中18-35周岁2.46万人。当年实现转移就业74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4%,其中组织输出3325人。全年开展各类培训16期1112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359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57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5%。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做强劳务,扩大输出规模,加大培训力度,壮大劳务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三、目标任务
2008年,全县劳务输出力争达到1.3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的36%以上,实现劳务收入5437万元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年平均收入力争达到6700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714元左右,占2008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3054元的23.38%。
2009年,全县劳务输出力争达到1.5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的41.3%左右,实现劳务总收入11469万元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年平均收入达到7640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525元以上,占当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3543元的42.54%。
2010年,全县劳务输出规模力争达到1.73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的47.6%左右,实现劳务总收入13873万元,外出务工人员年平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823元以上,占当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4110元的44.6%。
2011年,全县劳务输出力争达到1.87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的51.5%左右,实现劳务总收入16820万元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2211元以上,占当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4767元的46.38%左右。
到2012年,全县劳务输出人数力争达到1.97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4.26%左右,实现劳务总收入19745万元,外出务工人员年平均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2594元以上,占当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5479元的47.35%左右。
四、工作重点
1、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一是对农村困难家庭中外出务工人员给予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技能鉴定和免除交通费以及每人一次性生活补贴300元的“四免一补”政策。二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围绕畜牧、烤烟、蔬菜、果药等农业产业发展,创办农业产业园带动就业的,对创业就业人员由农业部门提供免费培训;对吸纳的下岗失业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财政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由农业银行、信用社提供小额贷款10万元,市财政给予两年期的贴息;对形成规模的经市级有关部门认定之后予以申报,并由市农业部门给予5-10万元的补助。三是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灵活就业的,凭个人缴费票据通过县劳动就业管理处申报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对持《再就业优惠证》的当年女年满40周岁以上、男年满50周岁以上(即“4050”以上人员)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2/3;其他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4050”以下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1/2。四是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外出务工人员在子女上学、户籍管理、涉农收费、农村低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①教育部门对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及迁入我县的外来人员子女就读有关费用给予减免,与我县居民子女就读享受同等待遇。②农业部门落实土地承包流转政策,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承包政策保持稳定不变,长年在外务工难以正常承包经营的,允许转让承包经营。对村组道路维修、平整土地等集体义务工可对外出务工人员给予适当照顾减免。③民政部门对外出务工人员困难家庭按农村低保政策给予保障。④公安、物价等部门对外出务工人员在户口迁移、涉农收费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简化办理程序,降低收费门槛,全力扶持外出务工人员。
2、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村劳动保障服务站三级就业服务平台,不断强化职能,充实工作力量。2008年给10个乡镇再各招录劳动保障协管员1名,全面落实全县100个村劳动保障信息员及待遇,使县、乡、村就业及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能及时为全县劳务输出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档案托管、劳动保障事务等各项服务。
3、强化技能培训。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在五年内,力争使全县城乡新增劳动力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全县职业教育规模达到500人,基本实现人人先培训后就业,持证外出务工。一是将县农技校、职业中学和再就业培训中心现有的培训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成立县职教中心,作为县级劳务培训基地,提高培训水平。重点抓好初、高中毕业学生这一新生劳动力资源的培训,到2010年以前县职教中心每年完成技能培训200人次以上;到2012年每年完成培训250人次以上;每年短期培训6期600人次以上。二是采取校企联合,委托培训和订单培训等多种形式每年举办服装加工、电子装配、煤炭开采、家政服务、餐饮等适应市场就业需求的技能培训1200多人次。三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县扶贫办每年完成扶贫技能培训200人次以上,县妇联完成家政服务培训100人次以上,团县委完成车、钳等工种技能培训100人次以上,不断促进劳务输出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高劳务收入水平。四是每个乡镇每年完成劳务输出引导性培训150人次以上,完成每年下达的其他培训对象的动员、组织和输运工作。
4、多渠道扩大输出规模。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巩固提高现有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力争新建3至5个劳务基地或联系点。一是抓住天津市对口援助就业的机遇,分期分批动员组织输出200人以上,并建立劳务输出基地。二是积极走出去,在广东、无锡等我县劳务输出较多的省、市建立劳务输出基地。三是以麟北煤田开发为契机,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组织富余劳动力500人以上参与麟北煤田开发的基建和向交通运输、仓储配送、商贸服务等非农产业转移。四是结合全民创业促就业的落实,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畜牧、烤烟、蔬菜等农业产业园及县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00以上。五是各乡镇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指导农民“手拉手”、“结对子”外出务工,明确联络负责人,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情况,搞好服务,不断扩大组织化输出程序。到2010年,力争完成劳务输出1.73万人次以上,到2012年劳务输出达到1.97万人次以上,力争使我县的劳务输出实现由自发分散型向有组织集中有序流动转变。
5、灵通用工信息。加强与友好城市、企业的联系,随时掌握市场动向和用工需求,及时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散发宣传资料等渠道向农民和宣传劳务信息。按照省、市安排,通过争取,尽早建成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网络平台,努力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便捷快速,方便群众。
6、宣传表彰典型。县电视台要开办专题节目,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先进典型。每年末评选50名外出务工先进个人,树立典型,分别予以重奖,激励引导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走出家门,增加收入。
7、完善统计方法。建立完善劳务收入观测点,夯实责任,各乡镇和统计部门要做好有效衔接,准确测算,保证劳务收入水平,确保劳务统计的严肃性。实行劳务统计责任制,严格按时限要求每季开展一次入户统计测算,要将从事非农生产劳务收入及人员全部纳入统计范围,做到真实准确,并纳入劳动保障考核范围。
8、加强执法监察。一是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对使用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工资兑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察,及时纠正和查处侵犯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二是结合省、市统一安排的各类专项活动,依法杜绝各类企业侵害农民工人身安全及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发生。三是建立工资预警制度,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机制上防止拖欠工资的现象发生。四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突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障、工会、企业三方就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经常性的协调,制订《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工作内容,深入企业、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全方位落实政策,在全县范围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确保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放心、工作顺心。
五、加强组织领导
1、健全工作机构。调整充实*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与县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一套人马)组成人员,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能,健全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全县劳务输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加强对劳务产业的领导。将县劳动就业管理处更名为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加强领导,强化职能,搞好服务。各乡镇也要建立健全就业及劳务输出工作办公室,相应增加必要的编制和人员,抓好劳务输出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支持劳务产业,其中每年安排务工人员培训费10万元;对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50人以上的村,年一次性奖励3000元;每年给县、乡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安排不低于30万元的经费,用于组织输出、服务、宣传、管理等所需经费,以保证劳务输出工作的正常运转。
3、加强考核。将劳务输出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修订《劳务输出目标任务考核实施办法》,加大发展劳务经济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促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硬化措施、细化责任、强化管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切实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 上一篇:新教学观念创新教育论文
- 下一篇:篮球意识构成要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