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计划
时间:2022-07-25 08:38:00
导语: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发展畜牧业的紧迫感
(一)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发达程度的显著标志。大力发展畜牧业,能够加速种植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能够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我市饲料用粮供给充足,林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国家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政策和资源优势,加快畜牧业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把握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
(二)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广健康养殖,突出抓好小区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保障畜产品、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黄牛饲养量20.6万头,肉羊饲养量30.3万只,猪饲养量64.4万头,家禽饲养量315万只,肉类、蛋类、奶类总产分别达到4万吨、1.2万吨、10.9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1.4亿元。
三、加快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四)优化区域布局。山区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型畜牧业,城郊及工矿区重点发展奶牛、猪禽和特种养殖等城郊型畜牧业,果区、山区主要发展生态型养猪、养鸡畜牧业。
(五)加快基地建设。奶牛重点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家禽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户),肉牛、羊和生猪重点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到2012年,建成4个千头奶牛场、3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形成3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成5个年出栏肉牛300-500头的示范场;建成20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2个生猪基地县,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万头生猪示范村;建成5个年出栏1000-2000只肉羊示范场;加快绿色蛋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市规模化生产提供的畜禽产品占到畜禽产品总量的50%以上。
四、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正立公司、旺旺集团和齐天乳业等,带动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和新区奶牛养殖;依托宝丰牧业、金圣公司,进一步扩大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带动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肉牛肉羊生产;依托哼瑞种猪场、陕西大匠集团,建设全市良种猪鸡等种源基地,带动全市养猪、养鸡业大发展。
(七)积极打造名牌产品。鼓励对特色畜产品进行认证和商标注册,对重点产品进行国际质量认证;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不断提高知名度;鼓励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畜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名牌畜产品。
(八)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小区+农户”的模式,完善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机制。各区县要加快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到2012年,至少建设10个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2000户。
五、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
(九)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坚持以村为载体,以户为单元,因地制宜,尊重企业和养殖户意愿,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到2012年,至少建成52个养殖专业村。
(十)积极推行标准化养殖。制订完善标准化技术规程,逐步在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培育建设无公害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到2012年,畜牧主产区主要畜禽生产标准化率达到70%以上,优势畜产品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
(十一)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在畜牧业集中饲养区推广畜禽粪便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建设环保设施,配套沼气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设立畜禽排泄物治理专项资金,开展畜禽排泄物治理补偿试点,建设生态型畜牧业。
六、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十二)完善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业,积极开发饲草加工业;推广秸秆揉丝、青贮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扶持饲料企业,加大开发牛、羊饲料新产品。到2012年,配合饲料的入户率达到70%以上。
(十三)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良种化建设,不断提高种畜禽生产经营水平。大力实施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积极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育技术,进一步提高奶畜生产能力和品质。建设2个良种扩繁场,依托5个种猪场,以3个二元母猪繁育村为重点,提升生猪良种率。到2012年,基本形成以原种场—扩繁场—商品代种畜禽场为依托,人工授精站点为载体,良繁功能齐全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奶牛、黄牛、羊和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80%、65%和95%以上。
(十四)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落实《动物防疫法》,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加快市、区县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条件,落实村级防疫员补贴政策,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
(十五)完善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体系。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生产环节。继续实行持证上岗和肉品品质强制检验制度;加强定点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添加使用三聚氰氨、瘦肉精,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完善畜产品质量的检测监控手段,提高检测能力;采取专业超市、网上交易、订单期货等现代营销手段参与畜禽产品市场流通;落实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养殖档案管理。
(十六)完善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畜牧业信息网络,加强畜牧业生产消费信息统计和畜牧业生产预测预警工作,到2012年,实现市、县、乡以及养殖专业村、养殖小区、龙头企业等网络互联,建成信息收集、产品网上交易和网络化办公平台。
(十七)完善畜牧科技进步和推广应用体系。鼓励龙头企业、民营技术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和信息服务。抓好畜牧良种、高效饲养、配合饲料、疫病防控等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畜牧技术推广责任制,实行市、县、乡业务干部包村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强化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和养殖户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养畜水平。到2012年,建成2个畜牧示范园区和10个畜牧科技示范村。
七、进一步完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八)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优惠扶持政策。将涉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切实改善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优先安排饲养大户、专业村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并视同农业用地。探索积极灵活多样的新增畜禽直补政策。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增加信贷投放额度、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十九)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保险办法,提高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引导和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畜牧业保险业务。逐步建立畜禽养殖风险保障机制,促进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十)加强对畜牧业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加强协调指导,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职能和服务。对畜牧业发展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强化督促检查,定期通报进展情况。把畜牧业发展情况及资金投入列为区县、部门考核内容,年终由市考评办牵头严格考核。
- 上一篇:广播电视政策研究管理论文
- 下一篇:媒介价格弹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