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经济协调发展计划

时间:2022-03-20 09:26:00

导语:优化产业经济协调发展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优化产业经济协调发展计划

**省“**”规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距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要按照不同区域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的要求,赋予区域发展新的内涵,形成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按照全省产业布局的主框架,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省提出要全面推进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等区域发展,推动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沿江产业带。发展大运输量、大进大出的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物流等基础产业集群,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形成重要的基础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规划建设好沿江城镇带和生态旅游带,全力打造沿江内湾型区域开发格局。到**年,沿江开发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5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0%以上。

提升沿沪宁线产业带发展水平。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到**年,本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

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依托连云港港口优势和徐州区域性商贸中心的优势,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重点发展资源加工、机械、化工、医药等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建设新兴的加工业生产基地和内外贸基地。连云港港口要建成上海和青岛之间最重要的集装箱干线大港。到**年,沿东陇海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00亿元以上,占全省的比重上升到8%左右。

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重点围绕连云港港、灌河口港口群、滨海港、大丰港、洋口港、吕四港等深水港口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重点发展新能源、化工、造船、林纸、物流等临港产业,培育临港产业群。积极发展海洋食品、海产品加工、海洋化工、海洋医药等海洋产业,鼓励、支持和引导沿江地区的产业向资源环境具有比较优势的沿海地区转移,壮大沿海基础产业。开展沿海围海造地建港工程的前期研究,创造条件打造大型产业、人口集聚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到**年,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5%左右。

沿大运河长江以北区域和沿灌河区域,是**资源较为独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期间,要发挥沿大运河、沿灌河的资源优势,推进产业合理开发,重点发展生态产业、观光旅游业及符合环保要求的加工产业,切实保护运河资源,加快构建大运河水系和灌河水系现代内河航运系统,着力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按照“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省在“**”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区域分类指导,进一步推进区域共同发展。

加快苏北振兴步伐。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把发达地区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与苏北的资源、成本和政策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利用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挥重要交通枢纽和港口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带动苏北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等四项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向二三产业。继续加大对苏北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对宿迁的扶持,下更大力气帮助宿迁实现突破。改善政府服务,培育市场主体,发展要素市场,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培育经济发展的自主增长机制。

推动苏中快速崛起。抓住沿江与沿海开发的重大机遇,积极接受国际国内制造业的转移,形成江海联动发展新局面,构筑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加快长江过江通道建设,优化整合长江两岸港口资源,推进生产要素的相互融通,促进苏南与苏中联动开发。加强与苏南及上海的区域合作,提升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地位。努力发挥承南启北的纽带作用,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提升苏南国际竞争力。以提高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为目标,强化苏南发展的先导和带动作用。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推进制造业由加工制造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积极推动苏南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外转移,辐射带动苏中、苏北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提高区域合作水平。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并举,壮大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以工业集中区为主要依托,形成集群化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有条件的县城向中等城市发展。赋予县级政府更大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实行省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经济薄弱县(市)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