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经济圈发展计划
时间:2022-03-20 08:48:00
导语:省会经济圈发展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是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构想,也是贯彻落实**的体现。省会经济圈的建设有利于发挥省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作用及六安、巢湖的比较优势;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利于联动沿江和沿淮城市群发展,带动**奋力崛起。
规划范围包括**、六安、巢湖市。国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247%。20**年户籍人口1603万人,占全省243%;地区生产总值1775亿元,约占全省289%。构建省会经济圈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随着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及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周边地区会逐步融入省会经济圈,省会经济圈覆盖和影响的范围将扩大至北到淮南、蚌埠,东到滁州、马鞍山,南到安庆、芜湖、铜陵的更大区域。
本规划纲要以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分析构建省会经济圈的基础和环境条件,提出加快省会经济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开发时序,重点围绕规划区三市共同关注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市场构建、推进环境保护、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
第一篇发展基础和规划目标
第一章发展条件
第一节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显著。省会经济圈地处江淮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合六巢三市空间距离近,交通快速便利,六安、巢湖两市城区及其县域地区分别在**市的1小时和2小时经济圈范围内。随着宁西铁路、合武高速铁路和合铜黄、合六叶、合淮阜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新桥机场的迁建,省会经济圈区位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三市间交通也将更加迅速便捷。
经济基础较好。20**年,**市GDP超过了100亿美元,达到了辐射1小时经济圈的国际通行标准,省会经济圈三市GDP合计200亿美元以上,也超过了构建城市群(圈)经济总量的理论门槛。三市目前正处于相互间吸引力、辐射力上升的阶段,具备形成紧密型城市经济圈的基本条件。
相互联系紧密。历史上,**、六安、巢湖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互补,经济相通。近年来,**的向心力不断增强,与六安、巢湖之间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人流、物流、信息流流动加快,产业逐步融合,投资逐年增加,基础设施加快对接,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合作共赢已成为三市共识。
资源环境优良。水资源十分充沛,长江、淮河、巢湖和大别山五大水库可为生产、生活提供大量水源。矿产资源多样,已发现矿藏40余种,其中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168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位居全国第五。农业资源充足,六安是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是全省最大的林业基地。巢湖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种水产品产量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良好,宜居性较强。六安市境内大别山生态系统保护完好,**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巢湖市拥湖临江,环境容量较大。
创新潜力较大。**科教资源比较集中,是除北京以外国家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多的城市,拥有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70多个,中国科技大学等各类高等学校50多所,拥有博士授权点13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
第二节发展环境
国际和国内经济增长拉动。当前,国内工业化步伐加快,自主创新日趋活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经济增长处于上升周期。世界经济也处在稳定增长时期。内外需的持续扩大,为省会经济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实施。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定位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省会经济圈承担着引领**崛起的重任,能够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加速升级,面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省会经济圈地处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方向,具备科技、土地、劳动力、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资源优势及较高的环境容量,具有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并以此为平台向国内国际更大范围开放,推进经济国际化,实现更快发展。
但同时,省会经济圈建设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区域对外开放度较低;南京、武汉等都市圈实力雄厚,区域竞争激烈;省会经济圈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特别是巢湖生态环境压力很大;跨区域构建省会经济圈,还面临现行体制、机制等改革难题。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六安、巢湖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推动**、六安、巢湖一体化发展,走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形成辐射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省会经济圈,使之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促进**奋力崛起。
构建省会经济圈重点把握以下要点:
——把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放在首位。在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建立区域产业体系。按照集聚、集群要求,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增强**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为目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完善服务功能,促进**从集聚发展转向带动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围绕一体化进程,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消除要素流动壁垒,构建区域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第二节发展目标
努力把省会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内优势明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生态型旅游度假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融入长三角,成为新欧亚大陆桥和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成为联动沿江、沿淮城市群,引领**乃至中部崛起的战略增长极;建成全省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商贸、物流、金融、旅游、会展、信息中心;建成倚山临江抱湖、宜居宜业、创新型、生态型的和谐区域。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到**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占全省经济的比重由20**年的289%提高到4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在2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其中,**城市人口接近4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年的175%提高到26%左右。
——联动发展新机制基本形成。联动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素资源跨市配置、生态环境共同保护等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产业分工体系基本建立。区域产业发展壮大,分工科学合理,基本形成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化协作、集群化布局的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交通、水利、信息化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以**为中心的100公里范围内,基本形成覆盖主要城镇、产业集聚区、重要枢纽的“1小时通勤圈”。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密集区及一批功能组团加快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到**年,省会经济圈的城镇化水平达到55%。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区域增长方式更加集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初具规模,绿色消费观念进一步树立,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巢湖污染治理取得实质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建成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生态示范区。
——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文化卫生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第三节区域协调
加强省会经济圈与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一圈两群”三大板块之间互动发展。支持沿江城市群形成以长江及重要交通干线为主轴、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群,支持沿淮城市群成为亿吨煤炭基地、双千万千瓦火电基地、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
加强省会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等外部区域的竞争融合,成为接轨沪宁,融入长三角的先发区域,以及承东启西和长三角向西辐射的门户。
第二篇推进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第三章推进区域城镇
体系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第一节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按照强化核心、发展两翼、带动纵深的思路,以城镇密集区、城镇密集带和城镇组团作为主体形态,构建省会经济圈“一核、两翼、七带、多组团”的区域空间总体布局。
形成城镇密集区。建设以**为核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城镇密集区,使之成为经济圈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和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强城镇密集区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与共建,加快区内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
拓展城镇产业密集带。以合巢芜、合六叶、合安、沿江城镇带及环巢湖生态经济带为主轴,以交通干线为依托,加强沿线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以合淮蚌、合宁辅轴为纽带,联系、辐射沿线地区,形成产业密集带和集聚区。
推动功能组团建设。以强化城镇组团联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城镇功能提升、形成精品城镇为目标,大力推进三河—杭埠—同大、寿春—正阳、梅山—叶集—姚李、长丰水湖、含山、庐江等城镇组团建设。以支撑快速交通系统为目标,推动建设新桥机场、**高铁站、三市轻轨换乘站、**新港综合码头、派河港区、巢湖港巢城港区、郑蒲港区、六安港周集港区、临淮岗港区等交通枢纽性组团。以提升泛巢湖旅游品牌、增强旅游功能为目标,加强四顶山、紫蓬山、岱山湖、中庙、姥山岛、半汤、汤池、香泉、银屏山、天堂寨、石笋、皖西大裂谷、万佛湖等旅游组团建设。
第二节完善城镇功能结构
中心城市——**城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创新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
副中心城市——六安、巢湖城区。作为省会经济圈与皖江城镇带联系的重要节点,巢湖市建成省会经济圈的化学工业、建材及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供应、旅游休闲度假、劳务输出基地及**东向发展、水上交通的门户。作为省会经济圈西部重要门户,六安市建成省会经济圈的加工制造配套,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农特产品生产供应,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劳务输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卫星城镇——店埠、寿县、庐江等14个县城和撮镇、三十铺、忠庙等33个重点小城镇,建成当地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
第三节加强城镇建设引导
**城区建设。大力推进“141”城市空间拓展战略(在**城镇密集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外围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总体空间框架),加快形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空间格局。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滨湖新区建设,打造省会经济圈的中央商务区。联手巢湖共同开发和保护滨湖地区。继续强化中心城区与肥东城区、肥西城区、长丰双墩地区以及周边其他乡镇的联系和分工协作,优化用地布局,加强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引导**各项功能向周边地区扩散和辐射。
六安城区建设。城镇空间向南、向东拓展,密切与**市的联系,拉近与**市的距离。积极利用区域交通设施带动城市建设拓展。加快城南、三十铺等沿交通线的城镇和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促进312城镇密集带尽快形成。
巢湖城区建设。按照滨湖山水城市的基本定位和“一腹两翼、拥湖发展”的思路,建成现代中等城市,积极跨越合巢芜高速公路向东向北发展,建设巢湖新城。加强滨湖组团建设,打造巢湖新的城市亮点,建成知名的旅游度假中心。规划建设一批环湖人居、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组团,支撑和带动滨湖地区开发。
卫星城镇建设。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协作关系,引导城镇沿轴线组团式发展,注重绿化景观、基础设施及生态廊道的保护协调。
合六巢一体化发展。协调**、六安、巢湖规划的空间布局,重点培育合芜高速公路、合六叶高速公路、宁西铁路、合芜铁路成为城镇密集带,推动合六巢一体化发展,实现省会经济圈与沿江、沿淮城市群的对接。鼓励三市利用结合部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试点进行多层次的对接。
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地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域空间体系、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城乡管理体系等,促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认真抓好村庄布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健全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
第四章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第一节促进工业集聚升级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协调各类园区功能,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招商引资重点,引导错位发展。鼓励开发区合作共建,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跨区域设立“共建园”,逐步形成层次递进、产业互补、特色各具的新格局。在合巢芜、合六叶、合安铜经济密集带和巢湖临江工业带、滨湖综合开发带,依托重点镇、交通干道,布局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壮大区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乘用车、家用电器、电子信息、食品、精细化工及其他消费类的高中端产品,加快发展商用车、工程机械、电器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新能源、新环保、新型材料及其他投资类的高中端产品。努力将汽车工业、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化学及橡塑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和冶金工业培育为省会经济圈的优势支柱工业。
专栏1:优势支柱工业发展重点
汽车及其零部件工业。支持**江汽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乘用车、商用车,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和新型燃料汽车;鼓励六安、巢湖相关企业与整车厂加强协作配套,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提高整车本地配套率。
家用电器工业。大力发展大屏幕、多制式、画中画、高质量音质的各类彩色电视机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功能全、容量大、无霜、无污染的电冰箱,全自动、滚筒式、自动烘干洗衣机,具有模糊逻辑、电脑遥控等功能的绿色空调器,功能新、装饰化、组合化的各类小家电。
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加快发展输变电设备、挖掘机、叉车、大型液压机、大型潜水泵和石化成套设备等优势产品,开发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粉尘及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和数控机床等精密设备,支持发展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制造企业的配套装备产品。
化学及橡塑工业。加快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精细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积极发展子午胎、工程塑料、型材、管材、薄膜、车用橡塑制品等产品,鼓励发展塑料合金材料等新型功能产品。
食品工业。大力发展各类有机酸、氨基酸、淀粉糖以及各类功能食品、方便食品,积极开展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冷鲜肉、熟肉精制品、乳制品等畜牧加工业。推广应用果蔬保鲜技术和“汁化”技术,大力发展果蔬深加工制品等。
建材工业。推动水泥企业跨部门、跨地区重组联合,建成一批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继续淘汰一批落后的小水泥企业。重点发展碳酸钙超细粉、硬性石膏、金刚石等新材料。着力提高膨胀剂、速凝剂等混凝土添加剂的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空心砌块、粉煤灰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逐步淘汰空心粘土砖等。
冶金工业。发挥庐江、霍邱的铁矿石资源优势和马钢**钢厂的生产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低品位矿、深井矿采选技术,提高选矿回收率。积极延伸产业链,发展钢铁制品,提高附加值。
努力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利用区域科技资源优势,促进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积极参与创新型产业市场分工,有选择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同时,大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纺织服装、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步伐。
专栏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加快信息家电、软件和终端产品、汽车电子等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在数字化音视频、网络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的发展上实现重点突破。
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大力发展有机酸、氨基酸和酶制剂、新型发酵技术、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生物技术疫苗及诊断试剂等生物质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生物乙烯、聚乳酸等产业。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低成本金属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剂,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金属基、碳—碳复合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及其绿色制造技术。
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市,重点发展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家电城、汽车城及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六安市,重点发展钢铁、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电力、医药化工等产业,建立工业立市的支撑体系。巢湖市,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建材及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做强高沟电线电缆、庐江磁性材料、富煌钢结构等产业集群,培育医药、生物质、电子信息等潜在优势产业。三市协作,以资本为纽带,坚持市场导向和互惠互利原则,鼓励**不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向周边转移,引导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营销功能向中心城市集中。围绕产业链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骨干企业在构建产业链中的导向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跨市、跨地区积极延伸产业链,重点在钢铁、汽车、机械、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加大**与六安、巢湖联合开发及上下游产业间协作的力度。
第二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依托中心城市经济、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优化整合区域内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特色精品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强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加快促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力争到**年,基本建成多功能、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
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优质弱筋小麦、优质水稻、高档棉、高油“双低”油菜、优质蚕茧、优质茶叶、城郊蔬菜、高山反季节蔬菜、安全肉奶蛋、特色水产品、皖西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提升生产加工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在**、六安、巢湖城郊地区建设蔬菜、肉禽蛋生产基地,保证满足**等省内大中城市的供应,着力开拓长三角地区大市场,不断推进生产的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专业化,力争每年建设1万亩的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到**年,在合六、合巢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建立精品蔬菜、食用菌等生产基地。
专栏3:优质农产品基地
在六安市、长丰县等地建设优质弱筋小麦主产区;在庐江、无为、和县、居巢、含山5个县(区),建设优质水稻主产区;在无为、含山等地建设沿江高档棉主产区;在肥东、肥西、长丰、无为、庐江、和县、居巢区、含山、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寿县、舒城县,建设“双低”油菜主产区;在金寨、霍山、舒城县,建设高山反季节蔬菜主产区;在金寨、霍山、肥西、裕安区、金安区等县(区),建设优质蚕茧主产区;在金寨、霍山、裕安区、金安区,建设优质茶叶主产区;在肥东北部,建设低油花生主产区;在无为、和县、肥东、长丰、肥西县,建设出口及棚室反季节蔬菜主产区;在肥西、长丰、肥东、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寿县、舒城、居巢区、无为、庐江、和县、含山等地,建设优质安全猪禽肉主产区;在沿江、沿淮区域,建设优质水产品主产区。在霍山、金寨等地,建设皖西中药材主产区。
建立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六安、巢湖建设一批交易规范、功能强大的现代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支持六安、巢湖优质农副产品进入**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销售。建立三市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认证认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
第三节联动发展服务业
构建商贸流通体系。优化商业布局,在**滨湖新区建设中央商务区,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到周边市、县和乡镇开设连锁店、加盟店,提高区域商业服务水平。在六安、巢湖市区建设精品化的市级商业中心、特色化的区级商业中心和功能化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在**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建立四大物流园区,搭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商贸物流三大平台,在六安和巢湖设立建材、农产品、工业消费品等分中心,完善圈内物流空间布局。
联合发展旅游业。发挥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丰富、重点文物景点众多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以**为中心,以巢湖、大别山为两翼”的泛巢湖国家级旅游区,着力发展旅游业,延伸产业链,完善配套,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区域新的支柱产业。把**市的休闲度假、会展、园林、科教、文化、乡村、工业旅游与六安、巢湖的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结合起来,吸收安庆、芜湖、淮南、滁州的主要旅游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把泛巢湖旅游圈打造成华东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和全国有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线,休闲度假和健身游为主题,红色旅游为映衬,重点开发建设具有大别山特色的旅游基地和旅游观光带。以天堂寨为龙头,带动周围资源开发,加快发展大别山生态观光旅游;以万佛湖为重点开发六安水系休闲度假旅游。加强对“寿县古城”资源的保护,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努力提升**旅游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信息中心,突出休闲度假功能,重视乡村旅游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尽快形成六安—**—滁州和**—巢湖—芜湖两条旅游发展轴。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以三市优势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文化产业机制,重点组建经济圈内报业集团、出版发行集团、印务集团、演艺集团、影视集团,努力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省会经济圈的新兴支柱产业。适应新的需求,培育发展网络服务、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为重点,加快发展金融、咨询、会计、资产评估、项目策划、财务顾问、并购重组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商贸、市政公用事业等消费性服务业。
第五章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构建快速交通体系
建设以**枢纽为中心,联系六安、巢湖主城区和三市重要功能区间的“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城际快速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加快建设区域高速公路网。建设各市外环线,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影响。加快国省道的改造步伐,提高省会经济圈城市间、城镇间的公路等级。依托**主城区建立“1小时通勤圈”,依托六安、巢湖主城区建立“半小时通勤圈”,实现区域交通网络同城化。
铁路。加快**枢纽为中心的快速铁路建设,增强既有铁路及枢纽运输能力,提升省会经济圈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研究建设连接各市市区、重要交通设施、周边主要县城及工业园区轨道交通系统。近期重点建设**市轻轨系统。
航空。加快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省会干线机场及省内航空运输的枢纽机场。建设新机场与三市便捷的连接通道,充分发挥机场的辐射带动效应。
航运。加快合裕线、派河、杭埠河、兆西河航道的整治步伐,提升航道等级,打造合六巢三市通江“黄金水道”。提升**港、巢湖港、六安港港口功能,提高运输能力。积极推进航道网络化、港口专业化、支持保障高效化、营运船舶标准化进程。
公交。建立快速公交系统,构筑城际间舒适便捷的高速通道,实现公交IC卡区域内城市通用。
专栏4:综合交通规划项目
高速公路。建设徐州—福州、蚌埠—黄山、济宁—祁门、商丘—景德镇高速公路四条纵向道路,及沪陕(合六叶)、扬州—武汉(江北运输通道)两条横向高速公路。同时构建区域性高速公路,使合铜黄、合淮阜、合巢马、合安、合武与已存在的合巢芜构成六条区域性高速公路。
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扩容改造、提升312国道合六段、合安路、巢宁、2**国道舒城至**段。改造S1**合马路合撮段、G2**合安路合派段。
快速连接线。在建设环巢湖旅游景观大道、**滨湖新区主干道路网的同时,注重与巢湖外环线实现连接。建设巢湖—**—新桥机场、六安—新桥机场的快速联接线,提升六安城区到合六叶高速的快速连接线等级,完善六安开发区与合六叶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建设六安市窑岗嘴大桥,六安市西环线及与阜六高速的连接线。
乡村公路。重点提升一批事关合六巢三市对接的县乡公路等级,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
跨江通道及联接线。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贯通**—巢湖—马鞍山—南京禄口机场;建设安庆长江铁路大桥,贯通沿江城际客运铁路,联通合九和铜九铁路;建设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贯通庐江一铜陵铁路,联通**—巢湖—铜陵—黄山高速公路;建设望东长江公路大桥,贯通济南—广州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连接无为—繁昌公路。
铁路线。建设**—南京、**—武汉、**—黄山及合淮蚌快速铁路。建设矿产资源输送通道阜阳—六安—庐江—铜陵铁路线。改造合九线,加快淮南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连接港口的铁路集、疏、运通道。
城际客运轨道系统。适时启动建设**—淮南、**—六安、**—巢湖延伸到芜湖的客运城轨交通线。
铁路站场。建设形成以**东站为编解系统,以**站、**西站为客运系统,以**北站为货运系统的枢纽格局,在**市包河区淝河镇建设高速铁路站场,同时建设好六安站和巢湖站。
航空枢纽建设。以新桥机场为枢纽,建设与三市之间的快速连接线。
航道及港口。加快合裕线航道整治和裕溪口、巢湖复线船闸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巢湖港巢城港区、和县郑蒲万吨级深水港区、无为土桥深水港区、**港综合码头、派河港区、六安港周集港区、临淮岗港区。
第二节增强供水节水能力
加快供水水厂建设。**“141”战略范围内的城镇纳入**市统一供水。扩建**市五水厂,新建六水厂和七水厂。六安市扩建二水厂,新建三水厂。巢湖市扩建二水厂,实施长江饮用水源工程。重点城镇设置1个供水水厂,引导城镇自来水系统向周边农村延伸。**与六安共建供水公司,直供**市及沿途乡镇。到**年,三市中心城区和市域重点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水质100%达标。
加强区域水源地保护。三市加强合作,重点保护主要水源地大别山水库、巢湖以及淠河总干渠、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治理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等河湖。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和点源治理,削减入湖、入河污染负荷。治理内源污染。
实施区域重大供水工程。统筹“引江济巢”和大别山优质水源,优化配置,合理供水。积极推进引江济巢工程,建设巢湖城市第二水源地工程,加快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积极研究建设大别山水库到**的输水管道,保障**市用水清洁安全。
建设区域节水型社会。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积极推进城镇生活节水,切实转变水资源粗放利用方式。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抑制用水过快增长,实现省会经济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三节加强污水处理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重点改扩建现有污水处理厂,新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及若干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对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河流实施截污处理;市域重点城镇和其他乡镇,逐步完善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与中心城区邻近地区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在三市相邻地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共建共享。到**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处理深度为二级;工业废水全部达标排放。
加强污水收集排放管理。改造直排式合流系统为截流式分流系统,完善分流不彻底的管网,新开发地区全部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实现生活污水由城市污水系统集中收集处理,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废水。结合污水处理设施和堤防建设,优化整治城市现有取、排水口。
专栏5: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
巢湖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半汤新区污水处理厂、六安市城东污水处理厂、六安城北污水处理厂、十五里河综合治理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蔡田铺污水处理系统(一期)、肥西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经济开发区韦郢(龚响塘)污水处理厂、**市望塘污水处理厂(二期)、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回用、巢湖市城北污水处理厂、庐江县污水处理厂、含山县污水处理厂、和县污水处理厂一期、舒城县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
第四节提高防洪排涝标准
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完成**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六安、巢湖防洪工程实施进程,适时修订巢湖流域防洪规划,开展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城区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六安、巢湖城区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县城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加强内河及洼地整治。加强对滁河、淠河、史河、得胜河、牛屯河、汲河、丰乐河等主要内河及洼地治理,疏竣河道,加高河堤。加快推进万亩大圩综合达标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排涝泵站,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提高防洪标准。
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龙河口、梅山、响洪甸等大型水库加固任务,全面开展中型水库加固,加快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基本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
开展山洪泥石流防治。在大别山区结合水土保持加强生态建设,通过风险管理、灾害治理和加强预警预报,逐步完善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体系。
第五节保障能源供给
保障电力供给。加强电网建设,增强电力电量输入输出能力,建成500KV西通道,联接500KV六安、**、巢湖变电站,形成环网。继续建设和完善区域220KV供电网络,实现分层分区供电。建成**电厂五期、华能巢湖电厂,适时扩建区域内发电企业,扩大装机规模。
保障石油、天然气供应。积极争取国家石油管道和石油战略储备在区域内新增布点。延伸天然气管道至区域内主要市县。大力推进天然气利用工程,使天然气向采暖、汽车燃料等领域推广,实现开发利用多样化。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继续兴建一批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项目,积极推进秸秆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示范工程,继续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和规模养殖小区相配套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强小水电、薪炭林等农村能源工作。
第六节加快信息化建设
率先建成“数字省会经济圈”,构建与长三角对接的信息平台。对三市现有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优化网络布局,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传输能力。以**为中心,统筹规划区域内各类基础信息网络,完善区域内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专用信息网络,建成区域性电子政务网络交换主节点,并与六安、巢湖电子政务网络共同构成区域电子政务核心平台,实现域内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互联互通;加快推动区域内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到**年,区域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50万户,城乡宽带接入网覆盖率达80%,取消或者降低漫游费用,积极争取实现固定电话统一区号。
第六章推动要素市场共建共享
第一节建设区域性金融市场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围绕**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引导驻皖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地方金融机构总部在滨湖新区布点聚集,开办和设置营业机构。培育**跨区域的金融服务功能,发挥其对金融资源和其他市场要素的聚集、辐射和服务功能,满足省会经济圈金融服务需求。力争到**年,使**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稳健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鼓励三市地方金融机构通过相互参股、并购等方式加强战略合作,培育区域性金融控股集团和产权交易机构。支持徽商银行加快在三市设立分支机构,发挥省信用担保集团对区域内各类担保机构地资金和信用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推动组建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推动“金融同城”。构建区域金融服务公共平台,推进跨区域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和即时兑付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三市信贷投放、票据处理、资金清算、外汇买卖等金融业务网上协同办理。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三市政府与金融机构信息交流、重点事项协调机制。搭建银企沟通与对接平台。加快经济圈内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市场主体信用行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强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加大失信惩戒和逃废债务惩处力度,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
第二节构建区域技术市场
建设区域技术交易中心。**市牵头组建区域性技术交易中心,积极开展科技成果、技术开发与推广、专利技术推广和转化应用、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培训、技术产权交易等活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向六安和巢湖转移,形成跨区域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发展技术市场中介机构。建立健全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开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评估机构等技术市场协作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市场规范发展。
第三节建设区域人力资源市场
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改造提升现有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区域人力资源市场合作,建设区域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和高级人才数据库,扩大联网规模,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人力资源区域共享和优化配置。强化劳动人事服务,完善职业介绍、职业技能鉴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保障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主体的合法权益。
优化人力资源流动环境。清除区域人力资源流动中的各种壁垒,畅通人力资源跨部门、跨地区流动渠道,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建立科学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对科技人员的股权激励、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津贴等政策措施,吸引圈外优秀科技人才加盟省会经济圈。
第七章加强区域环境保护及合作
第一节共同加强污染防治
统筹区域水环境保护。制定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建立合作机制,开展全流域联合环境治理。共同制定统一的行业排放标准,严格控制重污染行业发展,坚决关停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确保工业达标排放并逐步提高其标准。减少生活污染排放,加强巢湖治污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引江济巢工作,改善巢湖水质。在区域主导风向上共建生态走廊,在巢湖沿岸建设环湖生态廊道、湿地公园,发挥巢湖水体景观和旅游价值。加强六安五大水库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统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天然气利用、集中供热等工程,淘汰燃煤锅炉。在区域内划定煤、重油、渣油、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的禁燃区,禁止建设使用高污染燃料项目。实行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逐步实现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区域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控制区域固体废物污染。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完善城市垃圾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强化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综合处置工业固体废物。
第二节优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严格执行环境准入与淘汰制度。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要求。制定皖西生态屏障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要河流两岸项目落户的环保门槛。严禁布局有污染隐患的工业企业,防止有重大环境风险的项目进入。污染物排放总量未达标地区新上项目,必须通过关停治理污染源置换排污指标。对与环境保护要求不相适应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实行关、停、并、转、迁。对规模不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及落后的生产能力,实行强制淘汰。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火电、造纸、医药等关键行业清洁生产,培育一批废物综合利用、污染物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环境友好型企业。新建工业项目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使企业生产过程中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在冶金、煤炭、化工、电力、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工业园区及生态农业区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力争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重点行业、工业和农业园区、企业集群。
专栏6:生态建设重点项目
重大生态环境共保。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大别山生态保育工程、城市饮用水源保护与建设工程、区域重大生态廊道控制工程。
垃圾与废物处理。**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巢湖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厂、**市生活垃圾焚烧热电厂、巢湖市生活垃圾焚烧热电厂、庐江县垃圾卫生填埋场、含山县垃圾卫生填埋场等。
工业污染治理。**海丰精细化工、氯碱集团清洁生产及污染治理,马钢**分公司、**四方化工集团、无为焦化厂、巢湖嘉泰化工清洁生产及污染综合治理,**永顺纸业、巢湖皖维集团污染综合治理,**金钟纸业污水综合治理等一批工业污染治理工程。
第三节加强环境保护合作
协同环境空间管治和监管。对生态敏感区、城市水源涵养地、滞洪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遗址、地质灾害易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矿产资源埋藏区等实施空间管治,禁止在管治范围内进行有损环境和资源的各种活动。建立三市规划、国土、农林、环保、交通、水利等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加强环境执法合作。统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坚持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建立环境执法协商、通报机制和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第八章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抓住**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重大机遇,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不断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经济圈,使省会经济圈成为全国的创新成果密集区。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带动作用,鼓励六安、巢湖以多种方式互动,开展科技合作与协作,共同组织实施巢湖污染治理等重大科技项目,共享科技资源。重点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长三角科技公共平台的对接。重点围绕优势行业的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建立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在区域设立研发中心。
增强**科技辐射能力。共同研究制定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向六安、巢湖转移。在六安、巢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基地,主动承接**技术成果转移。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广**市“农业专家大院”和六安市“科技特派员”经验,为省会经济圈农业科技发展引进专家、推广技术、培训人才。
第九章优化配置区域教育资源
鼓励高等教育跨市合作和发展。支持在肥高校到六安、巢湖设立分支机构,促进**高校的优秀教师对六安、巢湖进行支教和交流,鼓励三市间教育互助,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合理分布。采取多种模式,促进中国科技大学、**工业大学、**大学与**学院、皖西学院、巢湖学院等加强合作,形成省会经济圈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高等教育网络。
加快区域人才和劳动力培养。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协调三市人才培养规划,依托区域高等院校,大力开展学历教育。面向经济圈产业特点,着眼服务于区域内企业,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区域内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培训。
第十章提高区域文化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加强对环巢湖文化的研究,编制环巢湖文化发展规划,发掘环巢湖历史、地理、考古、文化、民俗等方面文化内涵,形成文献发掘整理、学术研究专著、文学创作、影视剧、影视专题片等文化产品,打造省会经济圈文化独特的文化品牌,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加强区域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每个县按统一标准,建设完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每个乡镇建设一个综合文化站,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全区域的文化设施体系。
建立区域卫生服务体系。以现有大型综合性医院为主体,合理规划医疗机构的功能、层次和布局,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区域卫生保障水平,逐步形成与经济圈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鼓励组建跨市的医疗服务集团,支持**知名医疗机构在六安、巢湖设立分支机构,促进大中型综合医院医务人才支援农村县、乡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医院。
第十一章加强区域就业
服务和社会保障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职能,促进就业服务的均等化。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建立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做好公益性、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培训和信息服务,建立面向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
适应区域内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的需要,推行三市社保信息系统联网,建立统一的区域内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数据库,促进三市间社保制度协调配合和社保关系无缝转移、接续,逐步实现区域参保人员社保关系跨市流动的网上确认和转移。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加快实现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水平,消除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歧视。逐步统一三市医疗卡。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就业及失业登记制度。逐步建立与三市发展水平相匹配、关系转移较顺畅、便于各类从业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管理服务体系。
第十二章提升区域信息化服务水平
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区域性电子政务核心平台,实现与六安、巢湖电子政务联网,共同构成经济圈电子政务核心平台,实现区域内政府部门及单位横向网、纵向网的互联互通。
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加快建设区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提升电子商务在农业、工业、商业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地域辐射能力的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建成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数字化管理物流配送中心。
推进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区域社会公共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加大省会经济圈内“城市一卡通”工程的推广力度,在金融、科教、商业、交通、医疗、社保等行业广泛使用IC卡,并在圈内率先联网,向一卡多用方向发展。
专栏7:近期重点实施的八大工程
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面源污染防治,适时引江济巢,增大湖水稀释自净能力,修复巢湖生态系统,开辟城市第二水源,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做好水资源预警监测,努力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滨湖地区综合开发工程:以环湖大道建设为契机,加快滨湖观光度假区、生态保育区、城市综合功能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努力将滨湖地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以生态旅游、和谐人居、新型产业、环保城市为特色的综合开发区。
省会经济圈快速交通工程:以城际快速交通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强运输组织和管理,全面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增强快捷便利性,尽快形成省会经济圈“1小时通勤圈”。
开发区一体化建设工程。推进区域内各类园区建立全面合作同盟机制、稀缺要素资源共享机制、优势产业分工机制和对外招商引资协作机制,加快圈内开发区的一体化进程。
泛巢湖旅游开发工程:加快区域旅游联动步伐,建成以**为中心,以巢湖、大别山为依托,两小时高速路程为半径,共同构建泛巢湖国家级旅游区。
大别山生态保育工程:继续实施封山育林,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皖西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形成有特色的大别山生态经济圈。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力推进引江济淮、引江济巢工程,加快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工程:合理配置和共享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流交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社会信用信息化、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一卡通”和旅游信息化八大工程。
第四篇政策措施
第十三章建立区域合作协调体系
第一节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省会经济圈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省政府牵头,三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参加,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经济圈发展规划,研究、协调经济圈重大政策和建设问题。借鉴长三角“研究决策—确定专题—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在三市充分商讨的基础上,由领导小组确定当年工作重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若干专题,组织三市和有关专家进行研究,提出实施方案,并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建立三市联席会议制度。三市定期举办党政领导联席会议,研究构建省会经济圈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定期召开三市政府部门专题联席会议,协调区域经济合作中操作层面的问题,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的全方位合作机制。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区域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专家和企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协商与协调。
建立统计考核制度。设立省会经济圈统计指标体系,按年度统计分析报告。在分别考核三市的基础上,对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和整体竞争力提升进行年度评价分析,提出评价分析报告。
构建利益共享机制。研究提出区域产值、税收分成和环保容量调剂补偿政策,促进产业的集中和集聚。大型跨区域盈利性项目,鼓励采取联合共建、股份制运作、利益分享的方式建设。大型跨区域公益性项目,可按不同行政区域受益程度的大小确定出资比例建设。
研究主体功能分区。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原则,结合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积极研究省会经济圈主体功能分区。
第二节打造共同对外平台
共建对外招商引资平台。推动省会经济圈整体对外招商。建立招商引资利益分配等协调机制,联合出台招商引资政策。按产业分工和开发区建设导向,协调招商引资工作,避免区域内部恶性竞争。在三市关联度大、协作效应强的领域,联合开展组团招商。
共创“省会经济圈”品牌。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共同宣传省会经济圈政策环境优势,开展以“省会经济圈”为主体的经济文化活动,在文化、旅游、生态、科教等领域,策划一批有省会经济圈特色的标志性项目。建立省会经济圈门户网站。争取国内外对省会经济圈的关注,扩大省会经济圈的影响力。
共建高效政府服务体制。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加强为经济圈建设的服务意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障碍。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的透明度,清理政府审批事项,减化审批程序,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在用地、税费、劳动、社会保障、行政审批等方面,三市政策协调一致。
第十四章建立健全区域
发展政策体系
第一节产业促进政策
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对投资主体跨行政区的横向经济联合、投资或产业转移等经济活动,相关城市可按投资比例共同分享产值、销售收入和税收。对区域内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名牌企业、高科技企业的重组、联合,财政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打破银行贷款发放的地域限制,推动各银行开展异地贷款业务。采取财政出资、吸纳社会资本入股等方式,设立各种商业化的产业投资基金,对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加以扶持和引导。协调、统一三市财政对外来投资的补贴和优惠政策,防止恶性竞争。
统一产业准入政策。凡是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凡是符合区域鼓励的产业门类,不分内资外资和所有制形式,都享受政策优惠。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落后产能。
促进服务业开放政策。区域内各类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有关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鼓励和允许国内外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进入省会经济圈的金融、物流、商贸、文化、教育、信息、会展、旅游等服务领域。允许投资人以商标、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作价入股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可达到40%。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体育经营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国有企业同等待遇。三市出资设立省会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支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发展公共平台等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
第二节城镇化促进政策
鼓励人口异地城镇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更具弹性、有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人口管理制度。尽快实现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管理。
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努力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支持转为城市居民,城市政府负责提供相关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
多渠道扩大城镇人口就业。配合重大企业的布局和选址,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服务产业,提高城镇化水平。注重对各种类型和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内形成较完善的劳动力结构。
开展城乡统筹试点。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开展城乡统筹试点,深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教育、土地等制度,缩小城乡差别,促进试点地区率先统筹发展。
第三节交通促进政策
统筹区域交通建设。打破行政障碍,消除边界交通瓶颈,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区域快速交通系统。对急需建设而又缺乏投资主体的公路,采取建立统一的融资平台或实行省和区域共建等方式进行建设。减少或外移区域内各市交界处公路、桥梁收费站,推进无障碍交通,实行区域道路、桥梁收费的一体化。采用公司制改革合裕内河航道管理体制,统一管理权限。
实现交通信息系统联网。统一三市交通运输单证、票证和收费卡等系统,促进三市交通运输信息系统标准化、一体化;统一圈内售票系统,实现异地购票本地上车、本地购票异地上车;及时在经济圈内各种交通信息。共同设立客运联系热线电话,相互提供列车、汽车运行班次等信息,互播客运班次。
建设区域公交系统。促进城际快速公交的开通,鼓励城市公交充分向周边其他地区延伸,实现区域公交“一卡通”。制定相互衔接、相互统一的公交运输价格政策和各类规章。
第四节市场统一促进政策
商品市场政策。统一市场监管规则,消除地方保护,促进区域商品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区域内知名商标保护,制定三市商品质量互认等政策,推进商品市场对接。完善区域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网络体系,降低商品流动与交易成本,推动商品市场一体化。
金融市场政策。加快区域金融一体化步伐,推进通存通兑和银行卡同城化,逐步开通同城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异地贷款和保险业务。壮大区域内资金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完善和推广兴泰控股集团金融资产管理新模式,逐步将其建成省会经济圈金融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支持国元证券、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区域内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建立由三市政府出资启动、吸纳社会资金参股或控股、具有法人资格的共同担保基金。
技术市场政策。鼓励区域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开发、转让、联合与协作。积极推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试点工作。研究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扶持基金,支持区域内创新企业发展。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引导孵化器将种子企业、科技成果优先在区域内转移扩散。
人力资源市场政策。开展区域教育培训合作,建立区域内职业培训资格证书互认体系,推行高级人才工作居住证制度。采取调动、聘用、兼职、停薪留职等人才柔性流动形式,鼓励高层次人才异地工作。支持三市互设人力资源市场分支机构,推行互为,开展人力资源中介服务。采取自愿组合、对等互派的方式,推进三市公务员交流。
第五节生态补偿政策
生态基金补偿。依据生态保护的责任关系开辟融资渠道,建立由政府资金、社会资金构成的区域生态补偿基金,对区域内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功能而付出代价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规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
上下游协议补偿。围绕巢湖治理与保护,采用流域水质水量协议模式,鼓励上下游自由协商,建立上下游之间的环境责任协议制度。上游在没有达标排放或造成污染的情况下要给予下游补偿或赔偿;下游在上游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对超额部分予以补偿。
项目投资补偿。在大别山区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巢湖上游面源污染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等项目中,生态受益地应配套相当数量的资金,推进区域生态资源共享。
对口帮扶补偿。鼓励区域相对发达地区实施以消除欠发达地区贫困为目标的“扶贫致富”活动,广泛开展对口协作,促进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稳定、加强生态屏障功能。
其他形式补偿。对因开发利用生态资源而损害生态功能、责任清晰明确的单位和个人,直接征收生态补偿费。逐步建立生态受益地、或破坏地向生态施益地或受损地进行财政转移支付补偿、智力补偿等制度。研究建立排污权交易等市场环保机制。
第六节土地利用政策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从严从紧控制耕地占用的总量和速度,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推广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挂钩制度,强化耕地的占补平衡管理,逐步做到耕地的先补后占。建立耕地储备制度。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用地定额指标,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加强村镇土地整理,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相对集中。按照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推进重大项目用地计划和占补平衡区域统筹,支持三市采取按市场价跨市买复耕指标,对开发区跨区域共建或“飞地”建设,按税收分成、利益共享原则,推动跨市土地合作开发。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多渠道、多途径拓展建设用地来源,用好用活土地整理折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用地置换等新政策。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设高度。鼓励企业建造多层厂房和使用标准工业厂房,节约用地空间。制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政策,防止土地闲置和浪费。
强化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一级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土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遵循三市城市总体规划,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控制土地投放量,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实现中心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发展重点小城镇,推进迁村并点,逐步减少乡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第十五章规划实施
协调机制。由领导小组牵头,建立三市和省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推进规划实施的协调机制,分解落实规划实施中的任务,推进和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衔接机制。有关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要主动与省会经济圈规划进行衔接。有关地区或部门编制的、涉及省会经济圈规划内容的规划,也要进行衔接。
评估制度。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编制部门要对规划实施情况适时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重大事项报省政府。三市及相关部门也要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规划编制部门反馈意见。
修订制度。经评估或其他原因需对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进行修订时,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修订,需要报批、颁布的要履行报批、颁布手续。涉及其他相关规划发展方向等内容有重大变化的,相关规划应做出相应调整。
后续篇推动淮南等周边地区融入省会经济圈
本规划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规划范围进行编制。在规划编制后期,淮南、桐城等周边地区要求融入省会经济圈的意向十分迫切,并且采取了主动融入的举措。淮南市与**市在20**年底签订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融入省会经济圈,实施合淮同城化发展战略。桐城市经安庆市政府同意,正式提出要求加入省会经济圈。根据经济圈理论,考虑**市的经济总量、与周边地区便捷的时空距离以及密切的经济联系,周边地区具备了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基本条件。省会经济圈的形成是一个开放、动态过程,主要依靠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周边地区主动融入,特别是淮南市的融入有利于省会经济圈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有利于省会经济圈的加快形成和发展。目前淮南市融入省会经济圈的思路已经比较清晰,可以在省会经济圈规划实施过程中同时推进。
推进合淮城市整体规划。重点推进合淮工业走廊规划,交通、能源、城乡一体化、生态保护等规划的制定。
加快城际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际公交、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无缝对接,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利用淮南煤炭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共同构建充分发挥资源特别是能源优势的产业群。推进两市重点企业直供电、直供煤。充分利用淮南瓦斯气,作为**补充气源。推进**市教育、科技资源为淮南发展提供支持。
推进合淮产业集聚。建设合淮工业走廊,设立两市合作开发的产业集聚区,共同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构建共同资本市场。探索服务制度、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产品的创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的构建。加强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区域性资本市场合作。开辟融资新渠道,探索创立区域产业发展基金,为推动两地重点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加快市场和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建立无障碍市场流转机制。加强现代物流发展,实现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结合,不断增强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
推动科技和人才合作。加强科研院所之间及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促进技能认证等制度的对接。建立共同的人才市场,共同组织实施人才培训计划。
建设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公共信息平台。积极实施通信同城化。
共同打造旅游品牌。联合制定发展战略,共同挖掘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优化旅游路线,促进旅游市场一体化,培育旅游整体品牌。
共同保护环境。制定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生态项目,提高区域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 上一篇:反腐倡廉任务分工意见
- 下一篇:节能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