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计划
时间:2022-03-12 02:05:00
导语: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了进一步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我省畜禽品种结构和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全国畜禽良种工程二期规划》、《河南省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河南省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我省畜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我省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现状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目前,全省共建成各类种畜禽场275个,其中种猪场132个,存栏种猪4.45万头;种牛场5个,存栏种牛2612头;种羊场41个,存栏种羊12195只;种禽场84个,存栏种禽254万套,其它种畜禽场13个。这些种畜禽场每年可向社会提供良种畜禽33278万头只;全省有国家级种公牛站4个,存栏采精公牛185头,年可生产优质冻精385万剂;家畜人工授精站点5386个,年冻精配种达460万头只,初步形成了育种、扩繁、推广相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框架。
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初见成效。全省共有畜禽品种60个,其中列入地方畜禽品种志的有22个。采取保种选育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办法,促进了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南阳牛新品系选育和开发、固始鸡家系选育和开发、卢氏鸡的品种选育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固始鸡和固始笨蛋已成知名品牌,远销十几个省。
引进国外良种畜禽的数量迅速增加。1998年以来,我省共引进种畜禽61批次,引进各类种畜禽36.84万头只,极大地丰富了我省良种畜禽品种资源,加快了畜禽良种化进程。
畜禽良种覆盖率和出栏率明显提高。良种工程建设推动了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畜禽良种化程度明显提高。2003年,全省猪、蛋鸡和肉鸡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4%、76%和88%,比1998年分别提高了11个、6个和8个百分点;猪、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127.6%、49%和111%,比1998年分别提高了4.1个、6.5个和9个百分点。
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初具雏形。良种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的形成,为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中原肉牛带、中原肉羊带、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豫东平原奶牛养殖基地、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豫东南水禽生产基地、豫北肉鸡生产基地和、豫南优质黄(麻)羽肉鸡生产基地等优势畜产品产区。
我省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供种能力不足。我省现有种猪场年供种能力42.6万头,缺口87.5万头;种公牛站年可供冻精385万剂,缺口665万剂;种禽场年可供种禽3.3亿只,缺口2.6亿只;种羊和奶牛缺口更大。二是基础设施薄弱,育种手段落后。大多数种畜禽场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水平较低,育种进展缓慢,依赖从国外引进良种的局面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三是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滞后。由于省级没有保种专项资金,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难以维持,处于种群减少、遗传特性退化的状态,个别品种濒临灭绝。四是支撑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是种畜禽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检测手段落后;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增加了生产的盲目性。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畜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畜禽生产能力、质量水平、增加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建立与畜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和不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推广、利用畜禽良种,提高良种化程度。加快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模式,推动畜禽良种产业化进程,实现新时期畜禽良种繁育建设的新突破。
(二)目标任务
1、畜禽良种供应能力。到20*年,新建种猪场112个,扩建102个,新增供种能力87.5万头;新建种牛场4个,年供优质种公牛600头,扩建四个种公牛站,年新增供种能力615万剂;新建种奶牛场达到20个,种奶牛存栏达到20000头,年新增供种能力8000头,胚胎移植能力达到10000头;新建种羊场60个,年新增供种能力10万头,冷精配种能力达到500万头;新建种禽场达到103个,年新增供种能力2亿只。
2、畜禽良种生产性能。
生猪:生长育肥期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料肉比3.0以下,瘦肉率65%以上,商品猪出栏率135%以上;
肉牛:18月龄体重从36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屠宰率提高到60%以上,胴体净肉率提高到50%以上;
奶牛:成年母牛头均产奶量提高到5500公斤以上,乳脂率在3.4%以上,乳蛋白率在3%以上,规模场和养殖小区牛奶体细胞数在10万以下;
肉羊:6月龄活体重达到40公斤以上,屠宰率提高到50%以上,胴体净肉率提高到50%以上;
蛋鸡:存栏蛋鸡年产蛋量16公斤以上,料蛋比2.5以下;
肉鸡:6周龄体重2.5公斤,料肉比2.0以下;
肉鸭:
3、品种资源保护:新建或扩建品种资源场12个,活体保种基因库1个,对现有60个品种分别进行保种场保护区或基因库保护,地方品种资源有效保护率达到70%以上。
4、种畜禽质量测定:新建奶牛测定中心和种猪测定中心各1个,测定能力达到每年500头。畜禽原种场和大型畜禽良种企业全面实行场内测定。通过建设种畜禽测定站,完善场内测定设施,提高生产性能测定能力和育种水平。
经过五年的建设,组建大型育种企业集团1-3个,种猪、种牛及其冻精除满足本省需要外,面向全国供种;种羊、种禽基本满足本省需要;奶牛紧缺的局面逐步得到缓解。全省畜禽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种畜禽质量监测得到加强,畜禽品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体制和机制改革明显进步,科技水平较大幅度提高,形成布局合理、监管有效,运转灵活的畜禽良种工程体系。
三、良种工程二期建设规划方案及内容
(一)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1、猪
围绕提高生猪及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不断提高养猪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完善养猪业支撑、服务体系,重点加快种猪场的完善和提高,建设猪人工授精中心站,使种猪繁育体系的结构、布局和规模更加合理,并逐步组建我省的种猪育种企业集团。
扩建现有2个原种猪场;新建2个原种猪场。每场基础母猪达存栏600头以上,主要是种猪引进、设备购置、场内质量测定和环境保护等。
新建一级种猪场10个,使我省一级种猪场达到24个。鼓励有条件的原种猪场和一级种猪场开展联合育种,促进优良遗传资源的共享,提升我省种猪选育水平。
新建二级种猪场达100个。扩建二级种猪场100个,主要是猪舍改造、购置设备、环境保护等。
建立省级猪人工授精中心站1个,主要包括种公猪引进、猪舍建设、精液采集、检测、运输、储存设备购置,同时建立配套的人工授精网络。
到20*年,使我省种猪场达到243个以上,供种能力达133万头,新增供种能力87.5万头。
2、肉牛
利用现有资源组建肉牛育种企业集团。建立肉牛育种场,通过选育提高种牛生产性能,为全省及全国种公牛站提供优质种公牛;对南阳牛、郏县红牛开展本品种选育,并引入外血进行改良,通过横交固定,培育出适合我省省情的肉用牛新品系;逐步开展肉牛遗传评估,应用现代育种手段,不断提高种牛质量。
建立西门塔尔、夏洛来、德国黄牛、安格斯牛等4个肉牛繁育场。
扩建和完善省肉牛繁育中心、洛阳、南阳和许昌4个种公牛站,使采精公牛存栏达到665头,主要建设内容有:公牛引进更新,牛舍扩建,细管冻精设备及相关仪器的购置配备更新。
新建人工授精站点l000个。
到20*年,使我省种牛场达到5个,年供优质种公牛600头;种公牛站供种能力达到1000万剂,新增615万剂。
3、奶牛
加快奶牛良种引进和扩繁速度,提高种群质量;加大奶牛饲养小区和挤奶站建设力度,扩大奶牛饲养规模;大力推广标准化饲养和疫病防治技术,提高经济效益。重点是加强高产奶牛育种场和奶牛种公牛站建设,开展人工授精、DHI测定、良种登记、后裔测定和冻精质量检测,提高种牛质量和生产水平。
扩建现有2个种奶牛场,使基础母牛存栏分别达到1000头。
新建存栏基础母牛800头以上高产奶牛育种场20个,主要建设内容是:种牛引进、标准化牛舍建设、青贮窖建设、机械设备购置等。
扩建省动物胚胎移植中心,主要购置胚胎采集、性别控制、冷冻、储存、解活及其它必要的胚胎移植设备。与高产奶牛育种场相结合,大规模开展奶牛胚胎移植,全面提高奶牛生产水平。
以省奶牛繁育中心为基础新建奶牛测定中心l个。
到20*年,种奶牛场达到22个,种奶牛存栏达到20000头,年新增供种能力8000头,胚胎移植能力达到10000头,使我省奶牛紧缺局面基本得到缓解。
4、种羊
充分利用资源和潜力优势,建立和完善种羊育种场;搞好我省地方良种的本品种选育,使其优良性状得以保持和延续;利用引进优良肉羊品种,开展经济杂交,提高肉羊胴体重和出栏率。加快肉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
新建波尔山羊、夏洛来羊、无角多塞特、杜泊羊原种羊育种场8个
新建种羊扩繁场52个。
新建羊人工授精中心1个。
到20*年,全省种羊场达到100个,种羊存栏达到6万只,年新增供种能力10万只,冷精配种能力达到500万只。
5、家禽
以满足居民对禽蛋、禽肉需要为目的,利用高产优良品种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单产水平,提升家禽生产的整体效益;搞好地方优良品种开发,大力推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全省家禽业稳产高效发展。
扩建和完善现有8个蛋鸡祖代场,使其总规模达10万套;新建和扩建肉鸡祖代场各1个,存栏肉种鸡达到8万套。
新建父母代蛋鸡场50个,蛋种鸡存栏达到100万套;新建父母代肉鸡场50个,蛋种鸡存栏达到100万套。
扩建华英祖代肉鸭场,使其规模达到2万套;新建父母代蛋鸭场2个,使其规模达到10万套,基本满足全省商品蛋鸭饲养的需要。
到20*年,全省种禽场达到184个,种禽存栏达到477万套,年新增供种能力2亿只。
6、其他
种兔场的建立,按兔的经济类型建在各自的主产区,与生产需要相配套。
种蜂的繁育,以现有种蜂场为主,扩建和完善浚县种蜂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生产水平。
特种畜禽良种场的建立,要与市场需求及产品开发利用相适应,控制高代次良种场,杜绝以炒种为目的建场。
(二)品种资源保护体系
建立省级保种基因库,对现有畜禽品种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对数量少或濒临灭绝的品种资源实行特别保护;在畜禽品种资源原产地建立保种场和保护区;加强本品种选育,提高优良遗传性状的遗传力;对畜禽遗传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新的珍贵遗传资源及时列入省级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并申请列入国家名录实行重点保护。
扩建南阳牛和泌阳驴保种场;新建郏县红牛、信阳水牛保种场。
新建槐山羊、河南小尾寒羊、河南大尾寒羊、伏牛白山羊、豫西脂尾羊、太行黑山羊、河南奶山羊、太行裘皮羊保种场各1个,共8个。
扩建淮南猪保种选育场;
新建卢氏鸡保种选育场,供种能力达3600万只;
扩建固始白鹅原种场,供种能力达1500万只以上。
扩建固始鸡原种场,使其规模达到5万只。
新建活体保种基因库1个、新增10个保种区。
(三)种畜禽质量监测体系
实行全省统一布局,逐步建立省级种畜禽质量监测中心和跨区域性测定中心;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种畜禽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测定体系。
新建省级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中心1个,跨区域性测定中心4个。通过场内测定、集中测定和种畜禽拍卖的有机结合,促进畜禽品种选育,提高种畜禽质量。
建设内容主要是测定舍、隔离舍建设,设备设施,遗传评估、软件管理等。
(四)市场与信息网络体系
实行畜禽品种资源和信息共享,科学管理良种繁育体系,及时准确地掌握种畜禽生产和市场动态,向种畜禽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价格变化趋势,及时指导种畜禽生产及畜禽品种改良工作。
建设1个省级信息网络服务中心,18个省辖市建设服务平台并与所属县(市、区)联网,实现全省畜牧系统协同办公。主要建设内容有:设备设施购置、系统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人员培训等。
四、投资概算
*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技术和体制创新力度,为二期良种工程建设提供支撑
根据良种工程二期建设的需要,调整畜牧业技术推广方向和重点,整合技术力量,开展专业化服务。要针对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和开发,解决技术“瓶颈”和育种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利用胚胎移植等高新生物技术,加快良种的繁育推广速度。把常规选育技术和现代选育技术相结合,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遗传评估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加快遗传进展。加快国有种畜禽场体制改革,盘活国有资产。加强重点种畜禽场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机制,增强研究开发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育种公司。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借助科研院校的力量,提高良种培育和生产的科技水平。成立和完善育种协作组织,开展全省联合育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创立品牌和名牌,开拓国际国内种畜禽市场。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鼓励种畜禽场与国内外育种公司、种畜禽生产企业通过合资等方式建立种畜禽场或开展育种技术合作。积极开展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国际交流,争取有关国际组织和政府间的技术和资金援助。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良种推广应用步伐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大良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鼓励良种生产企业和育种公司建立信息平台,通过技术服务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以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销售量和市场竞争力。有实力的大型育种公司可以与扩繁场和商品饲养基地相结合,走大场带小场、公司加农户的路子,推进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保护、培育、扩繁、推广一体化。各地畜牧部门和有关协会要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信息服务体系,搞好良种登记工作,使每个企业的种畜禽生产性能都能上网查询。结合种畜禽测定工作,大力推行种畜拍卖,做到优质优价,推动种畜禽生产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购销和价格机制,加快良种推广应用步伐。
(三)加强监督管理,实施种畜禽标准化生产
一是完善分级建设和管理制度。省里重点抓好地方原种场、祖代场及有关质量检测中心等的建设和管理。省辖市畜牧行部门要做好扩繁场和孵化厂的建设和管理,搞好衔接,确保上通下达,灵活运转;二是建立种畜禽标准体系,提高种畜禽质量水平。制定和实施主要畜禽品种标准、种畜禽场建设标准和种畜禽饲养管理规范,加强种畜禽监督管理,逐步实现种畜禽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提高我省畜禽良种选育水平;三是严格进出口管理。引进种畜禽必须经过国家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杜绝引进低代次和杂交种畜禽。四是严格执法。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要求,加强对品种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假冒伪劣种畜禽的查处力度,确保种畜禽市场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四)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确保二期良种工程健康发展
各地要把实施良种工程二期建设规划作为应对入世挑战,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引导,精心组织。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抓好项目落实。要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规划的机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畜牧部门要积极开展工作,争取计划、财政、金融、外贸等部门支持。要广开融投资渠道,一是争取各级财政增加对二期良种工程建设的投入,现有预算内资金向二期良种工程建设倾斜。农业结构调整资金要重点用于二期良种工程的项目建设。二是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以工代赈资金和工业结构调整资金。三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扩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四是积极引进外资项目,利用世行、亚行和政府间借款。五是争取国家有关畜牧业投资项目。六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到二期良种工程建设项目,搞产业化开发。通过多渠道融投资,不断增加对二期良种工程建设的投资总量,确保二期良种工程建设按期完成。
- 上一篇:地税局招考国家公务员意见
- 下一篇:计生委建立执法责任制通知
精品范文
10畜禽养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