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计划

时间:2022-03-07 12:04:00

导语: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计划

一、20*年工作回顾

20*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稳定较快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

(一)农业生产情况

1.种植业取得好收成

全市粮食总产量为249万吨,比上年增长6.5%。其中,夏粮总产158.3万吨,比上年增长2.2%,单产377公斤,增长2.1%。秋粮总产预计达到90.7万吨。棉花生产显著增长,总产为7万吨,基本与去年持平,油料总产达到35万吨,增长1.7%。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全市优质专用粮食收获面积达405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62.5%。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284万亩,占全市麦播面积的65.2%。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继续推进杞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认真搞好尉氏县4万亩标准良田建设和*县2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2.畜牧业实现较快发展

20*年,预计全年肉类总产量42.5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26万吨,增长6.1%;奶产量16.8万吨,增长23.7%,畜牧业增加值比重上半年达到40.5%,增长8%。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全市新建各类养殖小区24个,养殖小区总数已发展到293个。畜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肉类、奶类加工总能力分别达到13.6万吨和3.7万吨。

3.林业生态建设提前完成任务

完成造林9.64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56万亩,重点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国家和省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使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二)新农村建设情况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着力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解决了重污染及高氟高盐等地区11.8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占全年总任务15万人的78.7%。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截止20*年底,全市农村户用沼气累计突破2.5万户,比2006年新推广3645户,并扩大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规模。三是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网改造三期工程全部完成,“户户通”已基本完成。

2.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新改造乡镇卫生院13所,全市已改造乡镇卫生院数量达到93所,占乡镇卫生院总数的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扩大到4个(通许县、兰考县、杞县、尉氏县、金明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二、20*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不少问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生产受气候自然条件的影响仍然较大。虽然这几年农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是有效抗灾、减灾的能力仍然较差。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依然偏高,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农民增收的步子依然较慢。

(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综合服务能力低,在技术培训、生产指导等方面与农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五)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够,我市农业投入主要集中在国家和省级财政,从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国债资金发行规模将继续减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资金的投入。

(六)虽然我市畜牧业总量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速,但畜牧业内在质量和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主要问题是规模化养殖比重低和加工能力不足。

三、20*年农村经济工作重点及主要计划指标初步安排意见

20*年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两大目标,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加快畜牧业发展,提升粮食产业层次,积极发展棉花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全市农村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繁荣。

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0万吨,棉花、油料产量分别稳定在7万吨、33万吨,。

四、20*年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一是继续搞好农村群众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争取20*年解决不少于20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加快农村沼气建设,争取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5万座以上,鼓励养殖场(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四是拟建标准粮田6.4万亩,工程造林2万亩以上。五是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