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计划

时间:2022-03-03 10:23:00

导语: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计划

一、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期间,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到*年末,我县拥有1座广播电台、3部300W调频发射机,其中:二个频点分别同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一个频点每天分早、中、晚三次自办广播,年播出时间约1300小时;拥有电视台2座,无线电视每天晚上用两部300W发射机分别转播中央1套和新疆2套的电视节目,单频道年播出时间2200多小时;有线电视全天连续传送了42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其中:自办维汉电视节目各一套,单套年播出时间约4400多小时,年刊播自采新闻稿件3500余条。全县所辖7乡4镇2场中7乡3镇建有乡级广播电视站,其中8个站有调频转播任务,4个站有开路电视转播发射任务。

全县7乡4镇2场中有3乡2镇1场用光缆与县城联网开通了有线广播电视信号,全县农村64个行政村中有22个行政村与县城居民一样收看到了多套电视节目,城乡广播电视收听收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群巴克镇、轮南镇、轮南塔河桥区有独立的有线电视前端,分别发送8~16套的电视节目;全县有线传输网络主干光纤130多公里,县境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136公里的范围已基本建成了调频、有线、无线、地面卫星接收等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8%;“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正在逐步实施,数字电视建设工程方案等准备实施,全县广播电视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间,全县广播电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县、乡、村级政府和县广播电视局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全县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全县广播电视的普及率和入户率还很低,尤其是我县农村。截止*底,全县27300户,其中:城镇城镇安装有线广播电视的用户为3710户,城镇入户率为58.4%;而农村安装有线广播电视的用户为1490户,农村入户率仅为7.1%。全县有线电视总入网户数仅有5200余户,还不足全县总户数的20%。绝大部分农村农牧民只能靠无线发射收听、收看到2套广播电视模拟信号的节目,接收信号质量差,农牧民意见大。

2、随着我县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广播电视已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实现我县人民群众要求“听到中央、新疆、巴州、本县维汉各1套的广播节目。看到中央1套、中央7套、新疆1套、新疆2套、巴州1套、巴州2套、本县自办频道等多套电视节目”这一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

3、全县各乡、镇广播电视站配置设备简陋,机房环境差。大多数基层广电站用房已破旧不堪或临时占用其他乡镇部门的房屋,草湖乡搬迁后还没有广播电视工作机房,轮南镇还没有建立广播电视站。

4、数字电视发展滞后,难以跟上广播电视发展步伐。

5、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难以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要求。

6、政府投入不足。我县1999年9月开始启动的广播电视光电传输网络的建设,2001年2月全县205个村民小组共310套广播收扩大喇叭工程的建设,全县大多数广播电视技术设施建设以及设备更新改造等基本上都是县广电局自筹资金解决,县、乡级财政投入的部分很少。目前,广电局还背有340余万元负债金额,办公楼还有82万元的欠款,资金运转非常困难,严重制约着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发展。

7、目前实施的电视发射技术方案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发展缓慢。无线模拟电视发射,每套设备只能发射1套电视节目,还要备份设备,投入过高,节目套数少;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接入成本居高不下,杆路和线路建设投入大,维护工作量大,管理成本很高,要满足全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要求,难度较大。另外,有线电视长期以来是按社会公益事业来运作的,收费低。由于无力靠自身滚动发展积累加大再投入,制约了有线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期间把我县广播电视建成具有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全面推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工程以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广播电视队伍,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在全州同行业居前列的文化实体。具体规划:

1、加快发展无线数字电视,建立起整体的无线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平台,彻底解决我县农村广播电视信号多路覆盖的问题。无线数字电视,每套设备可发射6-7套电视节目,节目套数多,成本相对低。因此,为顺应当前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在我县农村积极发展无线数字电视,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广大农牧民看电视难的问题。计划采用大功率覆盖与小功率补点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县广电局设置1个100W、发射半径50公里以上的大功率发射机,覆盖全县的大部分农村用户,对个别无法覆盖的地域增设小功率发射基站补点进行覆盖。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一是建设节目平台,采用数字压缩、复用、调制等技术,集成数字电视节目,首期工程计划集成24—28套电视节目,以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二是建设发射平台,采用多路分米波邻频无线发射技术,发射24—28套数字电视节目供用户端收视。三是加紧完成在县广电大楼背后架设120米的广播电视自立塔的工程。

2、为切实加强我县基层广播电视站的建设,巩固我县农村广播电视阵地,提高我县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水平,“*”期间,将想方设法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投入,改善乡、镇广电站的工作环境,对全县乡、镇级广电站逐步进行改造或新建标准化机房,并按技术标准配备各种必备设施,更好地占领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发挥好广播电视在我县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积极与电力等部门合作,利用现有杆路,在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村、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城郊的村等条件具备的区域继续发展有线电视用户。

4、适度发展地面卫星接收用户。在部分偏远的地区有计划地适度发展地面卫星接收,解决部分偏远农牧区和油田采油区看不到电视的问题。

5、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大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广播电视事业的人才支持。

6、经营创收确保年10%以上的增长,力争在2010年实现县广播电视创收达200万元。

三、“*”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目标

1、全县多套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达100%,多套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有线广播电视的入户率达到40%以上,用户达到11000户。

2、全面启动数字发展规划,搭建数字电视平台,完成120米广播电视自立塔的建设,推动数字化整体平移进程。到2010年,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有线数字电视节目达到60套以上,覆盖农村的无线数字电视节目达到36套以上。

3、广泛采用节目采集、制作、传送、播出及存储新技术,全面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数字化,节目传输、交换网络化,提高我县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和播出质量。

4、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更趋完善,逐步进行双向改造,成为我县信息传输的主要渠道之一。县城区实现光缆入户,开展扩展业务和增值业务,经营管理更趋成熟。

5、加大对广播电视基础设备的投入力度,完成全县乡、镇级广电站标准化机房的新建或改造。

6、积极探索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IP电视等新业务的开展,促进现有资源与其他媒体配合发展。

7、要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通过引进、培养、提高等方式,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工作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形成一支过硬的专业化队伍。

四、“*”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思路

1、宣传精品化

宣传工作是广播电视工作的中心工作。“*”期间,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围绕党中央的重大方针和政策,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始终围绕弘扬时代主旋律,扎扎实实做好宣传工作,努力在宣传内容上求“深”,在宣传手段上求“新”,在宣传质量上求“精”,在外宣上求“强”。努力提高宣传质量,使广播电视收听、收看率有一个大的提高,增强我县广播电视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体制改革完善化

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顺应上级集团化经营的趋势。一是适时加入自治区广电网络总公司,并力求“存量不变、增量分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二是理顺内部管理和对乡镇广播电视站的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要求,完善运作管理的新体制,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3、事业产业化

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适应广播电视发展规律的广播电视产业体系,形成广播、电视、网络并举,县、乡(镇)、村三级联动,规模效益、经济速度、发展后劲、职工福利于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4、科技数字化

一是建立数字技术新体系,基本完成全县有线电视网的宽带化、光缆化和双向改造,实现广播电视信号从模拟向数字化过渡。二是全面完善节目采集、制作、播出、存储的数字化、网络化。

5、管理规范化

逐步建立一套适应时展要求的管理新理念,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管理新体制,建立一套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管理新机制,建立一套以高科技为手段的管理新方法,建立一套责任明确,指标合理的量化目标管理新模式,促进新时期我县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6、队伍专业化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在把好队伍进口关和出口关的同时,努力提高队伍的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把“用好才、育好才、留好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

五、实现规划的主要保证措施

1、以“*”重要思想为指针,加快我县广播电视改革步伐,破除旧观念、旧体制、旧规定、旧模式,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制播分离、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改革思维方式、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宣传方式方法、改革管理手段,将经营性的产业部分推向市场,积极扶持公益性事业部分的发展,做强做大我县广播电视事业。

2、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使宣传工作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展开,不断改进宣传方式和宣传方法,提高宣传质量和实际效果,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3、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对广播电视公益性一块在资金、税收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对经营性一块制定积极的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支持其发展。

4、牢牢把握机遇,推进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抓住当前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大发展的大好环境和世界范围内高科技快速进步的机遇,运用先进的广播电视新技术,加快我县广播电视的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推进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

5、我县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工程,加快我县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发展步伐,是一项硬任务、硬指标。县委宣传部应对全县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班子,协调解决切实存在的问题,督促工作的落实。县广电局切实担负起职能部门的责任,建立工程建设、用户发展、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分工负责制,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岗,确保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切实完成本职责范围内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任务。

6、县、乡(镇)、村级政府应把我县农村广播电视发展工作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尤其是县计划部门应把广播电视发展纳入到县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规划,纳入到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工作目标管理当中,将此成效作为县、乡(镇)、村干部作用考核的重要依据,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积极扶持。

7、按照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中关于公益性事业主要由财政投入,经营性产业主要由市场运作的精神和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县财政部门应千方百计增加其对县广播电视公益性事业资金的投入,为我县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提供财力的保障。

8、县城建、电力等部门应在供电、杆路等方面提供尽可能的有利条件。全县涉农部门应各显其能,各相关部门应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为我县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献计献力。

“*”期间,将切实把全县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作为政府惠及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作为推进我县广播电视发展的“事业工程”、“产业工程”,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统筹兼顾、实现共赢,切实让广大农牧民看好电视、听好广播,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