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时间:2022-02-11 04:12:00
导语:南平市教育局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省委八届四次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努力实现‘双高普九’,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出台教育优先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政策,更加注重教育民生,更加注重教育均衡,更加注重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和跃升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0*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一)推动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加强农村中心校和初中校建设,基本达到校校有符合办学规模要求的校园用地和教学用房,有合格的教师,有合格的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有卫生安全的食堂、学生宿舍的“四有”要求。加强城区薄弱校建设,解决校园用地、仪器设备、图书室、试验室投入不足问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继续推进“双高普九”工作,调整实施方案,做好武夷山市“双高普九”验收前的指导督促工作,做好建阳市“双高普九”验收前的核查工作,确保建阳市20*年如期通过“双高普九”省级验收。
2、积极发展优质高中教育。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积极开展创建达标高中活动,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按照生均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分类确定普通高中的收费标准,提升普高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浦城、武夷山、建瓯一中和南平高级中学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创省一级达标高中。加快推进江南新区南平一中分校的规划建设步伐。扶持和规范民办高中的发展。
3、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明确中职学校发展定位,引导学校及时调整和不断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建设一批示范专业和品牌特色专业。进一步完善“一年学基础知识、一年学职业技能、一年顶岗实习”三段式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加强对全市职教实训基地建设的统筹和管理,用2-3年时间在南平和建阳各建成一个规模较大、水平较高、开放共享、起示范作用的实训基地。各中职学校要加强专业实训实验室建设工作,所开设的每一个专业都应配备1个以上的校内实习或实训室及相应的设备。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4、推进地方高等教育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江南职教园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快新校区建设步伐,确保闽北职业技术学院20*年秋季迁往江南职教园区。支持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和专业建设,争创条件迎接省上水平评估。积极促进武夷学院提高办学水平,支持学院加快三期建设。
5、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各地要制定县(市、区)实验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园的发展规划,发挥县乡两级骨干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形成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要加强乡镇公办中心园建设,已停办或尚未举办中心园的乡镇要在20*年内全部恢复举办,根据幼儿园规模核定必须的人员编制,实现乡乡有公办中心园的目标,政和县要加强乡镇幼儿园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形成公办园与民办园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
6、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以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有关规定,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20*年春季开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生提高到280元,初中生提高到420元。城市教育附加费要及时足额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专项经费要及时足额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外资金应全额用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任何部门不得统筹、挤占、截留和挪用。确保教职工工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和学校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加强对教育经费的审计。
7、积极实施教育惠民惠生政策。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对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实施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政策。加强对教育惠民政策的督查,确保资金及时到位。提倡开展“手拉手、献爱心、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实施“春蕾计划”、“希望工程”,以政府为主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8、深化关爱农村寄宿生活动。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继续开展关爱农村寄宿生活动。进一步推进“教育菜园子工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各乡镇政府于20*年底前为每所中小学校提供1亩以上菜地。认真落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积极推广实施免费早餐或“每天一汤、每周两荤”,为农村寄宿生解决生活难的问题。推广学生周末班车制度,切实解决学生行路难的问题。
9、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继续保持从农村税费改革教育专款中划出30%资金用于危房改造,对每年新增的占校舍总面积3%左右的危房进行改造。今年,要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50项,建设寄宿制学校工程20项。
10、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做好第三期“农远工程”项目县的检查验收工作,全面完成国家、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加强南平教育信息网和南平市教育卫星资源库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加强对“农远工程”项目学校的管理、应用工作的指导。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实验区的教研、应用的调研和指导工作,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实验区的示范幅射作用。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1、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总结推广课改实验区、基地校和样本校的工作经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面推进全市课改工作。加强对高中课改的检查和指导,确保新课程实施的健康发展。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继续开展课改教师培训,更多面向农村,逐步的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引进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开设工作;加强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进。加大中考中招改革力度,推进部分优质高中30%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改革试点。
12、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青少年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诚信教育。多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以全国第十五届“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为契机,举办南平市第四届学校读书节活动,开展才艺表演、文艺演出、征文、书法比赛等系列活动。加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幅射,向社会延伸,加强对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和建设,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1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倡导和推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接触实践,接触生活,接触社会。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实施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落实每日一小时文体活动,做到课内课外一体化,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艺术在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健康、教会学生审美、教会学生生存,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的作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学校要建立举办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的长效机制。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
1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职业道德观念,营造爱岗敬业良好氛围,塑造人民教师良好形象。积极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编制核编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评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教师活动。依法执行教师资格制度。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和教师职务评聘的考核评价机制;继续做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务培训以及中小学校长岗位和提高培训。认真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师资培训工作,保证高中新课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15、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继续开展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并实施对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制度。3月底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对照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督导评估方案和评估标准,对2007年教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自评,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于4至6月对各县的自评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组织对延平区、建瓯市、顺昌县、光泽县4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复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抽查2个县(市、区)2007年度的教育工作。继续开展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培育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典型。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督导检查工作。
16、扎实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完善创建“平安校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经常性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的学校预警制度以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增强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学校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完善技术防范设施,将创建“平安校园”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文明学校评比等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学校综治安全工作,规范学校综治安全副校长职能。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全面落实学校卫生指导员制度。
17、完善农民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管理,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努力做到农民工子女就近、方便就学,加强农民工子女学籍管理,完善学生流动过程的服务。加强接受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工作,提高接受学校的办学水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到指定学校就学的与片区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到乡(镇)中小学就学的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联合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建立留守儿童管理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努力解决流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8、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政策引导,搞好民办学校办学年检,促进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19、积极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推动中职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城镇职工岗位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年培训2.5万人。积极引导和组织中职学校建立以学生参加生产实习为核心的助学机制以及学费减免制度。
20、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切实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行为和教育管理行为。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制度。抓好教育普法工作,提高全社会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建立教育执法联动机制,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坚决查处涉及教育的各类违法事件。全面实行教育政务公开,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努力形成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参与、学校依法办学、学生依法受教的良好局面。
21、规范各类教育招生考试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维护招生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加强各类招生考试宣传,及时招生考试信息,创造安全舒适的考试环境。深化义务教育段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推进素质教育的体制环境。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积极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实行分数加等级的录取办法,实行中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学科考试,推进达标高中招生部分指标定向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的办法,20*年定向分配比例达到30%。
(五)建设廉政文明和谐机关
22、落实党的***精神“三进”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组织、广泛动员,推动全市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要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安排。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的主要精神,抓好***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要制定宣传方案,充分发挥学校板报、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的作用,多形式宣传***精神,武装学生头脑。
2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构建教育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细化责任内容,量化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规范教育系统各项资金运行程序,坚决治理以教材、教辅销售、大宗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后勤服务等为重点的市场交易各类商业贿赂行为。进一步加大信访工作和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力度,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监察工作。
24、进一步推进教育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积极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和示范校活动,不断完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义务教育阶段举办重点校、重点班及快慢班,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严格禁止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禁止择校的规定。扎实推进政务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创新公开形式,拓展公开内容,确保政务校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25、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格执行效能建设的八项制度,推行绩效考评,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积极开展效能监察,认真受理效能投诉,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机关管理,加快局域网建设,推进办公无纸化进程,简化办事程序,切实加强机关综治和安全工作。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信访和督查督办工作。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搞好后勤服务。
26、加强对外沟通联系。加强与党派的对口联系和交流,积极争取支持;按照创建“双拥”模范城的要求,抓实“双拥”工作,推进“双拥”进校园试点工作。继续推进省级教工之家评选工作,加强学校工会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抓好公共服务行业人员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加强与媒体沟通联系,办好教育网站,做好宣传信息工作。完善安全稳定和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处理突发事件和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 上一篇:南平市物价局工作计划
- 下一篇:政府信息工作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