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局工作思路

时间:2022-02-11 03:18:00

导语:劳动保障局工作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劳动保障局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六中全会、省委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第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战略部署,以统筹城乡就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整体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6000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9%;农村劳动力转移4.5万人。职业技能鉴定2.5万人;技能型人才培训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1.14万人,创业培训1100人。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3.0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2万人,医疗保险参保32.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4.0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0.5万人。

三、工作举措

(一)以城乡统筹为重点,实现更加充分的城乡就业

1.突出“两个服务”

突出为求职人员服务。即突出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求职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为大中专毕业生求职就业服务。

突出为企业用工服务。一是重点产业,即纺织服装产业;二是重点企业,即产值超亿元企业和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三是重要的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即年新增产值3000万元以上企业;四是新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即20*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新上工业项目。

2.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

一是继续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继续贯彻落实国发36号文件和闽政5号文件精神,加大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力度,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和“4050”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帮助一批有创业愿望、有创业本领而缺乏资金的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创业梦想,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二是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在全市开展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以“尚未就业的城镇就业困难对象、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已在公益性岗位就业但尚未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人员”为服务对象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对就业困难人员做到“一人一卡”,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援助服务,积极促进“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

三是积极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两节”期间,对就业特别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送温暖”慰问活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3.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是进一步推广浦城农村劳动力转移经验。进一步完善县、乡(街道)、村三级服务网络,完善聘任村级劳动力信息员制度,强化村级劳动力信息员补助措施,确保劳动力市场信息及时向乡村,实现企业用工信息与农村劳动力求职的有效对接。

二是做好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指导邵武市做好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管理制度。

三是深入开展20*年“春风行动”。在全市开展以“进城求职,帮您解难”为主题,以“准备外出务工、新进城务工和已经在城市中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为服务对象的20*年“春风行动”,以多种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就业、维权等服务。

4.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

一是不断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加大农民工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优秀民营用工企业、农民工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善待、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快完善农民工培训机制。加快建立农民工统筹培训机制,努力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

三是合力推动农民工政策落实。发挥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合力推动农民工各项政策在我市的贯彻落实。

5.积极推进劳务派遣

一是规范劳务派遣发展。继续贯彻省政府闽政27号文件精神,规范劳务派遣各项工作,促进劳务派遣政策全面落实,维护劳动者和用工单位合法权益。

二是拓展劳务派遣规模。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和企业调整结构的需求,加大劳务派遣力度,逐步将劳务派遣延伸至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高危企业和公益性岗位,拓展劳务派遣规模。

(二)以促进就业为重点,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1.进一步深化技校改革

加大南平工业技术学校和闽北中等技术学校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大校品牌,提高办学层次。继续在政策和工作上支持民办技校。办好南平技师学院,把招收技师班列入议事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

2.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培训

加快劳动保障、农办、教育、科技、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培训资源整合步伐,统一向社会公布定点培训机构、培训计划,把城乡新增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民、被征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纳入统一培训,逐步实现职业培训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3.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导作用,指导企业制定职工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使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有所增加,工种有所扩大,质量有所提高,分布更加合理。

4.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扩大社会和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技能鉴定,确保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贯彻实施。指导南平工业技校鉴定站、建瓯鉴定站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年完成鉴定25000人,其中,高级工鉴定1500人,技师考评200人。

5.积极推动职业技能竞赛

组织开展高层次、多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鼓励职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促进技能型人才的成长。20*年市本级开展3场全市性的技能竞赛活动。

(三)以完善制度为重点,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

养老保险:结合养老金新计发办法,重点抓好非公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雇工参保扩面。

医疗保险:重点抓好个体私营企业、农民工参保。积极探索大中专和中小学生、城镇职工家属、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开展上述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

工伤保险:继续以农民工为重点人群,以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为重点行业,力争至年底全市各类重点行业企业100%参加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重点抓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扩面征缴,鼓励农民工依照自愿原则参保。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一要认真贯彻国务院38号文件,全面实施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加强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业务培训、政策宣传和工作指导,确保新旧计发办法平稳衔接过渡。二是规范企业年金管理。加强对建立年金制企业的业务指导和条件审核,力争三至五年内国有控股企业都建立企业年金。三是积极研究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能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办法。四是进一步健全退休审批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机制。巩固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并100%社会化发放成果,努力提高“确保”质量。五是加强养老保险业务基础管理。进一步完善经办业务规程,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养老保险费代收代缴窗口运作,提高服务质量。

医疗保险: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认真研究制定出台《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暂行规定》。二是在制订南平市总额后付单病种为主的综合费用结算办法试行方案的基础上,分期分批试行,并在试行中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结算办法。三是认真做好第三轮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招标工作,以参保者利益为先的原则,组织实施第三轮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四是继续加强医保基金的征缴。重点加强减员或经济性裁员单位超供养比例退休人员和关闭企业退休人员的医保费预留,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基金收支平衡。五是积极推行医疗救助办法。六是加强对老干部委托医疗保险的管理。

失业保险:建立健全失业保险软件数据库,确保参保人员录入率达到100%;同时做好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失业金使用的安全、规范。

工伤生育保险:大力推广延平区南山镇工伤保险扩面经验,加大工伤、生育保险费征缴力度,严格待遇支付审核,不断完善基金支付监控措施。认真防范生育保险基金支付风险,探索与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办法。

3.加强规范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以建立、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为主线,以建设社会化管理服务达标社区为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继续提高全市的社会化管理率和纳入社区管理比例,积极探索解决分散在农村居住和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纳入居住地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办法和途径。力争20*年全市所有社区基本达标。

4.严格监督管理社会保险基金

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行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全程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征缴、保险金发放和基金管理的专项监督检查,对全市基金清理回收情况、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和社保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骗取冒领保险金、挪用基金行为。加强对全市基金监督和内审人员的培训。

(三)以劳动合同管理为重点,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1.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继续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继续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园区工作,促进劳动法律法规和各项劳动标准的落实。

2.继续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

加强对各类企业工资总额宏观管理。制定20*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探索建立企业工资拖欠预警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

3.积极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处理工作

加大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及时化解集体上访事件;规范劳动合同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建立劳动争议案件“快立、快审、快裁”机制。继续实施仲裁庭三方办案制度,加强调解和预防,降低起诉率。加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工作的调研,每半年召开一次典型案例分析会,不断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水平。

4.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一是建立健全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进一步畅通劳动者投诉渠道,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做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的接待处理。主动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配合,做好劳动纠纷群体、突发事件的调查、协调、处理,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是完善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机制。继续与建设等部门配合,督促建筑企业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实施工资“旁站发放”和公示制度,从源头上降低欠薪案发率。

四是做好企业用工资料书面年审工作。做到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全部参加用工资料书面年审,将更多的企业纳入到劳动保障监察范围。

五是创新劳动监察执法方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推行“网络化”监察,将执法责任与执法目标挂钩,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网络。

(四)以提高能力为重点,全力推进劳动保障队伍建设

1.强化责任,勇于工作创新

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注重实干,脚踏实地,致力创新,认真履职,始终围绕抓好第一要务、服务第一要务、落实第一要务,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劳动保障部门服务水平。要在实际中致力创新,适应劳动保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2.强化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劳动保障工作政策性强、业务面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尤其要重视学习劳动保障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3.强化运作,提升服务水平

要用心做事,务实运作,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投到事业上,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认真解决群众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4.强化效能,促进勤政廉政

要严格落实党内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把手”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做到廉政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以第五届创建文明行业单位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树立推动工作、为民负责、公正廉洁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