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

时间:2022-11-04 03:38:00

导语: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

根据《浙江省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形成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能源网络、安全水资源网络、信息网络框架,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构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安全保障设施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等,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1.构筑四大网络(综合交通网络、能源网络、安全水资源网络、信息网络)。

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建成铁路、公路、航道、内河港口、交通枢纽、站场等相互配套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五年内新增铁路78公里;高速公路231公里,密度达到5.5公里/百平方公里;干线公路401公里,密度达到20.85公里/百平方公里;通村公路145公里,密度达到95.4公里/百平方公里;改建航道288公里,建成500吨级及以上泊位55个。

能源网络:形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区域能源保障网络,基本形成以2座50万伏变电所为中心、22万伏跨区环网为骨架、11万伏区域环网为补充的主体网架。改善能源结构,形成“西气”、“川气”双气源,建设覆盖三县两区的天然气供气网络。五年内,建设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新增变电容量322万千瓦,新增110KV以上线路450公里。

安全水资源利用网络:统筹考虑水源地、第二水源、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的规划和建设,形成配置合理、利用高效的饮用水安全网络。五年内新增水库容量2亿立方米,新增原水供水规模40万吨/日,改善农村饮水安全19.8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信息网络:基本形成功能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技术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加快以电信网、广播网、移动网等为主体的骨干网建设,提高供给能力。努力发展宽带接入网,形成高速、宽带的双向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五年内新增移动交换机容量15万门。

2.完善五大体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安全保障设施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体系:全面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加强污染物综合防治和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做好土壤、矿山、河道等生态修复,构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设施体系,全力打造“生态**”。五年内,市区和三县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

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城市交通、城市绿地、重大区块改造和城市景观系统,展现生态、文化、和谐、精致的城市特色,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五年内,初步形成“内成网、外成环、分层保护、逐圈分流”的城市道路体系,建成“四环四横四纵”城市框架工程,基本完成中心城区16个老居住区改造任务,中心城市绿地率达到40%以上。

安全保障设施体系:高度重视安全防灾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防灾、抗灾、减灾设施体系,建立完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构建安全保障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平安**”。五年内,完成53座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3747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加固堤防152公里。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优先配置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服务设施,实施救助保障、帮扶致富工程,构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五年内,实现87%中小学校园标准化要求,100%农村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达到标准化要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房、保障廉租房60万平米,渔民上岸1万人左右,需安置渔民1017户左右。

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组织实施一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工程,加快形成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的协调发展。五年内,通过实施一批高效农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提升开发区(园区)发展水平,机电制造、金属材料和现代轻工三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产值占比达44%。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按照项目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我市今后五年实施的“八大工程”项目261个,计划总投资1821亿元,2008-2012年总投资1538亿元,2008年计划投资190亿元。其中列入省“三个千亿工程”的56项,计划总投资663亿元,2008-2012年计划总投资553亿元,2008年计划投资87亿元。

1.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共27个项目,2008-2012年总投资170亿元。结合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实施,加快苕溪清水入湖工程、入湖溇港整治、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建设;建成合溪水库、建设水厂升级改造、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确保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工程、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点源污染治理工程等。

2.新农村示范建设工程,共22个项目,2008-2012年总投资113亿元。围绕“1381行动计划”,重点实施水库除险工程、小流域堤防加固工程、农房加固等强塘固房工程;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实施农村公路、千万农民饮用水、兴林富民等帮扶致富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施村庄环境整治、防护林工程等。

3.综合交通网络工程,共45个项目,2008-2012年总投资277亿元。建成宁杭铁路、**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争取湖嘉乍铁路、湖苏沪城际轨道开工;建成申嘉湖高速公路练杭段、杭长高速杭州至安城段,推进申嘉湖西延、杭长北延工程、杭宁扩建前期;完成环太湖公路、318国道李家巷至浙皖界牌、09省道秋山互通至乾元段改造等国省道建设;全面实施县、乡公路建设;完成长湖申航道、京杭运河**段、武新线航道等改造;建设吴兴港区、南浔港区、德清港区、安吉港区、长兴港区、太湖旅游港区等。

4.能源网络工程,共19个项目,2008-2012年总投资90亿元。以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为重点,推广使用天然气,发展新能源,新建、改建、扩建成品油供应设施,主要实施天荒坪二期工程、特高压线路、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吉、南浔天然气支线工程等。

5.中心城市改造提升工程,共37个项目,2008-2012年总投资188亿元。以现状城市道路和原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为基础,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和布局,大力推进城市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城市道路、城市河道等有机更新。实施市北分区、仁皇山新区路网完善工程;完成江南工贸大街、苕溪西路、南街等改造;完成爱山广场、衣裳街保护区改造;建设长岛公园、仁皇山公园、市区景观、绿地等工程。

6.民生保障工程,共27个项目,2008-2012年总投资138亿元。包括文教卫体社会事业工程、救助保障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等,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特殊学校改扩建、长兴体育训练基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建设工程、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工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等。

7.新型工业化建设工程,共52个项目,2008-2012年总投资322亿元。主要包括开发区(园区)平台建设、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特色优势产业工程。实施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康山分区路桥工程、吴兴区产业重点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及功能平台建设、南浔科技创业园建设、德清经济开发区平台建设工程、安吉科技创业园平台建设、长兴与浙江大学共建“浙江大学长三角国家大学科技园”、三一重工华东产业园、人本集团项目等。

8.现代服务业培育工程,共32个项目,2008-2012年总投资240亿元。主要包括实施现代物流、生态旅游、商贸业工程,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工程,实施太湖明珠、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一期)、德清乡村俱乐部、南浔古镇保护利用项目、上海新长宁集团多媒体动漫城、安吉龙王山森林体育公园、长兴盛家漾、大荡漾湿地修复工程等。

三、保障措施

为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八大工程”)的顺利实施,着重建立四个机制:

(一)组织协调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回顾总结实施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推进重点和任务要求。建立专题协调制度,根据项目推进的具体情况,适时召开土地、资金、环境等专题会议,研究、协调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和建设实施中的具体问题。

(二)责任落实机制。把实施行动计划的责任分解落实到牵头部门、参与部门、县区政府和项目业主,并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年度滚动计划要突出“抓前期、促开工、保竣工”三项工作重点,每个项目都要有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特别是每年都要有一定比例的项目确定为新开工和竣工项目,确保工程整体有序推进。

市发改委为牵头部门,主要职责是牵头编制行动计划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衔接平衡“八大工程”;提出各有关单位责任分工;及时了解、总结推进情况;提出实施推进和责任单位考核等建议。

市财政局负责市级财政性资金安排与“八大工程”具体项目资金需求的对接,按照工程年度实施计划,以及工程进度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安排和下达市级财政性资金计划。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统筹、争取、衔接、落实“八大工程”所需的用地规划和计划指标,研究提出深入挖潜、创造条件保证工程项目所需用地的对策措施,及时做好项目建设用地的预审、农转用、土地征用等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做好“八大工程”的环评工作,统筹安排项目所需环境容量,及时办理项目环评报告书的审批手续。

市规划建设局配合做好“八大工程”选址工作,及时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

人行**中支负责根据“八大工程”推进计划和前期工作进展,引导金融机构采取多种贷款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支持力度。

市农办、团市委、市经委、市民政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规划建设局、市交通局、**电力局、市邮政局、电信公司**分公司、移动公司**分公司、联通公司**分公司、**广电总台、项目所在地政府为“八大工程”相应内容的责任单位,主要职责是根据项目计划提出本单位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对策措施和分年度具体计划,并确保完成年度和五年行动计划,按季报送项目推进实施情况。涉及项目管理职能的市级部门,按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工作。

(三)要素保障机制。整合资源,集聚要素,重点建立资金、土地、环境保障机制,保障“八大工程”顺利实施。在资金保障上,进一步优化公共投入。把工程年度实施计划作为财政性建设资金和信贷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市、县(区)财政性预算资金和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建设基金、土地出让金,以及退出竞争性领域后的国有资产等,都要向“八大工程”倾斜,确保公益性、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债资金、财政信贷、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更多支持,增强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进一步拓宽重大项目投融资渠道,允许通过股权融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选择一些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试点,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改进和完善银行固定资产贷款审批方式,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财务顾问等多种方式支持项目建设;鼓励和促进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在土地保障上,积极争取把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争取省以上指标。同时,每年省切块给我市的用地指标要优先保障“八大工程”建设。项目用地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指标标准,提高建设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最大限度地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在环境保障上,重点保证项目所需环境容量,并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方面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四)考核督查机制。加强考核督查,建立季度报送和年度考评制度,把“八大工程”年度实施计划的考评列入市政府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实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批评。严格按照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要求,进行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督查和考核。建立市“八大工程”预防职务违法违纪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市有关单位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违法违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