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四
时间:2022-11-02 07:14:00
导语:街道办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1、基本情况
万古镇位于**县东部,幅员面积66.5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52490人,现有耕地4.01万亩,林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28.9%,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经济特点为典型的农业乡镇。
2、发展基础
“十五”以来,全镇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未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年,全镇经济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工业增长、财政增加,消费市场空前活跃,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城镇化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1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总收入达到573.96万元,平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3元,年平均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03万元,年均增长7.7%。
——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的要求,改进机制、优化结构,所有企业全部实现私营或私营股份制改造,并成功地引入优势企业参与企业产权重组,为企业发展增强了后劲,使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成效。村社建制调整及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完成,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天然气成功开通,用户已达1000户;城镇住房面积达3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入超过了1000万元;全镇公路网络初步形成,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政府引导,群众自筹资金修建村级公路达160公里。公路质量进一步提高,乡级干道公路全部实现油路硬化,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万古镇客运中心迁建工程正在实施,自来水厂实现扩容改造。农电网改造进展顺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新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成绩,“两基”“普实”成果得到巩固,中小学布局在调整中进一步合理,文体广电及卫生事业蓬勃发展,鲤鱼灯舞继续得到传承,人口增长保持低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加强,城市“低保”和“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得到改善。
——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继续坚持依法治镇,推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深受群众好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部门和行业作风明显好转。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依法查处,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全镇社会稳定。
3、发展机遇
本世纪头20年,国际政治环境总体稳定,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充分融入经济全球化,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科技革命将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大动力。从国内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可以说,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战略机遇时期。
随着中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市继续实施“退二还三”战略和推进“三大经济区”规划建设,这必将为万古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条件。随着**市“渝大”辅助高速公路和**市“三环路”建设的规划实施,将使万古镇成为县内距**最近、发展最具吸引力的区域,万古镇将获得借助外力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目前,全镇上下人心齐、劲头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这为抓住战略机遇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政治保证。
4、发展优势条件
——县内区位优势突出。由于我镇位于**县和铜梁县城之间,为**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东部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城区人口达1.8万人,为县内第三大独立中心城镇,影响面广,辐射力强,吸引力大,辐射范围涵盖到石马、金山、古龙、国梁、雍溪、拾万、回龙等乡镇,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人口达20余万人。
——教育文化底蕴深厚。万古具有县东部教育中心的优势地位,**市命名为“鲤鱼灯舞文化之乡”独具地方文化特色,万古有重视教育文化的传统,文化氛围浓厚、人才辈出。
——农业资源条件优越。万古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地貌表现为浅丘带坝特征,土地肥沃,境内有胜天湖水库及怀远河,培育特色农业和实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条件得天独厚。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辖区内巴岳山沿线含有较丰富的煤炭、陶瓷粘土、建筑用沙、石材等矿产资源。煤炭开采、窑罐制作、沙石采挖等资源产业在县内占有重要地位。
5、发展制约因素
——镇域总体经济实力较低,经济支撑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财政压力大,经济落后,经济赶超难度大。
——缺乏明显的经济地理优势,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优势产业培育难度大,近期内要使现有经济结构产生根本性突破还存在较大困难。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大;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较低,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
——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将长期存在,这对于改善政府管理,加强发展引导将是严竣挑战。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尚未根本消除,干部素质有待提高,引领发展有待加强。
面对新形势,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增强发展后劲,努力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富民兴镇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中心,强化产业支撑,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培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提高全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建立健全以工促、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十一五”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镇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发展基础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和社会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五年的努力,把万古镇初步建成**东部的经济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生态示范中心和区域城镇中心,使万古成为产业化程度高、商贸兴旺、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城镇和适宜安居乐业的生态家园。
到2010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0:44:36。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6%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2%;2011-2020年,生产总值平均增幅达到10%以上,城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万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渝西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取得重大进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国总体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统筹城乡发展,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构建和谐社会为纽带,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粮食平稳增长,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改善生产条件,不断增强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效益。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发展节约型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出害等适用技术,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2、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规模、建立优势、打造品牌”的原则,着力发展好五大产业。
一是以“万生”牌黄金梨为主的黄金梨产业。巩固现有的万亩黄金梨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规模,通过带动辐射影响周力金山、国梁、雍溪等乡镇黄金梨发展,力争2010年黄金梨产业基地达到5万亩,并建成县内重要的优势主导产业。
二是优质药材产业。以新石、玉清、石牛村为重点,集中发展千亩优质中药材基地;利用农村田边地角、预留行等间歇地,引导发展万亩菁蒿种植。
三是优质水产品产业。以石牛、大雄现有鱼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增大名、特、优、新水产品比重,2010年争成为**特优养殖基地。
四是草食性家禽家畜产业。充分利用农村青草,稿秆青储饲料相对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肉兔和山羊养殖。
五是瘦肉型猪产业。继续推广PIC及洋三元等优质瘦肉型猪,积极引导养殖大户的发展,提高科技饲养水平。
3、建立**县东部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大铜路为轴心,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广规范化栽培,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庭园经济建设项目,推进农村科技生态示范,促进产业化发展,切实转变农业传统经营方式,龙铜公路沿线重点推广“黄金梨――草(饲料、菜)――羊(兔)生态模式,大雄、石牛、玉清等村重点推广猪(鸡)——沼气(粪便处理)——养鱼”生态模式,其它村重点推广“畜(禽)――沼气――种养殖业”循环发展模式。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全镇渠、库、塘、堰的病险冶理,推进水权改革,改善用水条件,促进用水良性发展,积极推进胜天湖水库的扩建工程实施。
5、着力改善农村面貌
加强农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饮水质量,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发展集中式供水,加快沼气桔杆气化等清洁能源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并以沼气建设为中心,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6、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发展循环经济、庭院经济和生态农业等进行多方面探索,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对农户在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进行扶持,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支柱产业格局,进一步发展新的适合每户的增收产业;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落实中央、市、县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培训补贴等政策,继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强监管,严禁变相增加农民负担,坚决禁止农村教育、报刊订阅、用水用电、修路建房、计划生育、结婚殡葬、务工经商等方面的乱收费。
7、培育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大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力度,输出比例争取达到70%以上。实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区域性培训中心,培育一批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技术型工人,输送一批在第二、三产业有发展潜力的新进城镇人员,逐步把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二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建立劳动保障制度,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持,促使政策、技术、资金、物资等方面向低收入家庭倾斜,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环境的能力,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监督机制,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监督企事业单位为职工缴纳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加强科学普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四、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农业、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作用。
1、农业设施
(1)水利。积极争取和配合实施胜天湖水库的扩容改造,加强塘、库、堰病险整治,恢复和完善渠系灌溉系统,提高农业水利保障能力。
(2)生态建设。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对全镇的河流、道路全面实现绿化,巩固已有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绿化成果。
(3)生态家园。以“村容整洁”为目标,以“一化三改”(沼气化、改厕、改炉、改圈)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美化环境,力争完成3000户农村沼气综合配套改造。
2、交通建设
(1)结合渝大辅助高速公路和**市三环路的实施,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积极配合建设,以加快我镇经济发展;
(2)争取实施改造雍溪至玉龙的沿山高等级公路建设,以利于进一步对建材、矿产和游资源的开发;
(3)全面实施完成村级公路干道锶渣硬化工程;
(4)实施社道公路改造及硬化建设。
3、农电网改造
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改善农村用电质量。
4、城镇设施
争取实施**东部垃圾处置中心建设,实现无害化处理,以集中解决万古、国梁、古龙、雍溪、金山等乡镇城镇垃圾污染问题;争取实施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项目工程;争取规划建设一处50-100亩的城镇绿化公园,提高城镇建设档次;为配合殡葬改革,争取建立**东部殡葬公墓。
五、推进二、三产业发展进程
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促进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采掘、化工、建材和农副产业加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搞活流通,促进就业,推动全镇经济健康发展。
1、相对集中工业布局
按照“集中发展,统一规划,滚动开发”的要求,规划实施万古镇工业发展园区,集中优化配置发展条件,增强企业创业吸引力,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新型工业,“十一五”期末,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2、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1)紧紧抓住**“退二进三”发展机遇及渝大辅助高速公路和**市三环高速路**段规划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对外开放。
(2)引导对优势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增强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建设,兴办粮油加工,黄金梨冷藏、黄金梨包装、苕粉加工等优势企业。
(3)进一步巩固壮大现有企业,深化煤碳等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增加值。
(4)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培育特色支柱产业。
3、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围绕黄金梨产业基地,建设水果批发市场和水果冻库;开拓市内外农副产品贸易流通渠道,建立以镇村为框架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农副产品信息网络,形成以市场带基地,基地+合作社带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初步建立区域性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形成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产业链,最大可能的提高农户的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4、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和现代管理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和职工技能培训,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合作交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实施名牌战略和质量经营战略,加强品牌的培育和企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六、加快城镇化建设
把万古建设成为农副产品加工突出,商贸活跃、功能完善、市容整洁的文明重镇,充分发挥**东部中心镇作用。按照“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总体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切实提高城镇品位和档次,提高城镇文化水平。
1、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编制完成万古镇城区4平方公里城镇区域规划,加强新村规划和新村建设试点工作,制定镇及新村建设的人居环境治理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道路、绿化、供水、排污、管线等设施问题,向农村推荐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的住宅设计样图,全面提高农村及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到2010年城区人口争取达到2.5万人,城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区人中争取达到4万人,城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
2、完善城区基础设施
加快完善城区水、电、气、通讯等网络建设和城区灯饰工程。规划实施新世纪市政广场建设,建成城镇亮点,提高建设档次;抓好供水、排水及各项管网改造。按照生态城镇要求,实施环境的绿化美化,“十一五”期间,力争规划实施具备一定规模的城镇公园,使城镇景观亮化美化。
3、加快农村新村建设
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相对集中规划建设一批农村示范新村,以规划为先导,以居住环境设施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新村建设。
4、创建文明城镇和文明乡村
加强城镇管理,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严禁居民乱搭乱建,实施“美、洁、亮”工程,规范行为,提高文明素质,改变脏、乱、差和随心所欲乱堆乱放的不文明陋习,积极开展“文明城镇”和“文明乡村”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自行管理、自行服务、自行组织的职能,提高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七、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以人为本,大力促进劳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区域的消费水平,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祟尚科学,抵制封建迷信,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营造社会诚信氛围,维护地区稳定,努力构建和谐万古。
1、构建区域教育、文化、卫生中心
——合理教育布局。进一步合理调整辖区内的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提高办学质量。中小学至少各建成一所县级示范特色学校。
——发展鲤鱼文化产业。(1)争取规划建设**东部中心文化站;(2)做大做强鲤鱼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机制,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实现良性自我发展;(3)在民间和学校广泛开展鲤鱼灯舞文化活动,将这一传统文化普及、发扬。
——建社会保障中心。一是力争在万古镇规划建设县东部社会保障福利中心,归并镇敬老院,接纳社会老人托养,使村级五保家园达到50%;二是为配合殡葬改革,规划筹建万古公墓,为县东部地区提供集中安葬场所。
——建设**东部卫生中心。一是配合争取万古精神病医院建成**渝西片区市级专科特色医院;二是加快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险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2、加快科技进步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推广体系,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科技普及推广应用力度;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创建一批科技行业协会,广泛开展科技培训、中介、咨询、交流合作,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示范和推广。
3、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倡导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和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引导产业链的的延伸和耦合,提高工业废渣、废水的综合利用率,鼓励应用节水、节肥、免耕、低毒等农业新技术,发展农村沼气,推广多重能量转化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鼓励生产使用绿色产品,抵制浪费资源行为,增强民众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环境友好创建活动,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并重,强化污染源头的防治,促进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恢复,防止过度开发,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提高生态建设成效,强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行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控制资源高消耗企业发展和新的污染产生,加大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和执法力度,依法管理生态环境。
4、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社会慈善援助积极配合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规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实现“应保尽保”,全面保障“低保”和“五保”户的基本生活需要。推进老年人事业,重视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保障,广泛开展慈善捐助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抓好扶贫济困工作,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生活条件。
5、改善生活质量
——加强生活环境硬件建设。深化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和居住环境绿化建设,搞好城镇小区和庭院绿化美化示范推广,积极引导培养城乡居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建设区域性机械化屠宰场,确保群众吃上放心猪肉。积极引导农村的新农村建设,做好新村规划,争取建成两个农民示范新村。“十一五”期末,把万古镇建设成为市级卫生城镇。
——提高人口素质。坚持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十一五”期间,确保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普及公共卫生服务。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发展初级卫生保健成果,加快卫生基地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搞好农村卫生普及,增强疾病综合防治能力,提高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村卫生医疗保障工程完成,对贫困人群实行特困医疗救助,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6、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完善沟通机制,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村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处理机制,提高处理和控制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八、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1、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服务质量。
政府职能由管理型转变为引导服务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为业主和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万古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努力创造,有所作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腾飞构筑跑道。
实施交通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城镇化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这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10年全面完成。
3、争取政策及资金支持,努力改善发展条件。
由于万古镇财力较弱,对规划实施的项目建设难以独立完成,必须积极主动争取市县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加快实施项目建设。
4、开展招商引资,促进对外开放。
积极推进项目市场化运作,对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项目,如交通建设、市场建设等,创造条件吸引外来客商投资运作,以减轻本地财政压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5、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积极发良性展循环经济、节约经济,引导产业链延伸,提高产业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街道办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三
- 下一篇:街道办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五